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時,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提到:「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ㄧㄚˊ,水邊)涘......。」





根據記載,臺北盆地於該年曾經發生規模7.0 的大地震,使盆地一部份地曾發生五公尺以下的陷落現象;當時關渡水隙以內的範圍引進海水入侵,形成鹹水湖,即稱為「康熙臺北湖」。此時湖水不淺,應與今日的十公尺等高線同高,面積約有150 平方公里。湖的中心大約在今三重、蘆洲地區;由於板橋、三重的沖積面積不斷擴大,大湖才逐漸轉變為大河。在乾隆到嘉慶年間,因新莊受到淤積影響,水量漸退。臺北大湖自康熙年間形成後到嘉慶十四年淤塞,歷時約一百年
(參考資料:孫立中、李鍚堤、蔡龍珆 (1992)「康熙台北湖基於歷史文獻之初步探討」)

此圖乃是利用數位地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為基本資料,再將資料輸入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3.1 後分色處理。再改變高度在10 公尺以下的地區歸類到0 公尺海平面的高度。圖上所見的藍色區域即是康熙時期的台北大湖,與北部外海連成一片廣大的水域。

        模擬出來的湖水面積,若北出海口設為關渡、西南大漢溪邊緣為三峽、鶯歌一帶,則計算出來的湖水面積可能是 795.81 平方公里。

康熙台北湖肇自於1694年康熙大地震,依照後人估計,其震度為Ⅵ級,地震規模高達芮氏規模七,發生地點則是在台北的新店或金山斷層。該地震發生的確切時間為1694年4月24日開始,之後大小餘震不斷,將近一個月。

該地震讓台北盆地多處土地瞬間液化,產生了深達三至四公尺,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以上的「台北大湖」。其範圍包含現今基隆河下游及其北側河道、社子島、關渡平原的一部份。郁永河所著《裨海記遊》描繪該湖景色為「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從淡水港進入,看到前方有兩座山相夾的地方,稱為「甘答門」(關渡),水道非常狹窄,進入了甘答門後,水面突然寬廣,像一個大的湖泊一樣,看不到邊界。)

因潮汐影響,沈積物增多、降雨量減少和人為的拓墾,該湖才慢慢消失。不過,今社子島仍受大湖影響

社子島在台北盆地的歷史裡很短,僅僅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社子島誕生之前,台北盆地原名康熙台北湖,康熙台北湖的產生在更早的一次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造成淡水河出海口的地區大量土石崩落,造成了盆地內河水阻塞,成為一個偃塞湖,就成為了我們現在說的康熙台北湖,社子島就是當時湖底沈積的沙洲所形成的。

當湖水漸漸退去,社子島從清朝浮出康熙台北湖歷史僅有一百多年,但是這裡的先民當時移墾之時,這裡仍然是一個獨立的沙洲沒有與台北市相連,所以在社子島與台北市相連的地方仍然稱為溪底,大概就是目前社子花市與洲美快速道路那裡。

社子島自西元1967年(民國56年)核定為[滯洪區],開始實施以下之規定:
1.居民無搬遷自由,如要搬進來要寫切結書,年輕人只好搬出去,怕在社子島結婚生子。
2.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
3.過去都不能改建,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
然而自1991年(民國80年)可以整建原有房屋,鐵架,但切結書表明不能補償,土地若自有可以開發50坪

台北湖的歷史與未來
2100年---NOAA :台灣沿海海平面上升6-25米,台北可能消失
210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 :海平面提升18~59公分
2100年---美國冰雪資料中心 :南極海冰完全消失
2100年---經建會 :台灣海域 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50公分
2070年---OECD :台北將有 43 萬人被水淹
2040年---北極夏季無冰
2030年---汪中和 :台灣沿海海平面標高5公尺以下地區都不適合居住
---------汪中和 :若海平面升1公尺台灣1/3土地可能受影響
---------台北盆地、台中、彰化、雲林、嘉義與蘭陽平原
---------台灣將有一成土地包括台北盆地在內,都會被海水淹沒
2025年---美國冰雪資料中心 ;北極海冰完全消失
2020年---曼谷變水都
2010年---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氣候暖化致海平面上升82公分
2009.9.1---汪中和 :若海平面升1公尺台灣1/3土地可能受影響
---------台北盆地、台中、彰化、雲林、嘉義與蘭陽平原
---------台灣將有一成土地包括台北盆地在內,都會被海水淹沒
2009.3.19---台灣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0.32公分
2008.8.26---台灣海平面上升速率 全球1.4倍
1991年~2001年---范光龍 :臺灣地區海平面上升
---------------基隆6公分、
---------------宜蘭梗枋3.6公分
---------------高雄3.7公分
1997年---台北盆地海拔高度常不到10公尺
1975年---台北盆地海拔高度
---------景美約14公尺,三張犁9公尺,中和9.5公尺,
---------台北市中心區7公尺,台北橋附近5.1公尺,
---------芝山岩山下平地海拔約7-8公尺
---------大直10.2公尺,松山8公尺,
---------土林、北投一帶5公尺,
---------石牌至關渡中間一帶1.4公尺
---------板橋9公尺,樹林10.4公尺,新莊7公尺,蘆洲3.2公尺,
---------塭子川流域之廣大流域田地2.5公尺
1694年---台北盆地大地震,形成康熙台北湖
6 萬年前---台北陷落成盆地
20 萬年前---台北盆地海拔高度4米
200 萬年前---觀音山火山爆發
280 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時期
400 萬年前---台北露出海面時期
2.5億萬年前---台灣島是太平洋西岸海底的一個地槽


引用: 歷史地名地圖探討
引用: 大年紀事表4 大年紀事表5
引用: 台北湖案例
引用: 社子島的歷史
引用: 台北湖的模擬圖
引用: wiki 康熙台北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