目前分類:健康相關資訊 (4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黑糖綠茶】的神奇功效




時常有偏頭痛的情形,只要睡眠不足或壓力等...不知名原因...就會常犯偏頭痛> 偏頭痛不是病,可痛起來可要人命啊!!






醫師說:頭痛伴隨著嘔吐就是偏頭痛,而普拿疼吃的時機很重要,吃的最佳時機,是頭有要痛的徵兆時就要吃了,止痛效果才會好,若等很痛時才吃,那可不是吃一、兩顆就可以壓治得下來的了~~懂嗎?




醫師又說啦:普拿疼是局部止痛劑,不會造成藥癮!只要我們每次照著醫師說的安全劑量內吃,是不會有什麼副作用的,短期內吃過多的普拿疼才會對腎不好!因緣際會,上次去台南大謝岳父家,我的偏頭痛剛好又犯了,結果大謝岳父就泡了杯茶給我喝....,當時只跟我說...這杯只給頭痛的人喝^^其他人沒有哦^^呵~~~哈哈~~我真是福氣啊~就一口氣喝完它^^呵~~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吧!大謝岳父問我還會不會痛?





啊~~~當時我忙著顧著三個超亢奮的小傢伙時..也沒啥注意...大謝岳父一問...咦~~我才恍然一悟!! 當場覺得太神奇了!!
我的頭不痛了耶~~頭不重了~頭大力的點一點、大力的搖一搖也不痛了,脖子正後方二條緊繃的筋啊~~也放鬆了@@





我有點呆掉~怎會這樣神奇^^咦~就真的...真的...不知不覺就不痛了....,脖子以上簡直放鬆得不得了呢!!也不緊繃了^^一問之下,才知道熱心的大謝岳父泡了杯好茶給我喝..,而且做法超級簡單,



請參考如下:不嫌棄的可試試哦!



材料:黑糖(普通的黑糖粉)、綠茶茶葉(茶包效果不好)、燒開的熱開水。




做法:馬克杯裡放入4-5大匙的黑糖(多一點沒關係),倒入泡好的綠茶(請不要泡太淡)即可。



熱熱的喝完一大杯就可以了,別懷疑!!就是這樣簡單~~



個人屢試不爽!!有我老公當見證!!




我二弟上次來參加我大舅的畢典,晚上也是偏頭痛~結果跟我一樣都喝了一杯濃濃的'黑糖綠茶'~半個小時後,我們二個又活蹦亂跳了~還跟我爸媽大弟一家人聊到了凌晨二、三點呢!




我們的經驗是:
〝黑榶綠茶〞還真是香啊!那香味很特別...很好喝哦!
最好開始有偏頭痛的徵兆時(像頭重重的、脖子後方的二條筋很緊時)就喝,這樣效果最快、也最好了~您也就不必再去體驗您那生不如死的頭痛了! ~剛開始在您有點半信半疑時,當然也可試試等它頭開始痛時再來喝^^這樣您就有對照^^才會覺得是這茶的功效啊!!




大家可能會以為黑糖又那麼多會不會很甜呢?其實還好耶!黑榶本身就不太甜吧(不像白砂榶那樣甜)加上綠茶會有點苦澀,這樣調和後,其實喝起來就不會很甜!請放心!^^我喝的經驗是,差不多就4大匙尖尖的就可以了~再多就可能會太甜了~~觀察效果時間調整即可!!




【救命茶】




特註1:另外,每週定時適量的運動,也可減少偏頭痛的發生哦!自從我每週固定有去打羽球、流一下汗,我就很少再犯頭痛了。就算頭要開始痛了,只要去打打球,流流汗,就又好好的了,所以適度的運動也很重要唷^^




特註2:如果家裡沒有綠茶,其實不必一定要特地去買綠茶,家裡若有高山茶或高山烏龍茶應都可以做替用!原則上,非熟茶類的茶,只要是【生茶(青茶)類的茶】應都有這個效用哦!大家可試試!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針菇具有抗癌功能蛋白質






第一個偶然:家母於20053月底在台北宏恩醫院檢查出肝內有一個12.2公分直徑的腫瘤。並經複檢確定,血液內甲型胎兒蛋白AFP飈高到天文數字,難怪好幾個月來家母體力大降,胃口大缺,家庭麻將打不到一個東風圈就因小腿水腫無法久坐而罷手。醫生說:「九十歲了,不適開刀,不宜化療,只剩下一到二年壽命」。全家頓時處於愁雲慘霧中,一籌莫展,這是一個難過的偶然。


第二個偶然發生在飛碟電台,由趙少康先生主持的飛碟早餐節目,每週四早上七~八點請陽明醫學院藥理研究所的潘懷宗教授主講「醫學新知」,當時筆者還躺在床上聆聽節目,日期已記不清了,應該是在四、五月間,潘教授那天選擇癌症為主題,突然提及2005年最新的醫學期刊報告,金針菇所含特殊的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在餵食給罹癌小鼠後,小鼠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大量自然殺手細胞,竟把癌細胞吞噬殆盡了。這個訊息使家母得以從癌症的陰影中脫困。


大約在六月初,筆者開始給家母每天吃金針菇,眼見她面色逐漸好看,精神體力漸佳,但筆者心中仍七上八下,無法確定發生在小鼠身上的抗癌大戰,到底在家母體內是如何進行的?她每天吃的金針菇量夠嗎?長期吃會有副作用嗎?一直到七月底在高雄榮總檢查,八月初報告出爐,天哪!原來12.2公分的腫瘤竟然只剩7.2公分,各項重要指數大幅下降,我握緊拳頭,心中大喊Got it!現在(2006年六月)她精神好太多了,麻將也可以一次打兩雀而面不改色。醫院診斷的結果是腫瘤體積減縮到 5.7公分AFPGOTGPT等重要指數皆降至正常,這是一個美好的偶然。


上述這麼多的偶然,筆者必須要謝謝飛碟電台、 潘懷宗 教授、以及所有發現金針菇具有抗癌功能蛋白質的各國研究人員,謝謝你們!國立新加坡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打算尋找大藥廠研發大量快速萃取純化該蛋白質的技術。但相信在經過廣泛的人體試驗到藥品問世,尚有一段不短的年月。癌症已經是國人最大的死因,對諸多已經罹癌或雖經治療無法痊癒的患者,可能是迫不及待且時不我與。因而撰寫此一手冊提供病友一些利用金針菇的經驗,若能因而有助病情或至霍然而癒,那將又可造就更多美好的偶然了。



一、什麼是金針菇這就是金針菇,在本省是一種極為普遍的食用蕈類,生產量大,一年四季均有供應,價廉物美,且有大量出口至東南亞、歐、美、澳各國。英文名稱為Golden mushroom,在新加坡則稱之為Golden needle mushroom,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s。本省金針菇的裁培技術已進步到完全密閉空間,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及光照,甚至利用無臂機器人操作的地步,是極為清潔安全,無虞農藥污染的食用菇。筆者在2006年二月前往霧峰鄉一家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金針菇生產業者「戴養菌園農場」,筆者所見的場景與一般想像中的農場截然不同,那是一棟龐大的鋼筋水泥廠房,每天生產25~30噸金針菇,終年不斷,培養金針菇所用的木屑及米糠等培植材料均經高壓蒸氣滅菌,在無菌室內接種菌絲後,堆置在數十層的網架上,利用電腦控制無人駕駛的堆高機運到自動調控溫、濕度的巨大培養室內,在完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經過26天就培植出白嫩漂亮的金針菇,再由前述的無人駕駛搬運車運到包裝間分裝出廠。筆者曾收到不少癌症病友來電詢問金針菇的安全性,也質疑如此潔白的金針菇是否經過人工漂白,擔心吃下去有碍健康。由筆者親眼目睹,確定金針菇是百分百的有機食物,在沒有日照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金針菇必然是乳白色的色澤,根本不需要漂白。場長 戴吉誠 先生還當場把現採的金針菇送進口中咀嚼吞下,他每天都這樣做,筆者說:「你一定不會得癌症,長命百歲」。


二、為什麼金針菇能抗癌



<<多醣體Lentana 化學結構


近年來大家都耳熟能詳各種菇類具有增加人體免疫力的功效,認為主要有效成份為多醣體;例如巴西蘑菇、猴頭菇、日本椎茸等。這些菇類大都價格較金針菇昂貴,且對抗癌症的效能常語焉不詳。


就是各種菇類中所含多醣體Lentana的化學結構,其實各種菇類中都含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功效的多醣體,金針菇亦不例外。早在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的Leung, M.Y.K 等三人即已發現金針菇的多醣體的分子結構,主要成份為 β-(1→3)-D-linked glucose,分子量約為200 kD,並證實在活體試驗中對惡性腫瘤細胞(Sarcoma, SC-180)有抗癌功效。金針菇不但含有多醣體,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進一步發現金針菇內含有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funag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該蛋白質被命名為FIP-fve。已知在動物活體試驗時發現,餵食罹癌小鼠FIP-fve能殺滅癌細胞及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










左圖就是金針菇內所含調節功能蛋白質FIP-fve的三度空間立體結構圖,FIP-fve經中研院林榮耀院士發現並命名,估測其分子量為12.7 kDa,並且對主導FIP-fveDNA核苷酸完成定序的工作(圖四)將來可依此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最純的FIP-fve



台大園藝系 許輔 教授進一步評估口服FIP-fve,可顯著延長罹癌小鼠的壽命,罹癌小鼠血清中腫瘤特異性抗體的濃度幾乎提高四倍(386.6%),並可顯著提高腹腔罹癌細胞的殺滅能力,國立新加坡大學(NUS)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金針菇內含的蛋白質能刺激子宮頸癌病人體內天然的抗癌機制,靠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U. C. Davis)醫學院的Andrea T. Borchers, Carl L Keen and M. Eric Gershwin 等三人在2004年對各種菇類在抗癌及免疫方面做廣泛的檢討中指出多醣體的功效。當時尚未對菇類中所含蛋白質深入了解,但也指出食用整株菇類的效果優於單獨食用萃取而來的單純多醣體,這已經意味著菇類中應該還含有其他物質,與多醣體協同發揮抗癌的功效。現在終於發現蛋白質FIP-fve就是主角,金針菇既含FIP-fve,也含有多醣體,價格又平民化,真是太完美的組合了。


一、禁忌與注意事項


()正在接受化療的朋友不可同時食用金針菇,其理由是絕大部分的化療藥品除了攻擊癌細胞之外,也會同時攻擊體內其他正常快速增長的組織細胞。所以接受化療的患者常有掉髮、口腔粘膜損傷及其他各種嚴重的副作用。此時,若食用金針菇,體內的免疫系統例如:淋巴腺體、脾臟等被刺激活化,反而有引致化療藥品攻擊的可能。因此,要儘量避免,待結束化療療程後再試吃金針菇。


()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病友不宜食用金針菇,因為有自體免疫疾病者,免疫系統無法辨識自身的正常組織,造成所產生的抗體攻擊自身的結果,食用金針菇將使這類病症雪上加霜。


()1987年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的研究人員指出,金針菇內含有稱之為Flammutoxin的單鍊的蛋白質,具有分解紅血球的作用,但報告中認為對人體影響不大。家母食用金針菇至今已達七個月,未見任何不良症候,僅在榮總檢查時告知略為貧血,醫生開了綜合維生素B補充,如此而已。筆者認為若能多加注意病人的營養,同時經過一段時日後,若經檢查發現腫瘤已經緩解,也可考慮將金針菇攝取量降低一些,應無大礙。20061月家母的紅血球數完全正常,毫無貧血症狀。


()在長達5~6個月的食療後,若經檢查確定病情已大幅緩解,為避免長期刺激免疫系統恐造成免疫系統的「彈性疲乏」(僅屬猜測),可考慮將採食量減低(例: 50g /天),或採食兩週,暫停一週等方式,讓免疫系統得以休養生息。


二、使用量


每天若能吃下100~120公克,已有足夠療效,要天天吃,要長期吃,整個食療療程中應定期赴醫院檢查,確保一切平安,並供做為是否要繼續食療及調節採食量的依據。一般健康或未曾發現罹癌的人,亦可吃金針菇,收保健預防之效,許多人在中、老年時發現得到癌症,其實他們很可能在較年輕時體內已有「癌化」的現象,只因不易檢查發現,且當時本身的抵抗力強而不致爆發。若能平日多吃金針菇,讓殺手細胞等抗體巡弋全身,容或體內有少量無法檢出的「壞細胞」,亦可早日清除。筆者認為能連續一個月每天食用50公克應已足夠,每年行之如儀,確保安心。


三、生吃或熟吃


本文的前幾版都強調:欲求金針菇內FIP-fve蛋白質充分發揮抗癌功效,必須要生吃,以免烹調蒸煮的高溫處理會使FIP-fve變質,這一層的顧慮經請教台大園藝系 許輔 教授後,已證明是多慮了。因為,最近在 教授的研究中顯示在 121 15分鐘及 95 30分鐘處理後,FIP-fve仍維持原有之分子量,且明確可辨該蛋白質未遭分解。再進一步測定高溫處理後FIP-fve對小鼠脾細胞增生效應以及小鼠脾細胞產生干擾素(Interferin, IFN-r)的影響,發現FIP-fve有很高的耐熱性,詳見下表:


測試項目/高溫處理121/15分鐘95/30分鐘


小鼠脾細胞增生效應82%以上94%以上


小鼠脾細胞產生IFN-r之效應90%以上95%以上


註:表中各項百分比係以未經熱處理之FIP-fve的效應為100%的基礎對照比較而得。由上表各項數據顯示FIP-fve有良好的耐熱性。除此之外, 教授也在報告中指出FIP-fve有極佳的抗凍性、耐酸性與耐鹼性,僅就耐熱性一項而言,吾人即可放心熟食金針菇,不必再擔心生食金針菇對許多體質較敏感的人造成腸胃不適、拉肚子,甚至上吐下瀉、腹痛等副作用。因為加熱處理可以破壞金針菇內引起上述過敏反應的物質,這是利用金針菇抗癌的一個瓶頸,許多病友因生食金針菇後,或輕或重的不適而卻步不前。當初家母開始每天生食100公克金針菇,即曾有下痢的徵候,但家人只以為是肝癌造成的,幸而總算熬忍過去,癌症仍得緩解,當時沒有產生更劇烈的過敏反應,真乃大幸也。綜上所述,廣泛利用金針菇抗癌的瓶頸已經解決,諸位病友只要能想得到的各種金針菇食譜就都可以靈活採用,只要避免高熱油炒炸的烹調,其他蒸煮、川燙、包餃子饀等等,都安全而有效。


四、熟食金針菇的簡易方法


金針菇不宜久煮,加熱愈久,韌性愈高,不易嚼爛,消化不易,因此烹調時以短時間加熱與切碎最好:


()川燙涼拌: 100g金針菇入滾水中川燙即撈起待涼,醬油、麻油少量,糖、味精即可拌食。


()濃湯類:不論是玉米濃湯、笏仔魚湯、羹類,煮滾起鍋前把切碎的金針菇投入拌勻即可。此法可整鍋為病人烹製,例如最後放入1000g金針菇,可分裝在10個小盒內冷凍保存,每盒含有 100g金針菇,每天取出一盒微波解凍加熱上桌可也。


()水餃:各種餡料中的蔬菜改以切碎的金針菇取代,包好後冷凍保存。仔細估算每個餃子中含有多少金針菇,就可以隨時下鍋取食了。


()麵食、米粉、粿條等:先把病人當天要吃的金針菇(100~ 120g )切碎放在碗底,再把煮好的麵條、米粉、粿條等連同湯汁等倒入碗中即可。


以上各種熟食方法都是為了單獨為病人每天能吃下足夠劑量而設,其實吃法千變萬化,讀者多用心,病人吃得開心,家人也可安心。


五、最簡單的吃法


金針菇可以熟食已如前述,但筆者擔心許多病友無法每天挖空心思做各種烹調,而烹調所得的菜可能不容易按每日所需劑量作較精確的攝取,例如:好不容易煮了一鍋含有金針菇的玉米濃湯,你今天要喝多少才夠呢?假如菜色變化太少,你會不會日久生厭而罷吃了呢?這對胃口不佳的病友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筆者將長期摸索所得之最簡單的金針菇吃法詳列如下:


