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存款利率低、新台幣走弱,又遇上物價猛漲的艱困環境。過去5年,如果你的資產全部押在台灣,其實是變窮了!
威脅1 台幣弱》出國變好貴!
5年前夏天,在國小當老師的吳秀娟帶全家到歐洲玩,回來後念念不忘。今年打算再安排最熱門的東歐10天行程,但一聽到因匯率而大漲的團費,她不禁大叫:「太貴了吧!」一家4口要花近35萬元,只好說服孩子們:「我們改去日本吧!」
10天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的團費貴了多少?
2002年7月定價48,900~51,900元
2007年7月定價64,900~84,900元
貴了32.7~63.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
威脅2 利率低》錢愈存愈少!
1996年,台灣大學國企系教授湯明哲準備從美國回台灣,而他手邊有一筆6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74萬元)資金,是教書10年的退休所得。假設湯明哲把錢帶回台灣做定存,定存時因選擇的幣別不同,累積至今的財富將會差很多。
以存新台幣和存澳幣為例,10年來差了多少呢?
新台幣定存174萬元×(1+3%)10=234.78萬元
澳幣定存174萬元÷21.75匯差×(1+5.5%)10×28.5匯差=294.68萬元
少賺159.9萬元
註:1.澳幣兌新台幣在1996年約21.75元,2007年約28.5元。
2.年利率採各銀行10年來牌告新台幣、澳幣1年期定存的平均值。
威脅3 物價漲》負擔愈來愈重!
2000年,住台北的黃定遠要到台中逢甲大學當助理教授,但太太留在台北,他只能每周回家一趟與家人相聚。這些年來,物價高漲加重他的家計負擔,其中漲了70%的油價,讓他覺得最「痛」。
7年來每周開車往返台北和台中的油費漲多少?
2002年油錢18元×32公升×52周=29,952元
2007年油錢30.7元×32公升×52周=51,952元
多花2.11萬元
註:1.台北到逢甲來回約公里,黃定遠開的車款約消耗公升油。
2. 油價以每公升的無鉛汽油均價計算。
吳秀娟、湯明哲、黃定遠的遭遇,其實是台灣人的縮影。這3個案例,說明我們現在面對的是:台灣的存款利率低、新台幣走弱,又遇上物價猛漲的艱困環境。過去5年,如果你的資產全部押在台灣,其實是變窮了!
是什麼在啃食我們的資產?第1,就是新台幣弱勢的趨勢。就中央銀行歷年匯率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貶了8%,兌中國人民幣、印度盧比、韓元等亞洲貨幣貶幅超過15%,對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貨幣及歐元,貶值更高達40%至60%。
現在,大家都知道美元弱勢已成定局,今年以來,全球16種主要貨幣兌美元都在升值,而新台幣雖然兌美元也升值,但幅度很小。即使過去幾年很弱勢的日圓,今年表現也優於台幣。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丁予嘉、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吳啟銘都認為,即使中央銀行年底至明年間陸續升息、美元短期反彈,新台幣的匯率有小回升,但長期仍將跟隨美元持續疲軟的腳步。
第2個啃食我們資產的怪獸,則是物價上漲的趨勢。11月初,主計處公布10月份的物價年增率為5.34%,創13年來新高。若以今年10月份5大銀行1個月的平均定存利率計算,10月份台灣的實質利率為-3.213%,也是歷史新低。丁予嘉預測,央行會透過升息來抑制通膨,不過台灣明年仍有物價上漲的壓力。
趨勢不可擋,但身為小市民的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的看著資產繼續縮水下去。
但這個時候,究竟應該做出哪些正確的決定?
行動1 調整資產幣別配置
不能做的事:
(1)只抱新台幣資產
(2)重壓美元單一外幣資產
必須做的事:
(1)先抱港幣資產
(2)加碼歐元、澳、加等強勢貨幣
復華投信總經理楊智淵指出,過去國人理財時,頂多只想到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工具的配置,但現在一定要細算資產在各貨幣的分配比重,以免資產太集中在新台幣或美元,當這兩個貨幣走弱時,就沒有其他走強的貨幣來保住資產下跌。
「新台幣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一定要降,而外幣資產也不能只放美元,要分散在各幣別,才能降低貨幣貶值、投資市場波動等風險。」寶來證券香港分公司副總裁歐宏杰說。根據里昂證券的調查統計,台灣人會將資產中約4成放國內定存、約2.5成投資台股,合計逾6成集中在新台幣資產,看在專家眼裡,風險太高。像歐宏杰早在尚未派任到香港工作、2年多前,他的外幣資產就超過了5成。
台灣實質利率創新低!
