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與家庭、親情與愛情 (1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歲前孩子應該學好的規矩



孩子整天哭,一直黏著我、要我抱著,我都沒辦法做其他事了,怎麼辦?
孩子吃飯時總是拖拖拉拉,一頓飯了一個小時還沒吃完,怎麼辦?
孩子在幼稚園是個「恐怖份子」,會搶玩具、攻擊其他小朋友,怎麼辦?
孩子每天早上又哭又鬧,搞到來不及上學,怎麼辦?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到了學校才發現又忘了帶東西,怎麼辦?

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得面臨孩子在各個階段「不守規矩」的問題。在零體罰的時代,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愈來愈難搞,如何讓孩子學會規矩,是所有父母面臨的大挑戰。

德國育兒大師安妮特.卡斯特認為,孩子從0歲開始就有能力學好規矩,但依照不同階段的發展能力,孩子可以學會的規矩不同,例如4歲的孩子,父母不應該期待他能安靜的在餐廳待上一個小時。從0到7歲,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而且應該學會的規矩有哪些?


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嬰兒:一歲前



其實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學習規矩,或者更適當的講法是:關連性。

新生兒不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什麼令人喜愛或令人不快。但是小寶寶已經有能力記住父母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反應。他能從中推論並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為。他的方法還很有限,儘管如此卻非常有效:一個燦爛的微笑能化解父母任何怒氣。激烈的哭泣會引起我們擔心、同情、憤怒或無助。我們幾乎總是迫切希望哭泣能盡快停止。

以下的「規矩」,是寶寶在第一年裡應該可以學好的,而且特別是從第六個月起會決定他的世界觀的規矩。
「媽媽決定何時供應我飲食以及供應的內容。我可以決定是否要吃以及要吃多少。」
「當我吃飽、心滿意足又心情很好時,媽媽特別愛跟我玩而且玩得很盡興。」
「當我哭鬧時,會得到所有我需要的一切。如果我繼續哭鬧,爸媽就少注意我。」
「爸媽一天當中會好好陪我玩好幾回。但是當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時,我得自己玩一下,即使我不喜歡。」
「家裡幾乎所有東西都准許我去探索。但有幾樣東西絕對不准碰。」

您的孩子學到的是這類的關連性嗎?如果是,那麼他同時也學到:「從爸媽那兒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但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爸媽會注意我的需求。不過有時候他們就是比較清楚什麼對我有好處。」



幼兒:兩歲和三歲



在這段緊湊的發育期裡,每個孩子都以自己的速度擴展視野。這個年紀的孩子無法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是他能反覆記住父母一再重複出現的反應,並且從中得出結論。至於是哪些結論則根據他所認識的規矩而定。

以下的規矩可讓這年齡的孩子學習到自我負責的態度:
「如果我從別的孩子手中搶走東西,媽媽會從我這兒把東西拿走並且還給他。」
「如果我不吃午餐,就得等到下一餐。」
「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鬧,媽媽立刻走出房間。」
「我現在不再包尿布了,即使我常常『大』在褲子裡。」
「共用早餐時大家都坐在桌邊。吃完時,可以站起來,但是不准手裡拿著食物亂跑。」



幼稚園:四到六歲



幾乎所有小孩三歲時上幼稚園。這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您懷著哪些幻想和願望陪伴孩子呢?在這個階段,不論孩子的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或是和你原來的想像有點出入,父母都必須先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雖是如此,家長對這年齡的孩子並非毫無影響力。

以下是46歲孩子可以學好的規矩:


「即使我衣服還沒穿好:媽媽還是準時送我去幼稚園。」
「如果我哭鬧得令媽媽很煩,她就走出去。」
「我的玩具必須自己整理。」

孩子在幼稚園裡還會額外學到其他類似的規矩:
「所有孩子都乖乖坐好上廁所(大號)。」
「吃完早餐把自己的盤子收走並且洗乾淨。」


 小學:七歲起



你可以夢想孩子是個「理想」的小學生。但是不能按照需求來塑造或教育他。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費力地學會閱讀。有些孩子要非常努力才辦得到,而當他最後辦到時,就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例如學游泳或安靜坐好就是類似的例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強項。重要的是發掘和培養。但每個孩子也都有他的界限。這一點父母必須接受。

當要求過度偏離孩子的能力時,壓力已經在前面等著你和孩子。

小學生可以建立的規矩:


「如果我早上拖拖拉拉,上學就會遲到。」
「媽媽協助我作功課。當我開始胡鬧時,她就走出房間。」
「當某些電視節目不適合我看時,電視就會關掉。」

孩子在小學階段在學校還有會許多其他的規矩。這裡舉幾個例子:
「準時到校。」
「按照規定完成功課。」
「上課時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發言要舉手。」

本文摘自《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天下雜誌出版提供各位參考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父母就是孩子的模,想要孩子變成怎樣形狀,自己就要先做好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6/06 03:15 何榮幸、高有智、簡東源/花蓮報導



虐兒事件頻傳,家庭教育問題令人憂心。在《靜思語》出版二十周年之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向來訪的本報記者強調,有些不稱職的父母確實需要教育,但她認為虐兒事件只是個案,更多的家庭問題是「孩子被過度寵愛,變成是非不分」,她呼籲為人父母者「要疼孩子,但不是寵孩子。」



證嚴法師並憂心「高等教育膚淺化」現象,大學生連基本的仁義道理都不懂,從前年代,父母從小就會教導禮義廉恥,現在孩子見到客人或長輩,不僅不會打招呼,還態度傲慢,在一旁的父母親也不會教導做人的基本道理。



面對高中、大學錄取率飆高,學生幾乎都可順利考上大學,社會風氣卻不見改善,證嚴法師強調:「學歷太高也不一定有用,書讀多了又怎樣?」人人都只想讀書,結果農地都廢耕,文字紙張又不能當飯吃,人人若都只想筆耕,就沒人願意修路,這樣怎可能會有高速公路?道路怎可能會這樣平坦?



她強調,目前社會雖然每個人都是學問很好,但治安反而變更差,社會生活品質愈來愈低,人類的欲念越高,能力卻越來越差,實在可惜。古代人生活充滿智慧,現代人卻只是得到書本上的常識和知識,但這都不是生活的、深奧的和有經驗的智慧。



《靜思語》出版至今滿廿年,相關書籍產品已發行三百四十五萬餘本,並以十一種語言傳布全球,本報記者特別造訪慈濟精舍請證嚴法師分享心情。



證嚴法師針對家庭教育問題指出,她觀察當前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感慨家長溺愛的家庭問題叢生,孩子變成是非不明,無法無天。她說,從前的家庭從小就教導人倫禮儀,禮儀在分寸中,做人要懂禮儀,分寸不能差,就連進校門,都會有禮義廉恥,現在都沒有了,「過去時代的家庭教育很嚴格,現在都在流失了。」



她指出,現在的父母有的年紀很輕,上一代就已經沒有嚴格的家庭教育,造成一代不如一代,人都已經走樣了,過去父母會罵小孩子「不像樣」,現在的家庭教育也讓許多人越來越不像人樣了。



彰化縣日前發生駭人聽聞的油鍋煮嬰案,證嚴法師認為,這是該家長有「心病」,但這僅屬於個案,媒體不須要過度渲染,「寵壞孩子的故事更多」,一般父母親還是應嚴加教誨孩子,讓孩子懂得分辨是非,現在孩子有夠皮,不能縱容或過度寵愛。



靜思語屆滿二十周年之際,證嚴法師也希望靜思語能夠深入家庭教育,不只教導小孩,也教導父母,她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模,想要孩子變成怎樣形狀,自己就要先做好。」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我怎麼讓你等了那麼久 


母親真的老了,變得孩子般纏人,每次打電話來,總是滿懷熱誠地問:「你什麼時候回家?」


且不說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轉三次車,光是工作、孩子已經讓我分身無術,哪裡還抽得出時間回家。母親的耳朵不好,我解釋了半天,她仍舊熱切地問:「你什麼時候能回來?」


幾次三番,我終於沒有了耐心,在電話裏衝母親大聲嚷嚷,她終於聽明白,默默掛了電話。隔幾天,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只是那語調怯怯地,沒有了底氣。像個不甘心的孩子,明知問了也是白問,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軟,沉吟了一下。


母親見我沒有煩,立刻開心起來。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來吧。」


我為難地說:「那麼忙,怎麼能請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說:「你就說媽媽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頭了!」我立刻責怪她胡說,她呵呵地笑了。小時候,每逢颳風下雨,我不想去上學,便裝肚子疼,被母親識破,挨了一頓好罵。現在老了,她反而教著女兒說謊了,我又好氣又好笑。


這樣的問答不停地重複著,我終於不忍心,告訴她下個月一定回去,母親竟高興得哽咽起來。可不知怎麼了,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後,到底沒能回去。 


電話那頭的母親,仿佛沒有力氣再說一個字,我滿懷內疚:「媽,生氣了吧?」母親這一回聽真了,她連忙說:「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 


可是沒幾天,母親的電話催得越發緊了。她說,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來吃吧。我說,有什麼稀罕,這裏滿大街都是,花個十元八元就能吃個夠。母親不高興了,我又耐下性子來哄她:「不過,那些東西都是化肥和農藥餵大的,哪有你種的好呢。」母親得意地笑起來。 


星期六那天,氣溫特別高,我不敢出門,開了空調在家裏呆著。孩子嚷嚷雪糕沒了,我只好下樓去超市買。在暑氣蒸騰的街頭,我忽然就看見了母親的背影。看樣子她剛下車,胳膊上挎著個籃子,背上背著沉甸甸的袋子,她彎著腰,左躲右閃著,怕別人碰了她的東西。在擁擠的人流裏,母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聲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滿是熱汗的臉,四處尋找,看見我走過來,竟驚喜地說不出話來。


一回到家,母親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東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纏著膠布,手背上有結了痂的血口子。母親笑著對我說:「吃呀,你快吃呀,這全是我挑出來的。」


我這沒有出過遠門的母親,只為著我的一句話,便千里迢迢地趕了來。她坐的是最便宜、沒有空調的客車,車上又熱又擠,但那些水靈靈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無損。我想像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過來的,我只知道,在這世上,凡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


母親只住了三天,她說我太辛苦,起早貪黑地上班,還要照顧孩子,她乾著急卻幫不上忙。城裏的廚房設施,她一樣也不敢碰,生怕弄壞了。她自己悄悄去訂了票,又悄悄地一個人走。


才回去一星期,母親又說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我苦笑:「媽,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媽的電話:「你媽媽病了,你快回來吧。」我急得眼前發黑,淚眼婆娑地奔到車站,趕上了最後一趟車。


一路上,我心裏不住地祈禱。我希望這是母親騙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我願意聽她的嘮叨,願意吃光她給我做的所有飯菜,願意經常抽空來看她。此時,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歲也是需要母親的。


車子終於到了村口,母親小跑著過來,滿臉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說什麼不好,說自己有病,虧你想得出!」受了責備的母親,仍然無限地歡喜,她只是想看到我。


母親樂呵呵地忙進忙出,擺了一桌子好吃的東西,等著我的誇獎。我毫不留情地批評:「紅豆粥煮糊了;水煎包子的皮太厚;滷肉味道太鹹。」母親的笑容頓時變得尷尬,她無奈地搔著頭。我心裏暗笑,我知道,一旦我說什麼東西好吃,母親非得逼我吃一大堆,走的時候還要帶上,就這樣,我被她餵得肥肥白白,怎麼都瘦不下去。而且,不貶低她,我怎麼有機會佔領灶台呢?


我給母親做飯,跟她聊天,母親長時間地凝視著我,眼裏滿是疼愛。無論我說什麼,她都虔誠地半張著嘴,側著耳朵凝神地聽,就連午睡,她也坐在床邊,笑咪咪地看著我。我說:「既然這麼疼我,為什麼不跟著我住呢?」她說住不慣城裏的高樓。


沒呆幾天,我就急著要回去,母親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說,今早已託人到城裏買菜了,一會兒準能回來,她一定要好好給我做頓飯。縣城離這兒九十多里路,母親要把所有她認為好吃的東西都弄回來,讓我吃下去,她才能心安。


從姨媽家回來的時候,母親精心準備的菜餚,終於端上了桌,我不禁驚詫──魚鱗沒有刮盡、雞塊上是細密的雞毛、香油金針菇裏居然有頭髮絲。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都讓人無法下箸。母親年輕時那麼愛乾淨,如今老了竟邋遢得這樣。母親見我挑來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協了,送我去坐夜班車。


天很黑,母親挽著我的胳膊。她說,你走不慣鄉下的路。她陪我上了車,不住地囑咐東囑咐西,車子都開了,才急著下去,衣角卻被車門夾住,險些摔倒。我哽咽著,趴在車窗上大叫:「媽,媽,你小心些!」她沒聽清楚,邊追著車跑邊喊:「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


這一回,母親仿佛滿足了,她竟沒有再催過我回家,只是不斷地對我說些開心的事:「家裏又添了隻很乖的小牛犢;明年開春,她要在院子裏種好多好多的花。」聽著聽著,我心裏一片溫暖。


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媽的電話。她說:「你媽媽病了,快回來吧。」我哪裡相信,我們前天才通的話,母親說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掛念。


姨媽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還是回去了,並且買了一大袋母親愛吃的油糕。


車到村頭的時候,我伸長脖子張望著,母親沒來接我,我心裏忽地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


姨媽告訴我,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就已經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詳。半年前,母親就被診斷出了癌症,只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樣樂呵呵地忙裏忙外,並且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妥當了。姨媽還告訴我,母親老早就患了眼疾,看東西很費勁。


我緊緊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顆心仿佛被人挖走。原來,母親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電話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幾眼,再和我多說幾句話。原來,我挑剔著不肯下箸的飯菜,是她在視力模糊的情況下做的,我是多麼的粗心!我走的那個晚上,她一個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沒有,我永遠都無從知道了。


母親,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還快樂地告訴我,牽牛花爬滿了舊煙囪,扁豆花開得像我小時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愛,所有的溫暖,然後安靜地離開。


我知道,你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生我氣的人,唯一肯永遠等著我的人,也就是仗著這份寵愛,我才敢讓你等了那麼久。


可是,母親,我真的有那麼忙嗎?