1.先將1,000g(即1公斤)金針菇用冷開水稍加沖洗後,切碎以少量冷開水加入果汁機中,將金針菇分批放入打碎後成濃稠之金針菇汁,可放入冰格內冷凍保存,若你共得40塊,則每塊應含 25g金針菇。


2.每天取出足夠劑量的冷凍金針菇塊,若每塊含有25g金針菇,則取4~5塊,即為100~ 125g之量。


3.置於微波爐內解凍、加熱。


4.倒入冷藏的果汁飲料中混合均勻即可供病人飲用。


5.避免果汁飲料中含有木瓜成份,因恐木瓜所含的蛋白質分解酵素有破壞FIP-fve之虞。


6.對癌症患者,尤其是胃口差、年老體衰者,可到藥房購買「安素」(Ensure)補充營養,「安素」為易開罐裝,經調味之營養補充液(醫界對無法吞嚥的病人常以此液經鼻胃管灌食),有巧克力、草莓、香草等口味,足夠將金針菇的氣味掩蓋,患者較易接受。


7.此方法可避免每天少量烹調之不便,若一次製備幾公斤金針菇,則足夠數週所需要。


8.此類金針菇混合飲料可分為兩份分別在早、午餐之間,及午、晚餐之間喝下。


對生食金針菇沒有不良過敏反應的人可以在解凍後免去加熱的手續,直接將金針菇汁混入飲料飲用,依筆者的經驗,生食金針菇對長期便秘有效。



家母自20053月底發現肝癌,六月初開始生食金針菇至今家母是金針菇食療抗癌成功的首例,僅勉強可謂粗糙的人體試驗單例,說來也很遺憾而慚愧,因為本章是本手冊各章中最為單薄的一章,直至目前為止(20066月)具備明確的醫院檢驗證據,得以支持長期食用金針菇可以治癒肝癌的病例亦僅家母一例而已,可謂證據力相當薄弱,對讀者而言,相較於前述的各項理論根據反而缺少了說服力。筆者曾向陽明大學 潘懷宗 教授請教,國內正式進行廣泛人體試驗的可能性,他認為以目前國內衛生當局的規定,可謂關卡重重,以金針菇純屬食物而非藥品,欲證實其療效受到太多的限制。言下頗不樂觀,目前的僵局是:研究人員仍繼續在做FIP-fve抗癌機制的深入探討。說白一點,就是要想「知其所以然」,而筆者現在則想盡辦法將手冊廣為分送,甚至上網,除了希望有更多病友獲益之外,主要也是想多搜集一些類似家母的成功病例,累積的例子愈多,金針菇治癌的證據就愈顯著,也就是「知其然」的一面。當「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的成果都豐厚到某一程度時,推動正式的人體試驗也就可以水到渠成了。所以筆者在此呼籲,若有癌症病友因為看過這本手冊或上網看到並因吃金針菇而治癒癌症時,務請寄下食用金針菇前、後,甚至期間的醫院檢查,檢驗資料拷貝請惠予寄至下列地址:高雄縣仁武鄉八卦村永仁街1026812樓 溫上湘收(電話:07-374-6554 手機:0933-603-423


一些正在進行中的病例到20066月為止,筆者手上已有一些正向發展中的病例,簡述如下:


()一位朋友的朋友住在加拿大溫哥華,在200512月初看到TVBS轉播訪問家母的報導,當時他有鼻咽癌,並經開刀治療,但癌細胞仍在擴散,每天需吃鎮痛劑,而且一隻眼睛可能因癌細胞入侵視神經而失明,據朋友告知,在食用金針菇後約一週,鎮痛劑劑量即可減半,一個月之後,失明的眼睛竟然又恢復了視力,筆者聽了之後也是大感驚奇。但最近再詢其近況時,朋友說是病情轉壞,再仔細了解,原來他前一陣又接受化療,這正犯了食用金針菇抗癌最大的禁忌:食療與化療不能同時進行,原因已如前述,我的朋友並沒有把手冊寄結溫哥華的朋友,僅以越洋電話簡短說明,目前已趕緊聯絡告知,希望為時未晚,尚能挽回,要化療還是要食療,可能是每一位病友很大的抉擇。


()同事的太太得了乳癌,動過手術也連續六個療程的化療,苦不堪言,2005年底時,筆者得知時,正在進行第六次化療,在2006年初療程結束後,依筆者建議每天吃 100g金針菇,四、五月間赴高雄榮總檢查結果是未發任何癌細胞擴散,化療不必再繼續下去了,這個例子筆者必須客觀指出:這位太太的乳癌得以緩解有可能是六次化療的成果,也有可能是爾後三、四個月食療的結果,但無法有完全肯定的結論,但這位太太現在還在繼續吃金針菇。


()同事的舅舅七十多歲,住在台中,得到肝癌2005年下半年開胎吃金針菇,2006年初農曆春節期間已經可以笑嘻嘻的上桌打麻將了,只可惜未獲提供病曆及檢查資料,筆者既感不解,又覺得可惜。本手冊愈傳愈廣,正在試吃金針菇的病友很多,相信成功的例子在未來幾年內還會不斷增加。


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作者溫上湘0933-603-423


金針菇使用前後,如有腫瘤之掃描記錄及醫生診治資料,則請病友惠予拷貝寄下,卑提供更有力的佐證。謝謝!地址:高雄縣仁武鄉八卦村永仁街1026812樓﹝長谷玫瑰華城﹞


1.許輔2005。金針菇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台大園藝系。(詳見本文附錄)


2.許輔2006。金針菇免疫調節蛋白FVE的耐熱性、抗凍性、酸鹼耐性與耐乾燥性。Personal communication.


3. Leung M. Y. K., K. P. Fung, and Y. M. Choy. 1997.,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n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tumor polysacharide preparation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 Immanopharmacology, 35:255~263.


4. Ryohsuke Nakai, Kikuo Sen, Shin-ichi Kurosawa,  Hroshiro shibai. 2000, Basidionycetous fungus Flammulina velutipes harbors two linear mitochondrial plasmids encoding DNA and RNA polymerases.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歲的陳媽媽是家庭主婦,身材很標準、看起來很年輕,除了有高血壓外,並沒有其他疾病。


而且她非常注重飲食養生,不菸、不酒,每天都有運動的習慣。


但是,最近陳媽媽卻發現,早上慢跑時牙齦會痛,假日和先生去爬山,沒有多久,牙齦也會痛,只好提早回家休息。先生勸她去看牙科,可是陳媽媽從小就怕牙醫,所以,當她去看她的家庭醫師時,順道告訴醫師最近發生的這些情形。沒想到醫師很謹慎告訴她:「趕快去看心臟專科醫師,請醫師幫您做詳細的檢查。」


陳媽媽回家後告訴先生, 陳先生半信半疑說:「牙痛怎麼會看心臟科呢?」


陳媽媽說:「但是醫師是很嚴肅地建議我趕快去看耶!不是開玩笑喔!」


隔天夫妻倆一起到心臟科門診求診。


醫師聽完陳媽媽的敘述後,告訴她:「陳太太,我建議您住院安排做心導管檢查,您的牙齦痛應該是『心絞痛引起的反射性疼痛』。」


經過心導管檢查果然發現,陳媽媽的心臟有3條血管阻塞,而且還有多處阻塞的情形,因此醫師建議陳媽媽接受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繞道手術;她在手術後,恢復良好。


大多數人對「心絞痛」症狀的認識是:胸悶、胸前劇痛、盜冷汗。其實,心絞痛的症狀還有:


手麻、肩胛骨(後肩膀)痛、下巴(或牙齦)痛、麻,而這些症狀都稱為反射性疼痛。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者外,年齡(4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有家族史者,亦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護理師)關於心臟病發作除左胳膊痛苦以外.心臟病發作會有其他症狀:如下巴會劇痛,以及噁心和盜汗,然而這些症狀也許並不常常發生。注意:心臟病發作期間,可能不會有胸口的痛苦。多數人(大約60%)在他們的睡眠期間心臟病發作,因而沒有醒來然而,胸口痛也許會讓您從您的熟睡中醒來。如果這樣,立刻咬碎二顆阿斯匹靈在您的嘴中並且與水吞下他們。之後,給鄰居或居住非常近的家庭成員打電話-說; " 心臟病發作!


已吞了2顆阿斯匹靈。"然後坐在前門附近的椅子或沙發上,並且等待人們的到來~!


不能再躺下來~心臟科醫師聲明,如果每個人,在收到這電子郵件以後,送給10個人,大概會有一個人的生命能被保存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個行動,焦慮再見!


 


文/祝康偉
200910Cheers雜誌


時間管理:永遠跑在Deadline之前!


  1招 養成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習慣


  有些事情一旦決定就無法回頭,即使能挽回,也得花數倍力氣調整,時間耗掉大半。


  「第一次就做對」是一種「預防」的心態,只要事前多花時間溝通,想清楚再動手,確立對的方向,若事後需要調整,就不會太過離譜。


  2招 掌握工作的輕重緩急


  工作時間的運用要非常有效率,關鍵在於是否掌握了一天工作的「輕重緩急」,而非「先來的先做,後來的後做」。


  所謂「輕重緩急」,可依「緊急」、「重要」的程度,分為4個象限。首先,你得優先完成落在「重要且緊急」的事項,其次,想過一個有效、規律的生活,你必須在「重要不緊急」的第2優先象限中,放較多比例的時間,因為它強調「計劃」與「預防」,容易助你成功。


  若你發現自己常被第3象限「緊急不重要」的瑣事所困,你需要學會對不重要的事情說「不」,若第4象限「不重要不緊急」的項目花掉太多時間,代表你不清楚想要什麼,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設定。


  3招 「前半主義」法


  既然排出了工作的順序,日本效率專家松本幸夫在《戒掉你的加班病》書中提醒,你除了得為每個任務定出時間限制,還得奉行「前半主義」:「在時限的前半段就提前完成大半的工作。」


  例如,時限是「一天」,請在中午前提前完成;時限是「一週」,請在3天內提前完成,更長的時限,亦是以此原則類推。


  一旦你逼著自己在前半期提前完成大半的工作目標,後續不僅有充分調整的空間,心情也會比較輕鬆,更容易獲得主管正面評價。


  4招 一日之計在於「昨夜」


  為增進工作效率,縮短進辦公室的「熱機」時間,前一晚就該訂定隔天計劃。每晚睡前,不妨將明天要達成的目標記下來,按重要程度編順序。隔天一早,即可馬上著手第1個目標,達成後再繼續實現第2個目標,一路堅持做下去。


  5招 每天提早2小時上班


  日本時間管理專家高井伸夫在《早上10點以前搞定工作》書中建議,早上1小時工作效率可抵下午的23個小時。因此,不妨往前挪兩個小時,早上7點進辦公室,既可避免通勤塞車之苦,還能保有晨間不受打擾的時光,專心思考一天的工作,效率更佳。

    
6招 活用零碎時間


  無論是會議或業務拜訪,難免有等待的零碎時間,不妨趁空檔打個電話,擴展人際關係,反覆翻閱行事曆,以免遺忘小事或約會,或在隨身小記事本,即興記錄一些想法,把握這個做計劃、企劃的好時機。


  第7招阻擋不必要的干擾


  「專注」是忘卻壓力、發揮高效率最好的辦法。工作中途遇到干擾時,例如當老闆突然交辦事情,或有臨時會議召開,若非迫切到非得馬上執行,不妨請求給予短暫時間,將手邊事項收尾,以免回頭又得曠日廢時。


  另外,對於電話與電子郵件,不妨依公私或對象的重要性,在繁忙之際做一區隔,以減少不必要的干擾。例如,你可以申請2個行動電話號碼或不同的帳號,以管理回覆的時機,好留出塊狀時間,讓自己能專心處理要事。


  第8招用「異類組合法」增加幹勁


  在訂立工作計劃時,松本幸夫認為,要提高工作效率,可藉不同類型的項目交替組合,避免同一工作聚焦太久,產生慣性疲乏。


  他建議,可以在「上午」和「下午」進行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例如,上午用頭腦,可以開會、蒐集資料,下午動身體,以會見客戶為主等。


  第9招重要的「準備時間」不可省


  松本幸夫發現,很多人為了省時,矯枉過正地把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準備時間」都省略掉,譬如,「簡報前的預演」、「開會前與跨部門主管簡單會前磋商」。


  事實上,這些簡單的步驟,不僅能讓會議更為順暢,因磋商有了初步共識,還能避免會議過度冗長,或再三召開,浪費大家時間。


目標管理:以專案管理管好你的工作!


  第10招明確取得老闆的書面指示


  如果老闆交派給你任務,只有口頭說明,卻沒有太多指示,此時不妨以一個「專案負責人」的角色,試著明確取得老闆給你的承諾,例如經過他核准的企劃書,否則光靠口頭說明,容易對結果產生認知上的差距,埋下衝突的種子。


  第11招把工作當牛排,由大變小


  當了解需求後,松本幸夫指出,不妨將任務當作牛排,「切成可以直接入口的大小」,意思是把工作分割成可以快速完成的小型任務。


  一般而言,就是執行前所列的「工作分解結構」,其中「樹狀圖」就是一例:先把第一層架構列出來,再列出每個項目下的細項,並寫上預估交期,若牽動團隊合作,各項分工還得標明負責人。

        
12招 定期報告工作進度


  訂出計劃進度後,切記一定要設里程碑,每星期或每天檢查進度,查看是否按照原先設定的方向和目標走,如果沒有,要修正或趕快補足,且得定時向老闆報告,協助他掌握案子的進程,降低突發狀況機率。


  第13招記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每次的任務內容或許不盡相同,但卻很容易從中找到相同的錯誤,或是可套用的成功通則,所以,不妨以專案管理結案時「歸檔」的概念,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記下來,放進自己的筆記本裡,未來將成為自己的「大補帖」,更能大幅縮短摸索的時間。


情緒管理:讓自己變得更有彈性!


