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與家庭、親情與愛情 (1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窮養兒,富養女…原來我們一直沒弄懂

 
很多人都不知道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認為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有兒女的看看下面的文章。教你如何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就是培養寶寶自信、自立和智慧。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褲少偉男。所以「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成為傳統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

窮養兒子,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兒,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



「窮」養男孩的真正內涵: 作為父母一定要清楚,現在兒子受「苦」,長大後才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對於每個男孩子來說,無論是成長還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強,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面對更大的困難,需要不懈的自我奮鬥,可以說,成功男人的成長和成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艱苦奮鬥的過程。也許,好多人認為「窮」養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銷,不要給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慣壞他,這樣的理解較為片面,和我們所說的「窮」養有一定的區別,我們認為「窮」養男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窮困」和「艱苦」的切身感受,對孩子意志、品質、性格、心態的磨礪、鍛煉和培養給孩子帶來的價值。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男孩極易養成揮霍的習慣,貪圖享受,脆弱無能,不負責任,不知人間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學生聽說農村有孩子吃不飽飯,竟吃驚地問:「餓了為什麼不吃巧克力?」這不禁讓人想起歷史上的癡呆皇帝晉惠帝,天下荒亂,百姓饑餓,他說的話就是:「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男孩日後怎能面對生活的考驗。他們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

古話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男孩要成才,不迴避「艱難困苦」,方能「玉汝於成」。讓男孩過早地親近「富」,遠避「窮」,看似愛之,實則害之。所以,一定要讓男孩在必要的「窮」和「苦」中得到錘煉,懂得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窮」養男孩,並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讓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一些經歷、多一些鍛煉,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概括起來,「窮」養男孩我們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窮」養內涵一:讓男孩過點「苦日子」。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孩子大量的金錢,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殺手。有人戲稱,孩子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購回享樂、好逸惡勞、攀比之心外,還買回了囚車和監牢。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家長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兒子長大,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後再給他也不遲。為了兒子的積極奮進,為了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為了兒子不飽暖思壞,還是讓他過點「窮日子」為好。

「窮」養內涵二:讓男孩體驗挫折感。溫室裡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志不堅強,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心或挫折就走極端。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積極面對遇到的困難。作為父母,就必須讓兒子遭遇「挫折」,鼓勵其克服並戰勝它。

「窮」養內涵三:讓男孩學會獨立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萬事包辦」,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學生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疊被,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樣的男人能接受社會的各種挑戰嗎?能有創造力嗎?所以,父母要盡快從兒童時起,就教會並讓他們獨立承擔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會做家務、做飯、獨立辦事是人之必然!

「窮」養內涵四:讓男孩適當受點委屈。男孩子必須要學會堅強。適當地受點委屈,就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兒子做錯了事,家長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是必要的,哪怕他受點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種策略。這樣的孩子,領略過多種情感體驗後,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強、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窮」養內涵五:讓男孩學會承擔責任。責任是男人肩頭的「徽章」。因敢於擔當,不推卸責任,才讓男人更顯魅力。所以,父母對男孩要從小進行責任心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擔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窮」養內涵六:讓男孩多點樂觀和愛心。樂觀的心態和善良的愛心,是一個成熟優秀的男人必備的品質。所以,父母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擦去孩子心靈的污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樂觀開朗、善良真誠的人。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兒子,但愛有「小愛」和「大愛」之分。那種一味地寵愛兒子的做法,就是「小愛」;而那種「窮」養兒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大愛」。大愛無疆,男孩只有在這種教育下,才能成長為健康快樂、優秀卓越的男人。

「富」養女孩的真正內涵
女孩富養,其主要真義是從小要培養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世能力,增強她的見識。「富養」的女孩,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等她到花一樣的年齡時,就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女孩最應該培養的品質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個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給予她幫助的人都心懷感激,是一名優雅的淑女。

「富」養內涵一:鼓勵——鼓勵著養,而不是謙虛著養。

曾有一位女孩的媽媽來信問我: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雜了,有沒有什麼「最完美」「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可以讓我這個「懶媽媽」也能順利引導女兒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性?我的答復是這樣的:非「鼓勵」莫屬。

我的一位學生,一位13歲的女孩,就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每當我碰到困難,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堅定地站在我的身邊告訴我:「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多虧我的爸爸,我才能養成獨立、堅強的品格……與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個關系的世界裡,她們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需要別人在後面推她一把。對她們來說,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別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獨立、堅強、追求卓越的動力之源。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多說一句鼓勵的話、多做出一個鼓勵的行為,往往就會創造出教育的奇跡。當然,「鼓勵著養」,而非「謙虛著養」也就要求我們——常說常做:

「女兒,爸爸媽媽很愛你。」
「爸爸媽媽相信你。」
「在爸爸媽媽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女兒傷心的時候,把她擁在懷裡;女兒膽怯的時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兒憂郁的時候,時常給她一個明媚的微笑;沒事的時候,常和女兒靜靜地說點悄悄話……不說不做:
「你怎麼總是做錯事。」
「和××比,你真是差遠了。」
「這樣的表現,真不指望你有什麼出息了。」

「富」養內涵二:疼愛——疼愛著養,而不是溺愛著養。

女孩健康成長的第二個「富養內涵」,就是愛,就是源自父母的疼愛。但是,家長朋友?,我想問問你們:疼愛的方式,你選對了嗎?讓我們先用這樣一個小故事來測試自己的「愛之度」。

溺愛的故事: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這樣對女兒說:「可恨的××,都怪他,惹得我寶貝受傷,再也不和他玩了。」

疼愛的故事: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則這樣對女兒說:「我們原諒××吧,前幾天他還同你分享他的玩具了呢!」
什麼才是真正的「疼愛」?什麼又是過了頭的「疼愛」——溺愛?同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是如何處理的?我想此時每位家長心中,都己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不想培養出嬌氣、蠻橫無理,甚至頤指氣使的「小公主」,就應杜絕「溺愛」。
那麼,「疼愛」究竟是怎樣一種愛呢?
在我看來,疼愛就是用光明、溫暖、堅信、樂觀……這些幸福的字眼,去占據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單純的心靈,把它們變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讓她的世界充滿愛與幸福。

「富」養內涵三:負責——負責任地養,而不是順其自然地養。

我的一位相交10幾年的女性朋友,每每和我談起自己的母親,總是一肚子的委屈:
從小到大,我媽什麼都不管。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話:「這婚事我不同意,以後後悔了別來找我,也別怨我。」我考大學那年,她也是一句話:「你喜歡什麼就報考什麼,不用問我。」結果現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媽媽;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話,也是想愛愛不起來。

每次想起我這位朋友的話,我就會深深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本應是與媽媽更為貼心、更為親密的女兒,何以對母親毫無感情?想來想去,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真的是父母做錯了。

父母錯就錯在,對女孩的養育太過「順其自然」,而缺少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什麼?就是——你要為女兒的成長「幫點忙」。——

女孩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父母「幫點忙」:帶你的女兒多多去交際,鼓勵她,贊美她,賦予她自信。)

女孩愛好很少,沒什麼特長。(父母「幫點忙」:帶你的女兒去逛逛樂器行以及舞蹈學校,引導並培養她的愛好。)

女孩遇到重大的抉擇,左右為難。(父母「幫點忙」:把利與弊分析給女兒聽,旁敲側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她。)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生活中,這種為女孩「創造自然」的幫忙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總而言之,負責不是說你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多麼好,就叫負責了。負責,是你對孩子能力的培養負責;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負責;對孩子的人生藍圖負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負責與否,決定了女孩會成長為一個一無是處、事事依賴別人的人,還是堅強獨立、獨當一面的人。

我以為,這才是富養女孩的真諦!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獻給台灣的家長︰孩子我不欠你的

     
為了孩子,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請轉載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爸爸:"們很有錢嗎?" 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
以美國小孩從小就會自己努力,等繼承了父輩祖業,也會如此傳承,幾代過去,就成就百年企業。

     
有個台灣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
爸爸回答他 "我家有很多錢,等我死了,這些將來都是你的了。
"
所以,台灣富人小孩,⋯⋯從小就被嬌慣壞了,爹還沒死,他們就開始大把花錢,整日無所事事。
等到他們接手了父輩產業,很快揮霍殆盡。所以,古語云:富不過三代。

     
下面看一個故事,就可以更好瞭解中西方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差異。

     
去年暑假,一個台灣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瑪麗家,說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瑪麗照顧一下,因此,瑪麗就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瑪麗就對他說了一番話: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顧你,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13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起床後,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但若沒時間的話,你要弄清楚路線和車程,可以自己去玩。
總之,你要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
歲的小男孩眨著眼睛聽著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瑪麗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所觸動的。因為在台北的家裡,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

     
最後,當瑪麗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說:聽明白了。

     
是啊,這個阿姨說得沒錯,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台北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
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

     
他的爸爸媽媽對瑪麗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內就長大懂事了?

     
台灣的父母太寵愛溺愛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給了孩子,自己沒有的,也總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輩子的也幫他們準備好,卻忽視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選擇,不是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
寵愛,不是真愛!

     
希望年輕的台灣父母,學會為自己和家人活著,也為社會活著,而不是再像過去父母那樣,只為孩子活著。

孩子有他們的自己的未來,靠自己尋找,靠自己創造。或許他們自己找到的未來,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再過幾年,台灣的寶寶只配給美國的寶寶打工,你信不?

     
有孩子的一定要看,不看後悔

     
台灣教育沉思

     
美國女孩跟我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謝謝您!
這個孩子這麼會讚美別人,我第一次被驚到了。
給我孩子做了十幾年的飯菜,也沒聽到啥讚譽的話。
被讚美的感覺的確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番茄炒雞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湯,我們邊吃邊聊,非常開心。
吃完飯,兩個孩子依舊在聊天,我開始收拾碗筷,美國女孩連忙站起來對我說:“Can I help you
我第二次一驚,看著這個孩子真誠的樣子,我連忙說:不用了,你聊。
我的孩子看著我忙碌了十幾年都習慣了,基本是熟視無睹。而美國女孩能為對方著想,瞬間做出本能的反應,看來是習慣使然。

     
  第二天以後,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問啥就問了。
我看到美國女孩子的護照已經很破舊了,就很好奇地問:你走過了哪些國家?
美國女孩的回答讓我第三次被驚到了:這是我的第三本護照,大概走過了30多個國家。
看著我驚詫的表情,她解釋說:一般假期,我們學校都組織同學出去遊學。這次是第一次到台灣,主要去台北、台南、高雄和花蓮。
這四個城市是家長和老師們精心挑選出去的,基本代表了台灣的過去和現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時不由得發問:
你們這樣周遊世界,學習怎麼辦?
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寒暑假幾乎都奔波在各培訓點啊。
美國女孩看著我孩子一臉的羡慕說:我們平時的學習任務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業量是5時。
就這個“5小時把我丫頭給震住了。

     
在聊到業餘生活時,我瞭解到美國女孩家庭的基本情況:
爸爸在自己的企業工作;媽媽基本是家庭主婦,不上班,但是美國女孩強調她的媽媽很辛苦,要負責家裡的日常生活、草地、游泳池和直升機的日常養護;哥哥負責洗碗和協助媽媽搞衛生;她則是負責家裡兩條狗和三隻貓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負其責,井井有條。

 
我們家是爸爸、媽媽要上班,媽媽還要負責全家的生活,孩子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管學習。在對家庭義務和責任方面明顯的我們差距很大。

     
我第四次被驚到的是聽倆孩子聊天,我孩子問美國女孩子遇到最恐懼的事情是啥?美國女孩子說是有一年的暑假,幾個家庭的父母把幾個10多歲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裡,沒給帶水和食物,沒有床和帳篷,跟孩子們相約一周後來接。
那一周是這個孩子最恐懼的,也是最刺激的。
她告訴我孩子為了不挨餓,他們生吃過抓來的老鼠。
這樣的活動家長們的出發點是鍛煉孩子們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被驚到的是最後一頓晚飯。
快要離開台北了,為了盡地主之誼,給美國女孩嘗嘗最美味的中國菜,
我們帶她到了台北最繁華的地段,點了獲國家金獎的雞煲翅”,
當美國女孩明白是魚翅做的,她非常堅決地拒絕了這道菜:
這道菜我無法接受,動物需要保護。
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甚至是不近人情。我汗顏之餘,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飯後,幾個孩子相約到附近的電玩城去玩,除了我孩子和美國女孩外,我們還邀請了女兒的兩個好朋友。
整個玩的過程我是聽孩子跟我複述的:
媽媽,太可怕了,美國人太厲害了!一進電玩城,我的兩個好朋友就上去玩了,什麼好玩玩什麼。
看得出平時繁重的學習壓力在這一刻被化解了。
而美國女孩子則拉著我邊走邊觀察什麼遊戲盈利最大,轉了一圈才鎖定目標,
美國女孩子贏了很多遊戲幣,分給我們3個,再去找自己感興趣的遊戲玩。
我這一次不僅僅是驚了,簡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紀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處處深思熟慮,確實是太可怕了。

      ~~
我孩子說了一句讓我思考至今的話:媽媽,我們這樣下去,以後真的只能是給他們打工的啊……”

     
短暫的一周時間,給了我六個大大的驚詫。
      ~~
我們的孩子未來將要面對的是這樣的對手!
      ~~
而我們是在培養怎樣的孩子?過分的溺愛、頻繁的干預、過度的保護,導致了我們的孩子無情和無能。
目前的影印機式的教育消耗著孩子們的精力,限制了孩子們的追求。

      ~~
眾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殺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殺成長的活力和動力,如此的教育能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嗎?

      ~~
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結果,未來的主宰屬於什麼樣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們則是在為人家輸送打工仔,再優秀充其量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仔!

      ~~
為了孩子,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請轉載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2828_10151009238206270_250762431_n      

以下是複製了一個早教工作者分享的文章
關於現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和多數父母的誤區:

其中有一部分的錯誤我也在犯,慶幸的是自己及早的發現了這篇文章

正如作者問自己的,作為初為人母的我也更關心的是:

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我做對了嗎?

在我的引導下,他能保持強烈的探索欲望嗎?

他的專注力有沒有被破壞?他的學習能力強嗎?

遇到困難他是退縮不前還是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能始終保持自信、健康的心靈嗎?

