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管的真情告白


《經理人月刊》


撰文:何飛鵬/商業週刊創辦人


 


~因為不會當主管、不會管理,我害了自己、害了組織、害了公司,浪費了金錢,錯過了青春與虛耗了時間!我花了14年才學會「主管學」,而且是完成後才知道他博大精深,專業分工細密。但如果我「早知道」,其實一年也可有小成,二年早可以畢業,根本不需要走這一趟冤枉路。~



我工作27年,其中18年在創業,但是從工作滿一年起,我就當了主管,從管幾個人一直到管幾十個人、到幾百人。



可是我真正體會到我是一個主管,而且真的會當主管,是最近13年的事。換句話說,我在錯誤中,做了14年的主管,這其中不知誤了多少事?浪費了多少青春?走了多少冤枉路?



所幸我的入門工作很特別,我是記者,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工作。因此,當我第二年我就升上主管的職位時,我只要策劃、指揮新聞採訪,競爭激烈的媒體生態,每天進行的同業間新聞評比,自動讓每一位記者全力以赴,主管所需要的管理:激勵、協調、訓練等功能,記者自己會自動完成,完全不需要我這「主管」費心。



一直到我創業,才感覺困難重重,我不知道如何建立團隊、不知道選人、不知道訓練、不知道激勵、不知道協調溝通、不知道如何考評。甚至我連罵人都不會,有一次我想教訓、糾正一個部屬,講了半小時結束之後,這個人高高興興地走了—他竟然以為我在誇獎他!



我知道我的問題大了,我開始努力學習當主管,我也才知道部屬不見得會自動,他們需要教育、訓練、規範、激勵,而組織團隊中隱藏著無數的問題,這都需要主管花功夫去完成。



我努力學了5年,在錯誤中我交了無數的學費,一點一滴我終於慢慢學會當主管,我才分清楚工作者與主管的差異,我創業的公司,也才從倒閉沈淪邊緣,慢慢的浮上水面,逐漸好轉。事後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我不會當主管、不會管理,我害了自己、害了組織、害了公司,浪費了金錢,錯過了青春與虛耗了時間!



第一錯:自己努力做事



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是自己努力做事,忘了讓部屬做事。



我是一個能幹的人,當了主管之後,又誤解了「身先士卒」的道理,老是身先士卒,繼續努力自己做,我認為我的效率高,10件事,我作了5件,其他人只剩5件,大家應該都會感激我才對。再加上有些事,別人確實不太會做,我又認為,與其交給他們做不好,我還要善後,不如我直接就做好。就這樣,我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事情還是做不好。



直到我想清楚,主管是讓大家做事,以大家的成果為成果,我下決心,除非萬不得已,絕不自己動手,事情就改變了,我得到一個結論,也成為我教育新主管的帝王條款:叫別人做事,別自己做。好主管是:喝茶看報,治大國如烹小鮮,集合眾力完成工作。



第二錯:認為所有人都自動自發



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是,我是個自愛的人,我最討厭別人說我,我也因此假設別人會自動自發,做好所有的事,我不會罵人,也不想罵人,頂多只是迂迴的暗示一下。



這就是前面笑話產生的原因,我下了決心,和部屬談他的問題,之後還說了許多肯定的話,怕他不舒服,但問題輕描淡寫,結果他以為我在肯定他,而我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事實的真相是,有人自動自發,有人自律不佳,更有人想法不正確,需要導正規範。我的友善,被部屬認為是是非不明的「濫好人」。好人做死,並心生怨懟,壞人心存僥倖,依然故我,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



當我頓悟之後,事情完全改觀。記得在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時,學到一句話:「雷霆雨露、俱是皇恩」,我知道賞與罰都是主管重要的工具。現在的我,要求規範部屬,熟練到不行,從暗示輕輕說,到明示正經說,到生氣重重說,無所不會。



第三錯:不知也不會給激勵



我的第三個錯誤是不知也不會在口頭上給激勵,這也和我「不喜別人說我」的性格有關,我對自己超有自信,不在乎別人的肯定。問題是我也假設別人不需要多餘的「口惠」,只要薪資上的評價公平就好。



有一次,一個能力很強的同事告訴我:我從來沒有肯定他所做的事,讓我大吃一驚,因為事實並非如此,他值得肯定的事太多了,而我竟然從來沒有開口過。



從此我知道,主管的金口有多重要,「愛他要說出來」,不只是有好事要肯定,就算只有進步,但仍然不夠好,也要肯定,因為人是在被激勵中,才會快速學習成長,卡內基訓練不就是以此為核心精神嗎?



第四錯:忽視考核、討厭考核



我不喜歡被評價,尤其是當工作者老是被不公平對待,因此當上主管,我討厭考核,也刻意忽視考核。



我相信兩眼所見,也盡可能對所有的工作者做正確的相對評價,問題是當忙於工作,我會忘了許多該做的事,尤其是當要管的人愈來愈多時(超過20人),其實你兩眼所見的評價已經開始失真,你會看不到許多默默不顯眼的工作者,這時候一個客觀的考核方法就是需要的。



不要自視聰明,聰明的人尤其看不到那些努力做事,但並不聰明的人的貢獻。



第五錯:不會當裁判



好的主管事要讓部屬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因此團隊和諧非常重要;而和諧相處的第一步,不是讓內部不爭不吵,而是制訂好的規則,讓爭執可以被約束與導正,而主管就是這個執法者、是裁判。



我創業的過程中,通常是用較少人力,因此事情做不好,人力不足是最大藉口,我很少想到是團隊內部互動不佳所造成的績效不彰。又是其關鍵性的原因。



「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各打50大板是我過去常幹的事,爭執發生時,我總是希望和諧,對於錯的人不忍苛責,對於對的人當然就不公平,結果當然是內部嫌隙頻生,又怎能發揮良好的團隊協調呢?