  第14招善用「杯子理論」


  新竹市生命線協會總幹事何宇欣以「杯子」來形容「抗壓力」。他認為,當壓力像水龍頭源源不絕,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往往可以讓杯子容量加大。


  另外,因工作型態趨於複雜,一人分飾多角成為常態,例如,在職場上既是主管、員工、專案負責人、供應商,回到家又得扮演父母、子女、照顧者的角色。


  由於每個角色背後都有對應的責任,在工作負擔與時間壓力交逼下,常會造成角色混淆、衝突,讓人心力交瘁。


  何宇欣建議,可以運用「杯子理論」,把每個角色看作一個杯子,掌握「單純化」的原則,不讓角色重疊,就能避免壓力像水一樣滿載。他舉例,當下班回家路上,不妨透過自我暗示,練習丟掉公司的包袱,換上父母的角色,「等於更替了一個新的杯子承載壓力,才不會將工作的情緒帶回家庭,弄得生活一團亂。」


  第15招儲備傾聽的對象


  平常就儲備一些可以「倒垃圾」的對象,也是防止失控的好方法。


  如何找到適合的傾聽者,首先,最好往沒有利益衝突或競爭關係的交友圈尋找,以免成為打擊你的題材,鑄下另一個「禍從口出」的壓力源。


  其次,具備「誠懇有耐心」、「不急著反駁或否定你」、「不會太快給你建議」特質的人,才會讓你暢所欲言。


  值得提醒的是,這一類的人,可以是另一半、親友或網友,你平時是否付出關心,或有對等的回饋,才能換得長期支持的保證。


  第16招準備心情急救箱


  壞情緒常會讓人失去理智,新竹市生命線協會員工協助服務中心督導黃智儀建議,為了喚醒自己的正向經驗,不妨在辦公室的角落,準備一個「心情急救箱」。


所謂「心情急救箱」就是以紙條的方式,貼在某個小角落,寫著能讓自己情緒好轉的「藥箋」,例如,「壓力大時可以找誰」、「可以去吃什麼美味」、「立刻送自己一束花」等。


  有了這些平日準備好的「提醒」,在危急時刻,常能發揮小兵立大功之效,幫自己暫度低潮。


  第17招立即離開高壓場合


  當焦慮與憤怒即將引爆時,何宇欣指出,立即先離開刺激源,出去走走,壓力指數自然會下降。


  若對象是老闆,無法說走就走,就用「注意力轉移法」替自己戴上「心靈耳塞」,他笑說,七年級常有的「失神」,便是將情緒暫時抽離,面對高壓也是不錯的辦法,畢竟在怒不可抑時處理問題,兩造雙方都在氣頭上,不僅不能解決事情,一旦衝突後果更難以收拾。


  第18 意見不合時要先站在對方立場想


  人際溝通專家黑幼龍建議,當你和別人意見相左時,尤其是上司,不要直接把想法脫口而出,第1步應該要先表達你的「同理心」,表示你可以理解對方的想法,或為什麼如此生氣。第2步,和對方站在一起,表達過去自己的想法也和他一樣,認為事情應該這樣做。最後第3步,再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利用這種漸進溝通的方法,往往可以把你的意見順利傳達給對方,不會引起不悅。


  第19 找到專屬的平靜方法


  關於不明所以的「悶」或「煩」,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鄭逸如指出,平日處於高壓的上班族,非常需要在急速中,找到放慢自己的方法,才能從平靜中找出失控的癥結。


  她分析,聽音樂、旅行、戶外踏青、到有宗教意味的地點,都是獲得平靜的方式。雖然馬拉松看似動態,但當從事的活動符合「規律、重複的動作」,皆能帶來「穩定平靜」,其中,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步調,才會產生效果,所以,「這個平衡的工具,得從平常自己的喜好中尋找,」鄭逸如強調。


  第20招自我暗示法


  「當大腦放鬆之後,整個人也放鬆下來,這是由中樞影響到周邊的原理,」鄭逸如分析,當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常用的「自我暗示法」即是由此原理而來。


  此方法是將注意力,由紛亂的思緒導引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感受手掌心的溫度,因為身體功能是有節奏的,當你不再固著於某一點,而是自由的來回在內在不同的聲音間,焦慮的感覺就會慢慢消失,靜坐、冥想就是運用相同的道理。


  第21招運用「認知治療法」恢復理智


  鄭逸如分析,人性中難免存有習慣誇大、擴大事情失敗程度的習性。


當你快被非理性情緒淹沒時,不妨運用心理學大師貝克的「認知治療法」,試著問自己3個問題:
.當你這麼想時,有沒有客觀證據支持?
.即使有了證據,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若證據、可能性皆如自己所料,可以自問:「會有多糟?最壞的狀況,要如何應付?」


  當你誠實面對,發現並非死路一條,就會很快排解高壓帶來的慌亂,開始理性地思考下一步。


  第22招在情緒低潮恢復生產力


  許多人常會因為感情或突發的衝突,讓一天或一週的工作停擺,此舉不僅讓辦公室氣氛緊張,更會讓自己的能力受到質疑。


  因此,曾任美商 3M 、雅芳公私教育訓練主管多年,現為業務銷售顧問的王亞蘭建議,在工作場合情緒來時,先試著靜下心完成一件事情,就會有力氣再去做第2件事。


  若實在難以控制,可採取「刪除法」,暫時排除所有事情,讓自己「放空」。不過,仍得設想備用方案,並縮短發洩時間,才能獲得主管的諒解。


  第23招維持良好人際關係


  王亞蘭認為,由於工作時間佔了一天的6成,情緒好壞常繫於同事間的相處,所以,平日在人際關係投資不可少:當同事向你求救,你可以當他的及時雨。即使當下無法幫忙,也能替他想出變通方案,下次當你有多樣緊急又重要的事得完成,他就可能在第一時間出手相助。


  另外,與人共事要尊重對方的時間,凡事守時、有效率,有了良好印象,若有合作機會,他便會優先排給你。


  第24招抱持好奇心看待差異


  有時候人際之間出現衝突,是因為彼此個性相差大,看對方不順眼,如果試著用另一種角度和眼光看待,也許就沒那麼氣了。


  黑幼龍的妙方是,常對別人保持一顆「好奇心」,像很多「三、四、五」年級主管不喜歡「七年級」屬下的工作方法或態度,但黑幼龍卻特別喜歡找年輕人聊天,更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就不會把焦點一直放在世代價值觀的差異上,有時候甚至從談話過程中得到許多靈感,反而有意外收穫。


  第25招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工作的完成需要有很多人的共同參與,但是每個人習慣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樣,為使溝通更為順暢,有時要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此舉並非要全然棄守自己的「尊嚴」,而是在工作模式保持一定的「彈性」,平常互動時,多觀察對方的工作習慣,找到彼此接受的合作模式,才能和諧相處、取得共識,讓流程的進行可以更有效率,避免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當你具備「利他」的精神,在團隊中游刃有餘,便能凸顯你的能力與領導特質,不僅會受到同儕的歡迎,更容易獲得老闆的拔擢。


 




















 遊遍寰宇 學習樂活  健康人生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痴呆症/醫學常識







近年來,全球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斷攀升;據估計,在美國有450萬人(1.5%人口比率)罹患阿茲海默症,預估至2050年,將有132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日本約170萬,英國約77萬,全球約1800 (2004)。目前,台灣失智人口約10萬人(0.5%人口比率),推估2026年將達197,940 人,2051年則將達381,518 人。對家庭和社會將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關注並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從事研究。

 




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通常在老年期 60歲以上發病。癥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見當識障害、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機能問題解決能力的障礙),逐漸不能適應社會。

 

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損失(或退化),以及腦中出現類澱粉斑以及神經纖維叢。已知遺傳因素很重要。並且發現有三種不同體染色體顯性基因與少數家族性、早發性AD有關。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在病理學上上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研究發現老年斑是?澱粉樣蛋白的沉積所造成。

 

調査顯示,80歳以後15%的人有罹患痴獃性疾患的危險。大規模調査顯示多攝取蔬菜魚蝦類食物將減少患阿茲海默病的幾率,肉類的過多攝取則會使得機率提高。

 

藍藻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藍藻門的生物包括髮菜螺旋藻等等。香港中文大學呼籲大眾停止食用髮菜,減輕患上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曾有學說認為攝取過量鋁離子是阿茲海默病原因之一,但是這一說法目前已不被採信

 

症狀因人而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有的拖延數年卻變化不明顯,有的幾個月便到達晚期,難以預料。

 

早期症狀 : 於最初發病2-3年,健忘(尤其新近發生的事)、缺乏創造力、進取心,且喪失對原有事物的興趣與工作衝勁。

 

中期症狀 : 於最初發病的3-4年後,對於人、事、地、物漸無定向感,注意力轉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減低。此外,會重覆相同的語言、行為及思想,而情緒不穩,缺乏原有之道德與倫理的標準,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異常等現象,但無病識感。

 

晚期症狀 : 語無倫次、不可理喻、喪失所有智力功能、智能明顯退化。而且逐漸不言不語、表情冷漠、肌肉僵硬、憔悴不堪,以及出現大小便失禁、容易感染等。

 


 

 

目前無藥可醫,但可預防。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其他研究也發現,服用降血脂藥也可預防老年痴呆。


我只要活得夠老,就有機會罹患失智症。」國內失智症研究權威、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只要活得夠老,終其一生,得到中風或老年失智症的機會,女性是每三位就有一位,男性每四位會有一位,機會相當大。


父母也是失智症患者的劉秀枝說,還好她爸媽愛動腦,很晚才發病;八十三歲時,父親才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母親則是九十歲時才診斷出。她強調,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後罹患失智人口將愈來愈多,建議民眾,趁年輕多動腦,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三十多歲開始病變


引起失智症的原因,目前可確定的是與腦部類澱粉斑沈積有關;至於為何有些人會沈積會造成失智,有些人不會,目前仍找不到原因。每個人大腦海馬迴處都有類澱粉斑沈積,只是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類澱粉斑如同藤蔓一樣,一直在腦部蔓延,最後造成腦部萎縮,影響記憶、行為。


根據研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病理變化可能在三、四十歲時就開始,數量慢慢增加,且由海馬迴逐漸擴散到顳葉和整個大腦皮層;當這些病變多到某一程度時,患者就出現了失智的症狀。目前醫學方法還不能阻止這些病變在腦內沈積,但透過多動腦等保護因子,可以使腦部已有病變的人不出現症狀,達到預防的目的。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體內的膽固醇與老人失智有絕對關係。該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大學針對三千七百名英國民眾測試,結果發現,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能保護記憶力,進而降低老人失智如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研究人員在受測者五十五歲時檢查血液中的好膽固醇濃度,並做記憶力測試,方法為受測者聽研究人員連續念二十個英文字彙後,在二分鐘內寫出記得的字彙。

 

五年後,再對同一批受測者進行同樣的測試。結果顯示,好膽固醇較低者於五十五歲時,其記憶力衰退風險相對於好膽固醇較高者,高出百分之二十七;六十歲時則高出百分之五十三。該研究並未追蹤受測者後來是否罹患失智症,但記憶力衰退常是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的前兆

 


阿茲海默與膽固醇

 

至於為何好膽固醇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好膽固醇可防澱粉樣蛋白斑塊在腦內形成,而澱粉樣蛋白堆積腦部,為阿茲海默症的特徵。

 

對此研究發現,劉秀枝說,過去,國外也有幾篇探討降血脂藥物跟失智症之間的關連。在這幾篇回溯性的研究中都有發現,血中膽固醇過高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她表示,荷蘭的醫生於一九九七年發表一篇有關飲食與膽固醇的論文,他們對五千三百八十六位五十五歲以上無失智症的居民做詳細的飲食問卷,結果發現,五十八位失智症的飲食中,所攝取的膽固醇比其他五千三百二十八位多。

 

研究者將會影響失智症的因子,如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等以統計方式加以控制後,攝取高量膽固醇(每天大於二五五公克)者得到失智症之機率,為攝取低膽固醇者(每天少於二○九公克)的一.七倍;而得到阿茲海默氏症之機率為一.三倍。

 

二○○一年有篇來自芬蘭的論文證實了此觀點;在二○○二年有兩篇流行病學的文章也同樣發現,使用降血脂藥物statins者,阿茲海默氏症的罹患率較低

 


雖然目前國外已有多篇論文指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過高,跟阿茲海默症發生機率有極大關係;但這些研究並不是流行病學觀察,只是回溯性研究,正確性仍待評估。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強調,膽固醇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目前雖仍存有許多疑問,民眾不必一窩蜂服用降血脂藥,否則不僅花錢還可能引發其他副作用;要降膽固醇可從運動、飲食著手

 

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弘也認為,有關膽固醇跟失智間的關係,仍需更進一步研究。就像之前有研究指出,吃過量豆腐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報告一樣,研究者只是針對瓜哇地區居民做回溯性研究,在設計上仍有些盲點,民眾只要聽聽就好,不用太過恐慌。

 


透過飲食習慣預防


長庚醫院徐文俊強調,很多人把失智跟阿茲海默症畫上等號,事實上,這兩者是有差別的。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部退化,占百分之六十,一旦被確診,患者腦部海馬迴區,會隨著病情的嚴重度萎縮;另一種則是血管型的失智症,占失智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此類患者絕大數係因中風或是外傷造成的失憶。


無論是阿茲海默症或是血管型失智症,目前藥物只能延緩病情惡化,無法根治。專家認為,最好的方法是「預防」發病。著有《失去靈魂》一書的哈佛醫學院神經學系教授及麻州綜合醫院遺傳與老化部主任魯道夫.譚茲強調,阿茲海默症和心臟病一樣,也可以透過飲食預防。

 

根據一項美國最新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位醫師建議


彙集全球21位醫生的經驗和智慧醫學新知---


彙集全球21位醫生的經驗和智慧,總結出最實用的專業建議,這些都是最值得你牢記的健康提醒。


top1.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近視矯行手術,除非你在手術前已經持續、穩定地佩戴了一年以上的近視眼鏡或者隱形眼鏡。如果你時摘時戴眼鏡,一定要告訴眼科醫生,並且近期最好不要做近視矯形手術,否則會影響醫生對你的矯正視力的判斷。堅持帶太陽眼鏡對保護你的眼睛遠離白內障等各種眼疾非常重要,尤其在上午10~下午4點之間這段陽光照射最強的時候。在具體選擇上面,並非是價格越貴或鏡片越暗的效果就越好,是考慮鏡片是否標注阻擋100%的紫外線。千萬不要只顧著選好看的鏡架,而忽略鏡片的質量。——眼科醫生


 top2. 如果你認為刷牙就是早晚各一次的事,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睡眠時細菌在你的口腔內的繁殖速度只是在白天60%,也就是說在白天,你的口腔更需要護理。我推薦343的刷牙模式,就是早上刷牙3分鐘,中午刷牙4分鐘,晚上刷牙3分鐘。但刷牙最好安排在飯後半小時,這樣不會損傷牙釉質。吃了薯片後尤其要清潔牙齒,因為薯片對牙齒的傷害甚至比甜食還要嚴重。千萬別以為只要牙不疼就是健康的,不少的牙齒問題都是不容易被感覺到的。你最好每6個月看一次牙醫,但看牙醫要避開月經期。口腔醫生


 top3. 果酸可以幫助消化,如果你消化不良,那我鼓勵你飯後吃一個水果。但如果你消化功能良好,飯後吃水果可能反而會幫倒忙。因為食物進入胃後,需要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消化,而水果,尤其是較硬的水果,比如蘋果、梨子等,會在胃內長時間滯留,不僅加重消化負擔,還反應產生氣體,引起腹脹。因此建議你飯後1~2小時再吃水果。體檢要求空腹,但不是要求你從前一天晚上開始就不吃飯,這樣的到的體檢結果反而不準確。我的建議是,體檢的前一晚吃清淡的飲食,當然不能喝酒,咖啡和濃茶也不要喝,體檢的當天早上不要吃早餐,少喝水,也不要做體育鍛煉。消化內科醫生


top4. 千萬別在身體感到特別疲勞時喝咖啡或濃茶來提神,否則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巨大的傷害,心慌就是表現出的一種症狀,身體疲勞時吸煙,煙草對身體的傷害也會加倍。心血管內科


 top5. 儘量不要在空氣流動性不好的健身房中健身。因為這樣的空氣中充斥著其他人呼出的廢氣,邊運動邊吸進這些有害的氣體,不僅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反而損害身體健康,首先遭殃的就是你的呼吸系統。呼吸內科


 top6. 雖然染髮和血液病有直接關聯,目前還沒有醫學統計資料證實,但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一年染髮4次以上,出現頭暈、偏頭痛,進而血小板降低的可能性會比不染髮的人大得多,有些人的白細胞數量還會明顯減少,也就是說免疫力降低。我相信這時染髮劑中的化學物質所致,這也是我最近在研究的課題,我的建議是少染髮。血液病科醫生


 top7. 每年體檢,切記要關心你的甲狀腺健康,最好驗血檢查你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你會很容易出現抑鬱情緒,體重也會增加。內分泌科


 top8. 喝水這件事可不是多多益善,理論上來說,多喝水是可以幫助腎臟排毒,減輕腎臟負擔,但要知道,人體是一個嚴密的平衡系統,成人的腎臟每小時只能排水800~1000毫升,如果你在一小時內喝水超過1000毫升,反而會導致低納血症,影響腎臟健康。所以,每次喝水不要超過100毫升,每小時喝水不要超過1000毫升。腎臟內科醫生