我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具有堅強的意志、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信大方、善良勇敢、內心快樂,有愛心的人。

事實上在孩子人生的頭三年對他是至關重要的,
無論是在免疫系統的發展完善方面、還是在人格的健全發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發展方面,

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

文章有點長,有寶寶的爸爸媽媽可要耐心看文。



一、不知道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敏感期,
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現當成不乖的行為斥責孩子,

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隱患。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
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
反復操作某一動作或反復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別強的時期。

有依戀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腳等動作的敏感期、
語言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膚觸摸的敏感期、
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
無論成人怎麼阻止,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萬不要認為不乾淨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留下心理隱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就行,
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這個世界的,
如果順利渡過,以後再也不會用嘴啃食物之外的東西。

有些孩子進入幼稚園、小學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習慣,

甚至延伸成別的不良行為,例如:愛吃零食、吐口水、罵髒話!
都在一定程度與口腔敏感期沒過好有關。

和口腔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時愛用手扔東西、
用手指摳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
與手的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時候常常兩三個敏感期同時交叉出現。

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
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非要想辦法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

其實這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
國外的教育專家常說兩歲孩子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
我們也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順利渡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
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順著他即可。

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
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

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
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

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
如此反復幾次之後,讓他嘗試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

通過練習他知道玩具是屬於他的,分給別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
和別人分享大家都快樂,這樣他就慢慢願意分享了。

大部分孩子在三周歲前後進入分享階段。

注意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

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
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注意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

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
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
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三四歲的孩子進入秩序、完美、執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塊餅掰掉一點給孩子,
孩子會哭鬧不止拒絕接受,成人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
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們破壞了孩子對圓的感覺。
其他各個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現,
比如五六歲時有一個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

只有讓孩子順利自然地渡過,才會保持健康的心態。
內容家長可參考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書中有詳細的論述
此書家庭必備家長必讀。


二、錯把知識灌輸當早教,總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 
 

人們常說三歲以前是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不是讓孩子學會多少知識,
而是心理成長最重要的時期。
心理成長才是早教的重要內容,健康的心靈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這個時期溺愛孩子,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吃獨食,為他包辦一切事物,
不尊重他,輕易地提前地滿足他物質的需要,而忽略他內心的感受等等,
這種重物質滿足輕精神滋養的方式,只能培養出一個不健康不獨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範。對於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認為我在瞎說,
這個說法在我剛剛接觸之初也不理解,我經歷了整整兩年,
通過大量的觀察和實踐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來的。

舉個例子:當客人和小寶寶打招呼時,孩子沒有回應,成人通常出於禮貌和面子,
都會督促說“叫啊,怎麼不叫阿姨,怎麼不回答,你應該叫阿姨呀,
你這孩子就是這樣”等等,這樣做就是教,教就會給孩子壓力。

如果一邊教還一邊指責,那更是折磨孩子。
我們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氣回應即可:“阿姨,你好!”
或者是“阿姨,再見!”“謝謝奶奶,我吃過了。”等等。

這就是示範,而不是教。

手指靈活的孩子大約18個月就可以開始練習穿鞋子,
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長都會說:“錯了錯了,左右錯了。”左右錯了?
以小寶寶的能力來說,是沒有對錯的,告訴他錯了會給他壓力,
我們說話的口氣會讓她緊張:什麼事,媽媽幹嗎口氣這麼不好?
只要平靜地告訴孩子:“兩隻鞋交換一下”。

這是把正確的做法告訴他,這樣就行了,不要去“教:這是左邊,那是右邊
(孩子大腦很簡單,接受正確的指令就行了,太複雜他接受不了。)”
據我的經驗,一兩個月的提示之後,孩子就會穿鞋,而且左右不會錯。

操作玩具時,也只要示範,“寶寶,看媽媽做”,媽媽放慢速度做展示,
之後,給孩子時間和機會,讓他自己反復調整反復操作,
不要打擾他,
不要在他發生一點點錯誤的時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錯了錯了,不是這樣做”。

這樣孩子就失去了外部資訊內化的機會。
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沒人教就失去方向,
往往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就是在我們的教當中失去的。

孩子們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我們破壞掉!
我們應該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調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評。
足夠的愛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千萬不要用學步車!一定要讓孩子爬行!
 

學步車對寶寶的健康有百害而無一益。
學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礙,掌握技巧保持身體平衡,
學步車不需要這麼“麻煩”,輕輕鬆松稍一觸碰即可溜出很遠,
這使得孩子難以克服心理障礙適應自已學走路這個辛苦的過程。
所以用了學步車的孩子更慢學會走路就是這個道理。

另一種情況是:用了學步車的孩子腳部肌肉定型成踮足,
父母常常得花費很長時間讓寶寶學習整個腳掌著地。
用了學步車,孩子爬行的機會大大減少。

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孫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
他們不知道,人類一定要經過爬行發育才健康。
沒有爬行的孩子,身體協調性不好,影響生活和運動。
前庭神經發育不良,影響未來的閱讀、寫作,也會阻礙語言的發展。

四、正確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是建立良好性格的開始。
 

喜、怒、哀、樂、恐懼等都是老天賦于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表現。
我們成年人總是喜歡高興的事,對於啼哭常常覺得很煩。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
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 “不要哭,不要哭”,這是非常大的錯誤。

哭是他內心矛盾和衝突的釋放,不是壞事,
成人只要輕輕地擁抱他,撫摸著他的後背,


第一句話說“哦,寶貝,媽媽知道......(剛才發生的什麼事),
你非常難過,媽媽理解你”“哦,寶貝,媽媽知道你摔疼了,還有一點點嚇到了是嗎”,
這是共情,表示我們理解他,接受他的悲傷是調整他的情緒的開始。

第二句話一定要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這很重要)”,這樣一說他會很快開心起來的。

第三句話是“媽媽愛你,媽媽理解你”。

最後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讓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覺呼出去效果更好。
如果您學會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淚還掛在臉上就跑開找小夥伴去了。
(這個方法我屢試不爽,非常見效,別人常笑我,畢竟是做早教的,
孩子讓你一哄就好。其實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產生的效果。)

我們在養育小男孩時最經常說“男孩子,哭什麼!”“羞羞,男孩子還哭!”
男孩子在兒童時期釋放他的悲傷情緒時,常常被成人阻止,
慢慢地長大後,他有悲傷也不知道如何釋放,喜愛也不懂表達,
所以讓丈夫說聲愛你有多難,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說這樣的男孩成年進入婚姻之後,
他一定無法與妻子進行良好地溝通,將影響婚姻品質。

請各位爸爸媽媽想想,如果您的兒子未來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
您還會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嗎?請無條件地接受他的悲傷!

男孩哭泣不是丟面子的事!

幾個月的嬰兒一旦啼哭我們常常口中應叨著“來啦來啦”就十萬火急地沖過去,
這樣不好,孩子會養成控制大人的心理。
應該用輕鬆而平緩的語調說:“餓了是嗎?媽媽來了”;

一旦孩子掙扎哭鬧拒絕某件事就用妥協的聲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
其實應該用平緩的口氣說:“好,現在不要,我們等會兒再......(做某件事)”。

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可以用哭鬧控制大人,可以隨心所欲。
許多時候教育方法的實施要善於觀察總結,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為什麼兩至三歲的孩子越制止他越愛打人,
因為攻擊行為是大部分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

兩歲多至三周歲時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現打人的現象,
成人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這使得孩子認為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復出現打人動作。

大多時候是因為孩子處於口、手和腳的敏感期,
他熱衷於用口、手、腳探索世界,

認識事物,探索的範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
於是出現了“咬人”、 “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為。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
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
情急之下常常出現用有衝擊力的身體動作替代。

他可能只是表達“你讓開別擋著我”“你不要弄我的東西”,
但是話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搶奪過來了。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洩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給他貼上標籤“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
只要不強化,在他打人時,向對方家長和孩子致歉,
及時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讓他繼續出現攻擊行為,平靜地離開。
同時,及時調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予他充分的安慰。
這個階段的孩子講道理是百分之百沒有用的。

同時被衝擊到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了,
很多孩子是通過肢體衝撞來交往的,要理解對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問題。

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會使得孩子養成受氣包的性格,會一輩子都受人欺負。
回家也別向家裡人訴說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麼的,這些都使得孩子覺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
他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好讓別人不喜歡,這樣會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
正確的做法是,接受對方家長的道歉,對這個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
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們家寶寶玩(可以根據情況換個字眼),你們倆握握手吧。”

三周歲以後,孩子慢慢懂事些時,如果還打人,就要深層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
(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時在他每一次攻擊別人時,告訴他“不可以”。
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負面的資訊加進去。
只要孩子出現負面的行為,第一原則,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強化!

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複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為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六、我們何以把孩子當成馬戲團演員?成人所不欲,勿施於童。

許多家庭家裡來客人時,就招呼孩子:來來來,唱首歌,跳個舞。
這是極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不要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節目,
這會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於取悅別人,

成年後,一旦別人不認可他,就會使他遭遇巨大打擊,
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應有的內在的能力。

“你叫什麼名字”
如果孩子有機會選出最令他們討厭的一句問話,這句一定排名榜首。

請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個身高是你兩三倍,體重是你幾倍的“外星人”
動不動就俯看著你用毫不客氣的口氣來問你,你樂意回答嗎?
早就白了那個不禮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嗎?
那麼孩子不喜歡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怎麼可以責備他沒有禮貌呢?

我們應該:蹲下身子,目光與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
自我介紹之後問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師(阿姨),
非常高興認識你,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而且記住第一次見面千萬不要隨意觸碰孩子,這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修養!
如果有人這樣對你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面子,甚至幫著別人奚落自己的孩子:
“對,他就是不愛說話!”“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這樣膽小”等等。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置於這樣不開心的境地,你要讓他外向活潑是很難的。
所以經常有家長反應說,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

孩子受到足夠的尊重,他的表現才會內外如一。

爸爸媽媽您願意別人嘲笑你嗎?不願意對吧?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說出讓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
例如一個孩子說:“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
一家人在大笑之後又故意問這孩子“你是穿著衣服洗澡?”這不明擺著搞亂孩子的思維嗎?

許多家庭常常對孩子開這種玩笑。不要隨便戲弄孩子,面對別人對我的孩子的戲弄,
我常常毫不客氣地予以拒絕:
對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歡開這種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間,我們理應選擇孩子。

七、我們常常不知不覺間傳遞了許多負面的、消極的資訊給孩子!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向別人訴說孩子的種種“劣跡”。
比如很多媽媽常常在客人面前說,“他就是這樣膽小!”“他就是不愛吃飯!”
這樣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為這樣的人。
他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達成結果:他一定越來越膽小,越來越不愛吃飯。

語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裝作偷偷說給別人聽,但又讓孩子聽到:

“你知道嗎,我們寶寶今天玩秋千時表現特別勇敢!”
“你知道嗎,我家寶寶今天自己吃了滿滿一碗飯。”
這樣會在孩子心裡傳遞一個資訊:
“啊?媽媽說我勇敢?是嗎?嗯,我明天還會更勇敢的!”

“啊,媽媽這麼高興,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
這就是積極的暗示,能直達孩子的潛意識,影響巨大。

不要威脅孩子“再吵鬧,媽媽不要你了。”這是最大的威脅,最深的恐懼。
因為幼小的孩子離開家庭,他是無法生存的。
媽媽對孩子的語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開始。

正確的說法是:“請安靜,媽媽愛你!”
其它讓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會傷害他的話都不能說。

特別強調:堅決杜絕說以下的這些話:“不要吵,再吵員警來了。”
“再鬧,醫生來打針了。”“快睡,大灰狼來了。”
如果你不這樣威脅你的孩子,他外出時就會落落大方、活潑開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萬不要和孩子開惡意的玩笑“你媽媽不要你了,她不來接你了”。
對孩子說這樣話的人,你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
這種玩笑話十分惡劣,對孩子的安全感的構建極為不利。

八、一個奶話連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語言教育不當的結果。 
 

不說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
自出生起,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語法正確,發音標準的母語。
主要撫養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誇張的口形、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
例如:“寶-寶-睡-醒-了”。
切忌說奶話,否則到了四五歲時仍然口齒不清。

孩子能一次性學好標準的發音,為什麼要讓他多學一次奶話?
浪費時間、精力、神經資訊儲存區。

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
為了讓孩子儘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稱代詞,
一周歲之後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採用人稱代詞,以便孩子模仿。

應該多說:“我倒水給你喝,”而少說“媽媽倒水給寶寶喝。”
孩子說:“寶寶的”成人應該跟著說“是的,是你的” 。
當孩子說錯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
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九、不要對孩子說"聽話"讓孩子愉快地遵守規則,
將規則內化到心中,成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國的家庭教育、社會秩序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行為規範,
但遵守者廖廖無幾,這是為什麼?

是中國人天生不守規矩嗎?是我們教育過程中不談規則嗎?肯定不是。
隨著這幾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睜眼一看,我們和世界文明原來有這麼大的距離。
只要沒人監督,我們就犯規,還心存僥倖“應該沒有人看到吧?”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西方發達國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於他們心中的是,
我不能做對不起良心的事,上帝會看見的。

所以德國的地鐵站口是沒有檢票員的,
國外許多超市是自行過磅計價的,
國際上無條件退貨是通行做法。

而我們從小被別人監督著長大,小時候在家聽爸爸媽媽的,
時時被提醒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上了學,聽老師的,遵守這個遵守那個,
孩子從來就沒有機會自行判斷,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應自發地遵守的規則。

衝擊規則是孩子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其實就是遵守規則的開始,
我們要寬容地對待,提醒他“你忘了什麼?”,而不是批評他,給他壓力。
(“你怎麼忘了”也不能說,“怎麼”這兩個字會對孩子形成壓力,有責備的意思。)

同時,我們應當充分地尊重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
當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得到我們的尊重時,他就會開始遵守我們給他設定的規矩,
也就是說他將學會有智慧地順從他人,這時候紀律的曙光就出現了,規則就內化了。
內化的規則將伴隨孩子終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這個內化的規則。

十、如何處理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搶奪玩具的問題。
 

從小寶寶們一開始交往,就應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
成人不能強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
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遊戲器械,誰先拿到或是誰先開始玩,
他就有權決定繼續玩還是離開,其他寶寶必須等待。

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會哭鬧,
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氣說:“我們要學會等待!”

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暫時離開。
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成人千萬不要說他“你就是小氣”、“小氣包”等等。
不斷地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籤他永遠學不會分享。

孩子清楚他對自己的物品擁有自主權,之後才談得上分享。

如果成人出於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強行給別的孩子,那麼就意味著你告訴你的孩子,
他也可以搶別人的玩具,所以無論何種情況,規則必須是統一的。
正常在三歲之後,孩子瞭解到玩具分給別人玩,自己還是可以把它要回來的,這樣他就樂於分享了。
三歲之前千萬不要急著培養孩子的大公無私的品質。


引用轉載於網路文章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由孫瑞敏所著。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數個晉惠帝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
 
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
 
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
 
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
 
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
 
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
 
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
 
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
 
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
 
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
 
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
 
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
 
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
 
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
 
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
 
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
 
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 洪
 
蘭 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
 
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
 
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
 
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 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
 
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
 
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
 
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
 
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
 
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
 
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
 
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
 
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
 
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
 
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
 
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在你我身邊,所以我們在培養無

 
數的晉惠帝。
 
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
 
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
 
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
 
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
 
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
 
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
 
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富小孩不解,資優生「祖
 
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
 
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
 
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
 
「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
 
「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
 
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
 
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
 
個案。
 
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
 
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
 
是另一個世界。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游
 
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
 
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
 
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
 
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如果沒有教會同理
 
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篇值得省思的文章,凡事都往好處想,雖然不一定是好的,但總比一直擔心這擔心那好,我的一個新客戶,最近股票操作很不順,買什麼套什麼,心情非常的憂鬱,都不想出門,出門都是去醫院打針。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狀況會越來越糟的,心情的影響是非常的大的。下面有一段話,我覺得非常的對,事情已經發生了,一直在懊悔是沒有用的,為何也要丟掉兩個禮拜的快樂!甚至還賠上了兩個禮拜的健康呢!所以我個人還是本持著天性樂觀的想法,事情總有解決的方法,只是你要不要面對而已!與大家共勉之!