明快處理、是非分明,是我現在的作風,該裁判吹哨子時,我絕不會遲疑!



第六錯:喜歡聰明人,團隊同質性高



我的同事都知道我討厭三種人:「笨、懶、慢」,理論上這三種人在我的組織中,都不易存活,這也造成了我組織中的不平衡,團隊成員的同質性高,生態不平衡。



事實上,高效率的團隊應該是多元的組合,苦工有人做,聰明的方法也有人會用,而我期待大家都是聰明人,都行動迅速,結果是有些思慮周詳,緩緩而來的人含恨而去,這是我犯的第六個錯誤。



第七錯:愛護部屬,忘了老闆



或許是同情弱者,在擔任主管的歷程中,我一向站在員工部屬這邊,以他們的角色、立場自居,而忘了老闆與組織的存在。



一旦老闆與部屬有利益衝突時,我通常捍衛員工的利益,尤其在創業初期,我甚至忘了我就是資方,只要不能給工作者更好的待遇,我就痛苦不堪,結果是,公司的營運負擔更沈重。



這應也是大多數主管常犯的毛病,以工頭自居,以工作者的利益為先,而忽視了組織的經營能力能否負擔。



後來我做了調整,主管是「雙方代表」,有時勞方,有時在資方。在內心你要正確的選擇,讓上下的天平能保持平衡。「工頭」與「老闆的走狗」都不是正確的位置。



第八錯:不知主管是專業,忘了虛心學習



我當主管的錯誤當然還有很多,但最後一個錯誤我用「以為主管是良知良能,不知虛心學習」做總結。



其實主管是一項專業,他需要各種不同專業技能,他需要正確的態度,他負擔事情的成與敗,他影響到工作者的命運。可是大多數的主管,竟然都是因一種專業技能而升官,或財務、或業務……,可是一旦升為主管,所有的困難都發生。不幸的是,企業內缺乏主管養成訓練,學院中也沒有「主管學」,每一個人都是在摸索中、嘗試錯誤中完成學習。



我就花了14年才學會,而且是完成後才知道「主管學」的博大精深,專業分工細密。但是,如果我「早知道」,其實一年也可以有小成,兩年早可以畢業,根本不需要走這一趟冤枉路。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周遭朋友!得癌症的人真是粉多粉多ㄟ!而且都好年輕哦!

台灣人真的工作得太辛苦了,尤其是蠟燭兩頭燒同胞們!我老姐的同學三十幾歲就當上Sony Music的副總裁,可是也三十幾就掛了,另一個同學也是三十幾就舌癌,現在連說話都得重新學習,她可是中研院的研究員哦!




另外我堂姊也剛獲知罹患乳癌末期,到朋友家吃個便飯,貴大嫂家族就有四個癌症姊妹,今天和朋友聊個天,小小會計部門就有兩個年輕女同事邊化療、邊上班,更別說我一位球友醫生每天開乳癌開到手軟,真的粉恐怖ㄟ!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做癌症篩檢,不過這只是治標,用處不大,最重要的還是要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別讓「工作」把自己給殺了!祝大家健康平安囉!







外國醫學專家經多年研究,認為以下人等易患癌症:




1. 過敏体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 4 萬人,發現
對藥物或化學試劑等過敏的人比無過敏史者更易患癌。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 30 %,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 41%。




2.經常熬夜者:




雖然癌症的發病至今尚未弄清,但有一點睡眠不好是一個危險的因素。因為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而夜間又是細胞裂變最旺盛的時期,睡眠不好,人體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化而成為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而吸煙、喝咖啡,也會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體內。




3. 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資料顯示,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兩倍。美國癌症中心報告,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 4 6 倍。




4. 維他命缺乏者:




特別容易患癌,人體內保護性維生
素低的人易患癌症。如維生素A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險增加 3.5 倍,患其他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多;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道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
膽固醇過低者:




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或中風。其實,膽固醇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養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軍,並非越低越好。英國研究人員的報告稱,中老年女性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就是膽固醇過低。




6. 常飲高熱的濃茶者:




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80℃ 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管,而茶中的鞣質可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而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後即可變成癌組織。




7. 高血壓患者:




美國對 30 多萬名男子的臨床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的癌症罹患率和死亡率為血壓正常者的兩倍多,並預言未來 10 年的癌症死亡率可能與血壓升高成正比。當然不是說高血壓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兩病的發生有某些共同機制,如肥胖、嗜酒、吃鹽過多等既可促使血壓升高,也可誘發癌症。




8. 經常憋大小便者:




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會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促發癌變。故專家們主張每小時排尿一次;大便有害物質多,如:硫化氫及其它致癌物,經常刺激腸粘膜會導致癌變。故防範之舉是每天定時排便。




9. 拒飲優酪乳者:




優酪乳中含有高活性的乳酸菌和其它益菌,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每天飲用酸牛奶,可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數量,使人體的免疫功能得以加強,從而降低癌病的發病率。




10. 偏肉食者:




過多的動物脂肪乃是誘發某些癌症的主要原因。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 2.5 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攝取量比 50 年代增加了 4 倍,患癌者則不斷提高。





以下是醫學系研究所研究教授做出來的實驗報告,可信度百分之百。




已證實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 : (惡物)
 
1.
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 (肝癌)




2. 過期的食物 (有黴菌),含有黃菊毒素 (肝癌), 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要捨不得丟




3. 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




4. 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 (在胃裡中和會形成亞硝酸)




5. 烤的,有焦的部份都要去掉,很毒




6. 莖類的植物 (如馬鈴薯.....) 發芽就有毒


許多東西其實對身體有壞處,不能只顧吃,而忽略到這些....
要懂得選擇,不是有得吃就好,因為現在的污染,致病因素太多了




請大家在吃東西之前三思什麼是有益的食物....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良物):


1. 綠茶可多喝,可防癌




2. 養樂多可防胃癌,大腸癌




3. 大蒜證實可防癌,效果很好




4. 聖女小蕃茄可防癌




當然不只這些,大家可自己多留意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從現在做起,否則年紀大了,就會反應在身上了......
 