 top9. 一天吃2份以上的乳製品並不補鈣。因為人類並不適合消化牛奶,全球75%的人的胃中缺乏消化牛奶中的乳糖的黴。只有生活在歐中、中亞等地的人,由於可以經濟而安全地飼養奶牛,把牛奶作為重要的營養來源,久而久之獲得了消化牛奶中乳糖的能力,並遺傳給後代。而我們由於缺乏消化牛奶的能力。大量飲用牛奶容易患上關節炎、過敏、哮喘和各種胃病。如果真的喜歡喝牛奶,每天喝一一杯就夠了,想補鈣可以多吃沙丁魚,杏仁和蝦。每10個人中間就有一個平足,所謂平足就是腳弓很淺或者沒有腳弓。平足的人,走路時間一長就會腳疼。但不要以為少走路或者以車代步就是解決的辦法,因為我們發現,平足的人在50歲之後不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腳骨扭曲,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臟疾病。國外把平足分等級,3級以上的平足就要進行手術,與其等老了再做手術不如現在就做。骨科醫生


top10. 冬天別用太熱的水洗臉,否則面部皮膚迅速擴張,之後容易長生皺紋。夏天也別用太冷的水洗臉,否則毛孔收到刺激突然收縮,其中的油垢不能被及時的請出,容易出現粉刺和痘痘。要想抵抗皮膚衰老,比起皺紋而言,皮膚鬆弛和毛孔粗大更要重視。皮膚科醫生


 top11. 不要擔心自然生產會導致陰道變松。身材走樣,這是沒有根據的。陰道幾乎是你身體中彈性最大的一塊肌肉,它即使因生產而輕微流血也能很快恢復。至於對身材的擔憂,只要你懷孕期間不過分補充營養,不僅不會導致身材走形,產後反而能重新塑身。更重要的是,自然生產能預防很多女性婦科病的發病,醫生都鼓勵自然生產,剖宮產只是輔助手段。作為產科醫生,我比誰都了解剖宮產的弊端。比起自然分娩的宮縮痛,剖宮產後的傷口更痛,而且剖宮產後24小時內你都無法下床,3天後才能有奶,母親和寶寶都會很受罪。宮縮痛的程度,每個女人的體會都不一樣,有的甚至覺得不怎麼痛,影視劇裏表現出來的屬於藝術誇張。對於自然分娩這件事,信心是最重要的,在孩子出生的一刹那,所有的疼痛和不適都會被一種巨大的幸福感代替。產科醫生


 top12. 經期前和經期中,由於盆腔充血、子宮收縮,你會腰部酸脹,此時千萬不要揉腰或捶腰,否則不僅會加重充血,導致更加酸脹難受,還會使出血增多。想要避免感染,最好的辦法不是勤用洗液,而是使用安全套。婦科


top13. 導致腫瘤的原因多種多樣,黴菌就是其中一種。玉米、粳米、黃豆等健康食品一旦黴變就產生這種會引起腫瘤的黴菌,破壞胃、肺等臟器的健康。雖然要響應號召吃粗糧,但一定不能吃有黴變的粗糧,一點點也不可以。腫瘤科醫生


 top14. 我接觸到很大一部分患者被病毒感染的原因其實是二手房。據我的瞭解,只有不到10%的房主在出租房屋時會對房子進行消毒,而蟎蟲、感冒病毒、乙肝病毒、麻疹病毒、黴菌等都能在常溫下長時間在屋內存活。如果你是在冬天搬家,那就更要注意了,因為這些病毒和細菌在低溫下存活的時間會更長。因此,搬進新租的房子前,對房子進行前期消毒很重要,牆壁、床下、洗手池、馬桶這些地方都不能錯過,尤其還要請專業人員來清洗消毒空調。傳染病科醫生


 top15. 長期使用電腦、頻繁發短信,多年駕車,這樣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你的手腕部神經被壓迫,出現損傷。如果你感到手腕、手肘或者肩部關節酸痛,都有可能是神經已經受損。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聽之任之,隨著年齡增大,疼痛會越來越重。所以,不要大意,最好及時到醫院顯微外科診斷治療。顯微外科醫生


 top16. 針灸減肥並不是對每個人都會有效。因為針灸減肥的原理是刺激相關穴位,降低食欲,從而達到減重目的。所以,如果你平時食量大,屬於單純性超重,那選擇針灸減肥會有不錯的效果。可如果你平時就吃得不多,是由於內分泌不調引起了肥胖,那最好還是去內分泌科檢查檢查。中醫針灸師


 top17. 物理治療現在越來越火,很多運動導致的肌肉損傷都選擇這種非藥物方法來治療。在國內,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從事這個工作。但如果我去就醫,我還是會選擇診室裏領班的老護士長,她們雖然學歷沒那麼高,可經驗非常豐富,而物理治療正是一門經驗學科,有的人需要這樣的治療,有的人就不能用這種手法按摩,沒有道理,學問根本無法解釋。研究生學歷雖高但臨床時間不夠長,有時候很難判斷,但老護士很快就能根據經驗判斷出做出正確的治療。物理治療師


top18. 在國外,B超醫生是有特別津貼的,因為射線或多或少對身體產生傷害。國內孕期媽媽的潛規則通常是3個月之後,每個月都要做一次B超檢查。可是,在嬰兒的神經發育期,任何一點小影響可能對他的未來造成傷害。所以我的建議是,孕期女性做B超檢查的次數不要超過3次,而且最好都在6個月後進行。—B超醫生


 top19. 不要在婦科醫生的指導下吃一種藥,然後又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吃另一種藥,並且這2種藥都是非處方藥,這樣的話,非處方藥之間會抵掉藥效,甚至把病情搞得更糟。不論你正在服用什麼藥物,一定要讓醫生或藥劑師知道。吃藥期間要禁酒,因為酒精不僅會將大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放大數倍,還有可能和藥物成分發生反應生成新的毒性成分。服藥時不要用熱水或果汁服送,否則容易影響藥物療效。每日服藥3次不能根據一日3餐的時間來安排。要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1次。藥劑師


top20. 最想告訴你的健康秘密:增加腦力的最佳辦法是:玩牌、玩樂器,或者玩數獨遊戲


top21. 有什麼能夠實現一下6個健康願望呢?使你患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減半。相當於每年得到一張免費的健身卡。味覺和嗅覺都變得更敏銳。被感冒侵襲的機會大大降低。壽命增加8年。 答案是戒煙。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king soda  2分鐘去掉農藥











 






蔬果殘留農藥,政府提供的辦法只有多泡水,一項新研究發現,竟然只要一包幾十塊錢的小蘇打粉就能去除殘留農藥和自來水中的氯氣,帶您一起看看專家的研究。





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連政府農政單位都只能勸大家多泡水。朝陽科技大學陳耀寬博士卻發現一個極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小蘇打粉





小蘇打粉一湯匙泡水,水變成微黃顏色,再把水果蔬菜放進去清洗。 陳耀寬 博士:「這樣浸泡23分鐘就OK了,就可以吃了。」








2分鐘去掉農藥,再看看它怎麼去除自來水中的氯。





小蘇打粉這麼神奇,能除農藥又能除氯,專家說其實這很簡單,小蘇打粉其實就是碳酸氫鈉粉,化學式是 NaHCO3! Na是鈉帶正電,放到自來水裡面,會跟水中帶負電的氯結合變成氯化鈉,也就是鹽巴,這解決了自來水氯毒的問題。




再來就是H氫,氫帶正電加入水中會結合帶負電的水分子O2,變成OH弱鹼水,一般大部份的農藥都是酸性,因此弱鹼水中和酸性之外,還能加速去除附著在蔬果上的農藥。

專家強調,小蘇打粉還有一個妙用,燙青菜前加一點,可以防止葉綠素流失,燙 好 的青菜比較不會變黃


家庭必備 好 物小蘇打粉
  baking soda
 


一直知道小蘇打粉用途多多,這個週末終於買了。





其實並不難買,超市裡面擺麵粉那櫃一定有,通常拿來做蛋糕。
如果能去大賣場或化工行買大包裝的更便宜。

洗衣服
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它來洗衣服,
據說它有軟化水質的功力,對汗漬和分泌物有奇效,
連小朋友的尿布只要先在小蘇打粉裡面泡一下再洗,
就算穿兩年也潔白如新,一點發黃的尿垢痕都不會留下。

這次實驗洗衣還有另外一個令我驚喜的附加效果,消異味。
我住的地方很潮濕,偏偏又沒有陽台,
洗完的衣服只能晾在室內陰乾,
晾衣服的那幾天我的心情都會像空氣的味道一樣霉霉的。
格外令我想念高雄乾燥溫暖大太陽曬出的舒爽。
加了小蘇打粉洗出來的衣服居然一點霉味也沒有!
連洗衣槽聞起來都特別的乾淨。
小蘇打粉小蘇打粉阿,你真是我的 好 朋友。

冰箱/浴室
挖到寶的我趕快上網查小蘇打粉還有什麼功用,
沒錯,消異味正是它的招牌魅力。
我也放了一點點在冰箱裡面,
冰箱臭味也是我最討厭的臭味來源,
以後不用常常更換很貴的冰箱除臭劑了。
小蘇打粉俗又大碗,凝結成塊以後還可以二次利用拿來洗衣服。

小蘇打粉是弱鹼性,據說拿來洗茶壺對付茶垢也有奇效,
不過大概是我沒有耐心,搓沒兩下就放棄了,
沒有網路上所說的閃閃亮亮宛若新生的奇蹟。

洗澡的時候把小蘇打粉也帶進去,用熱水溶解,
朝水龍頭罩頭淋下去,再刷地板,消水漬,
根據我這個懶人實驗的結果,效果不輸一罐上百元的去漬霸。
我一向是家庭清潔劑的愛用者,
就算用手用力刷刷得掉我也寧願借助清潔劑,效果 好 又省力。
小蘇打粉的確有讓浴室迅速亮晶晶的效果。

小蘇打粉,真乃家庭必備 好 物阿!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鈣質與蛋白質的鬥爭(太重要,務必看)



張媽媽已經七十多歲了,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均衡,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

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疏鬆症。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

大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吃小魚干、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症,其實是一知半解。

「乳品委員會」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一千毫克最適合,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每日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鈣質,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含鈣量達二千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原來疏鬆症的發生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關鍵在你能不能「保持」鈣質不被流失。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

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質,人體一旦酸質化,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它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成為微鹼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不造成疏鬆症呢?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流失了鈣質,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蛋白質真的過量嗎?

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六十公斤的女人為例,每天只需四十五公克就夠了(男人約需五十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輕易就可得到五十七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隨便一塊肉、一個蛋就過量了。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加上「肉、蛋」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 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
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就永遠不會找上您!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以為減重期間就該什麼都不吃,
但其實正確地飲食、攝取營養,才能維持長久的減重計畫。
讓營養博士為你推薦3道最適合減重的你的低卡美食,
不僅讓你肚子吃飽飽,還能控制熱量,攝取充分的營養呢!
 
 





熱量215kcal~吻仔魚糙米粥
減重特色:糙米雖為澱粉類,但纖維質含量高 ,容易產生飽足感;蘑菇熱量極低,不會增加身體負擔。
材料:糙米飯1 / 2 碗、蘑菇50g、胡蘿蔔1/2條、吻仔魚、芹菜各30g、油、鹽、醬油、黑胡椒各少許。
作法:
1. 吻仔魚洗淨備用,胡蘿蔔洗淨切丁、芹菜切末、蘑菇切片。

2. 起油鍋,倒入胡蘿蔔丁、蘑菇片拌炒,再加入糙米飯、吻仔魚與水一同燉煮。
3. 加鹽調味,撒上黑胡椒、芹菜末即成。
 






◎謝教授的小叮嚀

顏色偏白的吻仔魚,極有可能是用了漂白劑,要謹慎選購。
補充你的營養素:
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β-胡蘿蔔素、鉀、鐵、膳食纖維等。
 
 





熱量45kcal ~鮮蔬紫菜手捲
減重特色:這道菜的食材皆屬高纖類,可讓人產生飽足感,降低攝取其他食物的慾望。
材料:壽司專用紫菜1張、高麗菜、小黃瓜、蘋果各少許、百香果汁適量。
作法:
1. 高麗菜、小黃瓜、蘋果洗淨切條。
2. 紫菜攤開置於盤上,將所有材料鋪

平,淋上百香果汁,將紫菜捲起即可食用。
 






◎謝教授的小叮嚀

紫菜易吸收水分,變軟後口感較差,建議儘速食用。
補充你的營養素:
β-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機酸、果膠、膳食纖維等。
 
 





熱量140kcal~莓果纖飲
減重特色:蔓越莓、高麗菜、蘋果均為高纖維食物,可以幫助蠕動腸道,緩解便祕困擾。
材料:冷凍蔓越莓2大匙、草莓5顆、高麗菜20g、蘋果1顆、水300c.c.、啤酒酵母適量。
作法:
1. 蔓越莓、草莓洗淨,高麗菜洗淨撕小片、蘋果切塊。

2. 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攪拌均勻,倒入杯中即可飲用。
 






◎謝教授的小叮嚀

這道鮮飲完成後要儘速飲用,以免營養素遭受氧化破壞及影響風味。
補充你的營養素:
花青素、維生素C、有機酸、膳食纖維等。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暖很重要
 
 
舊觀念裡總是認為肚臍只要保暖好,
 
就比較不會感冒了
 
這句話是沒錯啦,但是有更需要保暖
 
的地方也要保暖好
 
保護好這三個地方,才能更有效避免
 
受涼的情況發生哦 !
 
 
一、雙手的肩膀。
 
二、喉嚨下方的凹陷處。
 
三、雙腳的膝蓋。
 
 
這三個地方才是真正比肚臍更需要注意的地方
 
 
醫生說在美國早已研究結果出來好久了,
 
 
鼻腔中有三塊區域其中一塊的組織是和
 
肩膀連相結的,就是說一旦肩膀受涼了
 
鼻子自然而然就會不通鼻塞、流鼻水不舒服,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鮮少人知道明白。
 
再來喉嚨的下方凹陷處,也是不能吹到風的地方
 
 
一旦保暖沒做好,也是會有感冒發生的可能,
 
 
所以穿著很重要
 
 
夏天大家都想穿! !
 
少一些,涼快一點
 
 
不但肩膀沒保護,
 
喉嚨下方也是會受到風寒的!
 
 
最後還有膝蓋的保暖也是一樣,都是超重要也超被忽略的地方 !
 
 
大家都只知道肚臍別受涼,事實上三點不露
 
 
真得是更重要啦 ~
 
要記得哦 ~
 
肩膀、喉嚨下方凹點、膝蓋都是需要好
 
 
好照顧、好好保暖的哦 !