文/劉繼榮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 2009年6月3日 ,三,下午10:59


 


怪叔叔說故事


 


「小外甥在學校闖禍了!」接到爸爸的電話。  「什麼事啊?!」我問。


「聽說把小朋友打到流鼻血啦!」 爸爸有些緊張,他要我立即前往學校了解情況並處理。


 


我一直很疼小外甥,他個性很憨厚,為何會出手打人呢?我實在搞不懂!


於是立即放下手邊工作,逕往學校去……


進導師辦公室時,映入眼簾的是:


我的大姊一直彎腰卑恭的向對方家長道歉…


但是對方家長似乎完全不領情,脾氣火得像什麼似的…


對方家長還一直說要找警察來,一定要把小外甥關起來…!!!


看看站在一旁的小外甥,他的臉色鐵青,一肚子火氣,


我知道他從小的脾氣就是拗,但是從來不和人惡搞的!


他今天動手打人,我相信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一進去導師室,什麼話都懶得說,直接抱起了小外甥,說:


『不要怕!舅舅來了!你什麼話都可以說!』


這時小外甥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


『打人就不對了!說什麼說!還有臉哭?!』對方家長劈頭就這樣堵我!


我火氣也來了,決定嚇對方一下,開口就操台語開罵:


『幹!你是三小!沒看見恁倍在教厝裡的小孩講實話喔?!』


『你不滿的話,去傳人過來!』


『恁倍最看不起不懂事理就說:打人就不對ㄟ人!』


對方先是愣住了!頓時聲音變得一片寧靜…


(看來,社會上多數還真的欺負善良的人…!)


打破沉寂,直接問老師發生事情的原委!


沒想到老師也說不出所以然(這時候我的火氣真的來了),


於是我讓小外甥告訴大家為何他要打人!


同時我要求被打的小朋友一起站在老師面前,要他們當面對質!


『美術課,我在做我的勞作啊!』


『他很沒禮貌,過來借我的東西都不說一下!』


『但是我不想要借他啊!』


『他每次向人家借東西都不還,也不會珍惜…!』


『今天他拿了我的萬能糊就跑!我就衝過去要拿回來!』


『但是他都不還我,我也搶不回來!』


『他突然把我的萬能糊往窗外丟,別的同學幫我撿起來!』


『他還用很難聽的話一直罵我…』


『我叫他不要再亂罵,他就對我比中指,還向我吐口水…』指著自己的鞋子。


『所以我生氣就一拳打過去…』


『他…流鼻血了…』


小外甥低著頭,很後悔的表情。


…………………


……………………………


當小外甥敘述過程的同時,我一直盯著這個小朋友和家長,


並不斷確認對方的反應,其實我完全相信小外甥不會亂說…


我回頭問挨打的小朋友:『 那時候 老師呢?!』


「上廁所…」他小聲的說。


『他講的有沒有不對的呢…?!』我接著問。


「我有跟他借啊!」他反駁。


『借個萬能糊也沒什麼啊…!』對方家長從旁幫腔。


『但是他有答應要借你嗎?!』我不讓他閃躲,他回答不上來…。


『小氣!借我們不就好了嗎…?!』對方家長這時理直氣壯的說。


我狠狠的瞪了對方家長一眼,這下真的是秀才遇到兵了…


知道不來些突然的手腕可能沒完沒了,立即轉頭告訴老師:


「既然家長這麼喜歡請警察來,還是請你撥電話請東門派出所的員警先生來一趟好了!」


這句話一出來,全部的人都愣住了!(包括對方家長)


接著我緩緩的說:


『今天我們的小孩的確打人,犯了錯,實在傷害了同學!』


『我們願意就法律層面完全負責,包括醫療賠償!』


『但沒經過別人的同意,私下拿就是偷,公開強取就是搶!』


『畢竟起因是對方強奪我們的物品,我們絕對不會放過!』


『搶奪他人財物屬於公訴罪,屬於非告訴乃論,一經提告就無法撤銷!』


『未來提告的話,那個部分請他們自己負責!我就此先聲明!』


知道自己語氣說得很緩,但是絕對有很強的殺傷力!


老師當然不願意打這通電話,立即出來緩頰…


但是我態度非常堅持,我說:


『既然你們讓我出來處理,對方家長也只認為是我們家的小孩很小氣,


似乎所有的錯都是我們造成的!我們何必再多有爭執呢?!』


『讓這件事直接交給司法公正單位處理,對大家不是另一種學習嗎?!』


頓時對方家長突然像洩了氣的皮球,不能再多說什麼…!


趁著氣勢正強,我直接補了一句:


『還是不要麻煩警察先生來這兒好了,我們一起前往警察局,好嗎?!』


我直接走向對方家長面前,正式的邀約…


對方家長看著我說:『有這麼嚴重嗎?!』


情勢演變讓我覺得對我方有利,但必須忍著些,我皺著眉頭說:


『我不知道!』


『因為是你們的態度讓我覺得很嚴重啊!!!』


『要找警察來,是你們先提出來的!』


 


『一定要關我們家的小孩,也是你們堅持的!』


『換作是你,不嚴重嗎…?!』


『只是我覺得來龍去脈既然我們都清楚了,我也認為必須採取行動啊!』


『我不袒護自己的小孩,他有錯,就該承擔受罰!』


『但起因是你們的小孩搶奪,我也必須讓我的小孩知道我行事公正!』


『是非對錯我們何必再浪費彼此的時間,私下在這兒討論個沒完沒了呢?!』


『讓法官和執法單位來教育我們的小孩,難道不好嗎?!』


…………………..


空氣又凝結了起來………….


對方的媽媽突然問我:『你要告我們什麼?』


『搶劫或搶奪吧?!我再問一下律師會好一些!』我故意說嚴重些。


我看見他們已經在計算如果我這樣一告的話,他們會很麻煩…


頓時決定來個火上加油的手腕,


把胸前的錄音機(當時只有小型錄音機)拿出來,對他們說:


『從我進這個門,我們所有對話我都錄下音,需要時可提供法官參考!』


我知道這個動作是很具有挑戰性的,


通常的人一旦面對麥克風或者錄音、錄影時,都會收斂許多…


我看他們立即壓低聲音討論起來,然後對我很防備…


趁著對方陷入抉擇與討論之際,我看著小外甥說:


『你覺得你自己有錯嗎?!』


他點點頭。


『你覺得你應該怎麼辦呢?!』我問他。


『道歉……!!!』他小聲的說。


『但是不是做錯事情,靠著道歉都可以解決啊!你知道嗎?!』我補充。


大姊在一旁著急,但是我請她把事情交給我,不要再表示任何意見…


『你們討論結果如何呢?!我們可以一起去警察局了嗎?!』


我再次邀約對方家長。


『有其他方式解決嗎?!』這時對方爸爸口氣委婉許多。


『你說呢?!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回答。


『你們的小孩向我們道歉!這件事就算了!』


他似乎認為這是解決的方式,而且說得有些勉強…。


在一旁的老師似乎認為這很合理,還猛然點頭…


結果,我直接拒絕,說:


『不!!!』


 


這個拒絕一出現,大家又都愣住了…


『為什麼?!』對方家長認為我很無禮拒絕他們的善意。


我清了清喉嚨,說:


『該道歉的不應該只有我們家的小孩!』


『起因是誰呢?!你認為你們的小孩沒有錯嗎?!』


『請不要告訴我:被打和流血的人已經夠可憐了,所以可以免責!』


『那麼你認為該如何?!』對方家長問。


我知道他是壓抑著火氣,也知道他有些小來頭…


『你們的小孩也必須道歉!』我認真的說。


我看見他鐵綠著臉的表情實在很好玩,於是補充一句:


『還要正式寫和解書,請老師當第三公證人!』


此話一出,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我不通情理,其實這是為了避免未來產生麻煩。


事情的結局就是如我的要求:


一、這2個小孩彼此道歉,互相寫一份道歉卡給對方。


二、雙方家長簽立和解書,老師當公證人。


三、此間醫療費用憑收據由我方支付。(其實也不需要看醫生,所以免付)


 


*****************************************


後來回到大姐家時,我問她:『為什麼妳要道歉…?!』


她說:『對方家長很兇,對方小孩也流鼻血…!』


後來我們聊很多,我略作整理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一、『闖禍』有時是一種無價的學習!


 


1.不要讓小孩子因此退縮了!


2.即使在外頭打架,先問清楚原因!(不要急著揍小孩,這也是一種教育!)


3.有時候我還會告訴自己的小孩:『打得好!』『我也一樣會忍不住去K他!』


4.但是事後等小孩心平氣和之後再引導:如果重來一次,有其他方式嗎?!


5.不論如何,當家長的心情必須很平緩!


 


二、即使小孩真的犯錯了,家長不必急著去道歉:


 


1.又不是家長犯錯,所以請家長不必『強出頭』吧!


2.要道歉的是小孩子,所以小孩必須在過程中了解『錯在哪』!


3.如果家長一直搶著道歉,就等於幫小孩子到處在「擦屁股」!會養成小孩倚賴!


4.『不積極作為』其實就是一種『作為』,但是家長必須耐住火候!


5.引導小孩子從單一事件,了解到「如果再有近似的情況,該怎麼辦!?」


6.讓小孩子自己知進退,這才是教育!(壓抑不是唯一或者最棒的管教方式)


 


三、家長必須多為自己打氣與加油:


 


1.全家人的『健康』必須排在第一位!


2.『成績』必須排在『品格』的後面!(太多家長排錯了!)


3.多找機會和小朋友聊天!(543的亂哈啦也很好!)


4.不要讓自己當『一輩子』的家長!當小孩25歲之後,該當朋友比較好!


5.不要把小孩子的問題『放大』!但要將他們的好『放大』!


6.常常給自己加油一番!


7.『家』是最好的一個一個倚靠!向著家人要能夠敞開!


8.好朋友之間也常常一起互相鼓舞!


 


【補充】:


「把談判朝向破局的方式來談,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的世界不是全世界

荳芽在南部跟外公、外婆住了一個星期,回來以後,她跟我說:



『媽咪,好奇怪喔!阿姨幫我洗澡都不幫我擦乾身體……』


『都沒擦就穿衣服嗎?』 我也覺得很奇怪。『有呀!有擦,可是她都用濕濕的毛巾擰乾擦,沒有像妳用乾的大浴巾幫我擦……

這樣還是有點濕濕的呀、沒擦乾。』


這樣我就明白了。




『阿姨的習慣跟媽咪有點不一樣,她覺得用濕毛巾擦就可以了,妳一直都跟媽咪在一起,所以妳的習慣跟我一樣,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呀!只是習慣不一樣而已。』


『只用濕毛巾擦完就穿衣服,不舒服。』


荳芽說: 『阿姨不會覺得不舒服嗎?』


『我想 阿姨應該覺得還好吧?


妳又不是阿姨,妳的感覺不一定會是阿姨的感覺呀。』


我一再一再地跟荳芽說,不要用妳自己的習慣去套別人的,妳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也認為好。


尊重別人的生活型態,比什麼都重要。


荳芽肯定是把我說過的話謹記在心了。


有一天,我要她跟我一起吃五穀雜糧飯時,她回我:『媽咪,我不喜歡吃這種黑飯。』


我說: 『吃這種飯對身體才好,而且我覺得其實還滿好吃的呀!』


荳芽很氣定神閒地回我說:


『媽咪,我是小朋友,妳認為好的,我不一定會覺得好。』


我嚼著其實有點難吃的黑飯,一時無法再強要求荳芽也跟我一起吃。




幾天之後,我的一位朋友轉述荳芽跟她的對話給我聽……


朋友說


荳芽去她家時,很愛吃她們家的餅乾,她開玩笑地跟荳芽說:


『妳把我家的餅乾都吃光了,那妳要拿妳家的餅乾來給我吃喔!』


荳芽回說: 『阿姨,我家的餅乾很難吃,我跟蝴蝶都不愛吃,妳應該也不會喜歡吃的。』


我的朋友很疑惑。


問荳芽:『為什麼妳家的餅乾都這麼難吃哪?』


『因為我媽媽都喜歡買有機的,沒味道!很難吃!』


我因為堅持我認為好的、健康的、有益的吃食習慣,讓荳芽喪失了吃好吃餅乾的權利。


想想一個小孩沒了吃零食的樂趣,還真是可憐呢!