要學習分享及關懷別人喔!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STA 的優點










































1.安全性




核心模式要求非常高的許可權,使一些病毒木馬等很難對核心系統形成破壞。




2.耗電量




電源管理上引入了睡眠模式,使vista可以從不關機,只是極低電量消耗的待機,休眠效率高




3.記憶體和檔案系統




引入super Fetch技術,將經常使用的程式預存入到記憶體,提高性能,且後台程式運作獨立。即使驅動程式損壞,系統也不受影響,安裝驅動也不需重新啟動




4.Metro




不論文件格式為何,皆可列印、觀看、及建立檔案。




5.網路方面




集成IPv6支援,防火牆的效率和易用性提高,優化TCP/IP模組,大幅增加網路連接速度,亦強化無線網路支援。




6.Mobility




可攜式裝置使資料檔案能達到同步存取與分享




7.多媒體




媒體中心模組被內置於Home Premium版本中,用戶介面更新、支援Cable Card,可觀看有線高清視頻。




8. Seamless運算




將與手機等行動裝置有更佳的連結




9.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RS)




可自動定期擷取所需的資訊




10. Info-Cards




集中管理用戶名、信用卡號碼和電子郵件位址等個人資訊




11.顯示方面




內置Direct X 10,是vista 獨有的,顯示卡的畫質和速度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12.音頻方面




音頻驅動在用戶模式穩定性增加,速度和音頻保真度提高,內置語音識別模組,針對不同應用程式的音量調節。




 




 




WHAT IS WII ?




原名Nintendo Revolution,取名為Wii原名Nintendo Revolution,取名為Wii即英文We的諧音,表示這台以紅外線立體操控的遊戲機,目的為不分男女老幼實行「有機同打」。它以全家人的遊樂器為訴求,遙控器有許多妙用,還可以化身為棒球棒、網球拍、活潑生動又能簡單上手的遊戲,希望能讓更多非電玩族群也能加入。 電玩雜誌主筆坎皮洛表示:「每個人一開始玩就會很有比賽的感覺,特別適合和朋友一起玩,它應該也是種派對遊戲。」 任天堂的Wii預訂耶誕節前就會在全球上市,售價250到300美元間,約合新台幣8千到1萬元間,比PS3或是X-BOX來得便宜,任天堂能否靠著這根小棒子重霸江湖?年底的銷售大戰將見分曉。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欄文章:壓力因應 長庚精神科醫師/吳雅雯


想像一只常見的壓力鍋靜靜地置放在爐上。不管是菲姐代言的義大利悶燒鍋、鍋寶還是賣場的X福牌,其功用都是要讓食物在高溫高壓下快速烹調完成。設計原理大同小異,產品品質包括介質的導熱速度、鍋蓋的密合度等卻各有所異,當然也影響著料理時間與菜色火候。

我們要成就為一個功能良好、且健康的個體,亦是如同一只能應付各種不同火力的鍋子一般,視任務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去完成一道道燉肉、粥品、甜湯。並希冀在適當的調節下,不致令自己burn-out,讓焦味破壞了成品,或者因為焦黑的污垢需要花許多時間去刷洗,延誤了下一道菜的出菜,甚至無法再度使用。

在思考個體的壓力因應能力之前,需要先了解壓力的來源。

一般能夠被清楚辨認的是重大的事件及生活中的變動,例如天然災害、親人過世、生病、結婚、退休等。這些事情因為要花費力氣去處理適應,「新變動」發生的頻率,會決定我們承受的壓力。

較容易被忽略的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包括減肥、錢不夠用、沒有約會、戀愛關係緊張、工作人際衝突甚至睡眠不足等;許多繁雜的小事情也會給我們壓力。這些小壓力的長期累積,也有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健康。  

另一個評估壓力的角度是壓力狀態,也就是就是面對壓力時的反應。當個體面對環境的要求時,有時候問題是發生在這只鍋子適不適合在此時此地燒這道菜。

要求與資源彷彿放在一個秤的兩邊,我們可以先評估這個要求跟自己有沒有關係,接著評估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應付這樣的要求--資源包括一個人的體力能力時間以及外界支持。從要求與資源的差別的角度來看,當其中差距越大時,我們的壓力感就越大。

壓力對人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深遠影響。常見相關的生理反應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腸胃問題、肌肉緊張、頻尿等。壓力反應就像是遍及全身的火災警報器響起,體內大量的激素與神經化學物質(如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啟動打或逃的反應,讓個體準備好應付可能威脅生命的狀況。

雖然身體的壓力反應在短期生存上非常重要,但往往得付上長期的代價。例如高濃度的皮質醇(corticosteroid)會引起腦部海馬迴的損傷,伴隨記憶力受損,尤其是學習新資訊的能力。壓力也會損害免疫系統,增加受感染的機會,在心血管方面也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目前研究指出,壓力對心理的影響是透過神經系統作用而產生。常見的心理反應包括緊張、生氣、害怕、傷心、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力減退。慢性皮質醇濃度升高可能會影響心情,引起憂鬱及疲勞的感覺。