 

凡事往好處想的遊戲…

今天聽到中廣的廣播,來賓正在分享最近與孩子互動的遊戲…
「凡事往好處想」的遊戲…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發現,口袋裡的十元不見了,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見的不是一百元…」
父親回答:「撿到的人一定很高興…」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後開始下起大雨,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舅舅家住的近,可以幫我送傘…」

媽媽問孩子:「很用功的準備段考後,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是聯考…」

 
一邊聽著廣播一邊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凡事往好處想,整個心情就變的不一樣了。

 

還記得有個故事,一個女孩遺失了一支心愛的手錶,一直悶悶不樂,茶不思、飯不想,甚至因此而生病了。

神父來探病時問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了十萬塊錢,你會不會再大意遺失另外二十萬呢!」

女孩回答:「當然不會。」

神父又說:「那你為何要讓自己在掉了一支手錶之後,又丟掉了兩個禮拜的快樂!甚至還賠上了兩個禮拜的健康呢!」

 

女孩如大夢初醒般地跳下床來。
 
說:「對!我拒絕繼續損失下去,從現在開始我要想辦法,再賺回一支手錶。」
 

 
人生嘛!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更是有挑戰性的,輸了又何妨。
 
只要真真切切地為自己而活,這才叫做真正的《生命》。

 
有些人就是因為不肯接受事實重新開始以致越輸越多,終至不可收拾
 
如果已輸了,請記得我們打麻將輸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少輸為贏」。為自己訂製一個停損點吧!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怨天尤人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心情鬱悶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一厥不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苦無出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離樂得苦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一個停損點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樂觀、開朗的性格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慈悲的胸懷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觀念,這個遊戲或許大家真可以用在生活中,道理不在懂不懂只在做不做

 

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吵架夫妻絕妙的挽救秘訣



戀愛中的情侶和生活中的夫妻難免吵架,大多數是因為小事情鬥氣或鬥嘴,也有很多是因為雙方吃醋吵架,這是正常現象。


因為性格和脾氣秉性不同,有時候把一件很小的事情鬧得很大,甚至到了分手的地步也是常有的事情和現象,有的真就分手和離婚了。



相處對象也好,結婚也好,其實兩個人都是有緣的人。



人海茫茫大千世界能見到或擦肩而過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有個緣分在有份真情在,即使分手了,所謂的緣份已經盡了,實際是托詞,掩飾自己內心的煩躁而已。



當雙方吵架後,一方氣走是常有的事情。



走的一方可能是出於氣憤,也有的是暫時迴避,不讓對方生氣。



當時解釋什麼都沒有用,一方迴避也是緩解矛盾的很好的方法。



在家的一方以為出走的一方不理自己了,是錯誤的,實際走出去的一方冷靜後會反思和擔心、惦記對方的。



有的女性自己沒走,男的氣走了,就以為男人不愛自己了,自己越發生氣,生氣的時候自己還在隱隱地想著男人去做什麼了,會不會找老相好或前女友了,總之胡思亂想,走死思路就是認為男人不愛自己了,自己也開始思想遊弋,矛盾的心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其實有很多擔心和顧慮是沒必要。



過了一會男人又回來了,嬉皮笑臉地哄她了。



即使不回來,其實男人在外面也在後悔吵架。



女的被氣走,男人一般會感覺失落,心裏沒了底,不過男人更堅信女人跑到女同學家或父母家了,自己躺在床上睡覺去了。



女人回來一看更生氣,認為自己在他心裏是可有可無的,於是又開始較真。



當然也有的女人認識到錯誤,自己主動說對不起的,這樣的女人更讓人愛憐。



男人是死要面子的,不管自己對錯,很少承認錯誤,心裏承認了口裏也不承認,除非氣消了,才嬉皮笑臉地討好女人。



這個時候男人就像一隻哈巴狗,乖順著吶,你讓他做什麼都願意。



女人走出去,男人也是十分擔心和惦記的,這個時候發個短信就可以解決問題:老婆,我中午飯還沒吃,你不會來給我做飯啊餓死了。



女人最具有同情心,即使不理睬,心理也隱隱地惦記和擔心。



心裏想著他在家的可憐相,心也就軟了,一般會回來,就是不回來她也是心理很難受,必定愛是可以化解一切恩仇的,何況是小矛盾。



男人被氣走,女人擔心更大,胡思亂想的時候,總在心裏隱隱地盼望他回來,這個時候最好也發個短信:你死哪裏去了?回來帶點吃的,我還沒吃飯吶。



這樣的短信自己既出了氣,又有臺階,男人知道她還需要自己,一種責任心的驅使他會馬上趕回來的。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孩子太常抱怨?小心「公主病」上身!!


「都是媽媽的錯,沒有幫我準備好書包,害我上學遲到」、「都是小明的錯,害我輸掉比賽」,當孩子不斷抱怨長輩或同儕時,家長們可得當心,小心孩子不知不覺中成為「公主病」、「王子病」症候群。

專家發現,現今孩子在直升機父母的效應下,孩子需求被快速滿足,導致多數孩子抗壓力弱、喜歡抱怨,也成為時下繼「草莓族」、「櫻桃族」後的新一代社會問題。


今年剛升小二的Mandy就是一個小公主。
Mandy
媽媽說,以前Mandy個性易怒,經常用「為什麼」企圖來推托責任,「為什麼要做家事」、「為什麼要唸書」也成為Mandy的口頭禪,一但事情稍不順心,便抱怨甚至遷怒他人。


面對Mandy的小公主症狀,讓Mandy媽媽困擾好久,明知Mandy能力好、正義感強,但Mandy卻無法正視問題,承擔責任,總是想要怪罪、埋怨別人。在偶然的機會,接觸了一些教育課程,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明顯的轉變。


這學期Mandy被選為班長,不只因為她的人緣變好,懂得接納同學與自己的情緒反應,能夠承擔責任,面對困境,不再亂發脾氣的去思考解決之道,還能跟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讓她成了班上的領袖人物。


少子化現象讓孩子易成為家族裡所有長輩關注焦點,稍不順心就向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告御狀,發生困難就有小叮噹伸出援手,養成孩子「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推諉心態,讓多數孩子產生無法承擔責任、面對困境的現象。


但不可否認,有許多小公主、小王子都很聰明,有著一股異於常人的領袖氣質,就看家長是否能適時給予教導及糾正,讓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


根據近日調查,家長認為孩子的競爭力依序為品格、學歷、自信力與創意力,企業總是優先選擇任用溝通協調力佳的員工,顯示有好的專業能力,已經不是成功的關鍵,擁有驅策群體團隊的領導力量,將是未來成功者的關鍵性格。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父母 40個特徵

1. 能認真並很有耐性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問題.

2.
慎重地從孩子所提的疑問中找尋問題所在.

3.
提供場所給孩子展示他的工作成果.

4.
假如孩子有些未完成的創作,例如油畫,水彩,雕塑等,要能容忍他雜亂的工作空間.

5.
提供子女一個房間或室內的一部份供他單獨使用.

6.
讓孩子知道,是因為"他自己"而不是因為"他的成就"而愛他的.

7.
要孩子對其行為負責.

8.
協助孩子去擬定自己的學習/活動計劃.

9.
帶孩子去風景名勝地區旅行.

10.
教孩子如何去改進他所做的工作.

11.
鼓勵孩子與來自不同背景和環境的兒童和睦相處.

12.
訂立孩子合理的行為規範,並監督仔是否確實遵守.

13.
從不將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

14.
從不以辱罵方式去懲罰孩子.

15.
提供孩子所喜愛的圖書資料.

16.
鼓勵孩子客觀地思考.

17.
按時地讀書給孩子聽.

18.
很早就教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19.
鼓勵孩子去編故事及幻想.

20.
仔細地考慮每個孩子的個別需要.

21.
每天有一定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

22.
允許孩子對於家庭事務有發言機會.

23.
從不因孩子犯錯而加以嘲笑.

24.
鼓勵孩子講故事和吟誦詩歌.

25.
鼓勵孩子能與成年人和諧相處.

26.
設計實驗來幫助孩子探索事物的來源.

27.
讓孩子利用各種物品去做遊戲.

28.
鼓勵孩子去探索問題並謀求解決方法.

29.
仔細地從孩子的活動中找出特殊優良表現來讚揚.

30.
避免空洞的稱讚.

31.
很真誠地表現出對孩子的情緒,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

32.
每一樣主題都願與孩子討論.

33.
在孩子權力範圍內,給孩子作決定的機會.

34.
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要盲從附和.

35.
幫助孩子找出值得看的電視節目.

36.
鼓勵孩子認真衡量自己的能力,不亢不卑.

37.
從不在孩子失敗時告訴他:"我也一樣做得不好"讓孩子面對而非逃避挫敗.

38.
鼓勵孩子盡量可能表現得像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39.
對孩子好的意見具有信心.

40.
寧願孩子因自己的錯誤因素而失敗,不願替他做了大部份工作而成功,讓他自食其力,也享受自己的勤勞成果.


摘自http://space.atmovies.com.tw
【網路小品】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有趣的一篇文章
孩子的問題總是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有時候父母得跳出框架尋找解決方案
這都是創意大考驗哩
好好的享受這種甜蜜的負擔吧!

有這樣一對父子:
父親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著名作家、畫家;兒子是哈佛大學碩士、波士頓CitSep音樂指導及劍橋WllRBD電臺製作主持人、作家。這是被視為傳奇的一對父子。
然而,兒子在中學時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試卷上永遠是“C”
作家父親如何讓差生兒子變成優等生?
這個父親叫劉墉。
這個兒子叫劉軒。

2009
9月,劉軒抵達上海為新書《叛逆年代》簽售,接受專訪時,講述了劉墉拜託他考零分的獨特家教故事......



我在臺灣還沒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
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然後就變成了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孩子:調皮、厭學、愛做白日夢,每天憧憬的就是變成一個像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所以我的成績很糟糕,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成績變成了雷打不動的“C”,這讓教過我的所有老師都無計可施。


劉墉終於忍不住找我談話了,在我12歲之後,他就跟我說,我可以直呼他的名字,當然我想叫他爸爸,他也很歡迎。鑒於他對我一直比較寬鬆,所以我多半時侯稱呼他為爸爸,偶爾覺得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叫他劉墉。



現在他要就我的學習成績與我展開討論,我的心情就開始不好了。
他先是沖著我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這個笑容在我看來很陰險。
他對我說:你的老師告訴我,你現在整天夢想著當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變得不愛學習了,對嗎?


是的。


我感覺他的話裏有一些鄙視的成分,這是對一個14歲少年尊嚴的莫大侮辱,我有點挑釁地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


劉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來,那笑聲讓我覺得有點陰鷙的味道:
他考了零分,當了賽車手。可是,你從來就沒有考過零分啊,每次都是
‘C‘
說完,他的手從背後亮出來,沖著我,揚了揚手中那張成績單。


他竟然笑話我沒有考過零分?我真的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我咽了一口唾沫,從喉嚨裏發出低沉的聲音:
那麼,你希望我考個零分給你看看嗎?


他往椅子背上一靠,擺出一個坐得很舒服的姿勢,笑了:


好啊,你這個主意很不錯!那就讓我們打個賭吧,你要是考了零分,那麼以後你的學業一切自便,我絕不干涉;可是,你一天沒有考到零分,就必須服從我的管理,按照我的規定去好好學習。如何?



我們很認真地擊掌為盟,我在心裏已經開始竊笑不已了,我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天底下最可愛、也最愚蠢的父親。但是,既然是,那就得遵守必要的考試規則:試卷必須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著題目不答,更不能離場逃脫,如果那樣的話即視為違約,好不好?


這還不簡單?


我的心裏發出快樂的鳴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沒有問題!


很快便迎來了考試。


發下試卷後,我快速地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答卷。反正這些該死的試題我平時就有五分之三不會,考個零分不是什麼難題吧?第一題是這樣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美國人民反擊納粹的時任總統是誰?


下面有三個備選答案:卡特、羅斯福、艾森豪。


我知道是羅斯福,卻故意在答題卡上塗下了艾森豪的名字。接下來的幾道題都是如此。可畢竟試題是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出的,試題的難度不斷增加,甚至很陌生。
在做後面的題時,我並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答案,所以答題時就開始犯難,但按照約定,我又不能空著不答,最後我只能硬著頭皮,像以往那樣亂蒙一通。


走出考場,我忽然發現自己手心裏竟然出了汗。


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考零分也很難!


我的心情開 始沮喪,因為我覺得我極可能在亂蒙的時候蒙到了正確答案,如果那樣的話,我就考不了零分了。



試卷結果出來了,是可惡的“C”,而不是可愛的“O”


灰頭土臉地帶著試卷回家,劉墉笑眯眯地走過來,提醒我,咱們可是有約在先哦,如果你沒有考到零分,你必須聽從我的指揮和安排。我低下頭,暗罵自己不爭氣,竟然連個零分都考不到。同時也在心裏作好了最壞的準備,他還能怎麼指揮我?無非是讓我好好努力早日考到A而已嘛!


劉墉煞有其事地清了嗓子,說出了他對我的命令:現在,我拜託你早一天考到零分,或者說,你近期的學習目標的向零分衝刺!哪一天考到了零分,哪一天你就獲得自由!


我差點以為我的耳朵壞掉了,或者差點以為劉墉的腦子壞掉了,這樣的大好機會送到他 手上,他竟然將我輕輕放過,並且無限制地給我發補救的機會?


考零分比考A,我覺得還是前者更容易一些。


於是,我看到了一絲曙光。


很快又迎來了第二次考試......


結局還是一樣,又是“C”
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衝刺。
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努力學習。
然後,我開始發現自己有把握做錯的題越來越多。
換句話說,我會做的題越來越多。


一年後,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個零分!
也就是說,試卷上所有的題目我都會做,每一題我都能判斷出哪個答案正確,哪個答案是錯誤的。


劉墉那天很高興,親自下廚房做了一桌菜,端起酒杯大聲宣佈:
劉軒,祝賀你,終於考到了零分!


他沖我眨眨眼,加了一句話:有能力考到A的學生,才有本事考出零分。這個道理你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不過我是早就計畫好了,你被我耍了,哈哈哈......”