後來,我不那麼堅持荳芽要跟我一起吃黑飯、黑麵包了。


偶爾一次吧!


荳芽也願意嚐嚐媽媽口中這 《對身體很好的黑抹抹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型態,大都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這樣很好。


可是,這個 《好》對每個人的定義可能就有點不一樣了。


有的人覺得要 《健康、有益身心才算 》,有的人就覺得要 《好吃、有樂趣才算 》。


說到底都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實在很難說什麼就是好、什麼就一定不好。


給自己多一點嘗試的機會,看看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型態。


不要老是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全世界,或許才有活得快樂一點的可能。


荳芽跟我一起讀 《兩姊妹和她們的客人》 ,讀得很開心。


她覺得這書裡看起來過得有點不那麼健康的兩姊妹很像她。


『在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對姊妹。


她們在島上過著快樂的生活……


有一天,表弟來她們家作客……


表弟說:《這樣子要怎麼生活啊!沒關係,妳們等著看吧,我會幫妳們的忙的!我會幫妳們把這裡整理、整理!》


於是,表弟把水龍頭修好、然後修好走廊上的燈……』




荳芽很不以為然地皺皺鼻子,哼一聲: 『雞婆!』


一直看到表弟把動物趕出屋外、要兩姊妹運動、吃五穀雜糧麥片時,荳芽已經忍不住了。


『這個表弟很沒禮貌ㄋㄟ,他是去人家家裡作客ㄋㄟ,怎麼好像要把人家的家變成他家呀!』


是了。


這就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


【去作客時,如果主人的生活型態跟你很不一樣,怎麼辦?】


我想這是很多小朋友從小就該學的功課。


荳芽還是回我那句老話: 『你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覺得好!』


『嗯!很棒!媽咪再教妳一句話,叫: 《客隨主便》


意思是作客人的不要太計較一定要怎樣怎樣,主人怎麼吃、怎麼過,我們就跟著。


這樣妳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過生活的呀!


除了妳自己的世界,妳還會看到別人的世界喔!』


感恩過去把握當下創造未來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專訪~生命是無限的,我們終會再相見


 


其實人一出生,死亡就跟著我們了,死亡隨時在我們身邊,該如何面對呢?要想著自己有永遠的過去,也有永遠的未來,這是接受死亡最好的心理準備。


生的時候人人想要有尊嚴,死的時候更要有尊嚴,尊嚴這兩個字要如何表達?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各有不同做法,這些年,日本或歐洲在喪葬禮俗上有些改變。我看到美國、法國及德國的墓園,猶太人也是,找專人照顧,將墓園整理得像花園一樣,這是喪葬的尊嚴。


台灣地狹人稠,卻又缺乏完善的土地政策,這麼多年下來,可供殯葬設施用地早已不足,對於喪葬應該要有不同的思維,兼顧環保與尊嚴。


死後與大自然合一,化為美麗花園


法鼓山這幾年積極推廣環保自然葬法,去(96)年捐出一塊地作為「台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這是全國首創的骨灰 植存專區,免費提供往生者的骨灰在園區內存。這個環保生命公園不屬於任何宗教,也不舉行任何宗教儀式,不焚燒紙錢、香、燭火等,如果需要,家屬可以先在家中完成祭祀儀式,再把骨灰磨碎後,帶至生命園區完成植存,與大自然合一,上面種植各種花卉,變成美麗的花園。


目前國外像是紐西蘭、澳洲都已實施這種頗具環保的自然葬法,將冰冷的墓園變成風景宜人的美麗公園。我自己死了之後也會選擇這種方式。


有些人會執著於骨灰,甚至因不捨與亡者分離而將骨灰罈擺在家中,引起家人不安。其實,骨灰是肉體生命的最後一份,成分是碳,並不代表什麼意義,當然也不再代表一個人了。因此,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不留任何一點痕跡,我的師父東初老和尚生前說:人非常愚癡,生前貪求這個貪求那個,求到 了以後就占有它,但能佔有多久呢?死後連身體都沒有辦法保存啊。


現代人對遺體的處理方式,多半是選擇火化燒成骨灰,或選擇土葬,親友或兒女挑個好風水佔一塊墓地,墓地變成亡者的家,墓地上面立著一塊碑,或把骨灰當作亡者,其實這老早就不是亡者了,骨灰與亡者不論是精神或生命都毫無關係,那只是肉體燒成了灰,根本不代表什麼,只能說代表自然界的一樣東西吧,頂多保存個幾十年、幾百年,最後仍與大地合一,所以骨灰是亡者嗎?亡者的神識早就轉世投胎去了。


不要變成「守屍鬼」


骨灰就像早上起床洗臉、梳頭、刷牙、漱口後留下的塵垢、皮屑,這些東西我們想要佔有或繫在身上帶著走嗎?這些是很髒的,趕快丟掉吧,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我們臨時使用的工具 而已,工具壞了,就換了吧,不要捨不得丟棄,自己也無法解脫,這我們稱為「守屍鬼」,因為對身體執著、放不下,死了還要佔一塊墓地,認為棺木就是它的家。


有一次,我們在農禪寺舉行清明大法會,幾萬個牌位放在往生堂裡,任何人進去都可聞到一股味道,屍臭味滿屋子。屍臭味跟死貓、死雞、死狗的味道差不多,即使打開窗子、開電風扇也吹不散。法會還沒結束,我要趕去機場,一上車,往生堂的味道就跟著我上車,跟著我走了幾十公尺,我覺得不對勁,我就跟它說,留在農禪寺參加法會吧,不要跟我走,要放下對自己的執著才能解脫。結果,一下子,味道就不見了。


與父親的神識對話


很多人放不下對自己的執著,包括了彌留期間,堅持見到子女最一面才肯闔眼離去。平常,子女忙於工作或住在外縣 市或遠在國外,要子女隨侍在側很不容易,臨終時為什麼非得見子女最後一面呢?如果認為這是最後一面,不見到就無法安心,有什麼意思呢?有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這觀念也可以改過來,生命是無限的,死了之後到另外一個世界,肉體不存在了,但精神存在,神識也還存在,要見兒女隨時可見。


有些神識回來與子女見面,例如某位作家的父親過世以後,他很想念父親,有一天他回家,看到父親坐在床上,他不知道這是夢還是真實,就問:「父親啊,你怎麼回來了?」


「我回來看看你,不過我馬上就得走了。」


「你要到哪裡去?」


「我到廟裡聽經去。」


那天是他父親的頭七,家人正要為他父親舉辦誦經法會。後來這位作家想再繼續跟父親對話,父親就不見了。人往生後,沒有肉體無法 說話,用意念溝通,可以很自由自在地來去。有些人死了之後去投胎了,就無法再回來看家人了,因為精神(神識)在另外一個肉體上出現。


平常我們習慣擁有很多東西,如果捨不得放下會很痛苦,內心無法平靜。特別是癌症病患,彌留期間的意識較為清楚,在這種狀態下對於生前的情(親情愛情等)、財務或恩怨,不容易放下,會很掙扎、痛苦,這時可藉助祈禱、誦經、念佛的力量,幫助臨終者慢慢平靜下來,讓他內心感覺平安,這很重要。


放棄積極搶救


家屬也經常面臨掙扎, 尤其當 醫師已經宣佈無法救了,家人還是希望繼續搶救,否則好像「見死而不救」,內心會有罣礙。醫療上的積極搶救,給予插管、電擊、打強心針等等,雖然還有一息呼吸,但身體的負擔太重,臨終者相當痛苦,但家屬無 法體會。


當喉嚨插上管子,無法說話,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只能任憑他人擺佈。所以要趁著健康時,事先跟家人交代,生前要預立遺囑,讓我非常輕鬆地走,不想臨走前還要受刑,這是在虐待臨終者。


我早已經寫好了,放棄積極急救,當醫師判斷我得走了,非死不可時,就請讓我平安地離開吧。


泣而不哭


臨終時要有尊嚴,離去時也可以用很莊嚴的方式送他最後一程。我在西藏、印度看到家中即使有人往生,也不會出現呼天搶地的畫面,親友們安安靜靜,用很莊嚴的方式告別。


親人往生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哭?不哭,好像不孝順或違反人性,其實,哭與泣是有差別的。


哭,是大聲的哭;泣,是小聲的哭,或者是沒有聲音,只是流眼淚,任何人都需要流淚,釋放哀傷。


如果哭得很大聲,是為自己,但對亡 者卻造成干擾與傷害,當他得走了,親人或愛人在旁邊大聲哭、咒罵,亡者反而捨不得走,很掙扎,即使捨不得走仍得走啊。所以,哭,幫不了亡者的忙,只為了自己情緒的發洩。有些家屬在床邊邊哭邊罵:「你怎麼這麼殘忍,竟然拋下我先走了。」聽起來好像感情很豐富,事實上對亡者是一種傷害,他已經死了還要受家人咒罵,對亡者一點尊嚴也沒有。


泣,當然可以,透過流淚將哀傷的情緒表達出來。華人傳統習俗認為,不大哭就表示內心不哀痛,對親友不好交代,好像對生者一點感恩之情也沒有,這觀念要改變。


(節錄自《跟親愛的說再見》一書)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 灰姑娘故事

人ˊ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 灰姑娘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 是《灰姑娘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 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 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 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 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 ,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 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 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 邋裏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 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 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 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 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 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 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 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 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 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 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 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 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 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 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 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 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 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 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 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
真棒的老師!
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在每一位母親的情懷裡 (網路文章)


 


那天是週末,春日的黃昏有新榨橙汁的顏色與氣息。老早說好了要和朋友們去逛夜市,母親卻在下班的時候打來了電話,聲音裡是小女孩一般的歡欣雀躍:「明天我們公司去踏青,你下班時幫我到提拉米蘇麵包坊買一袋椰蓉麵包,我帶著中午吃。」


「踏青?」我大吃一驚,「啊,你們還去踏青?」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絕,「媽,我跟朋友約好了要出去,我沒時間。」


跟母親討價還價了半天,她一直說:「只是買一袋麵包,快得很,不會耽誤你…」


最後她都有點生氣了,我才老大不情願地答應下來。


一心想著速戰速決,剛下班我就飛奔前往。但是遠遠看到了那家麵包店,我的心便一沉,店裡竟是人山人海,排隊的長龍一直蜿蜒到了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隨著長龍緩慢地移動,我頻頻看錶,又不時踮起腳向前面張望,足足站了快二十分鐘,才進到店裡。


我站得頭重腳輕、餓得眼冒金星,想起朋友們肯定都在等我,更是急得直跺腳。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周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欲醉的芳香裡,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週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而且和公司同事出去玩,一群半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春遊,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春踏青?


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算下來我是第三爐的最後一個,多少有點盼頭,我鬆口氣,換隻腳接著站。就在這時,背後有人輕輕叫一聲:「小姐。」我轉過頭去,是個不認識的中年婦人,我沒好氣:「幹什麼?」


她的笑容幾乎是謙卑的:「小姐,我們打個商量好嗎?你看,我只在你後面一個人,就得再等一爐。我這是給兒子買,他明天遠足,我待會還得趕回去做飯,晚上還得送他去補習班。如果你不急的話,我想,嗯……」她的神情裡有說不出的請求,「請問你是幫誰買?」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給我媽買,她明天也要踏青。」


真不明白,當我回答時,整個店怎麼會在剎那間突然有了一種奇異的寂靜,所有的眼光同時投向我。


人大聲地問我:「你說你買給誰?」


我還來不及回答,售貨小姐已經笑了:「哇,今天賣了好幾百袋,你可是第一個買給媽媽的。」


我一驚,環顧四週才發現,排在隊伍裡的,幾乎都是女人,從白髮蒼蒼到綺年少婦,每個人的大包小包,都註解著她們主婦和母親的身分。「那你們呢?」


「當然是給我們小皇帝的。」不知是誰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後那位婦女連聲說:「對不起 ,我沒想到,我真沒想到。這家店人這麼多,你都肯等,真不簡單。我本來都不想來的,是兒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願意讓他吃好、玩好。我們小時候遠足,還不就是想著要吃零食?」


她臉上忽然浮現出神往的表情,使她都溫柔起來,我問:「你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遠足的事啊?」


她笑了:「怎麼不記得?現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只在草坪上坐一坐曬曬太陽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總沒時間。」她輕輕嘆口氣,「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長大到你這種年紀的時候,才有機會吧。」


原來是這樣,踏青並不是母親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內心深處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十年的心願。而我怎麼會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親的女兒啊。


她手裡的塑膠袋裡,全是飲料、雪餅、果凍等小孩子愛吃的東西。沈甸甸地,墜得身體微微傾斜,她也不肯放下來歇一歇,她向我解釋:「都是不能碰、不能壓的。」她就這樣,背負著她那不能碰、不能壓的責任,吃力地、堅持地等待著。她的笑容平靜裡有著喟嘆:「誰叫我是當媽的?熬吧,到孩子懂得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就好了!」


她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聲音裡充滿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遠了。」


只因為我的存在,便給了她這麼大的信心嗎?我卻在瞬間想起我對母親的推三搪四,我的心,開始狠狠地疼痛。這時,新的一爐麵包熱騰騰地端了出來,芳香像是原子彈一樣地炸開,我前面那位婦女轉過身來:「我們換一下位置,你先買吧。」