與壓力相關的精神疾病,除了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與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以外,還包括憂鬱症、身心症、邊緣型人格違常疾患、適應障礙疾患、酒精或藥物濫用與其他焦慮症。此外,壓力體質模式(stress-diathesis model)亦可以說明在壓力情形下,較容易引起精神分裂症發病。

在了解與評估個人壓力來源與狀態之後,可以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次去思考因應壓力的原則,這與抵抗感染的原理是類似的。舉例來說,要抗SARS,與當時個人的體質的易感性、體力與免疫系統狀況,調適壓力的心理能力,現實環境中病毒的傳播源存在與否,以及社會資源的支持等皆息息相關。

當我們說一個人『抗壓性』好不好,亦需考慮其是否天生遺傳體質是具有高焦慮傾向(比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甚至原本即有精神疾病的;心理調適功能可能受到智能與性格的影響;外在支持系統的質與量同等重要。要做好個人壓力管理,有一個重要的元素是自我覺察與評估。根據不同的狀況採取個別的策略,才能達到有效的因應處理。
 
調適壓力的方式,在生物方面,我們除了注意自己是否有相關的嚴重生理症狀出現(例如胃潰瘍)並接受積極內科治療之外,亦可考慮在醫師評估下使用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

在個人的心理調適方面可以練習彈性思考方式,為壓力事件做準備,將工作或功課有計畫的整理,以有效運用時間與能力;適度發洩情緒,比方說想哭的時候就大哭一場,生氣的時候可以打枕頭、或是找個地方大後大叫一下;在允許的狀況下暫時放下手邊工作,亦是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另外,定期運動及肌肉放鬆技巧,都可以放鬆身體。

至於在社會方面,可以避免過多的壓力源並善用社會資源,適時找人傾訴或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有些心理學的理論認為,壓力與個人表現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倒U 型曲線,壓力過多或過少都會降低個人表現的品質。一個運動員在平常練習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是正式的比賽而較為放鬆,因此無法跑出最好的成績。到了正式比賽的時候,因為競爭與比賽是不能重來的壓力,使得他能專注精神,使出全力,因此可能達到平時所不能達的表現水準。

但是,如果運動員過於緊張,也可能使其表現大打折扣,甚至低於平日練習的水準。因此適度的壓力可能會促進我們的表現,也可能帶給我們成長,讓我們學會一些新技能或對人生有不同的體驗。例如有人在經過疾病的壓力之後,更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採取更多健康的行為。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並賦予壓力一個正向的意義。當我們能成功的因應一路走來的壓力,也意味著我們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轉載自【林口長庚精神科】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neo.com.tw/archives/000084.html

快速移除 Windows XP 內建的舊版 Windows Messenger 4.7

Windows XP 內建安裝了 Windows Messenger 4.7 版,最近 Microsoft 的安全更新還會再重裝一次內建的 4.7 版,對於已經在用 MSN Messenger 來說實在很煩人,就算在「新增/移除程式」也無法完全解除安裝。

最快又完整解決安裝的方法就是從:
「開始」->「執行」-> 在空格內輸入以下指令:


RunDll32 advpack.dll,LaunchINFSection %windir%\INF\msmsgs.inf,BLC.Remove


輸入完成後按確定,等出現成功訊息之後,選重新開機就可以完全的解除安裝了,是不是很方便快速呢? ^_^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nfspc.tw/bbs_detail.php?main_id=9348

[分享] FAT32 轉 NTFS-免刪資料 (XP)

關閉所有應用程式,轉換過程中可能需要重新啟動電腦
在〔開始〕→〔執行〕→鍵入〔cmd〕按Enter
在視窗下執行命令C:\convert X: /FS:NTFS 按Enter
 
注: X: 填上要變更格式的磁碟機代號
 
如有其他檔案在轉換期間仍未關閉,你可能需要重新啟動電腦去完成整個轉換過程,
如該槽內含有太多檔案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轉換,在轉換過程中請勿執行任何程式。

---------------------------------------------
硬碟上的資料,並不會像一般的格式化一樣被消掉
而是在硬碟,還存有資料的情況下做格式轉換

若是擔心,資料毀損的人,不仿先將資料Copy至其他槽
待轉換完並確認資料無誤後在刪除備份。

ps.我都是這樣幫別人轉的0.0...


[轉] FAT、FAT32、NTFS 哪個快?

其實是FAT 較快沒有錯,但是為了讓系統可以使用到 2GB 以上的硬碟空間,目前大部份人使用的都是 FAT32 而非 FAT16 (FAT)。

而 FAT32 的效能上並不是很好,它主要是為了支援大容量硬碟。FAT32 推出時;Microsoft 就有說明 FAT 與 FAT32 的效能比較了,但是隨著晶片組的改良及新 ATA 標準及新硬碟的推出,其實之間的效能差別並不大。

如果 NTFS 與 FAT16/32 比較,以整體各項的值平均來說,NTFS 是較快而且較安全的。安全是因為 NTFS 的格式有一部份是用來保存原始值的,萬一中途停電時;系統也可以快速復原,也因為要這樣的一段空間來保存資料,所以做NTFS 格式化時你也會發現有一部份的空間無法使用,其實不是浪費了,而是NTFS 拿去用了。

