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談業餘圍棋方面的部份想法 ( 引自碁德圍棋天地 blog 的 轉文 )
http://tw.myblog.yahoo.com/chitetw/article?mid=273&prev=102&next=268
看到今年晚報杯的棋譜,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對局的六位棋手中都是在道場學習的沖段少年,而印象中的業餘好手,像胡煜清,孫宜國等卻未見蹤影,所以我想先查查他們這次比賽的成績。用百度搜索了「晚報杯」,結果發現出了許多上海市晚報杯足球的條目,只好再加上「圍棋」,結果中只有兩年前胡煜清和唐韋星爭奪冠亞軍的消息,晚報杯曾經是業餘圍棋界的一大盛事,甚至在我開始搜索之前,還覺得晚報杯還是很受人關注的比賽,在圍棋圈還挺熱鬧的,但意外的發現原來在網上的關注度還不如某個市的業餘足球比賽(互聯網可以告訴你很多東西),我想問,晚報杯怎麼了?
顯然,晚報杯的組織者也意識到這個情況,明年晚報杯要限制少年棋手,18歲以下的棋手每個隊只能有一位參賽,這總算是朝一個好的方向去轉變,但是這個推出這條規則之後,能否產生希望結果,我覺得並沒有仔細考慮過,要知道沖段少年與真正的業餘棋手之間的競技水平相差是很大的,水平靠前的少年還是會被各個想出成績的隊拉去打比賽,這麼多隊伍也足夠分配給高水平的少年棋手了,所以明年沖段少年還是有包攬前六的可能。我建議這條規則應該改成禁止參加晚報杯選手參加同年的定段賽,這樣就自然的區分誰是業餘棋手。
在日本韓國,參加定段賽的棋手都稱為院生,是不能參加業餘比賽的。我查了查字典,「業餘」這個詞,是指業餘時間從事某項活動的人,而在道場訓練準備定段的孩子,可能每天花費在圍棋上的時間都接近10個小時左右,比大多數職業棋手強度都要大,甚至在韓國,由於入段名額過少,競爭激烈到極點,入段者一年年積累下來,真實水平一點不弱於職業選手,因此院生定段後常常演出衝擊世界冠軍的好戲。
記得以前的晚報杯,還有非常多的故事,參賽的業餘棋手由於社會經歷豐富、身世也頗為傳奇,大家除了棋藝之外更關注棋手本身。從圍棋的技術來講,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棋風彪悍,破綻較多,但是卻自由自在,比較好看,而沖段少年們的每一步都是中規中矩,等待對手犯錯,這樣的圍棋自然比較無聊。我們知道很多體育項目為了提高觀賞性而改變規則,而圍棋卻越來越八股化。
圍棋真正的魅力,是存在於那些並非為勝負而訓練出來的棋手手中,是在那種只憑著自己從生活體驗中所得出的哲理來下棋的愛好者中的。在接觸到的圍棋愛好者中,那些最喜愛圍棋的人,全都是成年之後才開始學圍棋的,他們才是真正的棋迷,才是圍棋賴以生存的基礎。
去年暑期,我受中國棋院委派,參加了美國圍棋大會,在會上,有一個愛好者認為黑1高掛要比A位低掛好(見上圖),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就是感覺,這就是我所指的成年人學圍棋的方法,實際上根本無法證實這個想法是否是正確的。他們只是依靠生活中的經驗和所信奉的哲學在下棋,這樣下棋才是真正有意思的事情。
我是圍棋職業選手,感受到圍棋的樂趣已經很少了,但是從我自己玩的遊戲中,我大概可以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吸引力。我喜歡玩魔獸爭霸,這個項目同樣也有職業選手,他們有專門的地圖練習基本功,叫做訓練微操作,打比賽的時候每個地圖都有相應的套路,絕少變化,勝敗取決於細微的失誤,所以很多年輕人都按照那種方法去玩,年輕人問我點擊速度如何,微操如何,但我從不這樣玩,只是喜歡進行各種兵種的配合,以及在大的戰略上玩花樣,當然電子遊戲的內涵還是不夠,玩一陣子這些組合就基本窮盡,以後就沒有什麼趣味了。
圍棋的戰術組合雖然無窮無盡,但是如果讓一些從基本功練起的對手下,可能你再好的謀略,都會因為細節上的不小心而敗北,如果老被那些乳臭未乾的小毛孩殺的七零八落,你還會對圍棋有興趣嗎?