我一楞,連忙謙讓:「不用了,你等了那麼久。」


她已經走到了我的背後,已略顯蒼老的臉上明顯有著生活折磨的痕跡,聲調卻是只有母親才會有的溫煦和決斷:「但是你媽已經等了二十幾年了。」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微笑著讓開了,更前面的一位回身看了她一眼,也默默地退開去。我看見,她們就這樣,安靜地、從容地、一個接一個地,在我的面前,鋪開了一條小徑,一直通向櫃台。


我站在小徑的頂端,目瞪口呆,徘徊不敢向前。


「快點啊,」有人催我,「你媽還在家裡等你哪。」我怔忡地對著她們每一個人看了過去,她們微笑地目光裡有歲月的重量,也有對未來的信心,更多的,是無限的溫柔。剎那間,我明白地知道,在這一瞬間,她們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們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


是不是所有母親都已經習慣了不提辛苦,也不說要求,唯一的、小小的夢想,只是盼望有一天,兒女們會在下班的路上為自己提回一袋麵包吧。


通往櫃台的路 一下子變得很長很長,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親的情懷裡,就好像走過了長長的一生,從不經事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終於讀懂了母親的心。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 結婚十多年..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
我心中暗暗接上的一句是:「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的呀!」

算一算,我結婚整整十一年,要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了。
在這其中,我們吵過架、打過架;吵外遇、鬧離婚;有甜蜜思念、也有苦澀委屈;生下了小孩、也拿過小孩……,就是這樣的酸甜苦辣,倒也過了這麼些年。

婚姻到底是什麼?我經常問自己。

我看到過、參與過的婚姻,其實只有我父母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
對婚姻的憧憬或是破滅,總是由自己的父母開始。我的公婆在我們婚前就已經離婚了,雖然,婆婆這些年來總是盼望著破鏡重圓。

在我心目中,我爸爸媽媽可以算是幸福的一對。雖然爸爸脾氣暴躁,每次一發起脾氣來總是大吼小叫,讓我們覺得媽媽很可憐;但是,爸爸的脾氣來得快、去得快,每次吵架的隔天,總會看到爸爸在家扮小丑,嘻皮笑臉的討媽媽歡心。也因此,他們的吵架經常像是一齣齣鬧劇。

大概在我小一的年紀吧!有一次他們吵架,我媽一邊哭一邊在房間整理行李,說要帶我去台北。爸爸坐在客廳裡,明明頭上在冒煙,卻還屏氣凝神的在看書。

幼小的我很緊張,在房間與客廳來來回回的跑著,一邊跟爸爸報告:「媽媽已經在收衣服了!」「媽媽在裝箱子了!」「媽媽要去台北不回來了!」一邊跟媽媽哀求:「媽媽,妳不要走啦!」可是,兩個人都不為所動,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正當我哭哭啼啼的跟在媽媽後面,眼看著媽媽提著行李箱要走出大門時,那個坐在客廳裡看書、沈默的老爸,忽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攔在媽媽前面,身高比媽媽高20幾公分的爸爸,不知道什麼時候,左手已經拿好釘鎚、右手拿著釘子,雙手一伸、越過了媽媽的頭頂,把我家的大門「砰砰砰」的釘了起來!

矮小的我躲在門下,楞了半晌,然後破涕為笑。雖然我搞不清楚他們為什麼吵架,但我覺得爸爸真是厲害,他把門釘起來媽媽就走不了了!他怎麼想得到這一招呢?我媽媽也是一臉的驚愕,然後在門前忍不住就笑起來了。

當然,隔天,門上的釘子就拔掉了,但是我家門上那兩個小洞,足足讓我們談論了好多年!

後來我們搬了家,又有一年,在我高中時,有一次週末回家,弟弟得意的把掛在門上的西裝移開,向我展示門上的另一個大洞。
不用說,那又是一次我爸媽吵架的痕跡。

原來,起因只是因為爸爸在院子裡,風把門吹得反鎖了,他一直叫我媽,我媽在樓上卻沒聽到。爸爸一發火,去工具房取了鐵鎚,把門敲破一個大洞!後來,我弟弟還領著巷子裡的小朋友,排隊前來我家觀賞「門上大洞」之奇觀!

長大之後,我跟媽媽經常閒聊,有時候,她會跟我抱怨,父親又胡亂發脾氣,氣得她很想在外面買一個小套房,老了之後一個人搬出去住。可是,當兩個人一起出去看表演、爸爸牽著她的手陪她在社區裡面一圈又一圈的散步時,媽媽又會帶著像小女孩崇拜偶像一樣的神情對我說:「妳爸爸除了脾氣壞,什麼都好!他很有骨氣、很聰明、又有學問,以前追我的男人,沒有一個比得上妳爸爸!」

爸爸媽媽吵吵好好的渡過了30多年的婚姻,媽媽在55歲那年病逝。媽媽過世之前,在醫院住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那段時間,我親眼見到,爸爸每天下班後就直接到醫院去,親手餵媽媽吃飯、更衣、按摩、如廁、餵藥,兩百多個日子,沒有一天間斷。媽過世之後,爸爸買了一對骨灰罈,每天在家裡整理媽媽生前的遺物。我們把桃園的大房子賣了,爸爸扛了好幾麻袋的遺物回來,他把媽媽手寫的每一張紙條、照片,用本子一本一本的貼起來。

終日消沈的爸爸對我說,他是念科學的,不相信有鬼神,媽媽走了,他也不知道他活著還有什麼樂趣。一度我很擔心,怕他有什麼萬一。

還好,後來,爸爸又遇到了阿姨。兩個失去了老伴的人,互相有了傾訴的對象,枯萎的靈魂又再度的復活。我跟弟弟妹妹,都很感激阿姨的出現,認為那是在天上的媽媽保佑,不忍心看到爸爸如此痛苦,所以把阿姨帶到他的身邊。

然而,脾氣暴躁的爸爸,這回依然改不了他的個性,兩個人一吵起架來也是個天崩地裂,有時候我忍不住勸他們:「都這樣的年紀了,還有什麼好吵的呢?」偏偏兩人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可是,吵著吵著,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爸爸的第二段婚姻、兩個不完整家庭的重新組合,也堂堂邁入了五個年頭。

我遺傳了爸爸的火爆脾氣。雖然我是女生,但一發飆起來,誇張衝動之行為,比起我爸爸來,不遑多讓。就跟我媽媽一樣,我先生是個笑口常開、樂觀開朗的好脾氣先生。也因此,我們的婚姻,也是一樣的吵吵好好,需要常常縫縫補補。

婚前同居時,媽媽一直覺得丟臉,頻頻要我趕快結婚,以免每次大樓的管理員問她「妳的兒子、女兒」時,媽媽都覺得不知該怎麼解釋。
媽媽對我說:「一個願意幫妳洗衣服、洗碗的男人,妳還要挑剔什麼呢?」我心想,反正結了婚也還是可以離婚,也沒什麼好怕的!於是,我就為了「給樓下管理員一個解釋」而結婚了!

婚姻到底是什麼?結婚後的每一年,我都不停的在問我自己。

婚姻到底是為了製造出兩個像我們的小孩?還是為了要一起存錢買房子?

婚姻是因為相愛的兩個人想要一輩子在一起?還是只是因為怕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自己?

婚姻是為了保障彼此合法安全的性愛?還是下班之後有一個家?婚姻是彼此的心甘情願?還是彼此不得已的責任?是彼此的承諾?還是彼此的約束?是彼此的依靠?還是彼此的負擔?是彼此的親情?還是彼此的愛情?我一直都想不太出答案。

有一次我在「國光幫幫忙」形容,婚姻就是兩個走在鋼索上的男女,必須要有危險的恐怖平衡,才能繼續的下去。狄鶯對此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老公的愛就是婚姻必要存在的全部。
我反駁她:「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愛一個人,除非那個人很短命。」
我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誘惑、犯錯,我也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失望、苦澀。

要維持婚姻最簡單、也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想要維持這段婚姻。

無論是婆媳不和也好、外遇緋聞也罷,打架動粗、或是沒有子嗣,讓婚姻不能持續下去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其中一方不再想要這段婚姻。

否則都還可以持續下去。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想不起對方的好處,只覺得他現在缺點一籮筐。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忘記對方婚前的樣子,只記得他現在的禿頭大腹。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耐煩聽他的話,只因為他說的話妳都知道。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在意他在做什麼,只因為反正他也槁不出什麼名堂。

妳忘了,現在被妳嫌棄的他的父母,正是調教出妳當初愛戀男人的推手。

妳忘了,現在被妳討厭的他的沈默,正是當年吸引妳的穩重。

妳忘了,現在被妳抱怨的他的冷漠,正是因為妳的不在意。

你也忘了,現在被你嫌棄的她的多話,正是當年你被吸引的熱情。

你也忘了,現在她的樣子邋遢,正是因為她在為你養兒育女。

你別忘了,現在她雖然不復從前的浪漫,但是她卻是你最忠實的伴侶。

我還是不懂婚姻的真諦。

但是,我還是希望在我又病又醜又老又臭的時候,有一個人願意,牽著我的手。

就像,我爸爸對我媽媽那樣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篇很值得分享的故事:妻子的空位
....很感人,也令人省思








 





我的妻子因為意外事故離開我身邊已經四年了,我想,妻子留下不會做任何家事的我和孩子,她的心有何等難過呢?我也因為無法兼顧父母雙親的角色而感到挫折。有一天我為了出差,清晨趕出門,無法將孩子打點好就得離開家,正巧前一天有剩下的飯,我熱了蒸蛋,向還沒有睡醒的孩子交代一聲,就出門去了。

為了照顧好孩子飲食三餐的事,我也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只是很簡短地和孩子打個招呼,就因為身體疲累,不想吃晚餐,脫掉西裝之後就直接往床上躺下。就在那個時候,砰的一聲,紅色的湯汁跟泡麵瞬時弄髒了床單和被單,原來有碗泡麵在棉被裡!這小子真是的,說時遲那時快,我即時拿起一個衣架,跑出去,往正玩著玩具的兒子的屁股就打,因為我實在是太生氣了,所以不停地打他。但就在這個時候,他邊啜泣邊說了一段話,使我停了下來。

兒子告訴我說:「飯鍋裡的飯早上已經吃完了,晚餐在幼稚園吃了,但是到了晚上,爸爸還不回來,我就在櫥櫃的抽屜裡找到了泡麵。可是我想到爸爸說不能亂動瓦斯爐,所以我就打開洗澡的水龍頭,用熱水泡了泡麵,一個自己吃,另一個想留給爸爸吃。

因為怕泡麵涼掉,所以我就把它放在棉被裡,等你回來。可是因為我正在玩向朋友借來的玩具,所以忘了跟爸爸講。」

我不想讓兒子看到我在流淚,所以衝到洗手間,將水龍頭打開,大聲地哭。過了一陣子之後,我打起精神來,一面哄著兒子,一面也在他屁股上擦藥,讓他上床睡覺。當我清理好泡麵弄髒的床單和棉被後,打開兒子的房門一看,發現他仍舊發出哭泣聲,手裡還拿著媽媽的照片。我把頭靠在房門站了許久,看著這一幕。

自從在一年前發生這件事之後,我為了扮演好媽媽的角色,更加用心地去照顧他。現在兒子快七歲了,不久後就要從幼稚園畢業,進入國小讀書。慶幸的是,兒子在這段時間毫無陰影,很開朗地成長。

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打孩子,因為幼稚園來電話說,兒子沒有去學校,我心裡覺得很不安,所以早退回家,在整個社區裡大聲地喊他的名字,卻是遍尋不著。後來在文具店的門看見他站在電玩的前面,於是我很生氣,又開始一直打他。兒子並沒有說出任何的解釋,只說了聲對不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剛好是幼稚園要邀請媽媽去看才藝表演的日子。

發生這些事的幾天後,兒子回家說,他在幼稚園裡學了寫字,從此他經常關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來,很認真地寫字。我看到兒子這個樣子,想到妻子在天國也一定會因為看到他這樣而微笑,我就無法忍住淚水。

時間很快,又過了一年,到了冬天,街頭上都在播放著聖誕節的歌曲,我的兒子卻又闖了一個禍。我正要下班的時候,接到一通社區郵局的電話,說我兒子把一綑沒有寫地址的信,惡作劇地放在郵筒裡。每年到了年底,正是郵局最忙碌的時候,所以這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雖然我已決定不再打孩子,但在急忙趕回家後,叫了兒子來,我又忍不住痛打他一頓。兒子這一次只是說他做錯了,卻沒有講出任何理由。我把他推到一個角落,不管了,自個兒跑到郵局領回那一綑惡作劇的信。我把信丟到他眼前說:「你為什麼要這樣惡作劇?」兒子哭著回答說:「這些信是我要寄給媽媽的。」

當時我的眼眶紅了起來,心裡很激動,但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所以我盡量隱忍住沒有表現出來。我接著問他:「那麼,為什麼一次寄這麼多信呢?」兒子回答說:「以前我要把信投進去的時候,因為個兒太矮,所以沒辦法投入,但是最近我再去郵筒時,已經搆得到了,所以我就把以前沒有寄的,一次全部都投進入了。」

我聽了以後,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對孩子說什麼話。過了不久以後,我就跟他說:「媽媽現在在天上,以後你寫完信,把信燒了,就能送到天國去。」等孩子睡著之後,我到外面燒了那些信。我很好奇到底孩子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所以讀了其中的幾封信。 而當中有一封信攪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媽媽:
我很想念你!媽媽,今天在幼稚園有才藝表演,但是因為我沒有媽媽,所以沒有去參加,我也沒有告訴爸爸,怕爸爸會想念媽媽。爸爸到處去找我,但我為了讓爸爸看到我很開心的樣子,所以故意坐在電動玩具面前,雖然爸爸罵我,但是我到最後也沒有告訴他原因。媽媽,我每天都看到爸爸因為想念媽媽而哭泣,我想爸爸也跟我一樣,很想念媽媽吧!但是,媽,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你的臉。媽媽,請你讓我在夢中,再一次能夠看到你的臉,好嗎?聽說把想念的人的照片放在懷裡睡覺,就會夢到那個人。可是,媽媽,為什麼你沒有出現在我的夢裡呢?」

讀完這封信以後,我就開始嚎啕大哭。到底什麼時候,我才能填補妻子的空位呢?