的確,我承認我被劉墉——我的爸爸耍了。


在這個賭局中 ,其實我的一舉一動,都早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


可是,把考滿分的要求換成考零分,我就覺得容易接受得多,並且願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努力。


真不知怎麼想的。


後來,我考上了哈佛,讀完碩士,正在讀博士,譯了書、寫了書,拿了音樂獎,獲得了表演獎,似乎在18歲以後,我就再也不去想做舒馬赫第二了。我覺得我完全可以做到劉軒第一。


現在,我跟爸爸一起開了一個博客,主題是兩代人對談的父子博客。我很享受這種可以跟他推心置腹,發表不同見解的交流和溝通。


我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也會跟他定下同樣的零分之約,這絕對是比滿分之約要科學、巧妙,有用得多的約定......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從生活中教孩子理財?


分類:聰明理財


2010/01/12 13:34


理財,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非常重要,與其留給孩子很多財產,還不如灌輸他們正確的理財觀念,否則再龐大的資產,在不善理財的狀況下,一下子便會被揮霍殆盡,所以理財教育要趁早開始。


「給孩子魚吃,不如給孩子釣竿。」畢竟再多的錢,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財,就可以使有限的資產不斷累積,而正確的理財觀念必須從小養成,對於孩子來說,這才是給他們最有價值的財產,所以理財教育是重要又不可或缺的。


理財教育從小開始,避免成為「月光族」、「信用卡奴」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花費闊綽大方,習慣先享受後付款,而支撐起這些高額消費的力量,有些靠的是日益氾濫的信用工具。


現在申辦信用卡、現金卡甚至小額信貸的手續都相當簡便,申請門檻又低,可支用的消費金額往往是本身薪資水準的好幾倍,甚至連沒有工作的學生族群都能輕易的申辦,於是一些面臨消費誘惑的年輕人,見到心愛的精品服飾就拼命刷卡、預支現金,如果沒有預算規劃,可能等到支付帳單時才驚覺成了花光薪水的「月光族」,或是背負高額債務的「信用卡奴」,這都是因為沒有建立良好的理財觀。


八個秘訣,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理財
要給予孩子理財教育,必須自平日生活中做起,並且應該要避免制式、說教型態,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以為「理財」是複雜且令人感到厭煩的事情,而產生排斥,不願意接受任何相關的資訊。


但是,對於父母來說,要教育孩子如何理財,沒有學校可以教你,到底該怎麼讓孩子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學習,實在是一大考驗,所以,我們特別汲取一些父母的理財教育經驗,歸納出八個秘訣,提供給讀者參考:


秘訣1
盡早訓練孩子的數字敏感度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即使會數數了,也未必懂得數錢,因為那只是抽象的聲音或文字,必須讓孩子感受數字的多與少到底有什麼不同,才能建立金錢觀。


例如,點心對孩子相當具有吸引力,有個會計師女兒和銀行經理兒子的陳媽媽就表示,因為自己是一個全職家庭主婦,所以當孩子上學前,每天下午三、四點時,都會為他們安排點心時間,而從孩子三、四歲開始接觸數字後,她便將數字觀念教育,透過點心來執行。


陳媽媽準備孩子喜歡的可愛造型小餅乾,例如飛機、兔子、星星,甚至是數字等造型,以此引起孩子的注意,當發給孩子餅乾後,會先讓孩子算清楚有多少塊餅乾,陳媽媽發現,很快的,孩子便會清楚的感受到,十個餅乾比五個多,也可以吃得比較久,如此對數字的概念就更具體化了。


秘訣2
讓孩子幫忙購物,了解錢的價值
此外,讓孩子陪你去購物,在採買中,教孩子看價錢,並且清楚的讓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的價錢過於昂貴所以你不買;而家裡的沐浴乳用完了必須再買一瓶,此時選家庭號胖胖瓶是因為用得久比較划算;今天購物的預算用完了,所以不考慮多買一瓶汽水回家,以上總總藉此灌輸給孩子,貨比三家不吃虧,以及要有購物預算等概念。


另外,在付款的時候,可以把錢交給孩子請他支付,甚至對於較大的孩子,不妨在需要到便利超商買醬油、鹽的時候,請孩子幫忙跑腿,偶爾把找回來的零錢給孩子當獎勵,並教孩子將錢投到撲滿裡,開始建立儲蓄的觀念,不過,請注意次數別太頻繁,否則孩子若養成要有獎賞才幫忙跑腿的心態,那就不好了。


秘訣3
教孩子具體設定理財目標
當孩子開始有零用錢的時候,就可以教他們定期審視自己存了多少錢,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計算,並記錄下來,而當孩子會寫數字,並且具有基本的加減概念後,可以給孩子一本帳簿,讓他們學習如何記帳。


不過,對孩子來說,單純的記錄很快便會失去新鮮感,一旦如此,便很難持之以恆,幸福人壽業務經理邱瑞蓮就將帳簿加了點趣味,使兩個兒子對記帳相當熱衷。


邱瑞蓮表示,孩子一定有想要買的東西,例如現在最流行的遊戲卡,或是遇到節日、家人朋友的生日,就會想要買禮物,她在帳本上設計一個欄位,讓孩子放置想購買物品的照片或圖像,並將價格標註在旁邊,還會加上在幾月幾號前想要購買,這樣一來,孩子可以確切的知道什麼是理財目標,並學習計算自己是否有能力負擔這筆資金?拿到零用金時,該怎麼存、怎麼分配,才能達到目標?你會發現,孩子為了達成目標,會自動節省平時不必要的支出。


秘訣4
讓孩子記帳,導正消費觀
而就算是在同一個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理財消費觀念也可能差距很大,有些孩子天生個性慷慨、不拘小節,長大後往往容易成為入不敷出的人,但有些孩子則對錢有相當大的不安全感,進而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但這些都是不健康的理財行為,父母必須從旁協助導正。


家中有兩個女兒的惠普科技財務長葉素秋表示,她每周固定發給女兒每人五元的零用錢,讓她們自由運用,但是要求她們必須用電腦Excel軟體製作收支表,記錄下每筆花費和結餘,然後,每月的家庭會議中,會讓兩個孩子將收支表秀出來,報告她們這個月如何達成理財目標,是否有出現過於浪費的不必要開銷,或太過節省的狀況,並讓姊妹兩人互相交換心得,父母則站在協助的顧問角度,經由相互討論以導正孩子理財消費的觀念。


秘訣5
為孩子開立銀行帳戶
教孩子儲蓄,一般先從存撲滿開始,但當撲滿已經有不少的存款時,不妨帶孩子一起到銀行去開設一個屬於他的存款帳戶,且最好讓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款簿,如果不放心,也清楚的讓孩子知道你將簿子放在哪邊。


有了這個帳戶後,不管存錢或是領錢,最好都讓孩子全程參與,藉此使其明白銀行的功能,並教孩子看懂存款帳簿,以了解當活儲存款達五千元以上會開始孳息,而帳簿裡的錢愈多,那麼利息就會愈來愈多。


秘訣6
借錢給孩子,培養貸款觀念
邱瑞蓮並指出,孩子有時候想購買物品的價格和自己能存的錢,有很大的落差,這時候,除了要孩子調整目標之外,其實可以適度的「借錢」給孩子,讓他有借錢、還錢、並支付利息的觀念。


以她家為例,需要購買父親節禮物時,大家商量好了媽媽出五百元,兩兄弟各出二五元,如果在父親節前夕孩子中有人存款還差五元,那麼不妨讓孩子先以預支零用錢的方式,從下次的零用錢扣除,或是分次扣款,不過,一定要先讓孩子提出還款的方案後,才能借出,並且要徹底執行,避免孩子耍賴,另外,孩子也可以向兄弟姊妹借款,這時父母最好當仲裁人,讓其約定如何還款、何時還清等,最好可以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使孩子了解到借、還錢的重要性,培養其責任感。


秘訣7
從遊戲中體認,善於理財才能致富
其實,坊間常見的「大富翁遊戲」算是入門的理財學習法,有買賣、投資行為,而機會、運氣的設置,更是讓參與遊戲的人可以體認到,人生有許多不能預期的變數和風險,所以必須要有適度的規劃,否則有可能面臨負債累累甚至破產的情況。


林太太家中有個即將上小學的兒子,今年過年一家三口一起玩大富翁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林太太發現第一次玩的時候,兒子拚命的買地、建屋,幾乎什麼東西都想擁有,一點也不考慮手上資金的多寡,最後雖然擁有最多的房地產,卻是最早破產,但當第二次玩的時候,兒子開始會去思考,手上必須要預留多少資金,再決定是否可以做投資,漸漸的從遊戲中,發展出一套穩健的理財模式,反而累積下不少財富。


而若是國小五、六年級,甚至國高中的孩子,則可以用國外流行的「現金流遊戲」來教育,這個遊戲更加複雜,每個參與遊戲者,都有一個工作身分,可能是醫生,也可能是大廈管理員,而銀行每個月會依據身分的不同給予不同的收入,當然日常支出也會因此而不同,藉由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知道,收入多不一定就是富有的代表,只要善於理財、投資,就能完成許多理財目標,當達到想要做什麼不怕沒錢支付的財富自由時,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秘訣8
從生活週遭找投資標的
「投資」可以說是理財項目中,較為困難的一課,要讓孩子徹底了解投資,更不容易。其實,父母只要讓孩子知道,所謂的投資股票就是用錢購買該公司的股票,當公司獲利,所投入的本金便會因此增加利息,反之,該公司一旦經營不善,則這些資金將會貶值。


坊間有許多人提倡為孩子開戶投資基金,甚至是購買股票,但是卻忽略了讓孩子參與,林太太建議,首先要讓孩子認識所投資的企業,可盡量選擇孩子熟悉的公司股票,像是家裡有宏碁的個人電腦,媽媽持有英業達子公司英華達生產的OKWAP手機,常去買茶葉蛋的統一超商等,這些品牌都出現在孩子週邊,他們並不陌生,進而可以陪孩子一起注意所投資公司的相關營運消息,藉此讓他們知道,哪些訊息會促使其股票漲價或跌價,以及對所投資的錢會有何影響等,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自然就學會簡易的股票投資原則。


謹守三大原則,避免教出反效果
不過,在教孩子理財時,為人父母往往會出現一些盲點,使得教導的過程中出現反效果,因此有三項原則是父母們要謹記的:


原則1
讓孩子真正擁有錢
在許多人的成長記憶中,父母都會支應零用錢,逢年過節也會從長輩手中拿到不少的紅包,可是父母通常都會將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錢或是長輩送的紅包,用「爸媽替你存下來」的藉口,全數收回去,這反而會造成孩子一拿到錢就趕快花掉的壞習慣,因為他們多會認為,存下來只會被大人「沒收」。


原則2
給建議但支配權交給孩子
大衛
歐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銀行》一書中點出,多數父母即使讓孩子擁有存款,卻完全不給他們支配權,往往孩子要買什麼,父母認為不必要,便極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溝通經驗,倒不如給意見由孩子自行評估。他以兒子想換新腳踏車為例,他們不贊同但也不阻止,只是分析原本的腳踏車仍新且堪用,而想購新腳踏車除外型炫之外,並沒有特別好用的功能,但價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後決定權還是在孩子,終於讓兒子不再堅持。


大衛歐文認為,畢竟孩子未來還是要自己決定如何支配金錢,現在做錯決定也許只是損失幾十元,最多幾千元,可是卻能換取一個教訓,以免長大後一賠可能就上萬元,或甚至傾家蕩產。


原則3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
孩子開始有零用錢之後,就要讓他學習如何花自己的錢,這樣才會懂得珍惜金錢。可以和孩子協商,如果是學費、教材費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費,就由父母出錢,但如果是自己想買的玩具、出遊時的紀念品、朋友的生日禮物等,則要讓他們自己付錢,因為人性都是一樣,一旦是別人付帳,就容易流於濫花、浪費的情況。
只要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引導他們採用合理的理財方式,加上秉持上述這些原則,不要以自己的立場去干涉孩子的理財細節,那麼孩子便可以從中學習一輩子受用的金錢價值觀,輕易藉由理財就能致富。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寫功課



王文華: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寫功課

2009-12-31
中時樂活 作者:王文華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4+172009123101268,00.html



幼兒學寫字的迷思
從遺憾變為祝福
給媽媽一個從容的早晨
更多內容詳見《親子天子》網站



寫功課常讓孩子痛苦,家長更苦惱。趁早建立孩子寫作業的模式,善用計時器,養成好習慣,適時放手,親子關係再也也不緊繃。




上了一天班好累,回家打開門,赫然發現孩子賴在沙發上扮毛毛蟲。



「作業呢?寫好了嗎?」



「沒??



長長的尾音,滿滿的不耐。



你呢,心頭無名火起:「還沒寫完?快去寫呀!」



「好啦?」毛毛蟲處於冬眠狀態,尾音愈拉愈長,身體動也不動。



終於,在你忍無可忍,破口大罵後,孩子百般不願的進到書房,開始與作業長期抗戰。


等到華燈初上,你已整治妥當一桌美味佳肴,進到書房看看孩子,作業寫了多少? 



「嗯??



孩子吱吱唔唔,連正眼都不敢瞧你一眼,你將聯絡簿拿來一看,天哪,四項作業只寫半樣,那半樣還是錯字連篇……



每天每天,都要和孩子這樣奮戰嗎?



如果孩子不能自動自發寫作業,親子相處,只剩下作業的拉鋸戰,親子關係怎麼和諧呢?


 


別傷腦筋,我們來想想方法:



培養自動自發習慣要趁早



如果你家孩子,現在還是幼稚園、低年級,恭喜你,你還有幾年的親子甜蜜時光,要好好把握。


趁這幾年的黃金時光,孩子的功課量還不重,你可以籌備一個打造完美小孩的計畫。


孩子放學回家,招呼他,洗個手,弄盤水果、點心,陪他坐下來看看功課是什麼。你的笑容要甜美,點心要好吃,更重要的是,讀書寫字的氛圍要足夠,讓孩子明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功課。



愈早陪讀,孩子愈早養成自己寫功課的習慣;愈早下工夫,他長大後依賴你的機會就愈少。


書房最好有窗,光線要明亮,寫功課時,放點輕柔音樂,書桌上,只留下作業,書架上,擺滿孩子愛讀的書。



低年級孩子的功課不多,很快就能寫完。即使五分鐘完成作業,你最好再揀本好書讀給他聽,儘量讓孩子維持回家有三十分鐘坐在書桌前的習慣。



遇到不懂的功課,陪著孩子找工具書,和他討論。總而言之,在孩子習慣養成前,你得讓他練習「遇到困難時,我可以得到哪些協助的方法」。



寫字的筆順對不對?看書的距離對不對?如何整理書包,怎樣打電話請教老師或同學?


還有寫作業的態度好不好?是一次解決一項作業?還是每樣作業都想摸,最後什麼都沒做好?