 
喉嚨常發炎的人, 冰也要少吃哦! 至少吃完馬上要喝溫水.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緩解壓力與焦慮的方法:

 一、說出壓力:感覺千


頭萬緒,不知所措時,找一位知心好友,或專業


輔導員,或有經驗的長輩,說出內心的恐懼和


問題。有時候,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嚴重,只是在


心慌意亂時無法冷靜思考,如果能夠經過傾吐、


發洩,或聽聽別人的意見,而釐清問題的癥結


所在,找出解決方法。即可豁然開朗。
 
二、寫出壓力:當面對複雜卻又無法逃避的問


題時,不妨寫出來,然後再寫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無論是否能達成日標,但此種渲洩方式也可減


輕內心的壓力。
 
三、呼出壓力:感覺壓力很重時,最簡單、快速的


方法就是深呼吸,也就是深深的吸一口氣,閉


氣二、三秒,再微微張開嘴巴,緩緩吐氣,如


此反覆做幾次,可使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心跳


減速,心情自然較為平靜。
 
四、跑出壓力:可在戶外找個清靜地方,慢跑或


步行二、三十分鐘,使全身肌肉鬆弛,緊張壓力


隨之而解。
 
五、打出壓力:如果壓力是來自權威的力量而又


無法當面發洩時,可找一個沙袋或布偶等痛打


一陣,可適當舒解內心壓力。
 
六、泡出壓力: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肌


肉鬆弛,減輕壓力。
 
七、甩出壓力:。開始先輕輕甩動手腕、手臂,


再逐漸加大擺動姿勢,甩掉手臂肌肉的緊張,再


用同樣的方法甩動雙腿、軀幹和頸部,使全身肌


肉放鬆下來。
 
八、唱出壓力,喜歡唱歌的人,可在感覺壓力時


,唱唱自己喜歡的歌,藉由歌曲抒發心情。
 
九、坐出壓力:禪生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不過


,初學者必須先請專人指點正確坐姿和相關理論


再嘗試,如果方法正確,可在禪坐中,藉由深沉


規律的呼吸,將肌肉放鬆,同時使心靈寧靜無


雜念,讓思緒清新。
 
十、其他:包括一些較情緒化的發洩,例如找一


個曠野盡情吶喊,或者放聲大哭,都可渲洩內心


壓力。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種現代人最佳營養食品建議清單



蕃茄 居冠  吃魚 腦筋好  地瓜 強過飯
 

想吃出美麗、吃出健康嗎?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選出10種現


代人最佳營養食品建議清單,如果正確食用,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預


防多種疾病,報導中也建議,白米飯最好少吃為妙。




時代雜誌建議現代人應該攝取的十種最佳營養食品,排名第一的就是物美價


廉的番茄,報導指出,蕃茄內含的Lycopene素,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的罹


患機率。




而熱量低、含有豐富鐵質、維他命B的菠菜,不但是減肥聖品,還可以有效


預防血管疾病以及夜盲症。




至於華人過年必備的花生、杏仁等堅果,則有提高良性膽固醇、預防心臟病


的功能,不過醫生警告,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否則反而有害。



如果不想罹患乳癌、胃癌、直腸癌,花椰菜是不錯的選擇,最好的食用方


式,就是簡單的燙一下,最能保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以及維他命C。




至於廣受減肥人士喜愛的燕麥,則有助降低血壓以及膽固醇。




要頭好壯壯,可多吃魚類食品,其中鮭魚含有的OMEGA-3S成份,可以預防


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同樣可以防止老化的藍苺,因為含有相當高的抗氧化劑,還能預防心臟病及


癌症。




至於讓「口氣」不好的大蒜,則在清血、防治心臟病上,有相當大的功效。




在亞洲相當風行的綠茶、紅酒,也被證實有預防疾病的功能。




綠茶含有多酚,這種植物化學因子,一杯量的抗氧化效果是維他命C的100倍




至於紅酒,報導指出,法國人享受乳酪、奶油製品,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卻遠低美國人,原因之一就在於紅酒,製紅酒的葡萄,葡萄皮上含有抗氧


化物,不過,醫師也提醒,飲用紅酒過量可能適得其反,引發乳癌、中風等


疾病。




這份建議名單中令人驚訝的是,報導指出,中國人的主食白飯,因為可能導


致血糖上升,專家建議可以改用地瓜代替。至於薯條則是會造成肥胖以及心


血管疾病,應該少吃為妙!




現代人建議食用的10大營養食品:




番茄:含有lycopene素,維他命C,預防攝護腺癌。



菠菜:含有鐵質、維他命B,預防血管疾病、盲眼症。



花生、杏仁等堅果:預防心臟病,但要適量,多吃反而有害。



花椰菜:簡單烹調,預防乳癌、胃癌、直腸癌。



燕麥:富纖維,可減肥、降血壓、膽固醇。



鮭魚:富OMEGA-3S成份,防止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藍苺:富抗氧化劑預防老化、心臟病及癌症。



大蒜:清血、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臟病。



綠茶:降低罹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心臟病的機率。



紅酒:有助抗氧化,適量飲用有助預防心臟病。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食療方--一定要看喔---很精采的故事


Nov 04 Wed 2009 04:02 憂鬱症食療方分享:
陳尚豪先生親自撰文〈 2009112〉,敘述其妻黃喬穎女士
治好憂鬱症的經過:

日前換了新工作,交了新朋友,又聽到朋友的女兒跳樓身亡,也有離婚的,也有家庭陷於困境的才了解患憂鬱症的人還真不少。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太太也同樣有一段被憂鬱症煎熬近兩年的歲月。

這段期間我曾經被她用剪刀丟過,小孩看到她都會躲避,她的話就是聖旨,不喜歡人多,音樂宜小聲聽,購買衣鞋絕不手軟,一件一萬兩萬照買不誤;很久以前的某句話不悅耳或某件事心不爽,我早已忘記,但她還可以拿出來罵罵人,或念一念。她說發病的時候,心中像火在燒,全身極難過,什麼都看不順眼,會想一死了之。嚴重時曾經三個月睡不着覺,服鎮定劑才能睡。這樣將近半年的吃藥治療,她也曾偷偷的將藥拿掉,或少吃或不吃諸如此類,所經歷之事不勝枚舉。

直到後來,我倆及弟弟益豐、外甥女維玲,四人到美加拜訪親友,見到馮馮居士,建議我太太幾樣食品,返台吃過十五天以後,本來聽醫生建議,已經約好要去榮總後花園長青樓(精神治療)住院。護士長打電話來時竟然回答她說我已經好了!連護士長都不相信。過後近二十年間,就時常吃這幾樣食物,而治療憂鬱症的藥連一顆都不曾吃過,所以也早已忘了她的憂鬱症。

這樣一直到他爸爸(我岳父黃献浮先生)五年前(2004)往生,她一生的最愛頓然失去,在他們古老的客家傳統重男輕女的年代中,只有父親給她點點滴滴的愛,使她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想到就哭。後來她從電腦網路看憂鬱症指數,知道自己憂鬱症復發了,加上身邊新朋友的際遇,才又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與馮馮居士的這一段奇遇,應提出來與大家分享,以增加憂鬱症患者及其家人的信心。

馮馮居士台灣人,民國五十年間旅居加拿大,是修行人,學佛、孝順,與母親相依為命,今生為報母恩而來。天生即有天眼通,在幼稚園時曾畫貓,結果只畫出貓的骨頭,把全班師生嚇壞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看到的貓與別人看到的不一樣。他是文學家,有許多著作,如夜半鐘聲、禪定天眼通的實驗等;也是音樂家,會作曲作詞,曾應邀到俄羅斯指揮演出他自己所作的交響曲,頗獲好評。

當時他正在為花蓮的慈濟醫院募款,而用天眼為人看病。他看病的方式是:將相片寄到加拿大,由他從相片中透視當事人,然後以書信方式回答其病狀,及吃什麼食物會痊癒,收費每人美金一百元,由病家直接寄給天華出版公司,再轉寄慈濟,作為建醫院之用。曾有人故意將已往生者的照片試他,他的回答是此人已往生,一樣收費一百美元,寄給慈濟蓋醫院。

那年我們往美加訪友,恰逢農曆過年,我等由定居加拿大的二嫂佩芬,驅車載我們到溫哥華的觀音寺禮佛,並帶著兩朵水晶蓮花,預定與馮馮居士結緣,看病則隨緣。寺方慈悲,為我們聯絡到與他熟識的羅午堂居士,不久,一行五人即前往拜訪。到他家門口時,馮馮已在門口等我們,並拿出預先為我們所畫的五個人的畫像,唯妙唯肖,很容易辨認,他並簽名送給我們作為紀念。

馮馮說,我看見你們已確實出發了,所以請媽媽蒸豆沙包給你們暖暖身子。非常感謝他們母子的溫馨接待。寒喧後,馮馮問我們:可知道台灣有一位高僧圓寂之事?我說我們大年初一出發就沒有台灣的消息了。他說他看見一道金光是從台灣方向發出,光中顯現一位老和尚,以台灣口音向他微笑並辭行,我說會是廣欽老和尚嗎?他說他預見他火化後有上千個舍利子及舍利花等。生前他們並不相識。以上簡單的介紹馮馮居士本人的故事。

隨後他即為我太太看病,問說我可以透視妳嗎?我太太允許後,他就開始用天眼掃視了。他說:你小時候曾有過百日咳,肺尚有一點傷痕,自小喉嚨易發炎,現在也在疼。你的頭腦轉速比別人快一倍,第六感也強。﹝當時自己做事業,員工約有130名,壓力太大﹞。不要為全球的不景氣煩惱。回去後把你家廚房流理台架上的醬菜、醬瓜、魚罐頭、醃漬品等丟掉不要再吃了。我給你幾樣菜回去多吃就好了,別擔心。一、銀杏,二、紅莧菜(台語紅杏菜),三、紅菜(台語紅鳳菜),四、健素糖。看完病後在他家閒話家常,不久就離開了,結束了此次的拜訪。

回台灣後,即照著馮馮的菜單開始吃,起初吃得多,也要多吃,全家都可吃。我認為這幾種食品就好像汽車的潤滑油,很重要。腦筋轉得快的人,或有憂鬱傾向的人宜多補充,讓腦部有足夠的營養份。這種病的人大多聰明,腦筋動得快,聯想力豐富,對自己要求過高,要求別人也應該與他們相同,所以急躁,脾氣難控制,睡覺難入眠。我太太剛發病時,曾經有一次三個月睡不着,身體暴瘦,精神亢奮,躺在床上,閉眼又亮眼,就是無法入眠,後來吃了憂鬱症的西藥才能睡,痛苦萬分。

每個人的個性都有差異,身體狀況也不同,世間本來就是因為需要互補、互助而完美,福德、功德也因之而產生。這種病並不是他們自己願意得的,家人絕不可放棄,要表現出無限的關懷;而病人自己更不能放棄自己,這點很重要。我也建議多出外走走,走向陽光的地方。多交朋友,多和家人聚會,多方向的學習。我們一定要全然接受,才能讓患者感到溫暖。

我們要了解,人不同於機器,是因為人類有自癒力,這是與生俱來的,是最珍貴的。病是本來沒有,而後來因某些因緣而病生了,由於吃對了食物或藥物,改變了習慣,又恢復原來的健康(病滅了)。然而我們一定得用對方法、吃對東西,保養得當才行;若反向而行,則病自然又找上門,希望大家共同勉勵。

馮馮居士給我太太的菜單很簡單,怎麼吃最好,又能快速治病,附錄有我內人的解說,希望對患者及家人都有所助益。今將此段奇遇的因緣始末公布於網路上與大家共同分享,一方面表達對馮馮居士的感念(已於2007年往生),一方面藉此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馮馮居士天眼冶病的奇方,能夠公諸于世,長留天地間,造福有緣人。又因為憂鬱症患者及其家屬,無論病情輕重,皆不喜人知,為了避免病況惡化,而導致悲劇﹝有的自殺,有的殺人﹞發生,祈願您能將本文轉寄、轉貼,廣為流傳,讓他們有一個新的希望,能開創幸福的未來!

附錄:

陳太太解說:

一、銀杏(一名白果):前十五天,每天約三分之一碗,分三餐吃,依我個人是當飯來配菜吃,(有點苦苦的)。在中藥行可買得到,大型超市與量販店的生鮮蔬果部也曾看過。病好後,偶爾吃吃可也。本草備要上說:白果有小毒,不可過服,也不可長服,尤其小兒,多服易致中毒。>>

二、紅莧菜(台語紅杏菜):炒、或煮湯,亦可加麵線。

三、紅菜(台語紅鳳菜):炒、或燙均可。(葉子一面紫紅,一面綠色,如圖)

四、啤酒酵母粉:痛風者不宜,可改用小麥胚芽粉。(目前市面上沒有健素糖---民國95年之前,台糖都有生產,對全民健康大有貢獻!)可加入麵包,或加入奶粉---按:健素糖是蔗糖酵母做的,因台糖已不生產,只好改用啤酒酵母或小麥胚 芽,此三者皆富含維他命B群,我吃起來一樣有效。現在能吃、能睡,心情愉悅。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90秒讓你更健康

別說你沒時間,也別再擔心要花很多錢,只要90秒,不花錢、馬上做,你就得到健康。
健康通常有賴於長時間建立生活習慣,例如每天睡滿八小時、每週運動三次、一日五蔬果,聽起來像個辛苦的全職工作。
但最近新的研究發現,某些不可思議的快速步驟馬上可以增進健康,僅僅在90秒內做出改變,就能使健康更進一步。
因為人體本來就有維持健康和自我康復的能力,透過天然的優質營養預防疾病,簡單的運動延緩老化,並讓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份,就能煥發出身體原有的積極能量,獲得新的生命力。
不要再說你沒時間,只要90秒,馬上做、得健康。

*增強免疫力吃顆蘋果

蘋果很多好處在蘋果皮。最近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更發現,蘋果皮有很多化學物質可以抑制乳癌、肝癌、直腸癌細胞發展。
擔心農藥或臘嗎?買本土的有機蘋果吧。

*深呼吸

適當的呼吸可放鬆自律系統,聽起來很簡單,但我們常忘了怎麼呼吸。《擺脫壓力》的作者紐倫柏格博士調查了明尼亞波市教會中153名心臟病患者發現,他們都是用胸腔呼吸。
只要觀察嬰兒就會知道怎麼呼吸:緩慢、平穩而且深沈,嬰兒不是用胸腔呼吸,而是胸腔與腹部之間的橫隔膜。橫隔膜呼吸能增加腦內啡的數量,這是腦部分泌類似嗎啡的止痛物質,也被稱為「快樂的荷爾蒙」。

*吃菇

美國華盛頓藥草研究所發現菇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數量與活動力,萬一你受到感染,可以多吃點菇。
怎麼吃才有效?只要煮熟了的都可以提升免疫力。

*吞顆綜合維他命

要增強免疫力,補充維生素是個容易的方法,但營養專家大都不建議吃單劑的維他命,吃綜合維他命比較好,劑量不需要太高,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不要超過RDA(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0150%。

*做白日夢

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免疫細胞也會更活躍。
亞特蘭大松河心理治療協會心理醫師魏斯說,白日夢不同於夜晚的做夢,是種有意識的幻想,如果對未來構築的圖像是正面的,做白日夢的人會比較快樂。

*大笑

來吧,你做得到,只要把嘴角朝向耳朵兩邊動一下就可以了,這就對了。
大笑增加抗病白血球供應之餘,也能阻止產生可體松等壓力荷爾蒙。有項研究發現,實驗對象在觀賞一小時電視爆笑節目後,干擾素這種身體免疫反應裡重要的化學物質明顯增加。
如果自覺缺乏幽默感,可以看看喜劇片、好笑的漫畫,覺得心情低落時,想想其中的情節,放鬆心情面對艱難時光。

*延緩老化伸展一下

想要保持年輕和敏捷,學學貓吧。
伸展運動是遠離痠痛和維持骨骼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最棒的是,坐在辦公桌前就可以伸展。
身體坐直,將雙手交扣,放在面前,吐氣時,將雙手舉向天空,愈高愈好。但記住,還是要抬起頭來,想像有一根線拉起你的頭往天花板。

*排隊時踮腳尖

老化從腿開始,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好方法。
試著在排隊時,偷偷踮起腳尖,這個動作主要運動到小腿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
雖然只是抽空練身體,還是可以維持正確姿勢:與肩同寬、微彎膝蓋、將注意力放在下腹部,以保護下背部。踮腳尖10秒鐘,再輕輕放下。還是沒輪到你嗎?那再來一次。

*轉眼珠子

如果你想確定記住了以上所讀的內容,可以轉轉眼珠子30秒。眼球的左右移動可以讓左右半腦的訊息互通,可以幫助回憶所記下的內容。

*泡杯綠茶

阿茲海默症至今沒有解藥,但茶被視為未來最具有潛力的治療武器。
英國紐卡索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多喝茶可以抑制腦部老化酵素的分泌,有效延緩腦部失智,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打電話給好友

每週至少參加一次社交活動的人,活得比較長、腦子比較清晰,也比較不會得心臟病。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流行病學教授希曼(Teresa Seeman)說,只要打電話給一個朋友,馬上就可以降低血壓,並控制可體松(一種壓力荷爾蒙)。
現在馬上拿起你的電話,最好還能約他(或她)出來吃個飯,面對面效果更好。

*擦護手乳並戴上戒指

40
歲的你不想有雙60歲的手吧?偏偏雙手因為曝曬和做家事,通常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
要擁有無齡玉手,首先,一定要擦護手乳。護手乳裡的保濕成分能使皮膚的膠原蛋白增生,手看來較豐潤,也能讓手背的血管比較不明顯。
還有一個取巧辦法:戴上戒指或擦指甲油。美國有個研究發現,人們會以為戴戒指或擦指甲油的人比較年輕。

*抬起你的頭

現在抬起你的頭,原因很簡單,不想在不久的將來,必須穿有領的上衣或繫絲巾掩蓋脖子的皺紋。
將頭維持正確姿勢,可以緊實脖子的肌肉,也可避免令人討厭的雙下巴。

*預防疾病吃顆蛋

並沒有要說胡蘿蔔的壞話,但要保護眼睛,雞蛋的效果比胡蘿蔔好。
雞蛋裡含有對眼睛友善的抗氧化物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雖然雞蛋裡的類胡蘿蔔素和玉米黃素並沒有菠菜、芥蘭菜等深綠色蔬菜那麼多,但身體似乎比較容易吸收蛋裡的抗氧化物,美國杜夫大學營養生化學家嬌森(ElizabethJohnson)說。

擔心膽固醇?別擔心,一天一顆蛋,會增加血液中葉黃素26%、玉米黃素38%,卻不會增加膽固醇。

*喝拿鐵取代黑咖啡

雖然咖啡被發現抗氧化等優點,但咖啡中的咖啡因還是會濾除身體裡的鈣質,有骨質疏鬆的疑慮。

點杯拿鐵或卡布其諾吧!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人類營養學 教授梅西(LindaK.Massey)指出,一般來說,三杯牛奶可以抵銷一杯咖啡流失的鈣,看來這些堆著白泡沫的咖啡不只減少罪惡感,也可以減少因為咖啡因而流失的鈣。

*爬樓梯「好」上「壞」下

是不是開始覺得上下樓梯時,有一隻腳比較靈活、另一隻腳膝蓋有點微痛或卡拉作響,有時也會突然無力?