在速度的比較上,如果只是讀取一個大檔案的動作來說,FAT32 會較 NTFS 快,但是我們實際操作上還得找檔案,開資料夾,就算是程式運作也會有搜尋及確定檔案存在的動作,因為 NTFS 的格式具有保存更多資訊的功能,所以搜尋上的速度非 FAT32 可及的,尤其硬碟愈大,檔案愈多時結果更明顯。

因為NTFS 可以由其 TABLE 中快速確定目標,但是 FAT32/FAT 得重頭到尾找過,如果檔案就在第一個,那當然快,如果是在最後,那就有得等了。

因為如此 Windows 95/98/ME ... 會建議你常常重組,因為重組程式會把系統檔案放到前頭,但是 NT/2000 對重不重組就較無所謂了。如果要在 FAT 與 NTFS 間選擇,建議還是 NTFS。

其實 NTFS 就是由 FAT 改良來的,也許也不能說是改良,但是排除了 FAT 的缺點重新設計的,因為有相容的問題得考慮 (如 DOS),所以也不能把 FAT 放棄。

而 FAT32 也是基於相容及大容量的問題而產生的另一個檔案系統,它不是為了產生更好的效能設計的,是為了渡過 FAT 到 NTFS 的過渡期設計的。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34497#forumpost34497

標題 :對我圍棋幫助最大的一次談話
作者:不詳

下了10幾年棋,一直喜歡大砍大殺的,每次以把對手嚇撤退爲最得意的事. 直到04年遇到一位朋友,和他的交往中對我圍棋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是本地的高手,也是15.6歲受擂臺賽影響學的棋,在一年突然腦袋短路之後(他自嘲之語)喜歡上學習了,考上大學,但是卻總是翹課出去下棋,主要是彩棋。進步之快對一般人來說就很不可思議了。兩年就過了業5關,被我們省隊專業棋手讓兩子輕鬆獲勝,後來到棋院看見幾個15.6歲的小女孩在集訓,還曾經主動搭訕,並下了幾盤,後來她們都是國內有名的女棋手,當然這位朋友因爲個性太張揚,在經歷了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一段日子之後終於不知道什麽原因倒了下來。

回到地方上後,也曾經以棋爲生,我們市里出的職業棋手都被他下過指導棋,因爲機緣巧合我認識了他,在喝酒的時候常常海闊天空的聊,他現在幾乎對圍棋毫無興趣了,只是我老要向他學點東西,沒辦法就跟我下過幾盤,只讓3子我當然毫無機會,他後來說其實能讓5子以上,對我提出的一些技術問題,他每次講我聽後總是會說:你的問題不在這裏,你主要的就是對圍棋的理解有問題,圍棋的勝負是怎麽判斷的?我說當然是以圍的地多少定的啊,他說我怎麽覺得你的圍棋規則就不一樣啊?你的規則好象是以殺大龍的條數多爲勝啊?你把圍棋的規則都改了還怎麽能下好啊?所以你首先要下好棋就得走正道。就是說你每步棋都是以爭目爲目的。而不是爲了殺棋。

你看你跟我下的幾盤棋,都是你在抱頭苦想其實你算的一點用都沒有,你的目的是錯的,還要拼命想出手段,就是在錯路上越走越遠。而且我還發現你得了手筋中毒症,就是爲了走出你心目中的一步手筋,不惜一切代價,棋都輸了還自己覺得走了步妙著。這是很多下棋人的通病,你要是改不了,我勸你下下彩棋去,輸個幾千塊錢你就知道疼了,以後就不會再這麽下。

我嘴上還是承認他說的對,但是心裏還是不以爲然。我覺得不殺棋還有什麽意思呢?我們又不是職業棋手。只要開心就好嘛.

後來又聊到上學時候的事情。我說我在上中學以後就非常討厭學習了,經常上課不聽講,每次考試6門課5門不及格,回回都要挨打。他聽了就笑起來,然後很認真的對我說。不喜歡讀書不是你的錯,不聽講你也沒錯。但是你因爲沒有聽講就考不及格那就是你的錯了。

啊?爲什麽?他說我在上大學時就沒有聽過什麽課,但是每次考試都能及格,我的那些同學跟我看一樣的書,卻考不及格。難道是我的書是正版而他們的書是盜版的嗎?當然不是了。關鍵就是方法問題。這和學圍棋是一樣的。。。。。

但是我最關心的還是具體的方法,怎樣快速提高棋力,就追問他怎麽看書提高最快,他說這就是方法一定要正確了,首先要把一本書讀薄,然後再把它讀厚。

如果掌握了就永遠也不會出現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比如現在讀一本講打入的書。是位職業七段寫的,那他這本書賣20幾塊錢,他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呢?首先讀一本書要把它讀薄,你要在20分鐘之內讀完它,怎麽讀了?先看作者的前言他出這本書要給棋迷朋友哪些方面的幫助,接著看他這本書分了5章節,每一個章節的前言就是整本書的精華了。也就是他這位七段下棋這麽多年的心血所在了,這些東西是要把它完全背下來的,是對自己以後下棋考慮打入時具有指導意義的東西。

因爲它這些前言和有些章節後面的類似小結的話,已經把爲什麽要打入。打入的時機,要達到的目的等等講的很明白了。這些東西是你以後下棋一定要搞清楚的地方,可惜相當多的人在看這本書時對這些書的精華一眼帶過。當你把整個書的輪廓弄清楚以後就要開始把書讀厚了,還是以這本書爲例它第一個就是對星挂角對方小飛應,自己超大飛開拆的打入,那麽你就要把它的變化掌握清楚,這就需要你運用你以前學的死活,手筋等等內容才能明白.