至於要搬到哪些幣別資產?長年專研總體經濟的大中票券副總經理蔡佳晉說:「先要找全球央行在加碼的貨幣。」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自1999年以來,各國央行持續增加歐元在外匯準備的部位,8年裡從18%增到25.62%。
「全球央行都在加碼的貨幣就像是權值股,而有石油、貴金屬、農產等原物料題材的澳幣、紐幣和加幣,就像是資產股,目前正享有很高的本夢比!」蔡佳晉以股票為喻,簡明扼要的提點出未來該配置的資產幣別。其中,加拿大的經濟具成長性,香港大亨李嘉誠也在當地投資石油業;巴克萊資本直指加幣價值被低估,還有升值空間。
而除了歐元與原物料貨幣之外,多位國內外專家均表示最看好的強勢貨幣是人民幣,未來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雖然兩岸目前不「通」,但專家們建議,可透過投資基金或投資香港的貨幣與基金,間接持有人民幣資產。「其實我更看好香港,因為未來一定是大陸更需要香港,而不是香港需要大陸。所以加碼港幣資產,獲利會更大!」蔡佳晉說。
行動2 核心債券基金要大換血
不能做的事:
持有美元、歐元等低成長成熟國家債券
必須做的事:
改換新興市場債或全球型債券
通常在做資產配置時,專家會建議把收益穩定的工具做為核心資產,才能降低投資損失的風險,因此債券型基金就成了核心資產的重要商品,但是走高的通膨可能侵蝕掉穩定、報酬率卻不高的獲利。
年報酬率打不過通膨 就要換掉
過去,國人偏愛美、歐等國家的債券基金,雖然其配息和淨值成長都很不錯,但到了高通膨(5%以上)時代,如果年投資報酬率沒超過5%,就應該要換掉投資標的。而未來,哪些標的最有希望保持穩健的成長?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國際債券部門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就指出,未來拉丁美洲、東歐等新興市場的債市,將受惠貨幣升值所帶來的資金行情,而歐亞為主的全球債市,也可望提高匯兌收益,因此現階段要進場投資債券基金,可優先加碼全球型的債券基金。
行動3 一定要擁抱實質資產
不能做的事:
只投資與抗通膨無關的股票
必須做的事:
擁抱黃金、原物料、房地產等長期抗通膨商品
「未來通膨會長期如影隨形的威脅我們,只要靠做好配置、選擇較能抵抗通膨的標的,財富才不會被吃掉!」亞太全球證券投顧總經理張夢翔說。
但哪些標的最能擋得住通膨?「就是實質商品,而現在還可以加碼布局!」蔡佳晉說,而所謂的實質商品,一是房地產,另一類就是包括能源、金屬、農產等原物料。
聲稱商品行情進入「超級景氣循環」大多頭的投資專家麥嘉華(Marc Faber),在眾多商品中最愛黃金。他表示,美元弱,就買黃金,通膨來時,能擋的也是黃金,所以「黃金是投資的首選!」而《石油衝擊》一書的作者之一李柏(Stephen Leeb)則不斷強調:「一定要投資黃金、能源等產業。」
但蔡佳晉認為,黃金、能源等上游原物料已連漲兩年,今年漲幅更是動輒40%或50%,短期內要注意修正的風險。儘管如此,蔡佳晉指出,仍有好「料」會接手漲,例如食品零售、通路等原物料中下游業者。持類似看法的美國知名避險基金公司特雷西(Traxis Partners)經理人畢格斯(Barton Biggs),則看好化學、賤金屬等產業。
另外,受惠於原物料、具抗通膨題材的新興市場,仍然是2008年最被看好的投資區域。尤其主要以出口能源及原物料為主的東歐、拉丁美洲、中東等新興國家,成長動能仍強,因而在資產配置中,可適量提高新興市場的投資比重,尤其可選擇布局全球的新興市場基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