這是膝關節開始退化的癥狀。原本健康靈活的膝關節因為摩擦而耗損,而且使用頻繁的那隻腳會先退化。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建議,如果膝蓋開始有痠痛現象,減少上下樓梯的次數,並且上樓時好膝蓋先上、下樓時壞膝蓋先下,可以讓較健康的那隻腳維持身體重心,減少另一隻腳承受的負擔。

*戴上太陽眼鏡

日頭赤炎炎,要防止視力老化病變,戴上太陽眼鏡吧。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盟超建議,太陽正強時,如果在外頭活動,請戴上太陽眼鏡。太陽眼鏡顏色以棕色、灰色為宜,灰色最佳,因為灰色鏡片可以濾掉各種光。

如果不確定你的太陽眼鏡有沒有抗紫外線功能,可以去眼鏡行利用儀器測試。如果你喜歡的太陽眼鏡樣式不具抗紫外線功能,可以請眼鏡行更換鏡片。

深色又沒有抗紫外線功能的太陽眼睛會傷害你的眼睛。因為光線變暗下,瞳孔自然放大,反而讓眼睛吸收更多紫外線,對眼睛傷害更大。

*親吻你愛的人

你當然因為各種理由親吻別人,但美國牙醫學會發言人莫瑞 醫師(AnneMurray)說,親吻增加唾液,可以清除導致蛀牙的細菌。

如果你沒有人可以吻,那就吃一顆木糖醇無糖口香糖,一樣可以防止蛀牙。


*告訴家人,你有多愛他

有穩固家庭關係的人,會比缺少情感連結的人更能處理壓力。

保養你的家庭關係,一定要常溝通。如果你覺得說「我愛你」不自在,不妨這樣想,說這三個字總比彌補裂痕來得容易的多。

*喝杯洋甘菊茶

德黑蘭大學(Tehran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發現,花草茶如洋甘菊茶、西番蓮(passionflower)有抗焦慮藥的效果,卻沒有藥的副作用。

上班族會議上報告很緊張嗎?30分鐘前,喝杯洋甘菊茶吧。

*聞聞薰衣草

薰衣草的香味可以讓你有個安穩的睡眠。最近一個研究發現,讓受試者聞薰衣草或迷迭香5分鐘,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可體松24%。這是好消息,因為這種荷爾蒙會提高血壓和抑制免疫系統。

而且,受試者聞低劑量的薰衣草和高劑量的迷迭香,能清除討厭的致癌、老化的自由基。

*向陌生人微笑

喜劇演員維特˙褒吉(VictorBorge)說過:「微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微笑可以溝通情感和善意,也可以化解和壓力有關的負面感覺。

而且臉部表情和情緒有相當大的關係,美國麻薩諸賽州克拉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萊爾德(JamesLaird)說,微笑可以激起快樂的記憶,就如同愁眉苦臉激發負面情緒一樣。

*說謝謝

要當個快樂的人,記得常說謝謝。美國羅耀拉大學(Loyala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教授布萊恩特說,快樂也許來自一封邀請函、或陌生人幫忙拉門。也許不需要總是特意地做些什麼表達感謝,但對你的朋友、陌生人說「謝謝」,會讓你建立感激的態度,從此習慣凡事感恩。

*將電視三振出局

想要睡得好?睡前關掉你的電視。

日本大阪大學調查5875個成年人發現,每晚睡前看電視或使用電腦超過3.5小時的人,比每晚看電視不到2.5小時的人,多了兩倍聲稱睡不好。(好看的節目卻只排在睡前播映?錄下來明天早點看。)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30後難受孕 提早做人機會大

【 鍾禎祥 / 台灣醒報 】

作家吳淡如以45歲成為演藝圈「第一高齡產婦」,讓許多深受不孕困擾的熟女羨慕不己。但根據蘇格蘭學術機構的研究發現,女人一旦超過30歲,卵巢裡卵子將只剩下10%,而超過40歲後,更只剩下3%,而且是永遠消失,不會恢復。台灣生殖醫學會副理事長陳信孚也表示,如果有生育打算的夫妻,最好提早計畫,以免錯失黃金時間。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在英國、美國和歐洲,共收集了325位不同年齡婦女的資料,分析和統計後得到這樣的結果。

根據這份共同研究發現,女人進入 30歲後,卵巢中的卵子幾乎完全消失,若女性推遲生育的話,會越來越難受孕。這份研究也指出,卵子的狀況也會隨著時間進一步惡化,增加受孕困難和風險,嬰兒不健康的比例也會增加。

過去醫學界雖有共識,同意女性在青春期過後,卵子的數量將逐漸下滑。但這份研究顯示,卵子數量下滑的速度遠超過醫學界想像。

醫療博士瑪麗‧薩瓦德(Marie Savard)表示,生理時鐘不會停止,但女性可以靠某些方法減緩生殖能力的流失,比如不抽煙、減重、減少生活壓力。同時她也明確指出,目前已知的任何生育控制藥丸,都不會增加健康女性受孕機率和卵子量。

瑪麗‧薩瓦德說:「即使透過任何生殖輔助技術,高齡女性還是很難成功受孕。」

國內研究不孕症的專家陳信孚同意這種說法。目前常見的生殖輔助技術有幾種,如果患者年紀很輕,診斷後確定是卵巢或輸卵管功能有問題,陳信孚就會建議採取吃藥、動手術、人工授精等方式。

但年齡較高,且不孕狀況時間持續很久的夫妻,陳信孚就會建議直接以試管嬰兒協助受育,因為其他方式成功率太低。「也有可能是男性精子有問題。」他強調,不孕症不一定只和年齡因素有關,因為人類的身體構造太複雜。

不過因為現代人晚婚的特性,受不孕症所苦的夫妻數量相當多。陳信孚表示,以現有技術來說,年齡30歲的女性試管嬰兒成功率還有五成, 40歲後就僅剩下三成。他建議,有生育計畫的夫妻,最好提早開始「做人」,以免錯失黃金時間。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覺的訣竅-南懷瑾


 


一個人真正睡着覺最多只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沒有哪個人不做夢。至於醒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夢,那是因爲他忘記了。


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爲什麽有人要睡78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麽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着3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着,5分鐘等於6個鐘頭。


就這個時間的學問又大了,同宇宙法則、地球法則、易經陰陽的道理有關系,而且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所以失眠或真要夜裏熬夜的人,正子時的時刻,哪怕20分鐘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訓練自己睡着。


過了正子時大約12點半以後,你不會想睡了,這很糟糕。更嚴重的,到了天快亮,46點卯時的時候,你又睏得想睡,這時如果一睡,一天都會昏頭。所以想從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時,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擺下來,睡它半小時,到了卯時想睡覺千萬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夠了。


不過失眠的人都挨過12點,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結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頭昏腦,因此你會感覺失眠、睡眠不足,實際上是你沒有經驗。


一、睡眠的規則....


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21點到凌晨5點爲有效睡眠時間。人是動物,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白天(凌晨5點到晚上21點)活動産生能量,晚上(21點到凌晨5點)開始進行細胞分裂,把能量轉化爲新生的細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隨着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時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态。這和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而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良是一樣的道理。


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白天消亡1百萬個細胞,一晚上只補回來50萬個細胞,這時你的身體就會出現虧空,時間長了,人就糠了,像糠蘿蔔似的。爲什麽世上有百歲老人呢?因爲他們每晚都在21點鐘準時睡覺。


植物吸收陽光的能量,夜裏生長,所以夜晚在農村的莊稼地裏可聽到拔節的聲音。人類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錯過夜裏睡覺的良辰,細胞的新生遠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着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陽面前小如微塵,「與太陽對着幹」是愚蠢的選擇,遲早會被太陽巨大的引力摧垮。這是客觀真理。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難,睡眠質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如肝火過盛,睡覺警覺;胃火過剩,睡覺不安;肝陰不足,睡覺勞累。


二、睡眠與疾病


現代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電視電腦病、熬夜病。肝臟有一特點:臥則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時(2300―100),其實23點就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並不是0點開始的,這是我們犯的誤識。肝膽相表裏,互爲一家,23點膽經開了,如若不睡,大傷膽氣,由於十一臟腑皆取決於膽也,膽氣一虛,全身臟腑功能下降,代謝力、免疫力紛紛下降,人體機能大大降低,膽氣支持中樞神經,膽氣受傷易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強迫症、躁動症等。子時膽要更換膽汁,膽經漸旺人如不臥,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如果把膽給摘了,一摘就膽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統的巨大潛能把它化掉。


丑時肝經最旺,丑時(100―300)不眠,肝無法解除掉有毒之物,産生新鮮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類肝病,現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歐洲平均4個人就有一個大三陽或是小三陽,大都是因爲違反自然規律過了子時不睡覺造成的。


A肝比較好治,B肝就很難治。B肝病毒攜帶者,是由於晚上經常不睡覺,人太虛弱了,也就是說秩序太亂了,病毒已經到了細胞裏了。也就是說B肝的病毒已經到了細胞裏面,但是現在它還沒有能力造成肝炎,當人身體處於最薄弱的時候就形成肝炎,B型肝炎就意味着將來40―60%的肝硬化。聰明人應了解天、地、人之間的關係,不聰明的人就是應該被淘汰的人。


肝主疏洩,過子時不睡,可引起肝疏洩不利,肝氣鬱結,可見易怒,頭痛頭暈,眼紅,眼痛,耳鳴,耳聾,胸肋脹痛,女性月經不調,便秘,也可引起肝氣升發不足,人會目倦神疲,腰膝酸軟,暈眩,失眠,驚悸,精神恍惚,重則會暈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調節血液的功能,過子時不睡,會造成肝血不足,還會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狀。


肝開竅於目,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則出現視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風流淚等症狀,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


肝主筋,其華在爪,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現筋痛、麻木、屈伸困難、痙攣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鈣、髕骨軟化、癫癇病、骨質疏鬆等症。


肝與心,過子時不睡覺,可引起肝血不足,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肝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顫等症狀,嚴重的形成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肝與脾,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胃不和,由於肝助脾胃消化,由於肝氣太虛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現爲舌苔厚,長期以來會造成中氣塌陷。


肝與肺,過子時不睡覺,無法滋陰潛陽,肝陰虧損,引起肝火過盛灼肺,出現乾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狀,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


肝與腎,過子時不睡覺,肝虛導致腎虧,由於肝腎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統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脫髮、糖尿病、腎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規則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說,23點至凌晨3點爲子丑時,膽肝經最活躍的時候,肝膽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來供血」。如果你每晚22點鐘左右躺下,靜靜得不要說話,到23點的時候,也就睡着了。肝膽開始回血,把有毒的血過濾掉,産生新鮮的血液,到一百歲也沒有膽結石,也沒有肝炎、囊腫一類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點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膽又無法換膽汁,所以這些人容易得膽結石、囊腫、大三陽、小三陽各種病症。


在歐洲地區,平均四個人就有一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就叫不懂規則。睡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講話,睡覺的時候更不要說話,如一說話,肺經動,然後心經又動,(因爲心肺共爲上焦)人就容易進入興奮狀态,所以就很難入睡。


2100―2300爲亥時。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濡養,故百歲老人得共同特點即2100(亥時)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長久的保持容顔嬌好,應做到早睡早起。


睡覺要關窗,不能開風扇、不能開空調,人生病很多都與此有關,因爲人在睡眠之中,氣血流通緩慢,體溫下降,人體會在表面形成一種陽氣層,這種陽氣層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麽意思呢,陽氣足的人,不做惡夢,就是這種陽氣,占了上風。開空調,開風扇,情況就不一樣了;開窗戶,窗戶走的是風,風入的是筋,如果開空調,也有風,風入筋,寒入骨,早上起來,身上發黃,臉發黃,脖子後面那條筋發硬,骨節酸痛,甚至有人就開始發燒,這就是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裏的緣故,這也就是氣受傷了。如果說晚上睡覺不開窗,不開空調,不開風扇,連房門也關上,效果最好,如果熱,把房門打開,把窗戶關上,效果就差了一點,但是他不至於第二天早上起來渾身乏力,後背僵硬。有人把客廳的空調開開了,把卧室的門打開,和直接開空調睡覺是差不多的,開了空調以後,空調那個寒進了骨了,所以心裏發冷。心在哪,心在腦髓,腦爲髓之海,骨髓裏有寒,那肯定心裏就寒了;怎麽辦,補腎陽、補中氣,什麽時候補到心裏不冷,燒就退了,寒走出去了。睡覺要儘量早睡,睡得晚,傷了少陽之氣,必然第二天是疲倦無力,要關上窗戶,不開空調、電扇,保護陽氣。


肝膽在下焦,如果胃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寢睡不安,一個是胃寒,如果這個人胃陽本來就不足,過多的喝綠茶,就會出現胃寒,胃寒的時候人是睡不好覺的,或者吃帶泥沙之物過多,胃隱隱作寒,肯定是睡不好;再一個是胃熱,就是熱氣往上走,嘴裏喘的都是熱氣,像這種情況也睡不好覺;再一個是胃燥,口乾舌燥,胃裏感覺到燥;還有一個就是胃厚,氣味的味,胃厚,這種情況就是吃了這種厚膩的味道,有人吃海鮮、吃魚、吃燉雞,味道好鮮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這些東西在裏面要稀釋它,不稀釋它,它在裏面味太厚了,所以這個也睡不好覺;再一個腹漲,腹是漲鼓鼓的,也睡不着,翻來覆去也睡不着;再一個是胃氣太虛,冒冷汗,這也睡不好覺,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寧,胃不寧就睡不好。睡覺時要肢暖,四肢要暖,因爲四肢是陽之本,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腎陽不足,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手腳和肚臍、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


睡眠法因人而異,下面介紹3種做法:


1、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2、仰臥,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着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睡着,再從頭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爲火,耳爲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過6點起床,春夏秋季儘量在5點之前起床,因爲人在寅時(3―5點)肺經旺的時候起床,能夠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來完成新陳代謝,肅降濁氣,使肺氣清,這樣有助於養肺和順應太陽的天勢升起人體陽氣,使人一天陽氣充足;否則,就好像發動機,過了這段好時機就很難發動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淤積在人體下部不能由命門向上發動升起,會形成淫氣,嚴重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7點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的時候,人體需要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此時如果不起床,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的完成排濁功能,使濁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體血液和臟腑百骸。早晨79點人體胃經最旺,9點到11點人體脾經最旺,這時人的消化吸收運化的能力最好,如果這時還不起床,人體胃酸會嚴重腐蝕胃粘膜,人體在最佳吸收營養時間得不到營養,長期以來會患脾胃疾病,造成營養不良、中氣塌陷。所以千萬不要賴床,賴床會造成頭昏、疲憊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覺,而應按時起床,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是有34點鐘起床的習慣,比如華盛頓、拿破崙、康熙皇帝、曾國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話說:「三天早起,一天工」。現代醫學證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不易患精神類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鍛煉,因爲早晨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地下道的漳氣、濁氣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這些氣對人體損傷是很嚴重的。


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納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爲第二。而飲食無節,饑飽過度者,腸胃必受傷,而營養日減。睡以安神爲主,神以心安爲主,應配合年齡,壯年至多78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8小時,或過9小時勿礙,老或病人至多6小時已足。


應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過22時,老年人以20時爲正,勿過21時。凡交23時,爲陽生時,屬腎,此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千萬勿以安眠藥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未來事,睡時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水,化爲烏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


(四)如在午時,即1113時,爲陰生之時,屬心,此時如不能睡,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凡有心臟病者切宜注意,每日於此二時注意,則元氣日強,無心跳、腹瀉或小便頻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遲。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署最新統計,40 歲以上平均每9人有一人發生過小中風,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0倍。特別在這濕冷、溫度下降的時節,中風猶如陣陣疾風,毫無預警起吹。根據統計,每年12 月至 2 月最易中風,天氣寒冷促進血管收縮,管壁變小血流壓力大,容易破裂。
       
    究竟中風有哪些徵兆?該如何預防?如何管好血壓?萬一中風了又該如何把握黃金期接受治療與復健?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中風後不僅身心遭受外人難以想像的折磨,對家人更是沉重。   
  
         

 
如何知道中風了?  
 