給已經結婚的女同事:

不要加太多班,工作做不完,一定是公司的某些地方出問題了,一定要將問題反應給妳的老闆,一直加班也不見的有用的,請務必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好好疼惜妳的小寶貝。

給已經結婚的男同事:

不要喝太多酒,不要抽太多煙,請問我們的生意,我們的客戶,有比我們的身體重要嗎? 一定要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到客人非我們不行,我們的差異化在哪裡,我們是否真的懂客人的心,這比拼命喝酒,還重要,請務必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好好疼惜妳的小寶貝和你的愛人。

給 還沒有結婚的男同事和女同事:

美其實是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 --(蔣勳,身體美學)。

無入而不自得 -- (孔子)。


/你們一定要很自在,工作才能做的好,如果工作讓你/妳們的心情做的很辛苦,代表的是我們的公司不夠聰明,那也是公司什麼地方不對了,要勇敢的說出來,不要讓不聰明的工作與老闆,傷害了妳/你們的身體。

看完內容,心裡覺得好酸...

我最近常自問:你的收入,是預支健康及絞盡腦汁換來的嗎?!

因為每個人拼命工作到頭來,常忘了工作的初衷是什麼!

是想讓家人及自己生活過的更好?想得到名?還是想得到利?

沒了「健康」,家人會開心嗎?自己又真的得到名或利了嗎?

我覺得「開心生活是最重要的」,時時關心身邊的人,不要想著等我以後有錢時再如何如何,因為,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呢?

誰知道有多少個以後呢?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養兒女的七個金科玉律

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強調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的新觀念橫掃台灣,卻被有些人解 釋為「少管」或「不管」,以致教出不少「小霸王」、「蠟筆小新」,和自殘或傷人甚 至動輒殺人取人性命的青少年。

美國的情況類似台灣,被寵壞的孩子類似惡霸,使得愈來愈多心理及教育專家發展出更 新的教育理論「合理管教」。父母應該以愛為基礎教兒女「紀律」的觀念。

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教養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參與不足」以及誤解了 「把孩子 當朋友對待」的真義,以為是放他完全自由,以致無法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已成為縱容惡行的藉口,《對孩子期許更高》一書的 作者戴 門教授指出。

其實,教育要兼顧敏感度與嚴格的,如果父母有引導、有規範,可以避免孩子身心出狀況。家庭心理專家蘿絲蒙指出,孩子性格發展期, 教養需要適量維他命N。也就是說, 父母要能勇於對孩子說「NO」,孩子才能學會分辨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 以」。

綜合專家意見,合理管教,父母有7項金科玉律:

1、當父母,不是當朋友

當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當孩子的朋友,因為「父母」的意義就是給孩子立下規 矩,讓他明白「底線」在哪兒,美國心理學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導他如何解決 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只聽他訴苦哭泣卻束手無策的「朋友」。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也說,孩子需要知道「規矩」是什麼,家裡誰「作主」, 這樣孩 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覺中成長。

所謂「尊重孩子」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把孩子當朋友對待」也不是不教他規矩禮 貌,否則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傾向主張「只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 會尊重其他人,教育學者魏世台說,她對「現代父母太常向兒女說抱歉」很不以為然, 常見職業婦女7點趕回家向兒女說「抱歉,還沒煮晚飯」,而那些抱怨媽媽沒早點回家 煮飯的孩子都已十歲以上,還在看電視不懂做家事。

2、及早規範

孩子從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時候不給他訂下規矩,長大要管就會遭遇抗拒,管不動也管 不住。管教態度要前後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討價還價,否則會讓孩子誤以為規矩與 原則都有商量餘地,一旦他們有過這樣「談判」經驗,反而吃定父母,教養當然也成了空談。

3、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愛孩子、教養孩子是要和孩子相處。很多父母過份強調親子相處重「質」就夠了,與兒 女相處只是蜻蜓點水打個照面,但當孩子碰到問題需要有人和他談談時卻不見父母蹤 影。

切記問題不等人,相處有品質不能做為藉口,取代孩子希望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心 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較常與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現都比較好。」

4. 控制電子媒體

研究發現美國22~34%的年輕受刑人有意識的模仿從電視看來的犯罪技巧。事實上, 孩子長期受到來自暴力色情的卡通、電視影集、綜藝節目以至新聞報導等,各種色情、 暴力訊息制約,模仿媒體兩性親密行為,青少年學電視主持人低俗用語,殺人而無悔意 的實例屢見不鮮。

另一項追蹤12年的研究也發現,大量收視暴力電視節目的人後來犯罪、攻擊性及對子女 嚴懲的傾向較高。

「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與學校的功能,是現代青少年的一大 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主張,父母應該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 響。美國醫學會建議父母除了監督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內容,也要將每天觀看的時間限 制在2小時內。

5、了解孩子在做什麼

孩子在家無人監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大人不在,孩子確實容易有偏差行為,例如在鄰 里街坊間打破窗戶或順手牽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卻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一樣非常危 險,有小學生打色情電話,青少年上網下載色情圖片,網上交友被誘離家等等,都是家 人在家關起門來做的。

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課後活動,並且善用家人、鄰居、朋友等後援力量支持, 即使雙薪家庭一樣可以放心。

6、不要誤解「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真義。

真正的「肯定個人自尊」,應來自他真的達成某些挑戰,而不是凡事必讚美。少棒隊員 未盡外野職守,即使隊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榮。 戴門 教授認為很多父母動輒把孩 子當星星捧上天,使得「維護孩子自尊」一詞失去真正的意義。

美國父親協會宏恩指出,太受保護的孩子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快 樂中成長以致過份呵護孩子,即使孩子沒特別努力也大聲讚賞,反而使得孩子缺乏從錯 誤與挫折中學習如何處理困難與自己情緒的機會。許多專家認為,孩子需要的是適當的 自尊,否則,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輕則頹喪憂鬱,重則自傷傷人。憂鬱症年齡層逐漸往 青少年移動,自殺成為風潮,是全球父母都應注意的警訊。

7、不離婚

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成長有正面的幫助。父母親努力維繫婚姻是協助兒女成長調適最重要的一件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麥克蕾荷發現,出身單親家庭的孩子中輟學業的機 率是其他孩子的2倍,而其中女生成為未婚媽媽的機率也是一般家庭孩子的2.5倍。

這些孩子較易觸犯法律,長大成人後也較易中輟學業,較不善於與人建立穩定關係。研 究者指出,並非所有單親家庭都會有問題,不過比起良好的婚姻關係,仍有遺憾。父母 關係良好,不但給孩子安全感,兩個人一起管教,也絕對比單親管教容易得多。

「幸福」是一顆夢想的種子, 需要用「生命的熱情」去灌溉;「幸福」不是靠別人給的, 而是要認真抓住、用心選擇!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失敗有獎



這些天,兒子怪怪的,蜘蛛似地整日粘在網上。我暗自納悶:「他在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看影片?」下線之後,他也是若有所思,跟他說話心不在焉,宛如走火入魔。這些年來,我們彼此信任相處的默契,我在等待,他親口告訴我緣由。

他沒有辜負我,謎底終被揭開,他見我經常發表文章,便下定決心,要與老媽比高低。於是,將自己的作文,貼在一家兒童刊物的約稿網裏。一次、兩次,不停地失敗,可是他不服,得到了編輯的指導後,又繼續衝刺。終於有一篇被留用,編輯說,文筆精彩,相當看好。

他說:「表現得那麼神秘,只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收到這份驚喜的,卻不只我一個。到底是孩子,藏不住心事,幾乎要昭告全天下,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無人不知。班導師允諾,一看到雜誌,就給他頒發「創作之星」獎。

可是,雜誌卻遲遲不來,兒子日日巴望著,郵差一來,他總最先迎上去,然後落寞地走開。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很久才出來。他告訴我,編輯在網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終沒過終審。他默默地吃飯,寫作業,洗漱。

我抱著一盒漫畫書,敲開他的門。這個禮物,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卻倔強地扭過頭去不接。我說:「這是獎品,是失敗獎。」他驚訝地睜大眼睛,薄薄的單眼皮澀澀地重疊著,很顯然他哭過。

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他抬起頭,頓時眉宇舒展開來。

第二天放學,他開心極了,說大家都羡慕他有這麼酷的媽媽,居然給孩子發失敗獎。而那個失敗在孩子們眼裏,竟然也變得光彩奪目了。我做飯,兒子翻看著桌上的《讀者》,裏面轉載了我的《親人節快樂》一文。

兒子發現雜誌設了一個<最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獎>,可以透過發訊投票。他一下振奮起來,預備在親朋好友間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說:「兒子,這不好吧,如此興師動眾,萬一失敗了,媽媽該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媽媽,別怕失敗,失敗了,我也給你發獎!」我暗自慚愧,我們這些大人指導起孩子來,個個都很權威,一旦遇到同樣的事,最缺乏勇氣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新一期《讀者》上市了,兒子拉著我,急急地去看獲獎名單,看一遍,沒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沒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說:「媽媽,我們又失敗了。」聽到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我心裏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陽光,灑落心底,原來,有愛的人在旁邊,連失敗都有甜蜜的滋味。

第二天,我剛起床,兒子就高喊著口令進房來。他昂首挺胸、踢正步敬禮,然後,舉起一個紙筒,開始發表莊嚴的頒獎演說。可是,剛開頭就忘了詞,他滿臉尷尬,乾脆直接把獎品塞給我。那是一個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嬰兒此起彼落地嬌憨、無邪笑聲,極富感染力,我們倆爭著去捏,?那間笑聲滿屋。

兒子的生活,竟漸漸變得精彩紛呈,隔些時候就有最新消息播報 ──數學測驗成績不佳、口語比賽獲獎、乒乓球賽慘遭淘汰、競選音樂課代表大獲全勝……勝了,由學校發獎,輸了,由媽媽發獎。他愈戰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戰,都有無窮樂趣。他的班導師對我感嘆,你兒子變得好勇敢,愈來愈讓人刮目相看。

早餐桌上,我問道:「連班導師都刮目相看了,是你改寫了金氏記錄,還是改變了全球氣候?」

他說:「我給老師發了一個失敗獎。」失敗獎都給到老師去了,原來是這個舉動引人側目與驚嘆,我不禁戲謔著說:「如果下次你要給外星人發失敗獎的話,一定要邀請我去做觀禮嘉賓喔。」

沒多久,我接到一個遠從珠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去年學校剛畢業,曾在兒子的班裏試教。

某天早上由於扁桃體發炎、高燒,再加上緊張,課上得一團糟,實在撐不下去,他狼狽得想逃

他在學生們面前告解:「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著,年輕的淚,就那麼當眾落下。

忽然,我的兒子舉起了手,對新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新老師頓時傻了。

兒子給新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麥克風》。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

後來,孩子們漸漸都站起來,跟他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

歌聲越來越響亮,連評委老師都不禁動容。而那位失敗者,在向孩子們鞠躬時,已是淚流滿面。

他說,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獎品,他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臨走時,他記下了兒子的電話號碼。「現在,我是三年級的班導師,我在班裏設了一個失敗獎,所有的孩子都相信,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

門鈴響了,郵差送信進來,是給我的一本雜誌和一張淺綠色的匯款單,附註欄寫著──「最受讀者歡迎文章獎」,我急忙翻開書,我竟然是第一名,原來,獲獎名單要隔兩期才會公佈。「我們都成功啦!」兒子用他的鼻尖,緊緊抵住我的額頭。

歲月綿長,成功、失敗我們都該好好地享受,只要有顆勇敢的心,無論遇見的是什麼,都是生命一場又一場的豐厚的恩賜。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許多孩子有遇上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的通病,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論如何鼓勵或斥責,都不太能夠發揮效果。要使孩子擺脫消極內向的個性,必須先教導他們「失敗的價值」。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身的挫敗經驗,告訴他們自己從中學習到的事情,促使孩子效法父母,慢慢不再畏懼挫折。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我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瞭解事情,遠勝過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來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


是自己需要被提醒的。這些並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母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記於下,或許也能做為您的參考: 


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只是在試探你!