當你在具體的手段上學到了很多以後就要開始總結了,就是把它提煉成一些經驗,也許你發現這些經驗就是它在前言或者是每一個章節後小結的東西。這樣它們才變成你自己真正掌握了的有用的技術。

同樣的方法你再看這本《圍棋正著與俗手》你看它的前言首先講的就是正著的重要性以及俗手的不容易被察覺和其危害性,這就是你先要永記在心的,再看就是他把容易産生俗手的棋行細分成10類左右,你先不要看具體的題解先要看每個類型的總結/比如第一個講的就是打的俗手,那麽兩打同情不打就是一個必須要記得的棋諺了,其實這就是古譜上的一句棋諺,那麽沖的俗手是什麽呢?就是沖了不能斷,又不不能給對方造成弱點的就是俗手沖。你先記住以後再看題解。那就會明白沖小飛一般情況下都是俗手嘛。講了這麽多就是教給你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

總結一下就是:先把書讀薄,看書裏被編成口訣或者小結之類的內容,並且熟記它,再把書讀厚看具體的題解,並且舉一反三聯想到書上沒有寫,但是在別的書上看過或者實戰遇到過的東西,再提煉成自己的總結。和原來書上看的口訣融會貫通/這樣反復幾次書上的東西就不再是作者的,而是真正被你掌握了。

可我還有問題。那比如做死活題就只有題目和答案嘛。還有棋譜怎麽用這種方法學?他說到這就是你要動腦筋的地方了,比如死活雖然沒有那些小結什麽的,但是你在做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總結,比如實戰死活中經常用的就是扳。點/等手段,你就要掌握先扳後點還是先點後扳等等。

再說你可能忘了有本《圍棋死活之謎》吧。89年出的,呂國梁所著/他這本書就講死活的思考方法講的很透。分爲10個部分,首先是敵我的要點。還有重要的次序。提子之後。以退爲進。底線冷著。二。一妙手。每個部分都有你需要背的總結性內容,而且書文采斐然,講了很多當時的重要比賽中出現的死活問題,和一些趣事。唯一的小缺憾就是選的題例大多是趣題類的。實用類的少了些,當然你可以去看看林海峰寫的《提高圍棋死活技巧》那本書完全是實戰中經常會出現的死活問題。非常實用。

再就是打譜問題。首先你要選一個你喜歡的棋手的棋譜看。比如我看《吳清源打棋集》時。首先也是看的他的前言和題缽。對吳棋風的評價就是佈局快速,及早作戰取得領先,然後快速定型結束戰鬥。如果你連他棋的精髓都不知道,打他的棋譜能有什麽用呢?所以你打譜首先也要明白他的特點,並且喜歡才能選它來打譜練習。

那我接著問,我知道這些方法之後就可以提高了吧?他說還沒有。

第一點還是我最開始說的要明白圍棋的正道是什麽?就是空要多,你所有的手段有高低,棋風有差異那都不是問題,到最後只憑空說話的,所以我就是對你的要求就是下棋第一肯定要認真,不能隨手,第二就是時時刻刻要有對目的清醒認識。所有的技術手段什麽的都是爲它服務的,比如爲什麽說厚勢不圍空呢?其實就是因爲它圍的不夠大,不夠多效率不高。還有殺大龍之後爲什麽也輸棋?還不是因爲別的地方因爲殺龍時受損了,損了什麽/就是空嘛。

那麽總結一下就是技術手段是爲贏棋這個目的服務的。千萬不要變成爲了走出一個手筋,占一個便宜,殺一條大龍而忘記最重要的贏棋目的。如果你有機會也下下彩棋就會有深刻的理解了。

那我現在最要學的是什麽?你要學的是官子/官子啊?不是說做死活手筋最漲棋的嗎/怎麽要學官子啊?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收官了。你錯了,其實對於你這樣棋力的人來說學官子是漲棋最快的方法。你不是在聯衆3D都呆不住嗎/如果先改變一下下棋的觀念,再學學官子。到4D也就很快的事了。那要學1年吧/4D在我心中簡直就是高不可攀了。恩,不用一年。就2個月就夠了。啊??不可能吧?

--------------------------

這以後我因爲工作原因去了外地,在外地也沒有下棋的時間和機會了。這樣一斷就是7個月,在工作穩定下來一點後,我想起去網上下棋,在TOM。聯衆都下,想想原來準備用一年時間打到4D的話。不禁感歎又不能如願了/。當時因爲很久沒下棋了。完全沒有感覺而我一直又是喜歡殺棋的風格的。手生了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聯衆被打到2D30分。TOM1段也是連敗。

當時鬱悶之極,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禁想起來以前朋友跟我說的話。就象放電影一樣又回到了腦海。第二天就買了本《官子指南》,用他教的方法看了下去。結果我這個看圍棋書從來就沒看過完整一本的人很輕鬆就讀了一遍。然後覺得他教的方法讀書真的很對路,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和興趣,結果我一直把這本書反復讀了快20遍,然後在聯衆下棋。慢慢回到3D了,接著下3D的也沒有以前的困難感,當我打到3D50分的時候我突然有了一個念頭,怎麽就不能沖到4D去了/?當然過程也不是很複雜,從我開始決定改變棋風並看了官子書總共就一個月就到了4D,而我以前的看法是我要花1年的時間才能做到的。真是讓我受益太多了,很快我在TOM從1段終於打到了3段,當然現在還是站不穩的感覺。。。。

