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34905#forumpost34905


以下為個人之經驗供大家參考.

小朋友學棋之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 各有優缺點.

1. 到圍棋教室 :
這是最省事的方法, 小朋友通常也有極高之興趣, 如果有好的老師指導, 在進步到中低段左右前都有相當之學習效果, 而且花費並不高, 但缺點可能是必須選擇圍棋教室適合小朋友程度之班別上課, 如果小朋友進步速度快些, 可能要常常改變上課時間, 甚至會影響到其他才藝之時間安排.
若到中段以上, 在一般圍棋教室可找到的對手就少了許多, 所以學習效果就不顯著了.

2. 請老師個別指導 :
通常一開始之進展會很快, 但過一陣子又會覺得看不到明顯之進步, 而且小朋友會顯得較無趣, 且花費較高, 建議段位以上才需考慮.

3. 在家作題目 :
強烈建議每天"規定"小朋友作些題目, 或許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 若能持續不間段, 至少到達段位之前會有持續明顯之進步.
有些家長比較"偷懶", 除了讓老師指導外在家中並不要求小朋友作題目, 因此小朋友的棋力進展會比較慢, 長期下來可能會因比不上同期朋友而失去興趣.

4. 打譜 :
對於某些"棋力/悟性"較低的小朋友似乎幫助不大, 因為實在無法理解或體會高手們的想法, 或許小朋友在段位之前尚不急著讓小朋友打譜, 頂多是偶爾點綴一下就好了.
有人認為打譜之"量"比"質"重要, 理由是看久了自然會對於行棋之方法有感覺, 但這個前提應是小朋友對於基本死活有所了解, 否則就算學到了高手的架式但卻是不勘一擊.

5. 上網下棋 :
由於網路上會遇到"地雷"或是因網路不穩造成輸棋, 或是對方棋品不好之類, 這會讓小朋友感到沮喪, 而且有些小朋友很在意輸棋會被扣分, 所以有時候會排斥下網路棋.
下棋後不論輸贏, 最重要的是覆盤並檢討重大缺失, 但可惜是一般家長沒有這樣的棋力, 以致學習效果還是有限.

6. 找朋友下棋 :
如果有適合的對手, 小朋友是很喜歡跟她們的朋友"私下"對奕, 但若是彼此很熟, 可能不會很專心, 常常邊完邊下棋, 效果有限.

7. 參加比賽 :
一般小朋友參加比賽都會比較認真, 但缺點是時常比賽場地安排得不好, 為了這五盤棋常常搞得大家都很累, 甚至是一肚子氣.

8. 看教學影片 :
由於缺乏互動, 許多小朋友顯得興趣缺缺, 效果也不好.
或許對於大朋友比較有用些.

9. 自己看棋書 :
對於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而言, 自己是不大可能自己看書來學棋, 多半需要家長幫忙看過後再"教"小朋友, 但對於不大懂棋的家長而言, 往往無法解答小朋友提出之任何問題, 說服力不足.

如果小朋友能自動自發學棋那是最好, 但往往聽到許多家長在"抱怨"小朋友學棋不夠認真, 或許也是家長要求太高罷了.

總之, 家長難為, 常常會被小朋友學棋不夠認真而氣得半死, 一些棋力不錯的小朋友背後往往是家長比小朋友更為積極,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Re: 身為家長應如何幫小孩提升他的棋力?




一品‧入神

非常有耐心, 為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我覺得 其所提供的 家長準則之九陽真經 很有參考的價值, 我以我的想法做了些註記, 給大家參考看看:

1. 到圍棋教室 : --> 小朋友2段以下最好能幫他找個好棋社, 好老師上課

2. 請老師個別指導 : --> 小朋友升到2段以上, 最好可以去找業餘高段或職棋做個別指導

3. 在家作題目 : --> 每天至少半小時, 任何棋力都適用, 不能間斷

4. 打譜 : --> 每天一譜, 任何棋力都適用, 升段之後, 看譜的領悟力會自動增加

5. 上網下棋 : --> 實戰是提升棋力的不二法門, 網路對手多, 可輕易找到下棋對手, 不限什麼時間, 下棋後不論輸贏, 最重要的是覆盤並檢討重大缺失, 雖然小朋友不太喜歡, 但培養出習慣, 會有很大幫助, 家長可能無法指引, 小朋友其實自己會自己知道那裡出了問題

6. 找朋友下棋 : --> 找棋友用實體的棋盤和棋子對局, 仍有一定的幫助, 家長可在旁做記譜的工作, 下完後覆盤, 若無法覆盤, 回家後由家長要求做覆盤檢討.

7. 參加比賽 : --> 適度的參與比賽, 我認為大約一季可以參加一場, 可以明白自己的棋力狀況, 比賽的場合氣氛不同, 大家都很認真, 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8. 看教學影片 : --> 段位以上, 對局影片的細解才能瞭解, 或許才能吸引小朋友去觀看, 否則缺乏互動, 成效不如到圍棋教室上課

9. 自己看棋書 : --> 年紀小的小朋友, 字都沒認得幾個, 如何看呢? 這在國小高年級之後, 才算適用.

最後, 謝謝的指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