短暫性缺血(小中風)常見的警訊:  

● 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  
● 突然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或偏 ??
● 突然說話遲緩、理解出現障礙。    
● 突然耳鳴、暈眩、平衡感喪失、失去協調性而無故跌倒。  
● 突發有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跟平常的痛感很不一樣。 

 

中風年輕化現象篇  
 
第一現場——我 40歲,卻中風了
 
     這個真實故事將顛覆你對中風的看法。張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平時經常對家人、朋友叮嚀要重視健康,要這樣那樣做,講得頭頭是道。萬萬沒想到,才40歲出頭,有一天,她竟然中風了。

     11 17日,她一如往常,負責西文醫學期刊的管理工作,當時她對某個專案做法有意見,跑去跟會計室溝通。一向口齒清晰、擅於表達的文玲,突然發現自己說話打結了,愈想說就愈結巴,一堆想法塞在嘴巴內,表達變得很吃力。
 
     「我覺得好累,」文玲垂頭喪氣慢慢踱步回辦公室,對同事抱怨溝通受挫。恰好有醫生來圖書館找她,文玲趕緊請教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導致言語表達困難。這位醫生當場請文玲唸一段文字,結果狀況還好。隔天就週末了,醫生建議她觀察兩天再說。

    週末假期並無法讓文玲充飽電,她感覺身體很笨重、拖不太動,全身不舒暢的疲累感持續至星期一上班日,只好請假休息。星期二一大早到辦公室,超乎想像的疲累感持續著,愈想愈不對勁,文玲決定看門診,找醫生開鎮靜劑。
               

    她直接問醫生:「我是不是中風了?」文玲的父母、外公外婆,甚至叔叔、堂哥都曾經中風,家族史逼使她發出疑問。醫生回說:「不太可能,妳還很年輕。」畢竟,文玲只出現語言障礙,肢體還無明顯異常。
 

     不知道自己曾經小中風過先做電腦斷層檢查( CT),片子清楚顯示一個黑點,文玲的後腦左邊曾經發生過腦血管阻塞。「這是舊傷?我曾經小中風過!」文玲直搖頭,不可置信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做完電腦斷層,文玲還慢慢走回辦公室對同事宣布:「晴天霹靂,我有過小中風。」同事們一臉驚愕,因為實在看不出來啊。星期四,同事們發現文玲走路愈來愈偏,臉也逐漸歪斜,趕緊提醒文玲,種種跡 象顯示不太對勁。文玲立刻打電話給醫生,醫生要她不要等星期五回診了,當天就直接掛神經內科許立奇醫師門診。
 
     許立奇聽完文玲敘述這幾天的身體變化,立刻安排她隔天住院。住院後進一步做磁振造影檢查( MRI),這才找到導致語言障礙的元兇。文玲的腦中間偏右上方血管有阻塞現象,這條血管與舊傷是同一條。
 
     文玲被診斷為阻塞性腦中風,她的顱內血管先天性狹窄,更誇張的是,住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當時最令文玲感到惶恐的是,糖尿病讓中風後的文玲產生視網膜眼底病變,為了控制糖尿病,需接受胰島素療法。  
 
 
 「往後要自己打胰島素了。」當醫生開始幫文玲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時,文玲的妹妹非常不能接受,「這麼一打不就代表終生都要靠胰島素了嗎?」一度想阻止。
   
   
除了糖尿病,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的重要元兇,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長達 20 年,深諳各種醫學常識,竟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左右手不協調  
 
  「我錯過兩次健檢,加起來就是4 年,」文玲坦言以前對健康檢查很不以為然,原本 117 日要做員工健檢,恰好當天她身體不舒服請假在家,體檢課還特地打電話關切,她並不太在意。
 
    如今回想,文玲冒出一身冷汗,因為她出國5天,回國沒幾天就在辦公室發 病。幸好沒有在國外發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文玲住院後,中風症狀更加劇烈了。「我感覺不到我的左邊,我看得到東西,有力氣也有知覺,但左手好像伸不太出去,必須右手先去抓東西,才能帶動左手伸出去,腳的情況也一樣,」文玲斷斷續續費力描述症狀,旁人卻往往聽得一頭霧水,很抽象也很模糊的敘述,「只有復健師知道我在說什麼。」

      醫學上,這是典型「外星手症候群」( disconnection syndrome),左右腦各自為政,無法溝通協調,左右手會互相干擾。也就是說,文玲的感覺統合出了問題。當她腦中想到一個動作而不去執行,腦子就無法處理下一個動作,偏偏文玲的思考比動作快,問題更加嚴重。玲想去洗手間洗水果刀,突然想要上廁所,因為洗水果刀這個動作還沒執行完畢,腦子無法處理下一個想要做的動作,文玲就一直開開關關廁所的門,無法自主。
 
   「我弟妹問我到底要幹嘛,我說要去把水果刀拿出來再去上廁所,」文玲的認知功能完全正常,她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腦子因為洗水果刀的動作尚未執行完畢,無法下達上廁所的指令,其結果就是她不斷 開開關關廁所的門。
 
需仰賴過去的慣性動作  
 
    從旁看文玲的行為,好像腦筋短路了,其實是因為腦血管堵塞的位置在腦幹中央,致使感覺統合失靈。住院三個星期,文玲的復健重點在於強化左右腦整合。答應接受攝影記者拍照的前兩天,文玲出院了,聽她說話偶爾仍有點不太順暢,走路微跛,外觀上大致正常。然而,文玲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腦部受損導致左右腦不協調,使得文玲很多動作需以代償方式進行,亦即必須仰賴過去的經驗與慣性。譬如寫字,「我可以寫字,卻不是在有知覺的情況下完成的動作,筆畫我並不真正知道,純粹是過去經驗的反射。」  
 
     坐在病房內,文玲坦言內心有點害怕、慌張,尤其擔心回去上班後,無法處理好原本駕輕就熟的工作。她甚至詢問醫師是否可以申請殘障手冊,「萬一別人不清楚我『秀斗』的原因,這份手冊可幫我證明。」我們去圖書館為文玲拍照,她辦公桌上擺滿各種藥物、血糖機,拍照進行到一半,必須喊停,因為打胰島素的時間到了。她轉過身背對我們往身上紮針,回頭又笑著請我們稍等一下,她還得補充食物。
 
     隨時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血壓、注射胰島素、回醫院接受復健治療,已成為她每天不可不做的功課了。才40 歲,文玲就必須面對這突來的生活變化,她在很短時間內做好調適。「我知道不可能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了,只好樂觀面對,」文玲微微一笑,她承認過去這些年太疏忽健康。
 
   『好煩、好煩』,是近十年來我最常說的話,我的壓力很大,卻始終沒有能力排解掉,甚至連別人的關心成了壓力源。」

     
母親因中風過世,文玲身為長女又未婚,一肩承擔起家中大大小小事。中風住院那天,去大陸探親的父親回台飛機延誤,親戚打電話要她處理,只因為父親對大陸親戚說,只要打電話給文玲,一切就可以搞定。

    許多研究指出,壓力與中風有關,要求完美的文玲承載了多年壓力,身心俱疲卻始終不正視,導致身體愈來愈難以負荷,直到腦子提出抗議。 
     
      像文玲這樣的例子,愈來愈多,神經內科醫師、護理長、復健師從臨床上觀察,不約而同指出一個現象:在台灣,中風年輕化的趨勢,值得關注。
 
現象篇
   
中風吹向年輕代     
  
    別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中風,二、三十歲就中風的年輕人,已愈來愈多。在台北榮總162病房(中風病房)擔任護理長的林春梅, 18歲即進入榮總工作,至今已30 年,最近四、五年來她觀察到,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男女皆然,有些才20 30 多歲就中風了。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昌明也發現,以前一年頂多遇到一、兩位5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現在每個月都有好幾個。」很多年輕人中風多有家族史,但自認年輕,不注意警訊,林春梅護理長不禁搖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
 
    壓力也是年輕人中風常見原因之一,林春梅印象深刻有位男病患才29歲,沒有高血壓病史卻發生出血性中風。
 
    他連開兩家連鎖便利商店,經營管理的壓力過大,常常失眠、長期抽菸,免疫力持續下降。當免疫力不好,血液循環自然差,血管容易硬化,在毫無警訊情況下中風了,左半邊癱瘓。為了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他憑著意志力忍受疼痛,很認真復健。   
     
    腦中風長年來盤據台灣十大死因,根據衛生署統計, 2005 年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13139人,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僅次於癌症。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教授曾進行台灣首次腦中風發生率與盛行率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都會地區 35歲以上中風盛行率每一千人有 18.9 人,鄉村地區則為13.0人。
 
    都會區中風的年輕人比鄉村地區高。這項研究指出,台灣腦中風死亡率雖有趨緩跡象,發生率卻不降反升。甚且,發生小中風的機率有上升趨勢,卻不被國人注意。即使連衛生單位至今才開? l做全國中風登記,約一年後才能呈現較完備的資料。
 
    根據統計,20-50%的腦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曾經發生過暫時性腦缺血,即俗稱的「小中風」。小中風患者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0倍。國民健康局研究也顯示,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每12人就有1 人發生過小中風,如果把 年齡降到40 歲以上,那麼平均每9人就有1 人發生過小中風。
 
    中風跟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在於,必須花費相當時日做復健,如果一個社會的中壯年人口愈來愈易腦中風,人口出生率又不斷下降,難以想像將對社會的生產力與國力造成何等影響。
 
預防篇  
 
預防中風,先管好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主因,但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血壓有多高,你是其中之一嗎?英國威爾斯健康與社會照護研究所朱力安哈特醫師,是研究高血壓的專家,他指出,如果將所有的中風暫時視為同一類,高血壓無疑是導致中風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控制的方法。」
 
   偏偏在台灣,控制高血壓卻最被國人忽略。根據國民健康局 2000-2003年的統計,台灣 20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男性約24.9%,女性 18.2% 。值得擔憂的是,竟然有約四成,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好好服藥控制血壓的比例,台灣拜健保已實施 10年之賜,從小於 10%爬升至約 25 %,但仍比美國的 35%少很多。
 
   「不注意血壓,就等著發病吧,」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陳明豐直截了當說,沒有症狀的高血壓,就像「隱形殺手」,可以殺人於無形,這種人除了常常監測血壓,沒別的警訊可供參考。
   
    陳明豐搖頭苦笑說,台灣地區腦血管病變的致病率名列世界前茅,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壓控制率很低,「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按時服藥,怎麼講病人就是不聽,」很顯然,其他四分之三的人就成了腦血管病變或其他高血壓併發症最佳候選人。
 
血壓管控差,易引發中風  
 
    以病變來分,和壓力有關的併發症、血壓太高、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以及尿毒症,高血壓另外可合併新陳代謝變化,加速動脈硬化。當血壓過高,腦組織的動脈血管承受不住而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形成血塊,壓迫其他腦組織,即腦中風(又稱腦溢血或腦血管破裂),嚴重者死亡或半身偏癱。
 
    這類出血性中風常見有腦組織內出血、蜘蛛膜下出血兩種。除了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阻塞)中風也是常見的腦血管病變。當腦動脈血管硬化,管腔變小,血管內的雜質或血塊被血流沖落形成栓子,導致腦組織壞死及功能失調,就中風了。腦血栓症與腦栓塞症是這類缺血性中風的常見類型。
 
   還有一種是短暫性腦缺血( TIA),亦即小中風,原因多為頸動脈內膜組織的膽固醇斑塊脫落下的血塊碎片(微栓子),沿著血液往血管末端運行至腦部或視網膜,引發暫時性的症狀。
 
   像是突然劇烈頭痛、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說話遲緩或有理解障礙、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突然耳鳴或暈眩。
 
   因為微栓子會慢慢分解掉,因此這些症狀發生時間約5--10分鐘,通常 24 小時內可自行恢復,不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但三個月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頗高,應該儘速檢查治療。不論哪類型中風,共同的敵人皆是動脈血管老化,如果你以為血管老化是老年人專利,那就錯了。
 
血管老化是元兇    
 
    血管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化?陳明豐教授回答:「應該從還在媽媽肚子內就開始了。」他笑說自己的想法很瘋狂。
 
    但他的想法有學理依據。「當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血管硬化的步驟就開始在進行了,只是初起的變化非常細微,所以不會察覺到,」陳明豐解釋,當我們還窩在媽媽肚子內時,就已經有血管了,有血管就有內皮細胞,媽媽懷孕時如果受到外在不當刺激或壓力、藥物等,造成胎兒窘迫,或子宮內環境變化導致內皮細胞的功能產生變化,就會使動脈硬化的最早期開始進行。出生後,隨著年齡變化,生活環境更複雜使得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出現不正常,也易使得動脈硬化的過程開始或加速進行。
 
    一般而言,40歲以上的成年人,已可在臨床上看到動脈硬化的表現。許多因素導致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比如生活或工作壓力、緊張、熬夜、抽菸、不正常的生活型態、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等,「血管硬化是很錯綜複雜的過程。」
 
    陳明豐正色表示,平時不斷呼籲民眾要控制血壓、血糖,用意即是延緩血管硬化、老化的速度,延緩老化就是預防保健,此外別無他法。
 
預防中風,先管管血壓    
 
    也因此,隨時量血壓,是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的每日例行作業。這位國際知名腦中風專家幾年前回到台灣工作,他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台小型血壓器,隨時監控血壓,因為他發現,在家裡量的血壓通常數值不錯,在辦公室,情緒變化大,血壓值的變化也大。
 
    許重義引一項國外流行病學研究,這項研究的受試者高達十萬人,長期追蹤結果顯示,當血壓每降低 < SPAN lang=EN-US>10 個毫米汞柱(mmHg),中風的風險可減少一半。
 