目前韓國人站在圍棋競技的巔峰上,但最近卻屢屢發表對棋界前景悲觀的文章,這就是因為韓國的圍棋模式是不健康的。我看到劉昌赫九段特別為此提出一些想法,要改革職業賽事,但是我認為他的想法無濟於事。劉九段談到的僧多粥少,並不是問題的根本,問題的根本是業餘愛好者的數量不夠,幾百個職業棋手怎麼能算多?只是職業棋手的工作應該包括推廣,以及擔任智力開發的教育工作,但是目前絕大多數職業棋手無法勝任這些工作,需要進行培訓。
我的想法是,首先需要將圍棋界分出三個清晰的界限。
頂層的是職業賽事,中層為技術等級認定賽,而基層就是真正的業餘比賽。獲得職業段位的棋手,自然不能再參與其他兩類(中層和基層)比賽,但是他具有了參加所有職業比賽的權利以及進行圍棋教育的認證資格,現在圍棋協會在保證職業棋手的參賽權益上做的很不夠,此外職業棋手入段之後,協會應該給予他們職業培訓,而不僅僅把一些尖子選拔出來放在一個地方集訓,至於如何去做,我想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關鍵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第二層是那些想獲得技術認證的少年棋手,我說指的是那些會對升學考試加分的人群,畢竟中國的現狀是人多競爭激烈,所以學圍棋報著功利的想法是很正常的。目前我們定級定段賽是靠相互競爭得出的,所以你即使具有了業餘五段水平,但是如果人多的話,你需要達到更高水平才能定段,而無法向鋼琴考級那樣。為什麼學鋼琴的孩子比學圍棋多很多,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解決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關鍵是想不想去解決。此外,建立一個覆蓋大、中、小學的圍棋競賽系統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有了這些賽事,他們才不會影響真正的愛好者。
第三層就是真正的業餘比賽了,在這個系統應該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段位標準和賽事系統,甚至應該有一套不同的圍棋規則。系統的中心是一個類似晚報杯或者以晚報杯進行改進的賽事,我大體設想了一下,這個的比賽應該從全國的各區縣開始,先決出各個縣市的棋王,再到省級棋王,最後是全國的棋道大賽,這樣我們將擁有上百個大小棋王,這樣的層次結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另外注意,我這裡說的是棋道大賽,所謂棋道,就是以棋證道,用圍棋來證明你對世界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展示你心中的棋道,在比賽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展開一把紙扇,上書「一生俯首向陽明」,然後下出絕殺對方大龍妙手,對新新人類來講,這就像是在籃球場上灌籃、足球場上的一記世界波,這就是」酷」。
機械式的圍棋,遲早會被計算機所擊敗,可能大家覺得這一天是百年之後,其實並非如此,去年一年,是計算機圍棋令人興奮的一年,一個叫做UCB的公式被匈牙利的科學家發明,它並不是專門解決圍棋問題的,但是根據這個公式產生UCT搜索技術在圍棋9路盤上顯示出強大的威力。而北郵圍棋研究所在圍棋Pattern抽取上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去年在中國第二屆機器博弈錦標賽上,我編寫的程序獲得了9路盤的冠軍(在19路上還是手談是冠軍)。在今年,奧林匹克計算機博弈錦標賽也將會在北京舉行,時間大概也是與智力運動會同時,賽事結束後將有計算機象棋和世界冠軍的對抗,可能9路圍棋也有相應的對抗賽,結合Pattern與UCT技術,超級計算機可能向女子職業棋手發起挑戰了。我希望,北郵的程序能夠獲得這個挑戰資格。
我在上大學的過程中,的確感覺到了職業棋手與普通大學生的不同,有位職業初段王驥也在北郵讀書,他的文化課底子明顯差很多了,但是為了考過考試,他常常需要在考試前徹夜的死記硬背,有很多貪玩的學生也跟他同時這樣做,但是最後結果是其他人倒下了,王驥卻死裡逃生。