習慣養成階段,你要辛苦一點,等孩子建立好習慣,態度對了,你就會很輕鬆了。



善用計時器,不必再生氣



在台灣,回家作業就像希臘神話薛西弗斯的巨石一樣,天天都有,無法逃避;不同的是,薛西弗斯的巨石是為了懲罰他,老師們出的作業卻蘊藏了希望孩子能溫習、預習功課的目的。



孩子小,往往還不懂得把握時間(也可能是還不懂什麼是時間),這時可以運用計時器來幫忙。現在的計時器功能愈來愈強,價格也不高,我們家就買了兩、三個。



第一次用計時器,可以先幫孩子測一次時間,這樣就有了依據。



家長可以把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切割成兩三個「小節」,節與節間,休息一下。隨著孩子年紀漸長,適度拉長節的時間,略減休息時間。



每個孩子專注的時間不一樣,藉由計時器,可以幫孩子了解:只要專心做一件事,事情就能很快做完。



利用計時器,先要求孩子專心寫功課,再要求他全都要寫對,最後才要求他把作業寫得又快又好,循序漸進。



有了計時器,就不必一直守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在時限內,完成該做的事,習慣養成後,再讓計時器退隱江湖吧!



如果孩子已經中高年級了,回家還是拖拖拉拉寫作業,嗯,別擔心,還是有方法。


家長放手,但不放任



寫作業,是孩子的責任,父母愈把作業放嘴上,孩子愈不把它放心上。想讓孩子自動自發完成功課,先決條件就是──那是孩子的責任,不是父母的。



父母愈早勇於放手,孩子愈早把責任扛在身上。


所謂的放手,並不是放任,家長是孩子背後支持的力量,當他山窮水盡疑無路時,父母就是柳暗花明那一村。鼓勵孩子勇敢去沉思,去練習,想方法自己解決。



當然,你也應該讓孩子記下來,把不會做、做了有疑問、想了卻找不到方法的作業,帶到學校去找同學或老師。



我就要求我們班同學:回家做習題,遇到不會的地方,一定要把推想過程記錄下來,雖然一時沒想到方法,可是動過腦了,隔天找老師,大家再一起找出答案來。



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利用做功課的機會,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找到解決問題的管道與方法。



這種能力,會陪他一輩子的。



萬一孩子每回寫功課,都寫到很晚很晚,怎麼辦?



別怕呀,偶爾晚睡不是你的錯,他自己拖拖拉拉,隔天就得接受整天沒精神的懲罰;他作業亂寫,隔天老師自然會處罰他。



這叫做自然懲罰法,除非他天天如此,否則偶爾讓老師替你教教孩子,這不就是我們送孩子去學校的目的?



同理心讓孩子甘心練習



很少孩子喜歡寫作業的。



在這裡,狹義的作業指學校功課;廣義作業包含安親、課輔、才藝班的練習作業。



試想一個畫面,上了一天課的孩子放學後,背著沉重書包,趕場上各種才藝、課輔班,回家還要寫作業,你覺得孩子快樂得起來嗎?



大人上班累,孩子上課也累呀,家長要有同理心,告訴孩子,你是站他這邊的。像我都告訴女兒,拔鼻小時候也超討厭寫作業的。



我們也很羨慕外國小孩回家作業只有一點點,能夠享受快樂的童年;但是國情不同(寫到這裡,我想明天開始,我要對學生好一點,功課少一點),學校、家長的要求不同。如何才能培養出一位每天回家,自動自發拿出作業,而且寫得快又好,寫完還自動彈琴,拉小提琴,閒暇還能跳芭蕾,背弟子規?



這種超完美的小孩,應該只有在夢裡才有吧!



既然大多數孩子都不可能是那種超完美小孩,那麼,何不卸下大人的面具,帶著童心,檢查一下孩子的各種額外作業:



英文重要嗎?鋼琴重要嗎?美術重要嗎?



這些額外的學習,有幾項出於孩子的自由意願;有哪幾項是鄰居有,同學有,好像我們家也非有不可的「場面」才藝?



為了你的荷包,為了孩子的快樂童年,勇敢砍掉幾個吧!



安親、課輔也一樣,如果這家安親班的目的,是陪著孩子做完功課,再補充孩子不足的地方,而非「考試都要拿到全班全校第一」,那就留著。否則,你該考慮,要再增加孩子的負擔嗎?



想讓孩子快樂上學,快樂練習,那就應該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肯為它流汗苦練,衣帶漸寬終不悔。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生受用的愛情守則



  想要擁有一份美好的愛情,只有一顆深愛著對方的心是遠遠不夠的。若沒有足夠的智慧,傻傻地堅持那種非瞎即聾的所謂痴情,你的愛情股要麼會被套牢,要麼讓你賠得血本無歸。為了最大限度地躲避風險,聰明的女人,快來看看下面一生受用的愛情守則吧,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精典一生受用的愛情守則

1.不要為了寂寞去戀愛,時間是個魔鬼,天長日久,如果你是個多情的人,即使不愛對方,到時候也會產生感情,到最後你怎麼辦?

2.不要為了負責而去結婚。要知道,不愛對方卻和對方結婚是最不負責的。即使當時讓對方很傷心,但是總比讓他幾年甚至一輩子傷心強。

3.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麼催,都不要隨便對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價。

4.感情的事基本上沒有誰對誰錯,他(她)要離開你,總是你有什麼地方不能令他滿足,回頭想想過去在一起的日子,總是美好的。當然,卑劣的感情騙子也有,他們的花言巧語完全是為了騙取對方和自己上床,這樣的人還是極少數。

5.和一個生活習慣有很多差異的人戀愛不要緊,結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長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6.有人說戀愛要找自己喜歡的人,結婚要找喜歡自己的人,都是片面的。戀人不喜歡自己有什麼可戀的?老婆自己不喜歡怎麼過一輩子?

7.真愛一個人,就要盡量讓他。

8.在要求對方必須是處女的時候,想想自己是不是處男,如果是,你可以,如果不是,你憑什麼?

9.不要隨便和別人上床,否則將來遇到一個真愛但他潔身自好有原則的男人,你會後悔當年的所做所為。

10.不要因為自己長相不如對方而放棄追求的打算,長相只是一時的印象,真正決定能否結合主要取決於雙方的性格。我見過的帥哥配醜女,醜女配帥哥的太多了。

11.女人要學會扮靚自己,不要拿樸素來做擋箭牌,不要拿家務做藉口,不懂時尚,你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12.戀愛的時間能長盡量長。這最少有兩點好處:


  一,充分,盡可能長的享受戀愛的愉悅,婚姻和戀愛的感覺是很不同的。


  二,兩人相處時間越長,越能檢驗彼此是否真心,越能看出兩人性格是否合得來。這樣婚後的感情就會牢固得多。

13.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壞不是指心腸狠毒,自私無情什麼的。而是指油嘴滑舌,花言巧語。一般的好男人以為說情話是油嘴滑舌,輕浮肉麻的表現,所以不願去做。要油嘴滑舌一點。為什麼不能做個心好嘴滑的男人呢?

14.離婚率高至少反映了好壞不同的兩點:好的一點是人們的觀念已經趨向人性化,不再為封建思想而禁錮自己,壞的一點是對於婚姻的輕率。沒想好結什麼婚?

15.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是因為婚前已經往去墳墓的路上走著。就算不結婚也會在墳墓前分手。為什麼不先分手就一頭鑽進墳墓呢?

16.只會讀書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們也只會在需要的時候去翻看一下,只會扮靚的女人只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樣。服飾美容是做好一個女人的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你還需要多看書。這樣你會發現生活更加美好。

17.平平淡淡才是真,沒錯,可那應該是激情過後的平淡,然後再起激情,再有平淡。激情平淡應呈波浪形交替出現。光有平淡無激情的生活有什麼意思?只要你真心愛他,到死你也會有激情的。

18.你愛他嗎?愛就告訴他,何必把思念之苦藏在心底深處。怕樣子,地位,身份不相配?別怕,愛一個人是美好的。

19.老婆和老媽掉進了河裡,我先救老媽,因為是老媽給了我生命,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丟下她不管。老婆如果沒救上來,我可以再給她陪葬,在墓裡繼續我們的愛情。

20.草率地結了婚已經是錯了,再也不要草率地去離婚。先試試看,真的不行再離也不遲。

21.經常聽說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種什麼味道,女人味又是一種什麼味道嗎?男人味就是豁達勇敢,女人味就是溫柔體貼。

22.魅力是什麼?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我,端莊幽雅的女人我才喜歡。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不夠漂亮。

23.初戀都讓人難忘,覺得美好。為什麼?不是因為他(她)很漂亮或很帥,也不是因為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而是因為人初涉愛河時心裡異常純真,絕無私心雜念,只知道傾己所有去愛對方。而以後的愛情都沒有這麼純潔無瑕了。純真是人世間最為可貴的東西。我們渴求的就是她。

24.初戀的人大多都不懂愛,所以初戀失敗的多。成功的少。結婚應該找個未婚的,因為誰都喜歡原裝。而戀愛,還是找個戀愛過的人才好。因為經歷過戀愛的人才知道什麼是愛,怎麼去愛。

25.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這樣,不過,一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裡去。

26.一個男人能不能給你安全感,完全不取決於他的身高,而取決於他的心高。高大而窩囊的男人我見過不少。矮小而昂揚的男人我也見過。一個男人要心高氣傲,這樣才像男人。當然,前提是要有才華。

27.天長地久有沒有?當然有!為什麼大多數人不相信有?因為他們沒有找到人生旅途中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也就是冥冥中註定的那一個。為什麼找不到?茫茫人海,人生如露,要找到最合適自己的那一個談何容易?你或許可以在40歲時找到上天註定的那一個,可是你能等到40歲嗎?在20多歲時找不到,卻不得不結婚,在三四十歲時找到卻不得不放棄。這就是人生的悲哀。

28.為什麼生活中很少見到傳說中天長地久,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因為這樣的感情非常可貴,可貴的東西是那麼好見到的嗎?金子鑽石容易見到嗎?

29.戀愛時感性點,過日子理性點,穿衣服性感點。

30.性感是什麼?坦胸露乳麼?那路邊沒穿衣服的女丐性感不?性感不是僅僅指衣服穿得少,而是該種性別煥發出來的與另一種性別迥然不同的特質。一個衣著講究,端莊優雅的女人我一樣覺得很性感。
31.一般的男人穿西服喜歡襯衣上系條領帶,束得緊緊的,我卻喜歡不系領帶,敞開最上的扣子,我覺得這樣更性感。

32.從前失戀之時,我都會恨她,恨她為什麼這麼薄情寡義,聽到有關她的不好的消息,我都會偷著樂,現在不了,現在即使失去她,我也會祝福她,衷心希望她能過得很好。她過得不好我會很難過。這也是喜歡和愛的一個區別。

33.和聰明的人戀愛會很快樂,因為他們幽默,會說話,但也時時存在著危機,因為這樣的人很容易變心。和老實的人戀愛會很放心,但生活卻也非常得乏味。

34.女人不要太好強,有的女人自尊心過強。是別人的錯她態度很強硬,是自己的錯她同樣態度很強硬。她總以為去求別人是下賤的表現,她是永遠不會求男人的。這樣的女人很令人頭疼。聰明的女人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堅強,什麼時候該示弱。好強應該對外人,對愛的人這麼好強你還要不要他呵護你啊?

35.男人大多愛嫖妓,**的愉悅當然是一原因,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和妓女相處會感覺非常的愉快,想說什麼話就說什麼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且妓女會撒嬌,這讓男人感覺自己更像男人,那麼,女人為什麼不能在床上扮演一個妓女呢?

36.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內涵,內看談吐,外看著裝。還可以看寫字。談吐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著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位,寫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37.想知道一個人愛不愛你,就看他和你在一起有沒有活力,開不開心,有就是愛,沒有就是不愛。

38.有的人老是抱怨找不好人,一兩次不要緊,多了就有問題了,首先你要檢討自己本身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那你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眼光了,為什麼每次壞人總被你碰到?

39.有人說男人一旦變心,九頭牛也拉不回,難道女人變心,九頭牛就拉得回來嗎?男女之間只在生理上有差異,心理方面大同小異。

40.愛情與人品沒多大關係,從前有個女同事跟我說她喜歡射鵰裡的楊康,不喜歡郭靖,我很驚奇,愛壞厭好?後來想想,也沒什麼,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是不對。可他對愛情卻很執著,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能享有愛?現實生活也有這樣的例子,古惑仔也有古惑仔的愛情。

41.有人說沒有麵包的愛情終究會夭折。我說說這話的人不懂什麼是愛情。從前戀愛我很反感別人說女方這條件好那條件好。我不管你什麼出身,什麼學歷,什麼地位,如果我愛你,你擦皮鞋甚至做妓女我也無所謂。大人說我幼稚,沒有錢怎麼過日子?我說有錢沒愛過的是什麼日子?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喝水吃醃菜我也是高興的。

42.如果真愛一個人,就會心甘情願為他而改變。如果一個人在你面前我行我素,置你不喜歡的行為而不顧,那麼他就是不愛你。所以如果你不夠關心他或是他不夠關心你,那麼你就不愛他或他不愛你,而不要以為是自己本來就很粗心或相信他是一個粗心的人。遇見自己真愛的人,懦夫也會變勇敢,同理,粗心鬼也會變得細心。

43.彼此都有意而不說出來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在盡情的享受媚眼,盡情的享受目光相對時的火熱心理,盡情的享受手指相碰時的驚心動魄。一旦說出來,味道會淡許多,因為兩人同意以後,所有的行為都是已被許可,已有心理準備的了,到最後漸漸會變得麻木。

44.一個蘿蔔一個坑,說的是婚姻情況。事實上對於愛情來說,是不成立的,優秀的人,不管男女,都會是一個蘿蔔好幾個坑。所以這個世界天天上演著悲歡離合的故事。

45. 性和愛是可以分開的。性其實只是人的一種很正常的生理慾望。就和吃飯喝水一樣,餓了就要吃飯,渴了就要喝水。飯我們既可以自己弄著吃,吃完洗碗洗鍋放好,也可以去館子吃,吃完嘴一抹,拍屁股走人。剩下的可以不要。所以對於性,很多人在需求時也會去外面“吃”。吃完付錢走人,不需要把對方帶走。但自己做的和外面買的味道是有點不同的,到底誰好誰壞,就看各人的口味了。

46.有兩種女人很可愛,一種是媽媽型的,很體貼人,很會照顧人,會把男人照顧的非常周到。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感覺到強烈的被愛。還有一種是妹妹型的。很膽小,很害羞,非常的依賴男人,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激發自己男人的個性的顯現。比如打老鼠扛重物什麼的。會常常想到去保護自己的小女人。還有一種女人既不知道關心體貼人,又從不向男人低頭示弱,這樣的女人最讓男人無可奈何。

47.有外遇並非壞男人的專利,好男人一樣有,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男人時,不要一棍子打死,可以試著給一次機會,能改還是可以在一起的。幾十年的感情不容易,對於男人的偶爾出軌,有時候不必看得過重。

48.吝嗇是男人的大忌,就算窮也不要做出一副窮樣。有人抱怨女人只愛男人的錢,其實也並不一定就是這樣,有的女人喜歡男人為她花錢,有時候也是為了證實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位置,男人如果喜歡一個女人,一定願意為她花錢的。

49.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因為在異性面前,男人總喜歡表現自己很男人的一面。這樣也才像個男人,所以大男子主義有時候是必須有的。

50. 追求愛慕的異性是很常見的說法。其實對方不喜歡你,你再怎麼追也沒用,對方喜歡你,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或許真有一天他被你的誠意所打動,可最終大多還是會分手的。因為愛情不是感動,你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伴侶,即使一時接受你,將來碰上他心儀的那一位,一樣會離開你。當然,對於喜歡你的人,你還是需要花點心思去討好他的,因為這樣才像拍拖,才浪漫。

51.經常有人問在朋友和戀人之間叫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多餘的。真正懂你的朋友或戀人,他們會體諒你的行為,如果不體諒你,因此失去也不必太在意。朋友或戀人是要互相幫助的,而不是硬性遷就的。

52.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常常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支持他的女人,那一個失敗的男人的背後,是不是也常常有一個明明有聞的瞎搗亂的女人呢?