2. 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 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 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 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 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對自己的評價。 


7. 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在我身上的壓力。  


8. 別過度的保護我,怕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時候,我需要痛苦的方式來深入學習。              


9. 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 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 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 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像是有能力這樣做,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 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他處尋求答案。


16. 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瞭解,便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 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 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 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 別忘了我很快的便會長大。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嚐試。


21. 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瞭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


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你得先蹲下,處於孩子的位置和高度才能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


以上文章轉載自--書呆弈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大轉貼電子報




活在當下.把握當下才最重要







我來過 我愛過-悼念清華大學學生葉昊定



【陳海珊】
2009/03/04


<編按>本文的葉昊定同學,
今年2月23日在清華大學體育館內撿球時被意外電死,
本文作者陳海珊是葉同學於花蓮海星高中就讀時的老師,
本來這是一篇家人朋友之間的追悼文章,
葉同學的母親希望透過媒體刊登,
也許可以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生命的可貴,
因此由聯合新聞網轉載發表此文。


98年2月23日星期一,今天開學了。下午練球,梅竹賽看我的。
今天下午3點多鐘,室內體育館練球,三對三鬥牛真愉快,流汗過癮,像是一掃過年的多餘體重。
下午4點20分前,一個界外球滾到牆旁的椅子下,我去撿球。嗯!好小的狹縫喔!
下午4點20分…………………

你好,我是葉昊定,今年20歲,嚴肅的說,我將永遠是20歲了。
這種話像某明星的答案,為我來說是「我來過、我愛過」的終點。

如果你要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其實就像是我20歲的生命,真的,我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我就與你們天人永隔了,似乎是國中、高中時,
生命教育老師說的:
死亡的腳步,總是在你措手不及時,來到你跟前,在你還沒看清它之前,就已把你籠罩。 (現在很多人經歷這種痛)

喂!我想要告訴大家一些我想說的事。
媽媽,對不起!
爸爸走的時候,我看到您的痛,
而我又讓您更痛更痛的傷心了,這是我最最最放心不下的。
其實媽媽,您常常希望我開心,好像孩子開心了,您就會開心;
而我也常常希望您開開心心的,
因為您是我最摯愛的母親,看到您平安、開心,我也就放心了。

我們常常要讓對方開心而犧牲自己,對方又不肯對方的犧牲,而想犧牲自己;
就好像變賣頭髮買丈夫錶鏈的妻子,
和賣了金錶買象牙髮簪的丈夫一樣,
看似一種失去的遺憾,卻成就無形而滿滿的愛。

媽媽您和我之間就是如此,如今我已不再痛苦。
為此,我親愛的母親,您將要思念我,直到您和我見面之日,
但我的平安,我在主內生命的平安,將和您一起思念著20歲的昊定。

還有我親愛的妹妹,我還有一些念力,我願意把全部的念力放在你身上,
我心疼你小小年紀要承受父親突然過世,
五年後哥哥又意外死亡,你好有個性,
我擔心你想取代哥哥而把自己ㄍ一ㄣ的太酷,反而失去自己原本生命的樣貌。
我要祝福你在生活中永遠記得有愛和信仰。

親愛的同學們,其實在我火化之日,正是清大梅竹賽的開始,
面對一大群清大和交大的學生而言,
我的死亡只是一個報上的新聞事件而已,
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他」死了而有改變的,
但對你們而言,我們曾經一起打球,一起做科展,一起演英語話劇,聖歌比賽,
許多mans talk,在你們心中的葉昊定突然死去,
我想這一定嚇壞大家了(關於這一點,我有一點樂!想像我頑皮偷笑的表情)!

我不想叫你們「把我的那一份一起活」的這種屁話,
我只想告訴你們「活好」自己那一份就好了。
就像許多清大學生一樣,對他們而言,我只是「他死了」。
對你們而言是「葉昊定,你死了」,
有人會記得我,也有人可能五年、十年後就漸漸淡忘我了,
別難過;別自責,如果你忘了我,只因為我不夠,不夠照顧和關心你吧!
不論如何,謝謝你們來送別我,
如果我有時有一些「白目」的地方,多包涵了。

你問我說我有沒有遺憾……
我有耶!
我有一個遺憾,
我不遺憾沒去歐洲,我也不遺憾沒吃過頂級牛排,
我卻遺憾年輕的我受盡家人的疼愛,老師的照顧,
我在清大大二,我還想唸碩士、博士,
但我最大的遺憾是我想我可以是一個造福社會,為社會有貢獻的人,
可惜,我才大二,受人點滴在心頭,卻還沒回饋社會就已失去生命了。

這樣的遺憾若能與你分享,
我想應該是:
「不論你是幾歲,你都能分享幾歲的生命。」
8歲,就用8歲的能力愛四周的人,
20歲就用20歲的熱情關心社會和四周的朋友。
賺錢和地位都不能永活在朋友心中,唯有愛是天人永隔後的唯一橋樑。

你說我會不會埋怨或是責怪誰嗎?
我很想這樣,但是我多年的教養,已教導我認識生命的所有變化,
從阿根廷到台灣,父親的過世,
喜歡班上的女生,可惜她對我沒意思,
真的,我不會埋怨誰,
尤其當我生活在信仰中,我就更不想去責怪了。
只是,我想說,
任何一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要完全的盡責,
一個不在意,一個無所謂,就危害了一個人的生命,就傷害一個家庭,
如果清大的工作人員可以檢查每一個小細節,
如果他們在接獲學生通知時,可以在意並且去修復,
我就會在球場上繼續投籃,我也會快樂的分享生命,我也會……
不說了,我現在希望每一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
珍惜別人的生命,敬業的完成每一份工作的「在意」。

我不知道自己活著時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肯定絕對不是一個活的死人,
因為我好熱愛清大的學習生活,我愛我的朋友,我愛籃球。
如今我死了,我真的渴望永遠活在大家心中。

嗨!你會記得我的什麼呢?
我的歌聲、
我黑黑的皮膚、帥帥的臉龐、
我耍寶的笑容、
還是我對生活的認真,
我不知道耶!

我實在只想大家記得我,因為我活過,我愛過。
最後,我謝謝大家愛我。
如果我們有一些誤會、不愉快,請原諒我。
這個舞台我已成功演出,再會了。



謝謝小真提供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今年國一,為了讓他可以考上好的高中,父母不惜任何代價給他念貴族私立學校,他國小的玩伴念的都是家裡附近學區的國中,只有他必須如此,父母告訴他:『你是我們唯一的獨子,爸媽都想好了,以後我們這家醫院就留給你了,當了醫生之後,你一輩子都不愁吃穿,你會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賺很多很多錢,沒有人敢瞧不起你 ,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 』。


 


以下是他一天的行程表


6 : 00 am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


媽媽 開車趕在 720 am 前送他到學校參加早自習


8 : 10 am第一堂課開始 500 pm 放學,除了午休之外,媽媽說每一節下課的十分鐘,至少要背會五個英文單子,連去上廁所也要帶著英文單字卡


5 : 00 pm媽媽準時在校門口接他,他在車上吃便當,因為要趕去補習


6 : 00 pm一、三、五晚上補英文、數學‧二、四晚上補物理、化學‧六、日學小提琴、鋼琴


9 : 30 pm媽媽準時在補習班門口等他,接他回家


10 : 00 pm洗完澡後,才開始寫學校的功課


12 : 30 am-1 : 00 am如果功課寫完了就可以去睡覺,但常常到 130 am 還寫不完


 


有一天同學帶了一本色情圖片的A書給他看,血氣方剛的他看得臉紅脖子粗,他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東西,他興奮極了,他覺得那是他上了國中之後唯一可以令他快樂的事,從此之後他迷上了看A書。


 


有一天上英文課,他把A書藏在桌子底下看,正當他看得入迷的時候,老師忽然出現在他的面前,一把將他的A書拿了起來,大聲怒斥:『你竟然帶這種書來學校 ……,跟我去訓導處 …… 』。


 


學校通知家長,媽媽趕來了,他不敢看媽媽,媽媽看著他,立刻給他一巴掌


 


當場羞辱了他一頓:『你這個混蛋,爸爸媽媽送你來這麼貴的學校,你竟然在學校做這種事,我打死你算了 ……


 


主任跟媽媽說:『你兒子帶不良書刊到學校,還在課堂上公然看A書,學校要記他一個大過 ……


 


媽媽急著跟訓導主任說:『主任對不起對不起,那書絕對不是我兒子的,他很乖,他從來都不會這樣,一定是別的同學給他的,你可不可以不要記他過,這樣他會留下紀錄 』。


 


回家的路上,媽媽氣得不想說話,他也不說話,到家後,他一個勁兒地往樓上衝,爸爸叫他,他完全不理會,只管回他的房間;爸爸氣炸了,上樓一腳踹開他的門,叫罵著:『我們費盡千辛萬苦讓你去上明星學校,你去給我學這個,王八蛋,我的臉全給你丟光了 …… 』。


 


今晚他沒去補習,也不看書,他沒有掉一滴眼淚,他的心裡充滿著恨。


 


他睡不著,腦海裡不斷地撥放著白天在學校所發生的一切,他痛苦極了,他想做一件讓他爸媽永遠後悔的事,他趁爸媽都睡覺之後,到廚房拿刀割腕自殺了


 


媽媽隔天照常起來準備弄早餐給他吃,才一踏進廚房,媽媽嚇呆了,孩子躺在血泊裡,大叫先生 ……


 


還好刀子割得不深,爸爸趕緊急救,撿回一條命。


 


從那天開始,他不再跟爸媽說任何一句話,也不上學,爸媽被他自殺的事情嚇壞了,不敢強迫他做任何事,只能先幫他辦休學,但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所有親戚、朋友、老師、同學 ,他一律不見。


 


二個月過去了,爸爸再也受不住了,進了他的房間,破口大罵:『你到底想怎樣?我們哪裡對不起你了,你要這樣對待我跟你媽? ……


 


媽媽急忙拉開爸爸,要爸爸不要再講了


 


三個月過去了,一點進展也沒有,一位認識他父親的個案問我,是否可以幫幫忙。


 


到了他家,他的父母告訴了我事情的經過,我請他們都暫時離開家,二個小時後再回來。


 


我沒有急著進房找他,我只是坐在客廳看電視,而且音樂開得很大聲,還不斷地講手機,更故意拉高嗓門大聲講電話。


 


十分鐘後,他好奇了,怎麼會有一位陌生人在他家,他出來問我是誰,我說我家電視壞了,來你家借電視看,他接著問:『你是我爸媽的朋友嗎 ?


 


我說:『我不認識你爸媽耶,但我認識你爸爸的朋友叫范叔叔的!!


 


他沒理我,我看到他滿臉的痘痘、駝著背,站在那裡不發一語,我問他:『你們家有什麼吃的,肚子好餓喔?


 


他說:『不知道,平常都是媽媽做飯;叔叔你自己去看廚房有什麼吃的吧!!


 


我看了一下,真的沒東西吃,不過我看到泡麵,我就問他:『有泡麵耶,你要不要吃?


 


『媽媽不准我吃泡麵』


 


他回答;我再問:『那你想吃嗎?


 


他說:『好阿!!』;你可以幫叔叔去樓下買蛋嗎?他說好阿。


 


就這樣我邊吃泡麵,邊看電視,我叫他也一起來看電視,他說:『媽媽不准我吃飯看電視!!


 


我跟他說:『那你想看嗎?


 


他說:『想阿!!』那一起來看吧!!


 


吃飽後,我問他泡麵好吃嗎 ? 他說:『好吃!!


 


我又問,媽媽煮的菜好吃嗎?他說:『好吃!!


 


我再問,泡麵好吃 ? 還是媽媽煮的好吃嗎 ?


 


他說:『媽媽煮的好吃!!』你有跟媽媽說過嗎 ?


 


他說沒有!!你想跟媽媽說嗎?


 


他突然間嚎啕大哭起來:『叔叔,我真的好想去死喔 !!


 


學校每天除了考試,還是考試,在家我不能看電視,不能打電動,不能上網,不能出去玩,不能跟國小的同學聯絡 除了唸書,我什麼都不能,尤其是不能讓爸媽失望 ……這是什麼世界阿 !! 我沒有一點點個人的時間,為什麼我要過這樣的生活,我真想一死了之,我真想讓爸媽永遠後悔…… !! 』。


 


我問他,讓爸媽後悔對你有什麼好處 ?


 


他說:『沒有,但我就是恨他們,我要讓他們遺憾一輩子 !!


 


我不喜歡讀書,也不想當醫生,爸爸自己當醫生,每天看那麼多病人,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快樂阿,而且他一天到晚跟媽媽吵架、鬧離婚,他想當醫生自己當就好了,為什麼我就必須去當醫生,我為什麼要去過那樣的日子,為什麼我不能決定我要什麼 ?  ……


 


他足足罵了四十分鐘,又是哭又是吼


 


☆☆☆☆☆☆☆☆☆☆☆☆☆☆☆☆☆☆☆☆☆☆☆☆☆☆☆☆☆☆☆☆☆☆☆☆☆☆☆☆☆☆☆


 


你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嗎 ?


 


其實孩子什麼都懂,不懂的是你,因為你想控制,或是你曾經 被控制 !!


 


如果你現在正為人父母,放手吧,孩子自己會決定走他想走的路,你只要把你自己的路走好就好了。


 


父母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一個不小心卻讓孩子輸在整個生命的路上。


 


孩子沒有自主的權利,因為父母偏差錯亂的觀念,毀了孩子的一生。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東奔西跑~很忙...

