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對弈,溝通有力─洪蘭
棋藝幫助孩子專注、沉著、穩重,這些人格特質都對他以後出社會就業有幫助。古人把琴棋書畫定為「士」的基本條件,就是因為這四樣技藝能陶冶性情,提升孩子的品味。

【文/洪蘭】


放寒假了,這是難得的親子相處好時光,但是許多父母反而憂心:「這麼長的時間待在家裡不知幹什麼好,跟孩子大眼瞪小眼的。」有個媽媽甚至說,「你們有什麼冬令營的消息嗎?」我才發現很多父母平日忙於工作,已經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做心智上的溝通了。其實,雖然親子是天性,但是感情還是要培養的,父母必須跟孩子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回憶,孩子才會跟你親。


所以趁孩子小,還願意跟我們大人一起玩的時候,培養出一個親子都喜歡的活動,如下棋或打籃球,使它變成溝通的管道,在孩子情緒出問題時,能藉由這個媒介,和親子對話。


棋藝是一個雅俗共賞的文化活動,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大家都喜歡,野史還說康熙的棋藝非高強,贏過吳三桂的兒子。棋品和牌品更是古人選女婿的門檻。中國人下棋時講究「棋中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這其實就是一個做人的道理。棋下得好的人,必須要考慮到前面很多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棋手腦海中已經盤算好了該怎麼走,表面上看起來下得好像不對,但是其實是聲東擊西,他在布局。看棋的人若不知道人家已成竹在胸,開口問,會打亂人家心中的計畫,這是最忌諱的。同時,如果他因為你的提醒,贏了這盤棋,他不會感謝你;但是因為你一出聲攪和,輸了這盤棋,他會怪你,這叫「吃力不討好」。人應該避免吃力不討好的事,所以看棋時,不可出聲,更何況君子本來就不該多管別人家的閒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因此中國人講究「棋中不語真君子」。


至於「起手無回」:下棋是訓練一個人的品格,凡事「謀定而後動」,決定了就不要變,如果變來變去就表示沒有思考周全就貿然動手,這種人不可取,用了他會誤大事。這是下棋的棋品,做人講究誠信,下棋也是一樣。


下棋能更幫助孩子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因為下棋時要思考,而思考正是促進神經連接的好方法。最近在腦造影實驗上已經看到「沙盤演練」為什麼有效的神經機制了,因為它是同樣神經迴路的活化。有多方思考習慣的孩子,以後遇事不會慌亂,因為他的大腦某些迴路已經連接過一次了,瞬間可以提取出來應用。所以棋藝幫助孩子專注、沉著、穩重,這些人格特質都對他以後出社會就業有幫助。古人把琴棋書畫定為「士」的基本條件,就是因為這四樣技藝能陶冶性情,提升孩子的品味。


在這麼多天的年假中,或許家長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遊戲,多教他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過年忙著餵飽肚皮時,別忘了心靈的需求更是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 的頭像
    Ben

    Benjamin部落格天地 (勳爸的GO天空部落格)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