5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是如果我還沒經滄海或是剛到滄海打了個轉就回來,而且也沒到過巫山就一頭鑽進了圍城怎麼辦啊!

54.浪漫是什麼?是送花?雨中漫步?樓前佇立不去?如果兩人彼此傾心相愛,什麼事都不做,靜靜相對都會感覺是浪漫的。否則,即使兩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覺不到浪漫的。

55.是否門當戶對不要緊,最重要應該是興當趣對,不然沒有共同語言,即使在一起,仍然會感覺到孤獨。

56.學會用理解的,欣賞的眼光去看對方,而不是以自以為是的關心去管對方。

57.幼稚的人和幼稚的人在一起沒什麼問題,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在一起也沒什麼問題,成熟的人和幼稚的人在一起問題就多了。

58.有的女人戀愛時讓男友寵著自己,結婚後仍然要老公百般寵著自己,卻忘記做為一個女人應該做的份內之事。這樣的女人是不懂得愛情的。

59.持久的愛情源於彼此發自內心的真愛,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任何只顧瘋狂愛人而不顧自己有否被愛,或是只顧享受被愛而不知真心愛人的人都不會有好的結局。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禮貌比沒專業更糟~~~有孩的爸媽們必讀的一篇好文! 


在美國銷售超過百萬冊、掀起討論風潮的《優秀是教出來的》(The Essential 55)一書作者隆.克拉克(Ron Clark),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3次的小學老師。他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不論本來成績、操行如何,他都能讓學生脫胎換骨,從問題小孩變成優等生。克拉克的55條規則中,第1條是「遇到人要主動稱呼」;第2條是「當別人說話,看著他的眼睛」; 3條是「如果別人有出色表現,不要吝嗇鼓掌恭喜他,應該持續3秒,角度要剛好」......瞧,這些原則放在職場上,不是一樣適用

沒有人不期待伯樂跟貴人出現。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有人卻只留下嘆息?


是「禮貌」。它是企業家看人、用人的線索,它在第一時間決定留給對方的關鍵印象。什麼樣的禮貌只有50分,什麼樣的禮貌卻有120分?職場上,如何透過好禮貌種下機會與成功的種子?沒有人否認專業與內涵是職場最重要的通行證,但問題是,往往還來不及亮出來,對方已「砰!」地一聲將大門關上。沒有人不渴望遇見伯樂或貴人,但事實可能不是他不來,而是明明已走到跟前,卻被你自己擋駕。

有一張無形的網,比學歷、能力更早橫跨在機會之前,它決定你是廣結善緣,四處播下好運的種子;或是連舞台出現都渾然不覺,還把它拒之門外。這是讓人意外的兩個字、記憶中久違的兩個字、有些「八股」的兩個字,但卻是威力驚人、效果神奇無比的兩個字。它是小學教的第一課,卻也是最多老闆抱怨員工不及格的科目----它的名字叫做:「禮貌」。

今年8月,《Cheers》雜誌針對超過4千位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禮貌」高居主管眼中「七年級表現最需加強的部份」第2名(49.0%),僅次於「抗壓性」(58.1%),甚至遠超過「執行力」(21.1%)、「應變能力」(16.5%)與「國際觀與外語能力」(6.7%)。

沒有「不拘小節」這回事


耐人尋味的是,七年級生己也同意這項觀察。在他們自我評估「有待改進」的特質上,「沒禮貌」同樣排名第2禮貌的影響力有多大?在關鍵時刻,它造成的結局差異,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

去年勞委會職訓局調查492家企業,其中33%表示,即使條件再好,都不會把「自以為是狂妄自傲」的求職者列入任用考慮;27%與20%的企業更明白表示,不會錄用「表達遲鈍不知所云」及「不懂禮貌」的人。美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Vault剛完成今年度的面試禮儀調查,數字也顯示:70%的企業主管只要對方遲到超過15分鐘,就會自動將他貼上「不合格」標籤。同樣高的比例還包括面試中撥打手機、突然離席超過10分鐘等等。反過來說,禮貌與成就間的正向關係,則愈發明確。去年底,美國《財星》雜誌對7,590位美國人的統計說,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高收入者與人爭執或犯錯後,道歉的比率是年薪25千美元者的兩倍。

這不是風格至上、特色當道的年代嗎?為什麼「小節」突然又變得如此重要?當每個人每天見面的人愈來愈多、平均一人被分配到的時間愈來愈短;當愈來愈多企業家體會用才決策中,「人品」更甚於能力時,禮貌好壞自然成為底定第一印象的要素,是能夠最快「見微知著」,判別人才的線索。

沒禮貌比沒專業更糟


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不同場合都談過「收訊力」 傾聽的力量:「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他歸納成功之道時指出。

10
年前,張忠謀在交通大學對高階經理人授課時,特別提到他與人對話時進行的「收訊力測驗」:「第一個看我講話時,他會不會打斷我?」張忠謀說:「打斷話的人既不禮貌也對自己不利,因為他打斷我,以為知道我接著要講什麼,可是90%他都猜錯。」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是另一個善於從小處識人品的例子。

統一企業內部文化非常講究守時,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台南幫大老吳修齊在世時,即使90高齡,出席任何場合仍必定準時到場。就算因為突發狀況晚到,也一定會事前通知對方,細心致歉。以他為表率,包括高清愿、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企業界都以準時知名。「守時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說話算話」,高清愿曾這麼說,「慣常遲到的人,行事風格也可能較為懶散、馬虎,個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正因為可以「由小窺大」,一個人禮貌好,經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績更容易讓人記住。

曾任新聞主播、目前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吳恩文自己開設了一家顧問公司,他選人時,禮貌權重甚至排到第一。因為站在老闆的立場,「我可以教你技能,沒辦法教你教養」吳恩文指出,一句話道破許多企業主共同的心聲。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誤沾「沒禮貌」的標籤,未必真是人格本質不好,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輕忽,認為「沒有也無所謂」,有時則根本是因為「不知道」。


永遠不會有「下一次」


暢銷書作家吳若權最近到南部一家企業授課,每次到高鐵站接他的都是同一個小夥子,臉色愛理不理、態度冷淡。這反而激起吳若權的好奇,因此總會刻意和他攀談幾句,看看他有什麼反應。前兩次,吳若權都覺得「碰到釘子」,直到第3次,這個年輕人才突然冒出一句:「吳老師,我覺得你人很好。」對年輕的世代,吳若權發現他們普遍不習慣主動與人互動、不擅長「察言觀色」,反正「有事你來問我就好」。另一個心理因素則是認為「第1次不熟、不需要」。「但職場上很多事是沒有第2次、第3次的,」吳若權語重心長地說。

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莊財安也有類似經驗。開車載下屬出去,「他們不管你,上車直接坐上後座,突然間我就變司機了。」或是面談時大剌剌癱在沙發裡、吃飯時用叉子插起麵包就啃,新生代不知道、也不覺得這樣做失禮,受到提醒時還會非常驚訝。

有個故事,莊財安整整記了30年,一直讓他自我惕勵。當年他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時,校長對所有應屆畢業生說:「有同學寫信給我,請我幫他介紹工作,我看到信就不想幫他了,因為信上寫著『某某某校長敬啟』。哪有人叫別人看信,還得恭恭敬敬?」

從這個故事出發,莊財安分析,建立禮貌得經過3個階段:
「知 道」,具備通用禮儀的知識,才不會誤用鬧笑話;
再來是「觀察」,注意別人、尤其是前輩如何待人接物;
最後才是「練習」,透過生活具體實踐。


只要有心,學會「禮儀」並不難,至少可以做到「不失禮」,但一個人會被認為「有禮」、「好禮」,甚至成為一種個人魅力與人際競爭力,絕對是來自更高的境界。

簡單地說,就是5個字:「心中有別人」。


有趣的是,這層含意早默默藏在英文字「禮節:etiquette」的字源由來裡。"etiquette"出自法文,原意是「牌子」。為了保護凡爾賽宮美麗的花園,法國人特別立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破壞。久而久之,本來的「請勿進入」開始擴大內涵,除了指稱「合宜的應對進退」外,更進一步解釋為「不要輕率踐踏人們內心的花園、「舉止言行讓人感受親切與溫暖」。

頭銜愈高,確實愈有禮,愈成功的企業家,在禮貌上嚴以律己的程度,反而愈讓人吃驚


像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他寫紙條交辦部屬工作,從來都用「請您」開頭,平時極少疾言厲色。即使訓斥,語氣都非常和緩。從擔任嚴長壽特助開始,已共事12年的亞都麗緻大飯店營運副總經理范希平由衷說:「非常佩服他的修養。」說是「修養」,因為嚴長壽待人接物的細節裡,處處可以見到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范希平剛當上嚴長壽特助時,與另外兩位助理在辦公室裡接電話,總習慣先說「請問您哪裡找?」先確認來人身分後,再轉接給嚴長壽。有一天嚴長壽聽到,突然慎重交代:「不要問對方『哪裡找』,不管是誰,都先說我不在。」「知道你是誰,再告訴你總裁不在,你會怎麼想?」范希平頓時學到一課:就算說話再客氣,多了這個「打量身分地位」的動作,都等於在傷害對方。

長期在嚴長壽身邊耳濡目染,後來甚至因此左右范希平的生涯抉擇。曾經有位企業家大老想來挖角,約范希平吃飯,整個過程都非常禮遇客氣(假的,這種有求於人的演戲之企業界老闆非常多 ),卻在最後對方叫司機到車上拿資料時,不經意破口大罵:「你這腦袋裝大便啊!跟你講放在裡面,怎麼會找不到?比豬還笨!」「要是我為你做事,你罵我不也這樣罵?」這一念讓范希平決定繼續留下,如今這位大老的企業王國已然崩塌,范希平卻在亞都麗緻一路歷練到獨當一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以小窺大」!

在嚴長壽帶領下,禮貌早已成為亞都麗緻的DNA,但他要求的不僅止於「顧客至上」,更是「客人至上」:「即使沒光顧,只要踏進亞都麗緻,就是客人。」即使明知道他只是進來借廁所、吹冷氣,仍然必須以禮相待。


我們經常問:「有禮」跟「虛偽」有什麼不同?答案並不複雜,禮貌的「動機」與「一致性」,就是檢驗的準則。


有禮,貴人自動上門來!


大家都知道對大人物要有禮貌,但是面對跟業務不相關、看來不起眼的小人物呢?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都知道:「山水有相逢」。今天再微不足道的某人,都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變成你的「貴人」,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

在東方,最傳神的詮釋莫過於兩千多年前,張良為「圯下老人」黃石公撿鞋的故事。若不是張良三番兩次、耐著性子忍受黃石公的無理喝斥為他服務,又怎會贏得青睞,得到《姜太公兵法》,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在西方,一樣因此出現戲劇性的歷史轉折。

19
世紀,有一對老夫婦專程到哈佛大學拜訪校長,兩人衣著樸素廉價,祕書馬上判定不可能帶給哈佛什麼「好處」,當下冷冷回答:「校長很忙。」「我們可以等,」老婦人回答。幾小時過後,校長總算不耐煩地出現。老婦人說:「我們的兒子曾在哈佛讀過一年,很喜歡哈佛。但他去年因為意外過世,因此我們想在校園中為他留下紀念。我們想捐棟大樓給哈佛。」「你們不知道建棟大樓要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750萬美元,」校長輕蔑地說。同時心想,這樣應該可以把兩人打發走了吧?「只要這麼多?那我們為什麼不乾脆自己蓋棟學校?」只見老婦人轉頭對老先生說。老先生正是當時著名的鐵路大亨史丹福,而後來這個學校,就是孕育無數人才、成為矽谷創新引擎的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誰說貴人、機會不來敲門?當你這樣抱怨的時候,不妨想想,是不是哪天因為自己的粗魯無禮,不知不覺把他們趕走?

吳恩文認為「很多生意是來自於信任,很多信任是來自於尊重,吳恩文說,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人緣好、運勢佳?說穿了,無非是透過這些點點滴滴。用心當個「好禮人」,讓身邊多點貼心的感激,少點「你那什麼態度啊!」的抱怨,受用無窮的絕不是別人,最終還是你自己!

再跟你們說個故事;多年前,好友的父親(富商)在一天穿著汗衫及短褲進入BMW代理商公司,一進去,就說,我要訂2BMW,馬上被業務員轟了出來....          

記得:禮貌是一種習慣,平常就要強迫自己養成.即使對不起眼的人都不可失了禮貌....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夫妻生活把脈

我太太可以把二十分鐘的劇情,一直叨叨絮絮地講,連續講三十五分鐘給我聽!我……我的耳朵有時真的很受不了啊!哈,男人挑「重點」講,女人挑「細節」講,不是嗎?