利用母親節前夕,和大家分享一篇令我落淚~心有戚戚焉的文章

祝天下的母親~

天天都是母親節!!

~~~

遊蕩了這麼多年,從東到西,又從北到南,一年又一年,我在長大,知識在增加,世界在變小,家鄉的母親在變老。

二十一年前母親把我送上了火車,從那以後,我一刻也沒有停止探索這個世界,二十年裡,從北京到上海,從廣州到香港,從紐約到華盛頓,從南美到南非,從倫敦到雪梨,我遊蕩過五十多個國家,在十幾個城市生活和工作過。

每到一個地方,從裡到外,就得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的環境

而唯一不變的是心中對母親的思念.

IP電話卡出現後,我才有能力常常從國外給母親打電話,電話中母親興奮不已的聲音總能讓我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和挑戰。

然而也有讓我不安的地方,那就是我感覺到母親的聲音一次比一次蒼老。

過去兩年裡,母親每次電話中總是反覆叮囑:好好再外面生活,不要擔心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想著回來,回來很花錢,又對你的工作和事業不好,不要想著我……說得越來越囉嗦,囉嗦得讓我心疼,我知道,母親想我了。

母親今年七十五歲。

我毅然決定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擱下心裡的一切計劃,扣下腦袋裡的一切想法,回國回家去陪伴母親一個月。這一個月裡,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想,只是陪伴母親。

從我打電話告訴母親的那一天開始到我回到家,有兩個月零八天,後來我知道,母親放下電話後,就拿出一個小本本,然後給自己擬定了一個計劃,她要為我回家做準備。那兩個月裡母親把我喜歡吃的菜都準備好,把我小時候喜歡蓋的被子「筒」好,還要為我準備在家裡穿的衣服……

這一切對於一個行動不方便的,患有輕微老年癡呆症的75歲的母親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你肯定無法體會。

直到我回去的前一天,母親才自豪地告訴鄰居:總算準備好了。

我回到了家。

在飛機上,我很想見到母親的時候擁抱她一下,但見面後我並沒有這樣做。

母親站在那裡,像一隻風乾的劈柴,臉上的皺紋讓我怎麼也想不起以前母親的樣子。

母親花了整個整個的小時準備菜,她準備的都是我以前最喜歡的。但是我知道,我早就不再喜歡我以前喜歡的菜。

而且母親由於眼睛看不清,味覺的變化,做的菜都是鹹一碗,淡一碗的。

母親為我準備的被子是新棉花墊的,厚厚的像席夢思,我一點也不習慣,我早就用空調被子和羊毛被了。

但我都沒有說出來。我是回來陪伴母親的。

開始兩天母親忙找張羅來張羅去,沒有時間坐下來,後來有時間坐下來了,母親就開始囉嗦了。母親開始給我講人生的大道理,只是這些大道理是幾十年前母親反覆講過的。

後來母親還講,而且開始對照這些道理來檢討我的生活和工作。於是我開始耐心地告訴媽媽,那些道理過時了。於是母親就會癡呆呆地坐在那裡。

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我發現母親由於身體特別是眼睛不好,做飯時不講衛生,飯菜裡經常混進蟲子蒼蠅,飯菜掉在灶台上,她又會撿進碗裡,於是我婉轉地告訴母親,我們到外面吃一點。

母親馬上告訴我,外面吃不乾淨,假東西多。我又告訴母親,想為她請一個保姆,母親生氣地一拐一拐在房間裡辟啪辟啪地走,說她自己還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

我無話可說。

我要去逛街,母親一定要去,結果我們一個上午都沒有走到商場。

每當我們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母親總以為兒子已經誤入歧途,而我也開始不客氣地告訴母親,時代進步了,不要再用老眼光看東西。

和母親在一起的下半個月,我越來越多地打斷母親的話,越來越多的感到不耐煩,但我們從來沒有爭吵,因為每當我提高聲音或者打斷母親的話,她都一下子停下來,沉默不語,眼睛裡有迷茫——母親的老年癡呆症越來越嚴重了。

我要走前,母親從床底下吃力地拉出一個小紙箱,打開來,取出厚厚的一疊剪報。

原來我出國後,母親開始關心國外的事情,為此他還專門訂了份《參考消息》,每當她看到國外發生的一些排華辱華事件,又或者出現嚴重的治安問題,她就會小心地把它們剪下來,放好。

她要等我回來,一起交給我。

她常常說,出門在外,要小心。

幾天前鄰居告訴我,母親在家看一曲日本人欺負中國華人的電視劇,在家哭了起來,第二天到處打聽怎麼樣子才能帶消息到日本。那時我正在日本講學。

母親吃力地把那捆剪報搬出來,好像寶貝一樣交到我手裡,沉甸甸的,我為難了,我不可能帶這些走,何況這些也沒有什麼用處,可是母親剪這些資料下來的艱難也只有我知道,母親看報必須使用放大鏡,她一天可以看完兩個版面就不錯了,要剪這麼大一捆資料,可想而知。

我正在為難,這時那一捆剪報裡飄落下一片紙片。

我想去撿起來,沒有想到,母親竟然先撿了起來。

只是她並沒有放進我手裡的這捆剪報裡,而是小心地收進了自己的口袋。

「媽媽,那一張剪報是什麼?給我看一下。」我問。

母親猶豫了一下,把那張小剪報放在那一疊剪報上面,轉身到廚房準備晚餐去了。

我拿起小剪報,發現是一篇小文章,題目是「當我老了」,旁邊的日期是
《參考消息》 2004年12月6日

(正是我開始越來越多打斷母親的話,對母親不耐煩的時候)。

文章擇選自墨西哥《數字家庭》十一月號。

我一口氣讀完這篇短文: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
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
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牽著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
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
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
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
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
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才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

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
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一口氣讀完,我差一點忍不住流下眼淚,這時母親走出來,我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母親原本是要我帶走後回到海外自己再看到這片剪報的。

我隨手把那篇文章放在這一捆剪報裡。

然後把我的箱子打開,我留下了一套昂貴的西裝,才把剪報塞進去。

我看到母親特別高興,彷彿那些剪報是護身符,又彷彿我接受了母親的剪報,就又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母親一直把我送上出租車。

那捆剪報真的沒有什麼用處,但那篇「當我老了」的小紙片從此以後會伴隨我……現在這張小紙片就在我的書桌前,我把它鑲在了鏡框裡。

現在我把這文章打印出來,與像我一樣的海外遊子共享。

~~~~

常常我們都在忙碌的追求我們所缺少的~~

而忘記/忽視我們身邊所擁有的!!

珍惜啊~朋友!

機會常常稍縱即逝~~

記得~家人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就是現在~趕快和家人聯絡聯絡吧!!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9時,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寒冷無比,然而位於市區的瑪格瑞特幼兒園門口十分熱鬧。孩子們背著碩大的雙肩揹書包,精神抖擻地陸續走進園內,開始了一天的生活。為了深入了解現在德國流行的 "殘酷教育",我也走進了幼兒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 。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

衣服穿多了易感冒

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 。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靈活性 "

走進活動室,只見?面堆滿了各種墊子,孩子在上面盡情地翻滾嬉戲。6歲的喬安娜在圓形的蹦蹦床上彈跳,一不留神把2歲大的托尼撞倒了。
托尼大哭起來,而站在一旁的老師並沒有馬上跑過去安慰他。 3分鐘後,老師走過去溫和地說:"托尼,你剛剛被喬安娜撞了一下,你覺得很委屈對不對? 可是你是小男子漢,難道還沒有哭夠嗎?"托尼點點頭,立刻收起抗議的哭聲,用袖子擦去臉上的鼻涕和眼淚。

我留意到佈告欄上貼滿了"15名小科學家的研究學習成果 "。難道還包著尿布的小孩也懂得研究和寫報告嗎?" 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處就是,年齡大的孩子會教年齡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模倣年齡大的孩子。他們在一起製作東西,佈告欄上所展示的成果就是他們的小發明。 "幼兒園的負責人蘇珊娜博士笑著對我說,"這種教育模式能激發孩子勤動手動腦,主動團結合作。比如,配對遊戲、合作拼圖、合辦聚會等,讓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團體合作的力量 "
蘇珊娜博士強調說,來幼兒園的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通過玩來教他們 ,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幫助者,要充分發揮孩子的天性。園內以小組和個別活動為主,至於進行什麼活動,由孩子自己決定,可以畫畫、聽故事、到戶外玩,只要是幼兒園?能進行的活動,幹什麼都行。



午餐時間有 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中午 12時。我看見孩子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餐桌旁。老師把飯盤放在孩子面前,大點兒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紀小的、不會用勺子吃飯的孩子就用手抓著吃。今天剛剛入園的3歲大的格碧妮站著不動,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老師讓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勢啟發她自己吃飯。可是,格碧妮不會抓著吃,呆呆地坐在那 ?。老師耐心地用手比畫著教她,卻絲毫沒有要餵她的意思。直到吃飯時間結束,格碧妮一口沒動的飯菜就被 "沒收" 了。

看到這兒,我有些不解。 雅娜老師說:" 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蘇珊娜博士說:"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 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幼兒園提供3個午餐時間-中午12時、下午1時和下午 2時,孩子自己決定何時用餐。"

在午睡的問題上,老師也尊重孩子的意願。 孩子如果在床上躺 20-30分鐘還沒有睡著,他可以出去玩。

這讓我想起鄰居4歲大的兒子米希爾到我家時的情景。米希爾沒有見過中國的餃子,抓起一隻生餃子就往嘴巴塞。當我想制止時,他媽媽卻制止了我,說: "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是 不能吃 的"


大人向孩子認錯

蘇珊娜博士認為, 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給以孩子儘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家長要常把"對不起""請原諒""謝謝" 之類的詞掛在嘴邊 。由於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購買什麼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佈置房間、處理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與父母一起商討,父母也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 ,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 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 "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獨特的抱孩子方式

從下午2時開始,家長們陸續趕來接自己的孩子。中國的父母天冷時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緊緊地摟在懷?,聽說德國人不這樣做。這時,我看到一些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被家長一手抱在胸前。有趣的是,他們的抱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 "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儘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芬蘭教育
世界第一的祕密

 


教育,已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人口不到台灣的四分之一,芬蘭憑什麼摘下教改桂冠?


世界前三大新聞通訊社路透社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傳送給全球新聞界使用的兩張照片,竟然活生生被一個十三歲的芬蘭中學生拆穿。 今年八月,路透社轉用俄羅斯電台影片,刊登兩張俄羅斯潛艇在北極海底下插國旗的照片,住在芬蘭北方小鎮的少年塞羅丁看到報紙後,覺得怪怪的,於是動手找資料,確認這張潛艇照片是翻拍自電影「鐵達尼」裡面的一個片段。路透社被迫認錯道歉。


這就是芬蘭教育為什麼能連年驚豔全球的原因:小孩會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教育已然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近幾年,這個僻處北歐邊界的極地國度,訪客絡繹於途。

美國、韓國、日本、英國、南非等各國教育機構與領導,遠走天涯海角到此,為的就是汲取「芬蘭第一」的經驗。《經濟學人》更在去年為文建議,歐洲領導人應暫時放下所有活動,「回芬蘭的學校上課。」


OECD評比,芬蘭兩屆稱霸


自西元兩千年開始,經合組織(OECD)每三年舉辦十五歲學生能力評估測驗「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ISA),芬蘭青少年連續兩屆在閱讀與科學兩項評比稱霸,解決問題和數學則位居第二。 「芬蘭能,為什麼瑞典不能?」書櫃上兀自擺著教育部長杜正勝九月前來拜訪時所送的關公像,談到芬蘭的優異表現,瑞典教育部次長歐斯柏格(Bertil Ostberg)不無感慨。儘管瑞典中學生在PISA的表現仍高於平均水準,瑞典民眾顯然不夠滿意,畢竟,芬蘭三十年前啟動教育改革時,還是向瑞典取的經。


不光是瑞典,北歐在教育投注最多經費的丹麥和挪威,也跨海特聘芬蘭教育專家,為他們的教育體系把脈、抓藥方。 教育,讓芬蘭學生成為新的「北海小英雄」。過去二十年,世界各國前仆後繼,挹注龐大資源推動教育改革,小小一個芬蘭憑什麼摘下桂冠? 擬定長期策略、堅持核心價值、改革師資,是芬蘭教育成功的三大支柱。


綠蔭盎然。這棟原本是工廠的白色建築物,還維持乾淨樸實的樣貌。掌舵基礎教育的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以下簡稱教委會),就隱身在首都赫爾辛基市區這片幽靜的社區裡。


九年義務教育,經費政府出


年代初期,教委會扛下芬蘭獨立建國後最大規模的改革重擔,他們的使命是提供高品質的九年一貫義務教育,訓練出能夠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下一代。 教委會決定採用「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的模式,讓七歲到十五歲的中小學生,不分年級,都待在同一所學校學習。在九年一貫教育中,學生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經費則由中央政府出資五七%,地方政府分攤四三%。這個決策延續三十年至今,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