我在北郵軟件學院的學習是特殊的培養計劃,所以主要側重於計算圍棋軟件的研究,當然我並不是在做圍棋技術的顧問,而是負擔主要的編程工作,在寫程序的過程中,與我合作的幾位學生,根本無法跟上我的速度,我常常會催他們「再搞不定,我就把你們全部幹掉」,最後的結果還是我獨自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因此自稱「百人斬」。
通過圍棋定段賽煉獄般訓練的職業棋手,在記憶力、意志力、歸納推理能力上要超過普通人,而在創造力方面還要勝於那些考試精英們,圍棋是很需要自己不斷研究新的下法的,所以下意識的就不喜歡重複別人。而在計算機編程方面,也是職業棋手很適合的工作,編程大部分工作是邏輯推理,有時候,很複雜的邏輯,普通人難以長時間的深入的思考,而職業棋手進行長達7、8個小時的思考是很平常的事情。
我認為圍棋協會有能力這樣去做,和一些教育機構(比如周星增先生的學校)進行合作,制定特殊培養計劃,讓入段的棋手有所選擇,如果覺得在競技的道路上沒有好的機會,就可以選擇接受這樣的培訓,用幾年時間完成普通人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中國棋院雖然屬於體育系統中,但是它主管的是智力運動,而「棋院」的叫法,就帶有很強的學術氣息,還有什麼體育項目可以有學院的稱呼呢?,打上初段的孩子都算得上是精英,那麼棋院能不能開創出一種訓練天才的教育方法呢?如果是那樣,可能每年需要的職業棋手,不是20人,而是100人甚至越多越好。目前中國的應試教育,其中重要的知識只需要20%時間去學習,80%是在鑽牛角尖,大部分時間在做各種奇怪題目的練習,只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所以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好的教育。雖然現在入段的小孩子大部分可能只有小學四、五年級的文化程度,但圍棋協會提供一個專門為他們定制的三至五年的課程,學習禮儀、數學、語文、哲學、英語,那麼在20歲左右就可以以體育特長生進入大學 ,同時在大學中他們就可以獲得優秀的成績而不是像現在為及格而拚搏,將來進入社會也更有競爭力,也真正適合做圍棋教育的工作,這裡禮儀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項,我感覺棋手大多比較內向,不善於與人交流,我自己感覺在這個方面也很差,所以這個方面是職業棋手的一大弱點。
現在很多小棋手入段後既無賽可下,普通學校又沒有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所以只能選擇在道場中繼續練,打不上段的也繼續練,這樣出現了許多除了圍棋之外什麼都不會的少年。但冠軍就一個,大部分人必須要選擇其他的方向,這樣下去,越來越多的人在爭奪越來越少的資源,定段年紀也會越來越大,就像韓國現在這樣能打上初段的基本上也可以拿世界冠軍了,超過年紀限制就成了超級業餘棋手。這個問題是圍棋界的一個毒瘤,可是大家似乎都視而不見,協會採取的是飲鳩止渴的方法,就是允許低段棋手參加業餘賽事,把晚報杯搞成少年賽,甚至還推出了退段這樣可笑的制度,讓「職業棋手」這個的名譽稱呼掃地。在外國有些成功人士的名片上,「國際象棋大師」這樣的稱號會印在最顯眼的位置,圍棋職業段位稱號是每個職業棋手的榮譽,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職業棋手是千中選一的精英。
毒瘤每一年都在擴大,它已經影響到了業餘圍棋的發展,所以到了必須動手術的時候了,建立了這樣一個課程已經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永遠都是最好的投資,圍棋協會和各個圍棋培訓機構需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推出這個特殊培養計劃,甚至還可以擴大職業定段人數,把圍棋辦成真正的教育。
取自:http://www.pgs2.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676&forum=9&post_id=16685#forumpost1668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