------------------------------------------------------------

(1)如何買棋書

我以前買過很多的棋書。其中就不乏被很多棋友評爲最值得收藏的書目而朋友對如何選擇書有自己很獨特的見解,他說買書首先要看出版社名,出棋書最好的就是以前的蜀蓉棋藝,還有就是人民體育出版社。這兩個出版社是最正規。如果你看到了一些比如農村出版社,婦女出版社之類的就只能對它抱謹慎樂觀的態度了。再接著要看著者的名字。是不是職業棋手所著也非常關鍵。有很多完全是用的武俠小說主人公之類佚名出的書往往就誤人子弟了。

還有就是看書的內容了,我的一個買書的原則就是如果一本書裏面只要有一句話對你是有幫助的,那它就是值得買的,而現在很多的書確實連一句有用的話都沒有。當然怎麽判斷有沒有用我已經跟你講過了,現在我們就拿一套評價褒貶不一的書來說吧,黃希文六段所寫的從入門一直到打到職業的四本一套的叢書。很多論壇上有人發帖罵他,說他書的內容完全就是照抄別人的,你也看過其中《從1段到3段》這本書,他上面的內容確實就是照抄很多書的。

但是我隨手翻了一下就知道這本書是值35塊錢一本的,爲什麽呢?你看看他在講定式選擇時的這段小結吧,當你在選擇定式時要遵循的原則他分5個方面講的就相當的精闢,你看選擇定式時第一就是要配合全局,再要注意先後手的區別,還有關係到死活,和以後官子的利益,就這5點,100多字的內容你如果背下來,35塊錢你就已經學到了10塊錢的。而他後面這樣有用的話還有一些,所以說他這本書絕對是值這個價的。

當然很多人對他抄別人的例子,表示很反感這主要是他們對書的注意還是停留在具體著法上面了。其實黃希文是很有教學經驗的,他用別人用過的題例卻講出了別人都講不出的道理來,一個好的好的教練和一個一般的教練的區別就在這裏了,爲什麽很多下棋下的好的人卻不一定是個好的老師呢?

就在於他能不能在教給你一個手段的同時把它提煉成很綱領性的東西,比如一句口訣,一段話,這要比你灌輸給學生很多內容以後他卻依然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強太多了。黃希文爲什麽敢出這本書就在於他是有真正屬於他自己心得的東西在書裏了,其實天下文章就是一大抄嘛,選什麽樣的例題根本就不是關鍵,圍棋的棋型是無窮無盡的,一本書能講多少呢?

而在幾個簡單的例子之後講出了你以後遇到問題應該怎麽思考的方法這才是你要認真看的,而爲什麽說有的書連一句有用的話都沒有也是這個原因。就是你看了它以後卻還沒有找到思考的方法,方向。那它就是一紋不值了。。

其實在棋書中最嚴謹最有價值的還是當時日本棋院出的,尤其是阪田。藤澤,等超一流棋手所寫的,因爲他們出書的目的跟現在很多國內棋手是有區別的,並不是只爲賺錢的,他們出書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譽的,絕對不會講那些不負責的,自己沒有絕對瞭解的內容的,你看他們出的書名都很樸實沒什麽花哨的。哪里象現在出的一些書名全是一些什麽 快速提高 什麽妙手 或者就是什麽屠龍譜這樣的。其實出這些書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考慮對棋迷有沒有幫助,就是用這些棋迷看著很過癮,下起來就上當的著法出書就是爲的賺錢。所以怎樣選擇棋書就是這麽簡單的事,以後你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會區別了。。。

(2)易經

在和朋友的閒聊中我也講起自己的一些愛好,比如以前酷愛搖滾樂還組過樂隊啊,曾經在上學時課不好好上偷學〈易經〉幫人算命。尤其我比較得意的是對天氣,以及別人生小孩是男是女測的那叫一個准。他聽了以後直搖頭。完了,又入魔道了。

其實你正在瞭解易經嗎?讀懂了〈道德經〉嗎?其實你看易經只是看到它如何從八卦變成六十四卦。以及和天干地支配合成人的四柱。這些都是一些枝節的東西。我看易經很簡單,它講的就是先人對這個世界最本質的認識,就是一個字 易。就是說世間萬物永遠都是在不停變化,變易著的/再就是不易,不易就是說世界不管怎麽變化它都是有一個不變的道理的。這就是道/老子的〈道德經〉八十一章講的就是一個字 道/說穿了就是告訴人們。聖人。君子是怎樣練成的。就是找到世界變化的本質並且順應它,利用它使自己趨吉避害/如果用現代的話講就是勸人們 不要逆潮流而動/你如果想明白這些了,用在你處世,生活 都是有用的。

比如圍棋上就能體現的很明顯。首先要明白一個易,就是變化。圍棋就是一個有無窮變化的遊戲,那麽你在下棋的時候就要做到一個字活,腦筋要靈活,要有跳躍式的思維。而不能是一條直線式的思維。比如現在你一塊棋爲了大局該棄的就棄了。但是它並不一定就是死棋了。在棋局進行中它很可能又因爲變化對方不得不讓你去活,可是只要有了變化爲了棋的勝利它還要再去死,這就是易的真諦。

而道在圍棋上的體現就更簡單了,圍棋的道就是它簡單的規則對勝負的判定方法。所謂 大道至簡 就是這個意思。圍棋的大道就是誰的空多誰就贏棋這麽簡單。可是 大道維艱 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要實現它卻是最艱苦的事。幾千年來棋手窮極一生不就是追求的這個目標嗎?不就是爲了半目棋而處心積慮嗎?