堅持平等精神,一個都不能少


貫穿改革脈絡、促使政策成功的教育核心價值,是「一個也不能少」的平等精神。

當其他國家還在施行菁英教育時,芬蘭卻反其道而行,絕不標榜菁英,堅持每一個小孩公平受教。 從制度設計到資源分配,芬蘭教育從平等出發。六十萬中小學學生,分布在四千所綜合學校,平均每校約一百五十人,班級人數不超過二十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於「無一人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沒有貴族和平民學校之分。翻開芬蘭各種教育文宣,從不高調「快樂學習」,對他們來說,有了公平,快樂就不是問題。


只是,北歐國家都強調平等,芬蘭能以黑馬之姿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用了對的策略。

芬蘭不是砸更多錢辦教育,而是選擇「專注」策略,把資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級中學(相當於台灣國中階段)和學習遲緩者身上。 OECD國家評比中,芬蘭是運用教育資源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 不同的是,在大多數國家,高等教育學生平均分配到的經費最多;反觀芬蘭,投資在初級中學生的經費,每人平均達八千二百美元,在所有就學年齡中最高。


說話慢條斯理的教委會資深顧問勞卡南(Reijo Laukkanen),拿出去年在瑞士洛桑大學演講芬蘭教改策略的講稿剖析,之所以做這個策略選擇,是因為「這階段的小孩正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最多的資源。」勞卡南表示,從PISA成果看出,芬蘭在這群初中生的投資報酬率很高。


 絕不放棄學習慢的孩子


提升學習遲緩者的學習能力,是芬蘭專注策略的另一個重點。專門負責特殊教育的教委會顧問寇依薇拉(Pirjo Koivula)指出,教委會的目的是讓「每個」小孩都具備基本能力,當學生出現短暫學習困難時,老師會立即提出矯正計劃,在課堂上或是放學後進行個別輔導,費用由政府負擔。 芬蘭有將近二%中小學生接受額外學習輔導,OECD國家平均只有六%。曾經當過特教老師的寇依薇拉邊看數據邊說,在老師早期介入輔導後,有輕微學習障礙的小孩都進步很快,一兩個月之後,就不再需要「補救」。


採用資源專注的策略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芬蘭學生的學習表現並沒有明顯城鄉差距。在PISA測驗中,芬蘭校際差距全球第二小,不到五%(差距最小的是人口僅三十萬的冰島)。不論是首都赫爾辛基,或是偏遠北極圈的中學,測驗成績相差不大。


「排名」、「資優」犯大忌


「芬蘭沒有壞學生,即使最差的學生也很好,」以培育師資聞名的約瓦斯其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長瓦里亞維(Jouni Valijarvi)直言,芬蘭十五歲以下人口逐年減少,將資源導入需要輔導的小孩身上,可以創造最大的國家利益,「我們承擔不起放棄任何一個人。」 且慢!學得快的人要怎麼辦?會不會是另外一種不公平?芬蘭人自有他們的邏輯:「學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學,學得慢的人更需要幫忙。」


對此,五年前嫁到芬蘭、目前正攻讀教育博士的張家倩感受頗深。她曾到芬蘭的中小學實習,芬蘭學校乍看之下,毫不起眼,甚至有點沈悶;但是,看得愈多她就愈體會到,這就是芬蘭教育「平凡中見實力」的特質,老師上課總是花最多時間在「把慢的人教會」。 「寧可讓學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讓不會的人繼續不會,」張家倩觀察,芬蘭老師沒有趕進度的壓力,即使她在大學學芬蘭語,講師也總是要等全部人都學會,才繼續教新的課程。 芬蘭反對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分類」或「排名」,說「資優」和「菁英」是犯大忌,更沒有能力分班這回事。


二十八歲、在赫爾辛基大學任職的海蒂回憶,她念中小學時數學很好,但老師從來不會公開說她功課好,只是私下偷偷塞幾本進階數學讓她自己看。 最能展現教育平等價值的,是芬蘭政府對移民子女一視同仁的態度。 不論是否有芬蘭國籍,移民子女都能免費上學,政府還額外撥預算讓他們學習母語,每週上兩堂,為期四年。


一位住在首都近郊的台灣媽媽就說,學校原本聘請一位大陸籍教師教她兩個小孩中文,但她堅持要讓小孩學繁體字,地方政府同意她自己找台灣老師來教,老師的鐘點費和交通費由政府支付。 在專注的策略、平等的核心價值外,芬蘭教改能夠一路順暢無阻至今,還必須歸功於一群高素質的專業教師。


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回首來時路,三十年前主導教改的教委會前任主委阿侯(Erkki Aho)也不諱言,如果不是老師大力支持,配合師資改革決策,芬蘭教育絕不會有今天成果。 自一九七九年開始,教委會就定調,中小學老師屬「研究型」,必須具備碩士學歷,這幾乎是全球最嚴苛的規定。師資教育從原本的三年,延長為五年,高中生畢業申請師範學校時,除了要看在校成績,還必須通過層層面試,確認有教學熱誠與創新思維,才能擠進錄取率僅一%的師範窄門。


專研師資培育的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坎薩寧(Pertti Kansanen)指出,芬蘭師範體系的唯一任務,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師,並發展必要的專業品質,以確保教師生涯能夠持續進步。換句話說,在芬蘭,老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意願。


「有能力學習,才有能力創新教學,教育才會不斷提升,」作育無數教師的瓦里亞維比喻,在芬蘭,老師是一種「最愛學習的動物」。 芬蘭老師愛學習出了名,大學暑期班開課,座中最多的是中小學老師。芬蘭教育部長現在最頭痛的是缺老師,好學的老師都跑去繼續念博士;芬蘭企業也喜歡雇用老師,跟政府搶人。據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郵報》調查,芬蘭年輕人最嚮往的行業就是當老師;中小學教師受民眾敬重的程度,甚至超過總統和大學教授。


在芬蘭駐台灣商務辦事處代表史亞睿(Jari Seilonen)的眼中,芬蘭老師教的不是「知識」,而是「學習怎麼學習」。 史亞睿的母親就是幼教老師,他從小跟著其他小孩一起聽母親念書、閱讀;小孩問問題,老師不會直接講出正確答案,而是給他一個方向,自己去想、去找、去學。 挑高的天花板下,淡色木地板上,穿著各色襪子的腳丫子跑來跳去。赫爾辛基郊區小學教室裡十幾個小孩,華裔的Tina趴在桌上自己看書,對面的Sarka在畫畫,有的玩玩具、有的寫作業,教英文的老師拿著顏色圖卡,蹲在兩個小孩前面繼續比劃。

沒有吵鬧,也沒有不耐煩,老師不必時時刻刻盯著,每個小朋友都有老師為他們量身訂作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儘管門檻高,又受歡迎,教師在芬蘭並非高薪工作。在OECD的調查中,不論是新進或資深者,芬蘭教師平均薪資都比先進國家和歐盟平均要低,甚至比不上國民所得較芬蘭低的南韓與西班牙。 留著一把大鬍子,在中學教物理已二十四年的史亞力屈指計算,他每月收入扣稅之後,大約有兩千歐元(約台幣八萬多元),跟大學畢業生差不多。 他笑說,家裡兩個小孩的育嬰假都是他在休的,因為太太賺得錢比他多很多。


「做老師不是為了錢,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這份工作對芬蘭很重要,」史亞力深信不疑,師資即國力,老師愈好,國家就愈強大。

嚴格要求師資品質,芬蘭政府也相對給老師和學校最大的教學自主權。教委會和教育部每四年制定並公布核心課程綱要,其他如徵聘師資、經營管理則由各校自治,舉凡班級大小、課程內容、學生課表,甚至是每年上課幾學期都由學校全權負責;至於要教什麼、怎麼教、用什麼教科書,則由老師自由選擇。


芬蘭中小學並沒有全國一致的聯合評量,學校也很少有考試;芬蘭官方也不進行教師評鑑。 被問到是否要考核教師表現,任職教委會長達三十年的資深顧問勞卡南幾乎動了氣,反問:「為什麼要評鑑老師?」他驕傲地說,芬蘭根本沒有不好的老師,每個老師都很自律,不需要打考績。 主管教育的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並不實施學校評鑑制度,對學校有絕對信任,再小的學校,也擁有絕對行政自主權。


赫爾辛基市內的拉托卡塔諾(Latokartano 小學,決定在校內推行不分年級上課,一百八十個學生,每個人有自己的課表,有的人八點半上學,有的則是九點或九點半,大家放學的時間也不一樣。 學校事務的決策機關是董事會,七位董事中,有一位教師代表、一位職員代表,其他五位由家長與當地社區選出。董事會決定學校課程方針和預算使用,及聘用教師。 擁有法學和教育雙碩士學位的校長亨卡拉透露,每學期初,班級老師會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坐下來討論小孩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評量不是根據和其他人的比較,而是看是否達成最初設定的目標。他們沒有成績單,只有學習報告。


「我們強調的是學習,不是競爭,芬蘭絕對不會用競爭來刺激品質。」說得一口流利英文,亨卡拉再三強調,在芬蘭,教育的目的是學習,而非競爭。

全世界最愛看書的國民更重要的是,芬蘭教育還有一筆他國難望其項背的幸運資產,那就是他們有一群熱愛閱讀的國民。芬蘭人在家閱讀的傳統已傳承四百多年,是全世界最愛跟圖書館借書的人,每人每年平均借十七本書。根據調查,四一%的芬蘭中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就是閱讀。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有對的策略,用了對的人,芬蘭教育怎麼可能不好?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文分享】教養崩潰的慘痛教訓

 

陳水扁的問題是錢太多,不是錢太少。如果這些同志都拿他的錢,祇凸顯了他手上來源不明的錢更多。而且就算民進黨內拿過阿扁錢的人不該「假清高」,陳幸妤難道沒有察覺,有更多更多兩千多萬的人,從來沒拿過陳水扁一毛錢,為什麼他們不能追究陳水扁? 

 

 



「教養」是什麼?二○○四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中,黃崑巖先生問了一個讓陳水扁和連戰都回答不出的問題。的確,忙著競選,他們心中壓根兒不會想到「教養」。


對我而言;「教養」至少包括三個具體的目標。「教養」讓人:一、學會如何克制自己的衝動,理解到自己活在群體中,應該遵循一定的文明規範;二、學會保持清醒頭腦,不管在任何狀況下,不被情緒宰制,仍然要能夠分辨什麼是事實,也要能夠理青基本邏輯因果,學會擁有正義感,並且懂得分判是非。



用這樣的標準衡量,兩天前陳幸妤在電視新聞攝影機前失控大吼大叫,不祇意謂著她的精神崩潰,更意謂著她與陳家的教養崩潰。


陳幸妤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理性地講任何一句話,她傲慢地拒絕回答記者問她的種種疑點,她偏執吼叫講了一堆沒有邏輯沒有道理的話。


現在問題的癥結是:為什麼陳家會有海外帳戶?為什麼海外帳戶會有那麼多錢?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是用什麼樣的管道規避查核流到海外去的?


可是陳幸妤講的是什麼?是民進黨裡每個人選舉都拿她爸爸的錢,謝、蘇、陳菊都有拿,高雄愛河的造勢活動也都是她爸爸出的,先不管這些究竟是不是事實,祇問:這些跟現在陳水扁碰到的困境,有關係嗎?


陳水扁的問題是錢太多,不是錢太少。如果這些同志都拿他的錢,祇凸顯了他手上來源不明的錢更多。而且就算民進黨內拿過阿扁錢的人不該「假清高」,陳幸妤難道沒有察覺,有更多更多兩千多萬的人,從來沒拿過陳水扁一毛錢,為什麼他們不能追究陳水扁?


陳幸妤的嘶吼中,沒有一點基本的正義感與羞恥心。台獨大老黃昭堂在阿扁承認有海外帳戶後,大罵阿扁夫婦乾脆去跳海算了,同時也痛斥陳致中、黃睿靚兩個年輕人「沒有正義感」。是了,陳家落到今天這種田地,正因為他們不重視「教養」,尤其從來沒教小孩什麼是「正義」。


真諷刺,從黨外到民進黨,陳水扁最喜歡掛的招牌,就是「正義」,「正義律師」後來組了一個叫做「正義連線」的派系。可是先從陳家小孩如此缺乏正義感,我們就能窺知陳水扁心中的「正義」,是道德原則,還是宣傳口號了!


給小孩「教養」,是大人應負的責任,也是大人自保的資產,人年紀愈大,愈容易變得市儈現實,愈容易接受誘惑唯利是圖,也就愈容易遠離自己年輕時的理想與正義。給小孩對的「教養」,那麼年輕的下一代能夠保守理想與正義,就能回饋提醒、監督大人的所行所為。


如果陳家的下一代,以及他們交往、結婚的對象,有比較好的教養,有比較強烈的是非概念與正義感,他們就不會如此樂於配合父母進行這些違法醜惡的洗錢交易,不會利用岳父權力名聲在外招搖撞騙,反過來他們還可以幫陳家構築有力的「正義底線」,瞞得了別人的事,瞞不了家中兒女,有正義感的兒女必然會讓想幹狗屁倒灶事情的父母,感到忌憚三分。沒有父母希望被自己的子女看不起的。許多禁不起子女正義評判的劣行,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民進黨上上下下不在乎教養,經常炫耀自己缺乏教養的言行,這回該吃夠苦頭了吧?陳家的墮落,同時是個教養失靈、正義傾頹的尖銳教訓。


 


文章出處:【新新聞】第1120 http://n.yam.com/view/mkmnews.php/628426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 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 ,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2. 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