預防高血壓,專家們提出五件非做不可的事:
 
 控制體重  
     

    研究指出,體重每增加一公斤,血壓會上升 1mmHg,保持適當體重格外重要。貼心小提醒:適當體重的計算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得到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在18-24 之間,表示體重適當。 
 
 少鹽 
  
    控制鈉鹽的攝取很重要。研究發現,鈉的攝取量過多時,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內水分失衡,增加血壓與心臟負擔,罹患高血壓的比率相對提高。   
 
 多喝水
     
 
    攝取足夠的水分,減少便秘,否則排便時會因為用力而使得血壓上升,有人因此發生腦風。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跟便秘說 No。多纖維、少油、少脂肪的飲食也能避免膽固醇過高。
 
    當高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再隨著血液循環滲入血管壁,逐漸沉澱使得血管變狹窄且形成動脈粥狀硬化,血壓也跟著升高。許重義目前正進行一項研究,他發現腦中成分之一的類澱粉 Aβ(Amyloid peptide )會造成細胞退化,如果堆積在腦神經組織內過多,容易罹患老人失智症,若堆積在血管內過多,則增加中風的風險。
 
    至於如何避免過度堆積,阻斷類澱粉Aβ的生成?許重義的研究室還在努力破解之中,初步的發現是:「蔬菜水果內某些成分可以增加阻斷類澱粉 Aβ ,減少腦血管退化。」
 
 睡眠充足 
      
    長期睡眠品質差,血壓容易偏高,建議不要熬夜,減輕工作或生活壓力,設法讓自己夜夜好眠,睡眠良好就可使高血壓正常。
 
 不抽菸、多運動                                         
    
   「年輕人缺血性中風,九成以上有抽菸,」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觀察,許多人年紀輕輕就中風,血管內亂七八糟,檢查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病史,一問,原來是老菸槍。
 
    胡漢華以前對抽菸並不會很排斥,這幾年看多了年輕中風病患,驚覺問題很大,不斷呼籲,民眾要戒菸。抽菸會使血管收縮,加速血管硬化並增加心臟負荷。運動有助於體重控制與調節壓力,但如果有高血壓的人,須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建議採取和緩的運動型態,如散步、健走或騎腳踏車。陳明豐不忘提醒,已經有高血壓的人,不能只單靠運動控制,還必須合併飲食、改變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才能確保血壓控制得宜。
 
低血壓也會中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血壓標準,收縮壓低於120mmHg以及舒張壓低於 80mmHg叫做血壓正常。 收縮壓在120--140mmHg 或舒張壓在 80--90mmHg屬於高血壓前期。收縮壓 &gE;140mmHg或舒張壓 &gE;90mmHg,即稱為高血壓。
 
    專家們提出一個新觀點,除了高血壓是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低血壓也與中風攸戚相關。胡漢華主任解釋,血管硬化與舒張壓有關,因此早期認為舒張壓高很危險,後來經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舒張壓正常、收縮壓高,更危險。
 
    現在則有了更新的發現,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落差愈大,中風的機率愈高。舉例來說,160/ 60 (收縮壓/舒張壓)比160/ 80 中風的風險更高,這兩個數值拉距愈寬,代表大動脈硬化更嚴重。當血管硬化、彈性差,血流從心臟沖出來時,血管舒張或收縮就無法緩衝,好比水泥牆,硬梆梆,血流沖出的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造成收縮壓偏高,舒張壓偏低。
 
    也因此當這兩個數值落差愈大,代表大血管硬化程度愈厲害。血壓是維持生理情境所需的血流壓力狀態,所以一個人不會永遠同樣的血壓,而是在某個範圍內擺動,當大於一定程度時,即使沒感覺不舒服,卻已經對器官組織造成殺傷力,這也是我們要避免高血壓的原因,陳明豐教授補充。
 
    但血壓多低才算不健康?並沒有明確規範。專長心臟血管學的陳明豐表示,民眾要重新看待低血壓。低血壓的定義是,「無法達到或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的血壓。」
 
    通常年輕女生血壓偏低,如果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好比頭暈、嗜睡、臉色蒼白、心跳慢、虛弱沒力氣,「只能說她的血壓正常值比一般人較低,這不能稱為低血壓。」反之,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嚴重甚至昏厥休克,這稱為病態的低血壓,亦即血壓已經不夠生理需求,也容易因血液循環差引起組織血流灌流不好、血管堵塞,甚至導致中風。
 
如何知道中風了?  
 
短暫性缺血(小中風)常見的警訊:  

● 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  
● 突然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或偏 ??
● 突然說話遲緩、理解出現障礙。    
● 突然耳鳴、暈眩、平衡感喪失、失去協調性而無故跌倒。  
● 突發有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跟平常的痛感很不一樣。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皮蛋


一般製造商在製作皮蛋時,常添加定量的鉛,


我們若經常食用,會引起鉛中毒。


同時,還會造成身體內鈣質的流失。


  (2)臭豆腐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汙染,


同時又會揮發大量鹽基氮,以及硫化氫等;


這些都是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對人體有害。


(3)味精


每人每日對味精的攝取量,


以不超過六公克為原則,但只有害無益。


(4)菠菜


菠菜營養豐富,但因含有草酸,致食物中寶貴的元素鋅與鈣之結合,


而被排出體外,而引起人體鋅與鈣的缺乏。


《男人缺鋅,會無法抬頭作人》


(5)豬肝


一公斤的豬肝,其含膽固醇高達四百毫克以上,


而一個人若攝入過多的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


(6)烤肉


由於烤肉在燻烤過程中,


會產生如「苯」等有害物質,是誘發癌的因子。


 (7)醃菜


醃菜若製作不得法,含致癌物,並含硝酸胺,久吃因而致病。


(8)油條


油條中的明礬,是含鋁的無機物,不可經常食用。



趕快轉寄給你們的朋友吧,為了他們的健康!



另外,
臭藥丸(正露丸)…請告訴家中長輩及親友別再吃了!



日本人,真的很壞!



我上次去日本時,正好在書店看到當時轟動全日本的暢銷書”


什麼東西不能買”裡面就提到許多臺灣人喜愛的東西。



據領隊解釋:正露丸原名為征路丸,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提供給在南洋作戰的士兵服用,為了達到立即見效的效,其配方內含非常強力的消毒成份,簡直就和醫院用的消毒藥水沒什麼兩樣,因為它把你肚子裡的東西全部殺光不分好壞,難怪有效。



其實類似的情形也層出不窮,如臺灣主婦最愛用的
濃縮洗衣粉當時日本發明時並不敢上市,因為到底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傷害,無法評估;最後送來臺灣上市,還找來名主持人代言,並派遣研究人員到臺灣各大河川,進行採樣分析,並依分析結果修改配方,經過兩年不斷的實驗,終於才敢在日本上市,臺灣當了兩年的『白老鼠』 而不自知。



我這趟日本之旅有件重要的事要告訴大家,那就是
正露丸別再吃了



因為我們導遊說這個藥日本已經禁賣很久了,
原因是此藥會導致『直腸癌』,所以日本境內大量回收也不賣了,但是卻大量銷售到台灣



請把這些資訊告訴你的朋友


關愛你的朋友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走可以減緩老化,因為鍛鍊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
人體全身有近五百條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
肌肉的持續力會隨年齡增長日漸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
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歲仍可以有二十多歲時的七成左右能力,
但下半身腿力卻只剩下約四成。


  故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保羅.懷特博士,
首先提出「腳是第二心臟」的說法;常言也道:「老化從腿開始。」



下半身肌肉不夠強健,上下樓梯、跑步都會體力不支、氣喘如牛,
因為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這些肌肉衰萎,
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姿勢,而且易有疲勞、膝痛、腰痛等現象。
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健走時,配合緩而深的呼吸、雙臂擺動、大跨步快速前進等,更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健走的好處,可以歸納為塑身與健康兩方面。

【走出好身材】
 
  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輕鬆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脂肪。



為了消除體內多餘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步行,讓心跳維持再最高心跳數的5060%之間,就能提升有氧運動的效能。



健走有效消耗身體熱量時速(km/hr)                      
消耗300卡所需時間(min)
每分鐘消耗熱量()
 
蹣跚走==>時速  3(km/hr)   3(min)消耗300   每分鐘消耗 2.7熱量()


散步走 ==>時速 3.6(km/hr)    100(min)消耗300    每分鐘消耗 3.0熱量()


自然走==>時速  4.5(km/hr)      90(min)消耗300   每分鐘消耗 3.3熱量()


健步走==>時速  5.4(km/hr)      70(min)消耗300   每分鐘消耗 4.2熱量() 


全力走 ==>時速7.2(km/hr)       38(min)消耗300     每分鐘消耗 2.7熱量()  
 
  提起健走,飛躍羚羊紀政就眉飛色舞:「走路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前幾年由於事業壓力、婚姻亮紅燈、自己沒注意等因素,
紀政不知不覺竟然發福,衣服從10號尺碼,改穿16號,腰粗腹大臀也寬,她意識到自己過胖,也感到體力、健康都變差,1997年末她下定決心減肥。



她找出以前朋友送的一台簡易跑步機,每天工作完後回到家, 再累也要邊看電視邊雙手擺動、大步走跑步機, 半年之內,她不花一毛錢瘦了20公斤,重新找回那充滿自信、高瘦苗條的標準身材, 穿上胖的時候不敢穿的漂亮衣服、T恤可以塞進褲子裡, 而且尿失禁的困擾不藥而癒,還能夠一口氣爬上大武山巔。從此以後,紀政逢人就鼓吹健走的好,每天上班爬三層樓梯進辦公室, 但為保護膝蓋,坐電梯下樓。下班後回家,她仍是先走走步機,走出一身大汗,沖過澡才簡單吃點稀飯,然後讀書入睡, 「每天都要走,就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她說。  


假日她大多到野外如觀音山、水返腳(汐止)大尖山等,參加健走活動,一邊運動一邊接近大自然,聽溪水淙淙,鳥鳴啾啾, 「聽到生命之歌,聽到入神,一點也不累,」她說。
 
  以健走減肥的秘訣在於每天至少走一萬步以上。 因為健走雖是有氧運動,一開始卻是以糖分為主要消耗能源, 大約20分鐘後,才會正式燃燒脂肪,而且以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攝取約2100大卡的熱量計算, 人體基本新陳代謝與在職場中消耗的熱量共約1800大卡,意即有300大卡會堆積在體內, 消耗1大卡約需走30步,才能消耗完300大卡。


【走出健康來】
  桃樂絲是美國蒙大拿州一位退休護士,她的雙親都在五十多歲時死於癌症, 而她自己也一直為哮喘及肺病所苦,一年平均住院兩次。 即使服用抗生素,病情依然不見改善,桃樂絲覺得沮喪、失望,甚至感覺正一步步邁向死亡。
 
  偶然一次,她參加一項健康講座,主講的運動生理學家提到,
運動 ── 尤其健走,有助於解決她的困境。


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桃樂絲,決定從散步開始嘗試,逐漸練習到快速的健走。


幾年後,不僅肺變得健康,與疾病、抗生素說再見,她還成為馬拉松選手。
 
  「健走是我的生命,」有一次走在落磯山分水嶺的稜線上時,82歲的桃樂絲這樣對同伴說。 健走讓她感覺年輕25歲以上,可以擁有更多采的生活。
 
  多走路,多用雙腳,腦力、體力都會更好。
身體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都與大腦、脊髓、神經互通訊息, 且與腦幹有密切相關。
 
 健走可以預防疾病                     
  健走這「藥方」,如果每天服用, 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而且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
健走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骨頭、肌肉力量,解除緊張、控制體重,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健走讓人感覺很好。

【遠離乳癌威脅】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 一週運動7小時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走。
 
【預防心臟病】
  人人都害怕自己是下一個心臟病患,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 一週健走3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醫學學會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即使沒法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健走,利用短時間走路累積也可有一定成效。
 
【走離老年痴呆】
  美國《自然》雜誌報導,60歲以上銀髮族,一週有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走運動, 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氧氣給腦部,促進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 腦血管重返強韌,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健走能降血壓】
  人入中年以後,血壓多半會上升,但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 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其二是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為了安全起見,高血壓患者應先跟醫師溝通了解身體所能負荷的狀況, 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到健走,但每次還是要持續30分鐘以上。


【預防動脈硬化】
  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體內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中性脂肪異常增高。


血液中膽固醇量過多,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因此變硬變脆變狹窄, 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


膽固醇有好HDL、壞LDL之分,好的HDL會把多餘膽固醇送往肝臟,
預防動脈硬化,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 


 
【預防治療糖尿病】
  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飲食過量、運動不足和壓力, 而限制飲食量、減少積蓄在體內的糖分, 再用運動把存在肌肉內當做能源使用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掉,就可降低血糖值。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健走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糖尿病患者特別要注意配速,同時最好隨身攜帶點心,補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健走避免脂肪肝】
  研究人員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 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走出好骨質】
  年紀愈長,骨質流失,骨頭裡面變乾變脆,就容易骨折或腰痛。
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運動不可減,健走更理想。 需持續的走,朝每天一萬步的目標邁進。
 
【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平常行走坐臥你總是彎腰駝背?頭部重量約佔體重十分之一,
由頸椎與覆蓋頸部到背脊的僧帽肌所支撐,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
僧帽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就容易僵硬痠痛。最有效治療的方式就是健走, 因為健走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背肌與僧帽肌。


【消除壓力,幫助睡眠、紓解憂鬱】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 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除此之外,任何一個常走,喜歡步行的人都能滔滔說出這項運動的附加價值: 增進自尊、自信與樂觀。 不過,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痠痛的人,也不宜快走, 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
 
 儲蓄健康儲金 
  以往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每人每天約可以走上3萬步,「健步如飛」是健康象徵, 可是當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簡單又方便的健步走,其實是亙古彌新的養生運動。 規律且持續的健走,就好像存入生命銀行的「健康生活儲金」, 你付出時間,生命銀行給的利息是更長的壽命。現在繫上你的運動鞋帶,準備好你的心情,跟著我們的腳步,掀起一番健走風潮!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晨昏的陽光是最好的肝藥

◎曬太陽有助提升肝功能......經常超過晚上11點睡覺的朋友一定要看喔!

建議身邊的人曬曬早晨與黃昏的陽光!

 

據悉,一名21歲大四男學生因為熬夜打電玩,罹患猛爆! 性! 肝炎,居然在特殊陽光波長的治療下,配合均衡飲食,肝指數從一個月前3200單位降至60單位,恢復正常,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專家建議,肝病患者、或是肝不好的人最好每天早晚出門曬曬太陽,眼睛直視晨光及夕陽的紅光,時間約15~30分鐘,整個人沈浸在舒服、不刺眼的紅光中,就能提高肝臟功能,並有助維護正常視力

 

據了解,中醫藥研究新知學術研討會前天(18日)上午在台北市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舉行,美國西雅圖自然療法醫科大學臨床指導教授潘念宗以「肝炎研究新知」為題,發表獨創的ss2006理論及臨床研究報告。

 

潘念宗指出,ss2006理論的兩個s就是指sunrise(晨光)、sunset(夕陽),研究發現,這兩個時段的陽光波長在3~ 9千l ux之間,每天早晚各暴露15~30分鐘,就能讓體內粒腺體產生能量,有助於提升肝功能。

潘念宗表示,血液篩檢結果發現,年輕人的肝炎並非病毒或酒精引起,而是
免疫系統出問題,在與家長討論之後,決定採用晨光夕陽療法,並配合均衡飲食。

 

潘念宗說,從中醫觀點來看,肝! 主! 目,如果對於肝臟功能有所助益,對於視力保健也會有一定的效果。美國太空總署早在二千年就開始運用晨光夕陽的紅光來治療帕森金氏症,並修補受損的視力,效果非常不錯。

潘念宗強調,
凌晨一時至三時是肝經運行的時間,而一時至四時也是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得好好睡覺,避免熬夜,以免傷及肝腎,甚至引發自體免疫性的猛爆性肝炎。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