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總統卡特這個月剛滿85歲,當筆者知道,他在卸任總統後,寫了20多本書,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此對他的人生大感興趣。本欄先前的兩篇文章「第三人生」和「最好的時光」,寫的就是他卸任總統後30年的人生。關於卡特的晚年人生,應該一提的至少還有一點:他要求自己,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助人,那麼他的動力從何而來?卡特說過,他的母親是他的榜樣。


卡特的母親莉莉安,因為做過護士,所以被人稱為「Miss Lillian」。在1953年、55歲以前,她跟一般婦女沒有什麼不同,她是別人的妻子和四名子女的母親(卡特是長子),但是在1953這一年,卡特的父親去世(59),這時她剛好55歲,自此以後,她擺脫了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人生。


她先到南部著名的奧班大學(Auburn)當舍監,然後管理一家老人療養院,再成為一名人權活躍人士1960年代的民權時期,爭取廢除隔離非裔的政策。到了1966年,她已68歲,仍然申請加入和平團(Peace Corps),在接受了三個月的訓練後,被派到印度孟買30哩外一個小村落中做扶貧工作,其中還包括了護理麻瘋患者。


莉莉安在1983年去世,享年85,縱觀她55歲以後的人生,至少有兩大特色。第一是她以助人為樂。跟後來的卡特如出一轍,她也認為,這個世上的能者富者(the haves)應幫助不能自立者和貧者(the have-nots);由於出發點是助人,所以她當舍監、在療養院照顧老人、以及在印度扶貧,都做得自發積極,而且還從中找到樂趣;她在1977年曾出版一本她的書信集,其中不少是她在印度時寫給子女的家書,信裏寫到,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令她感到快樂。


第二是她對年老所持的態度。她在印度做滿兩年和平團的服務後,在70歲那年回到美國,隨之做了超過500場演講,演講的主題是:不要被年老限制你的人生。她說到她參加和平團的生活,又說到她悟出一種面對年老的心態:人必須意識到,年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須誠實地去面對年老,在接受年老的心態下,再積極投入生活。


卡特在2008年寫了一本書「一個出色的母親」(A Remarkable Mother),又在1998年寫了另一本書「年老的好處」(The Virtues of Aging),內容都是說他母親的故事。對於現代人來說,卡特母親的故事,應該是很有意義的,因為現在的人喜歡提早退休,人到五十,就說要退休,但退休後的二、三十年人生,卻難以安排,甚至要為如何打發每一天而發愁,為此而不可終日。卡特母親的故事,正是現代人晚年再創人生的榜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