男女之間的相處,一直存在著一些溝通不良的問題;有時男人會嫌女人太囉唆,有時女人也會嫌男人說話時「愛講不講、不理不睬」!結婚以前恩恩愛愛、如膠似漆、花前月下、形影不離,或抱著電話猛說不停;可是,結婚以後,情勢大大改觀,男女兩人似乎變得話不投機,甚至懶得說話。
就有個讀者來信問我:「戴老師,我的老公是個悶葫蘆,常常問他問題時,他都只挑想回答的回答,不想說的就悶聲不說;如此一來,就根本很難溝通,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正當我在思考這個讀者問題時,我太太走了過來,問我在想什麼?我給她看了這個題目,她,冷冷地回我說:「對啊,我每一次問你事情時,你也都是不太講話、不太回答啊!你還要教別人,真是笑死人了!呵!」
「我哪有不回答?」我不服氣地說。
「哪裡沒有?前天我就問你--『你後不後悔結婚?』你說,你有回答我嗎?你看,你到現在還不回答我!」我太太逮到機會,狠狠地教訓了我一下。
真的,我覺得很無聊,好端端的,沒事幹嘛冒出一句話:「你後不後悔結婚?」我回答這麼無聊的問題幹什麼?的確,我是懶得回答。
「你說嘛,你有沒有後悔結婚?有或沒有嘛!……你說說看嘛!不說,就是你後悔了對不對?」我太太一直逼問我,你看,這是不是無聊透頂!結婚都已經七年了,問這無厘頭的問題幹什麼?我只好笑笑。
「喂,你不要只有笑、只裝得很可愛的樣子!你說,你到底有沒有後悔跟我結婚?……你不說,我的心情好壞,前天晚上,我還哭了!……你還不說,我想,你一定是很後悔……志,你是不是真的很後悔?」我太太像機關槍,對我一直講、一直掃射,好可怕喔!我……我實在受不了了,只好隨便「嗯」了一聲。
「啊?你居然說『嗯』啊!你真的後悔啦?……你真的是狼心狗肺、很沒良心耶,我幫你生了兒子、女兒都那麼可愛、漂亮,你居然還敢說你後悔跟我結婚!真是氣死人!你,你真是豬耶……」
我,和我太太的對話,就在她罵我是「豬」聲中,結束。
這,真的是我生活中的一段實錄。這位讀者,都是妳害我的,沒事幹嘛出了這什麼「鬼題目」來考我,害我還沒開始回答問題之前,就被我老婆臭罵是「豬」!我,這個男人,真的好可憐,不是嗎?
可是,妳們女人真的也要好好反省一下啦,不要動不動就把男人「逼到死角」,老是問一些無聊的問題--「你有沒有愛我嘛?」「你到底比較愛我,還是愛你媽?」「如果大地震來時,你是要先救我,還是先救你媽?」……
哎喲,這種問題,怎麼回答?拜託妳們女人,問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好不好?沒事,不要自找麻煩、自找苦吃嘛!

不過,話說回來,女人和男人在說話和思維上,本來就存在著有極大的差異!女人的「情感性需求」比較強,希望透過說話、傾訴、聊天、和語言溝通,來滿足內心親密的感覺,並減少「不安全感」或「危機感」。然而,男人的思維偏向「工具性需求」,亦即「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需要回答,才回答;不重要的問題、無聊的問題,拜託妳就不要問我,我懶得回答!
男人,就是這麼壞!婚前,他絕不會這樣,因為,婚前是他在追妳,他是「哈巴狗」,要做什麼,或說什麼諂媚的話,他都可以,他真是個「諂媚高手」!不過婚後,魚兒已經上鉤了,他本性畢露,他懶得開口了;哪有人魚兒上鉤之後,還餵牠魚餌的?這時,凡是他不感興趣、或無聊的問題,他都懶得說話,也不想再對自己太太花言巧語了!

此外,上天賜給女人一項特異功能,就是「女人對事情的描述能力特強」!譬如,我太太問我,剛剛電視劇有二十分鐘她沒看到,演了什麼?我說:「他們夫妻吵架啊,吵得很兇……」男人,不太願意、也笨拙於描述劇情的細節;可是,女人就不一樣了,我太太可以把二十分鐘的劇情,一直叨叨絮絮地講,連續講三十五分鐘給我聽!我……我的耳朵有時真的很受不了啊!哈,男人挑「重點」講,女人挑「細節」講,不是嗎? 
事實上,想要別人改變說話風格,真的很難!就像我太太,每次都會責問我說:「你是豬啊,叫你講好聽的話,你一句都不會講,你豬頭、狗頭啊!」
哎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要對方改,不如自己改!」
首先,女人可以學習「降低自己的期望水準」--男人就是「悶葫蘆」嘛,就是豬頭嘛,就別對他苛求太多!同時,女人在說話時,也不要拉拉雜雜、嘮叨一堆,也不要問一些沒意義、沒建設性、或太無聊的話!假若女人的態度好一點,口吻溫柔一點,男人也會給女人正面回饋的。
相同地,男人也要記得,語言具有「豐富雙方感情」的功能,男人有義務、也有責任,多用一些「輕柔、附和或安慰的話語」,來滿足女人的「情感性需求」!就像婚前的卿卿我我、唯命是從的態度一般;畢竟,當女人有好心情時,男人才會有好日子可過啊!

戀愛小講義

有一個太太在清晨突然醒來,很高興地把正在睡覺的先生搖醒,說道:「老公、老公,我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在情人節那天,你抱著我、親我,還送我一條鑲有鑽石的項鍊!你說,這個夢是代表什意思?」
丈夫一臉惺忪地說:「代表什麼意思啊……嗯,今天晚上妳就會知道了。」當天晚上,這丈夫真的帶了一包禮物回家,送給太太;太太打開一看,是一本翻譯書,書名是《夢的解析》。

男人和女人,常戴著不同色彩的眼鏡,各自在看著、做著自己喜好的事物,譬如:女人喜歡毫無拘束、漫無目的地逛街,但是男人就一定要先有個目標,才會上街購物!男人的工作壓力愈大,在家裡就愈不說話、愈冷漠;女人則較常透過喋喋的說話,來宣洩苦惱的心情,並拉近與人之間的距離。
同時,男生從小玩的遊戲多半帶著競爭的意味,例如:官兵捉強盜,不是「誰捉誰」,就是「誰贏誰」,所以,男生多半希望自己能成為「領導人」。可是女生小時候玩的遊戲,多半是需要相互合作的辦家家酒,常強調彼此的親密關係,所以,女生大部分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受歡迎、有人緣的人」。

其實,男人在家「少言不語」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男人在外工作,是他人生的「前台」,他要多說話、多表現,來獲得別人肯定。可是,回到家裡,他累了,他回到「後台」,他不想再多說話了,所以就變成沉默少語的「悶葫蘆」。相反地,女人在外比較不敢多說話,怕被人家說她「長舌」;可是,回到家後,家裡是她熟悉的「前台」,她就希望能和先生自由自在地親密溝通、增加感情。
事實上,感情生活中,男女兩人都有壓力,不過,「婚前看姿色,婚後看臉色﹔婚前靠美容,婚後靠笑容!」男人、女人在溝通時,最好能避免「悶葫蘆式」地沉默不答,也不要嘮叨不停地疲勞轟炸﹔最好是理性地坦誠佈公,並帶著微笑,用心、用眼來討論和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啊!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年做家事 將來工作才高薪



 


我小時後太好命 都不用做家事
童年做家事 將來工作才高薪


華視 更新日期:2009/11/15 22:17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專家說要增加孩子競爭力,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參與做家事,美國哈佛大學就發現,童年時家事做得多,長大後不但人際關係比較好,就連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高出四倍,來看今天的主播周記。



什麼,都小六了,還真有同學沒做過家事,沒關係,只要肯學就會做,先來挑戰一下最入門的摺衣服。同樣年紀同個班級,卻有同學超專業,可比百貨公司專櫃人員,摺得又快又好。摺衣服、洗碗掃地早就會了,還想挑戰高難度學做菜,家長放手讓孩子做家長,真的很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更研究發現,童年經常做家事,長大後人際關係比較好,獲得高薪工作機會會高出四倍,失業機會則大大減少了十五倍。真是萬萬不得,過度保護,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會剝奪學習機會,因為就連拖地、掃地、擦桌子、擦窗戶這些小小的家事,也能養成勤勞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家長要想得開,不要讓孩子變成考試一百分的生活白痴。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就是心疼



有一對夫妻,妻子在下班的路上被車撞倒,住進了醫院。



動過手術後,身體沒什麼大礙,


只是雙腿留下了後遺症,


每天都會感到輕微的疼痛,


尤其到了晚上,疼得更厲害。



丈夫帶著妻子跑了多家醫院,


也沒能消除妻子雙腿的疼痛。



後來,聽一位老中醫說,


如果天天能有人給妻子的雙腿做按摩,


她雙腿的疼痛就可能減輕或消失。


丈夫決定去學習按摩,要天天為妻子的雙腿按摩,來減輕妻子的疼痛。



每天早晨起床後,丈夫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為妻子的雙腿按摩。


到晚上,吃過晚飯丈夫也是要為妻子的雙腿按摩。只要在家裡。


丈夫每天都會為妻子按摩兩次,


減輕妻子雙腿的疼痛。


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三十年,現在頭髮花白的丈夫依然在堅持著。



記者在採訪時問這位令人敬佩的丈夫?


「這麼多年,你怎麼能堅持下來呢?真了不起啊?」


丈夫笑笑說:「按摩,這又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她的腿每天都會疼,我是她丈夫,我不心疼她誰心疼她,為她按摩減輕她的疼痛這是應該的呀。」 他的話是那麼樸實、那麼自然和真誠。


 


想起自家老人講過的一個很感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對很貧窮的夫妻,為了改變家境,丈夫決定外出經商。



走的那天,天正下著雨,在泥濘中丈夫滑倒了。妻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於是,妻子就從丈夫走後的第二天開始,每天都會搬石頭鋪在自家門前的那條路上,以免丈夫回來時再次滑倒。



這條路被妻子鋪了幾十年,


蜿蜒曲折向丈夫走的方向延伸著,


鋪路的石頭從斗笠般大漸漸變成鴨蛋那麼小,因為她已經老了,


老得走不動了,


根本搬不動大石頭了。


但是她仍然堅持每天搬石頭鋪路,


直到她倒在路的盡頭。


這條路被當地人稱為「望夫路」。



愛情是什麼?雖然各種詮釋如詩如畫,但是說到底,愛情不是某種結果,而是某種行為的動因。



促使我們為自己所心愛的人去心甘情願地付出。



就像那為妻子按摩的丈夫,


因為愛妻子,所以就心疼她,


堅持每天為她按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無怨言。


就像那位為外出的丈夫鋪路的老嫗,也因為愛,所以心疼曾經摔倒在泥濘裡的丈夫。於是,為使丈夫不再摔倒而每天搬石頭鋪路。



是的,愛,就是心疼。


 
愛一個人就會心疼一個人,


而心疼一個人,


你就會甘願為他、她的幸福和快樂而付出並且無怨無悔。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女人日復一日操持著繁重而單調的家務,


卻怡然自得的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男人年復一年為家庭奔波,


卻樂樂呵呵的原因。


因為他們心疼自己的愛人,


所以才甘願苦了自己。



當你心疼一個人的時候。


愛就在你的心裡。



愛,使你時時記掛著心上人的冷暖和饑飽,


惦念著心上人的行止和需要,


是一種「撇東、撇西,惟獨他、她撇不下」的心事。


說到底,愛,就是心疼。


那怕對方不知道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離婚酒店~感人的帳單


他和她結婚整整10年了,夫妻間已經沒有任何衝動與情趣,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她幾乎就是一種程式與義務,他開始厭煩起了她,尤其是單位新調進了一個年輕活潑的女孩,對他發起了瘋狂的進攻,他突然覺得她是自己的第二春,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和她離婚。她似乎也麻木了,很平靜地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走進了民政部門。 ­

 手續辦得很順利,出門後,兩個人已經是各自獨立的自由人了,不知為什麼,他心裏突然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他看了看她:天已經晚了,一起去吃點飯吧。

 她看了看他:好吧,聽說新開了一家離婚酒店,專門執行離婚夫婦的最後一頓晚餐,要不咱們到那兒去看看。 ­

 他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默默地走進了離婚酒店。 ­

 先生女士晚上好。二人在包廂剛坐下,服務小姐便走了進來,請問兩位想吃點兒什麼? ­

 他看了看她:你點吧。 ­

 她搖了搖頭:我不常出來,不太清楚這些,還是你點吧。 ­

 對不起先生女士,我們離婚酒店有個規矩,這頓飯必 須要由 女士點先生平時最愛吃的菜,由先生點女士平時最愛吃的菜,這叫最後的記憶 ­

    那好吧,她理了理頭髮,清蒸魚、溜蘑菇、拌木耳,記住,都不要放蔥薑蒜,我先生……這位先生他不吃這些。 ­

     先生呢?服務小姐看了看他。

他愣住了。結婚10年,他真的不知道老婆喜歡吃什麼。他張著嘴,尷尬地愣在了那兒。     


就這些吧,其實這是我們兩個人都愛吃的。她連忙打起了圓場。 ­

服務小姐笑了笑:
說實話,到我們離婚酒店來吃這最後一頓晚餐,所有的先生和女士其實都吃不下去什麼,所以這最後的記憶咱們還是不要吃了吧。就喝我們酒店特意為所有離婚人士準備的晚餐——冷飲吧,這也是所有來的人都不拒絕的選擇。

她與她都點了點頭:那就來冷飲吧。 ­

很快,服務小姐送來了兩份冷飲,兩份飲料中一份淡藍一片,全是冰渣;一份滿杯紅潤,冒著熱氣。 ­

 這份晚餐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兩位慢用。服務小姐介紹完退了下去。 ­

包房裏靜悄悄的,兩個人相對而坐,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

 篤篤篤!輕輕一陣敲門聲,服務小姐走了近來,托盤裏托著一枝鮮豔的紅玫瑰:先生,還記得您第一次給這位女士送花的情景嗎?現在一切都結束了,夫妻不成就當朋友,朋友要好聚好散,最後為女士送朵玫瑰吧。 ­

她渾身一抖,眼前又浮現出了10年前他給她送花的情景,那時,他們剛剛來到這座舉目無親的省城,什麼都沒有,一切從零開始。白天,他們四處找工作,努力拼搏;晚上,


為了增加收入,她去晚市出小攤,他去給人家刷盤子。很晚很晚,他們才一起回到租住在地下室裏那不足10平米的小屋。日子很苦,可他們卻很幸福。到省城的第一個情人節


那天,他為自己買了第一朵紅玫瑰,她幸福得流下了眼淚。10年了,一切都好起來了,可兩個人卻走向了分離。她想著想著,淚水盈滿了雙眼,她擺了擺手說:不用了。 ­

他也想起了過去的10年,他這才記起,自己已經有五六年沒有給她買過一枝玫瑰了。他擺了擺手:不,要買。 ­

 服務小姐卻拿起了玫瑰,刷刷兩下撕成了兩半,分別扔進了兩個人的飲料杯裏,玫瑰竟然溶解在了飲料裏。 ­

   這是我們酒店特意用糯米製成的紅玫瑰,也是送給你們的第三道菜,名叫映景的美麗。先生女士慢用,有什麼需要直接叫我。服務小姐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

 XX,我……”他一把握住她的手,有些說不出話來。 ­

 她抽了抽手,沒有抽動,便不再動彈。兩個人靜靜地對視著,什麼也說不出來。

 啪!突然,燈熄了,整個包房裏漆黑一片,外面警鈴大作,一股煙味兒飄了進來。 ­

 怎麼了?兩個人急忙站了起來。 ­

 店起火了,大家馬上從安全通道走!快!外面,有人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

 老公!她一下撲進了他的懷裏,我怕! ­

 別怕!他緊緊摟住她,親愛的,有我呢。走,往外衝! ­

包廂外面燈光通明,秩序井然,什麼都沒有發生。 ­

服務小姐走了過來:
對不起,先生女士,讓兩位受驚了。酒店並沒有失火,煙味兒也是特意往包房裏放的一點點,這是我們的第四道菜,名叫內心的選擇。請回包廂。 ­

他和她回到了包廂,燈光依舊。他一把拉她:親愛的,服務小姐說得對,剛才那才是你我內心真正的選擇。其實,我們誰都離不開誰,明天咱們重新結婚吧? 

她咬了咬嘴唇:你願意嗎? ­

  我願意,我現在什麼都明白了,明天一早咱就去辦結婚。小姐,買單。他說著喊了起來 。 ­

服務小姐走了近來,遞給兩人一人一張精緻的紅色清單:
先生女士好,這是兩位的帳單,也是本酒店的最後一道贈品,名叫永遠的帳單,請兩位永遠保存吧。"
­

他看著帳單,眼淚淌了下來。 ­

 你怎麼了?她連忙問道。 ­

他把帳單遞給了她:
親愛的,我錯了,我對不起你。 ­

她打開帳單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溫暖的家;


兩隻操勞的手;


三更不熄等您歸家的燈;


四季注意身體的叮囑;


無微不至的關懷;


六旬婆母的微笑;


起早貪黑對孩子的照顧;


八方維護您的威信;


九下廚房為了您愛吃的一道菜;


十年為您逝去的青春……


這就是您的妻子。 ­

  老公,您辛苦了,這些年也是我冷漠了你。她也把自己的那份帳單遞給了他。他打開帳單,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男人的責任;


兩肩挑起的重擔;


三更半夜的勞累;


四處奔波的匆忙;


無法傾訴的委屈;


留在臉上的滄桑;


七姑八姨的義務;


八上八下的波折;


九優一疵的凡人;


時時對家對子的真情……


這就是您的丈夫。 ­

兩個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 ­

結完帳,他和她對經理千恩萬謝,手牽手走回了家。看者他們幸福的背影,經理微笑著點了點頭:
真幸福,我們離婚酒店又挽救了一個家!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十七層樓

老公公、老婆婆的兒女都成家立 業 了,各自擁有小家庭。於是老公公、老婆婆把舊房子賣了,搬到公寓大樓去住。






 




老公公、老婆婆選擇最高的第七十七樓,因為高,景觀好,從窗子就可以俯瞰整個城市。同一層樓還住著幾戶人家,其中有一對年輕的夫婦。有一個星期天,大樓突然停電,電梯故障,必須隔天才能找人維修。許多住戶紛紛去住旅館,或找朋友家借宿。

老公公、老婆婆恰巧從公園散步回來,在樓下遇到剛從購物中心回來的年輕夫婦。考慮之後,他們兩家都決定不外宿,要爬樓梯上去。




 




於是四個人一起去爬樓梯。走到五樓的時候,老公公、老婆婆的動作實在太慢,年輕夫婦不耐煩起來,於是向老公公、老婆婆含笑道別:「您們慢慢走,我們先上去!」年輕夫婦一口氣往上衝,到了第十樓,覺得手上的購物袋實在太重了,於是決定把它們放在梯間,待明天再下來拿。




 




減輕了重量,這對年輕夫婦又開始往上衝到二十樓,呼呼氣喘得實在難受,年輕的太太開始抱怨:「怎麼發生這種事?剛才實在應該決定去住旅館的,爬什麼樓梯?都是你說什麼一定要回家。」先生也爬得很累,心情不好,便回嘴說:「這怎麼能怪我?你老是這樣喜歡責東怪西,你這脾氣不改,以後實在很難相處。」

太太聽了更生氣,「什麼叫做以後很難相處?你想離婚是嗎?」於是兩人一路吵,一路氣沖沖地往上爬。

吵到第四十幾樓,爬得實在太累了,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先生於是自顧自地繼續爬,不回頭等太太;太太也生悶氣,不理會先生,休息一下再往上爬。終於,先生先到了七十七樓。他正鬆一口氣準備開門,卻左尋右覓找不到鑰匙。

仔細回想,剛剛購物完開車回家,是他提重物,由太太鎖車門的,鑰匙應該在她那裡。「真倒楣,還非等她不可。」

於是無可奈 何等著 太太上來,也顧不得兩人正在吵架冷戰中。太太好不容易上來了,看到先生等在家門口,翻著白眼沒好氣地說:「還不趕快開門?你不累,我可累壞了!」




 




先生也沒好氣地回答:「鑰匙在你那裡呀,要不,我才不等你!」太太伸手在口袋中摸找,突然失聲叫起來:「糟糕,鑰匙放在購物袋裡了!」而他們把購物袋擱在第十樓。兩人臉色發白,你看我,我看你,頹坐在地上,腦筋一片空白。過沒多久,樓梯響起了腳步聲,耳邊傳來老公公、老婆婆愉快的說笑聲。終於,老公公、老婆婆也爬上七十七樓來了。

看到躺在地上面無血色的年輕夫婦,老公公、老婆婆嚇了一跳,問明原因,趕緊開了自己的家門,讓這對年輕夫婦進來休息,喝口水,吃點東西,甚至打地鋪過夜。年輕夫婦很快地恢復了元氣。




 




年輕太太很好奇地問老公公、老婆婆:「你們走得並不慢啊,而且好像不很累,精神還依舊保持得很好呢!」




 




年輕先生也湊過來說:「是呀!你們真不簡單!你們是怎樣辦到的?」




 




老公公笑了起來,說:「都是老婆婆的功勞,她出的主意真好。」 

老婆婆也深情地望一望老公公,說:「還是他的記憶力好,什麼事都記得清清楚楚,很多事我都忘了呢!」

原來,在爬到第五樓和年輕夫婦分手後,老婆婆思索著:「我們平常參加登山健行活動,都是一邊走一邊聊天說笑,所以走很久都未覺得累。現在爬七十七層樓,也要這樣才不會累。」




 




於是老婆婆邀老公公說:「我們來玩回憶遊戲,數算這一生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數算一年爬一層樓。」

老公公說:「好,我先說。我永遠記得第一次碰到你的那晚,你是晚會的主持人,美麗極了。碰到你,是那年上帝給我的恩典。」

老婆婆說:「嗯,你那時被同學拉來參加我們的晚會,還傻愣愣的。但後來我做學校的功課,你的指導幫了我很大的忙。有你幫忙,是那年上帝給我的恩典。」就這樣,老公公、老婆婆一邊數一邊爬樓梯,回憶就像流水般不斷湧出。

爬到第二十幾層樓時,數算到他們的結婚;爬到三十幾樓時,數算到三個孩子相繼出世;爬到四十幾樓時,老公公升職加薪、老婆婆理財致富;爬到五十幾樓時,三個孩子相繼結婚;爬到六十幾樓時,上帝醫治了他們的病痛;上了七十幾樓,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孫子出世,為他們帶來許多歡樂。

老婆婆正數到:「那年還是你有眼光,毫不猶豫地買下這間公寓。」發現兩人已經爬上第七十七層樓了。

老公公正想接著說:「今年碰到停電,我們兩老活到這把年紀,居然還身體硬朗得可以爬樓梯上來。」這時,就看到那對年輕夫婦了。




年輕夫婦聽完老公公、老婆婆的敘述,慚愧地低下頭。太太說:「我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那麼累了。不是身體累,是吵架吵得心累。」

先生點點頭,頑 皮地對 太太說:「我們一定要向老公公、老婆婆學習,我要馬上數算今天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就是你把鑰匙忘在樓下了。因為要不是你忘了鑰匙,我們就聽不到這樣寶貴的教訓了。」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管閑事的傻孩子

薛東華

很多小孩都有讓大人尷尬的時候。比如有天不想上班了,就找個理由泡病號。第二天恰巧碰上個同事,問「怎麼樣,昨天休息的好嗎?」,還沒等你裝模做樣地回答,身邊的孩子卻搶著說「我爸昨天帶我去了動物園」。這時候你準會鬧個大紅臉,只好打個哈哈走人。回家以後,少不了還要對孩子進行一番如何說話的教育。

其實如何說話的道理,大人要比孩子懂得多。大人們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能撒謊,要做個誠實的人。而在學校裡,除了不能撒謊之外,還要教育小孩見義勇為,敢於和壞人壞事作鬥爭等等。由此看來,大人們一般都希望小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正直、誠實、勇敢等做人的好品質。但是小孩子通常不知道,大人們說的,往往不是他們要做的。而他們做出來的事,往往都無法對孩子說。

最近有一篇來自中國的短新聞,就說明瞭還沒長大的孩子和已經長大了的孩子對壞人壞事的看法。

「中央門附近一公交車站上站滿了等候上公交車的市民,一輛公交車進站,眾人向車門蜂擁而去。人群中有4名扒手乘亂行竊,一名女乘客包內的錢夾被扒了出來,一名男子腰間的手機也被掏了出來。扒手的作案手法並不高明,在他們準備繼續行竊時,一名10歲左右的小女孩看到了盜竊手機的扒手的行為。扒手將惡狠狠的目光盯著小女孩,有的市民故意扭過頭去作視而不見狀,小女孩卻大聲叫了起來:『你怎麼偷別人的東西?』這一聲將色厲內荏的扒手嚇得半死,他們急忙扔下到手的錢夾和手機,落荒而逃。」(《揚子晚報》2002年10月02日)

當大家都沈浸在安定祥和的氣氛中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卻大叫一聲有賊,在很多中國人看來,可能是個傻孩子。她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會給自己、父母和旁邊的人引來麻煩。如果歹徒手上有刀,還有生命危險。而現在的情況是,穩定壓倒一切。大家除了吃飽喝足卡拉OK之外,沒有人希望找麻煩。也沒有人有閑功夫去關心別人的麻煩。所以才會有如此眾多,明目張膽的扒手。

孩子長大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不取決於大人和學校是如何教的,而是取決於大人們是如何做的。孩子往往根據大人們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的行為來判斷對錯,並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這個大叫了一聲的女孩,很可能被其父母拖回去教訓一番,讓她以後不要多管閑事。這個小女孩在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時,恐怕就會象其他大人們一樣「故意扭過頭去作視而不見狀」。人們就會滿意地說,這個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其實扒手過去也是孩子,也同樣接受過「不能撒謊和敢與壞人壞事作鬥爭」的教育,為什麼長大以後自己就變成了壞人壞事呢?同樣,是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觀察到了其他人行竊並屢屢得手的情形,所以才決定加入此行列。

孩子們在小的時候,由於還沒有來得急對大人們有太多的觀察和模仿,也沒有很多機會瞭解大人們的行為規則,所以往往都能無所顧忌的說真話。等他們長大以後,要麼與偷竊者同流合污,要麼對偷竊行為視而不見,成為沈默的大多數。因為在中國,當少數很危險,坐牢的槍斃的都是少數。

在中國長大的人,對「一小撮」和「極少數」這些詞都有深刻的記憶。這些詞彙往往並不代表具體的數字或數學上的百分比,而是代表一種政治上的決定。比如六四的時候,光去天安門廣場的就有一百萬,但領導還是決定了他們是一小撮。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實現了民主政治,其人數的總和已經遠遠超過了幾個非民主國家的人口。但領導上仍然認為他們是國際上的「極少數人」,而自己則「代表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被領導認為是極少數,其實並不是件壞事。

在當今中國社會,大小盜賊無處不在。而敢於站出來說「你怎麼偷別人的東西?」的往往只有那麼幾個極少數的「傻孩子」。這些人常常要面對「扒手」們「惡狠狠的目光」,還要忍受「市民故意扭過頭去作視而不見狀」的尷尬。這樣做需要的是孩子般的真誠、說實話的勇氣和敢於成為一小撮的執著。也只有這幾個「傻孩子」才能讓形形色色的「扒手」們在大肆行竊的時候有所顧忌。不過,據我的觀察,中國人一般都不傻。

本文網址(觀察):http://observechina.net/big5/da.asp?ID=19179&ad=10/4/2002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請你搬走吧!

孩子,今天你又裝作若無其事地,暗示媽媽,說市中區的房價,又在飆升,如果再不行動,或許以後你和女友,連一間棲息的小屋都沒有。

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終於沒有像你希望的那樣,說出「媽媽給你們買」的話來。


 


而你,也在這樣尷尬的沉默裡,即刻氣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門出去。



我從窗戶裡看著你遠去的背影,瘦削,懶散,有些玩世和任性,你還是賴在父母懷裡,始終不肯獨立。



可是,親愛的孩子,你已經 25歲,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需要呵護的女友,兩個日益老去的父母,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你成熟,承擔一個成人該擔負的責任?

從很小的時候,你就習慣 有事來找媽媽。



5
歲的時候,你要媽媽幫你整理 扔得到處都是 的玩具;


 


10歲的時候,看見 同學腳上氣派的皮鞋,就哭鬧著讓我也去買來;


 


15歲的時候,你寫情書給班裡的女孩子,說,我媽媽認識很多的人,誰要是欺負你,儘管告訴我,



20
歲的時候,你讀大學,每次打電話來 都是抱怨,說食堂的飯菜如此糟糕,為什麼不給我多寄些營養品?


 


今年25歲的你,在一次與同學閒聊裡,很驕傲地說,我爸媽早已給我 備好了買房的錢,我即便是不怎麼奮鬥,也一樣可以過得很好。每一次我都寬容地笑笑,就淡忘掉了。

我習慣了 聽你的吩咐,只以為,對你的每一滴好,你自會記得,且在將來我們老去,你已壯年的時候,可以得到你的細心照料。



可是 而今,你日日回家蹭飯,又時常將女友 帶回家來久住,讓依然工作的我,還要為你們的一日三餐 奔波勞累。


 


這樣的景況,終於讓我連一絲的微笑,都無法擠出。


 


我發現,這樣「苦掉自己,全力為你」的方式,只是使你心底的自私和懶惰,愈是潛滋暗長,無沿無邊。

我終於承認,25年來對你 無節制的寵愛,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


 


有一次開玩笑,我說媽媽或許活不到你娶妻生子呢,你一下子便急,說,那怎麼行,將來誰給我們洗衣做飯,誰給我們照料孩子?


 


當時的我,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憂傷。


 


原來當我們老掉,依然還要為你繼續操勞,直到生命的終點。


 


我們不是養育了一隻日漸豐滿有力的雄鷹,而是一個寄居的蟲子,它要將滋養了它的鮮嫩的骨頭,一直啃到乾枯腐朽,再無營養。

親愛的孩子,我不得不 殘忍地告訴你,你的上半生,與我息息相關,而你以後的道路,我將不再過問。



媽媽已經將兼職的工作辭掉,我不能為了你的幸福,而將自己 退休後的悠閒時光,交給「繼續為你掙錢買房」的苦痛中。


 


也請你,從父母的身邊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


 


孩子,媽媽抱歉,過去不該這樣愛你。


 


而你,也應 對那些將父母啃到疲憊 的往昔感到愧疚。


 


且讓我們,彼此原諒,彼此放手。


__._,_.___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