所以我們下棋就是要順應這個道理,你所有的手法,都必須是爲了爭得目數比對手多而變化。這也就是李昌鎬強大的原因了,所謂 得道者昌嘛/。而你學的易經卻是用來預測明天的天氣是颳風還是下雨。你朋友第一胎生的是男是女?????嗚呼!!!

(3)講講彩棋

我經常在TOM論壇上看到一些彩棋方面的帖子,而且對上面寫的內容感到很新奇因爲充滿了江湖味道,就問過朋友在下彩棋時的一些事情,他一直就是說彩棋本來就不是一個正道,是他用來江湖救急時的謀生手段而已。

不過下彩棋對漲棋幫助很大卻也是事實,他就說不鼓勵你去下,但是有些狼友們下棋的經驗對於你來說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就是下棋時的狀態有很大的差別,當你從來下棋都沒有壓力時,那麽最大的習慣就是下棋隨手多,思考的少,比如說自己的大龍還沒有兩隻眼,但是也不象就能被殺死的樣子,你往往就會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應該能活不要緊,不補了去走別的地方吧,也許結果就是你在複盤時候就會後悔當初補一手不就贏飛了嗎?原因就是因爲你輸棋不要緊。

可是我當初下彩棋就不是這樣了。上大學時每個月生活費才30幾塊錢,而我又經常是寅吃卯糧,沒辦法去下彩棋就是說我身上現在只剩5塊錢了,就下5塊錢一盤的棋。而5塊錢就是我一個星期的飯錢。輸了這個星期連飯都沒得吃,就要餓一個星期等家裏人寄錢過來。當時經常是一下就一個通宵的,我坐在那裏達到了一個什麽狀態你知道嗎?就是我覺得自己隨時都要暈倒,連坐都坐不住了;可我就想我都這樣了,坐在我對面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只要堅持住不倒下去,那麽倒下去的就一定是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真正能鍛煉出你的神經,就是說一個人下棋最好是能下幾盤緊棋,就是那種不能輸,只能贏的棋對你的棋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其實就跟人生一樣,沒有受過挫折的人一直是走順路沒過過苦日子的人他的性格就一定不會很堅強,就象老聶一樣,他爲什麽老是說自己境界高,而瞧不起別人?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就是他的人生經歷是大起大落過的,因爲他家庭的原因,既有陪陳毅下棋時的風光,又有被下放到黑龍江去當農民吃苦的曆練。所以他就比很多人能看的更遠,對很多事情拿的起,放的下。體現在棋上就是大局觀好,常常能棄掉別人覺得不能棄的子,甚至棋筋都是可以棄的,而在大的地方卻是是一定要爭的。

我說的這些就是說一個人的經歷多一點對棋上是有影響的。我就問他那你以前下棋有沒有輸過之後連飯都沒得吃的時候啊?他說當然有。而且這個餓肚子的感覺對我圍棋上的幫助是巨大的,每當我準備隨手把棋子拍到棋盤上的時候我就會提醒自己,你是不是還想挨餓啊?我自然就會把手縮回來,正是因爲你沒有這種經歷,你才會經常有被翻盤的時候,而對於下彩棋的人來說他們確實就象狼一樣,一旦咬到嘴裏是絕對不會再吐出去的。我現在就要講對你有些作用的下彩棋的經驗,就是反映在棋盤上的東西,而這些就是你以後下棋一定要養成的習慣。

就拿你在TOM3段上下的棋來說吧,你現在在3段確實只能爲保級而戰,你棋上的問題主要就是一個不細一些你覺得是小地方的你走是都是不夠細,而且自己還覺得沒有問題,可是當出現問題時候就來不及了,我在下彩棋時,讓對方子時一直抱這樣一個態度就是不需要去騙別人,你就按照正常的走法走就可以了。而對手自然會出錯的,具體點就是該老老實實補的地方非要弄出些花招,我爲什麽每次提醒你一定要一手補乾淨呢?這就是我們下棋的一個習慣,一手能補淨的地方絕對不要弄出兩手來,再就是對危險估計不足,當看到對手好象走錯了能讓自己吃到幾個子或者占到便宜時,往往都不考慮就走下去了,其實這就跟現實時候中是一樣的,受騙上當的人都是一些愛貪小便宜的人,你要是不貪這個便宜那就不會上當。

而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麽狀態呢?就是看到對方走的棋好象出錯了,自己有很大便宜可占時,首先想的絕對是這可能是對方設的圈套,不能跳下去,仔細看看,好象沒有什麽危險,確實是對方走錯了再走。而且還要隨時防備有可能自己沒算到的地方,一旦形式不對,馬上就要抽身撤退。這就是很多狼的共性,沒有害人之意,豈來防人之心呢?

所以你以後下棋一定要這樣思考那麽你上當的機會就會少很多,再一個問題就是看見對手無事自補時,你可千萬不要認爲對手是傻子他一定是在瞄著你的棋,要動手了。要有警覺性,該補棋時就要補了/而下彩棋的人除了善於抓住對手的問題以外,在他確立優勢時你會發現你根本就沒有機會去翻盤。而在你覺得自己形勢還可以時卻總是贏不下來,這與他定型收官的手法有很大的關係。

我看你讀了很久的官子書了,對於官子的計算方法你也會了,可你收的時候卻又錯的厲害,爲什麽呢?就是你讀書不能讀死書,官子書上講的只是他的計算方法,以及收官的手法,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你就一定要有不同的走法。具體點說就是贏棋時收官是自己圍空,而且是先挑自己有薄味的地方去收空。而不是去和對手互相破空。這樣棋盤就會很快變小,出問題被翻盤的機會就小了很多。當你形勢不好時就要相反的收法了,不是圍空而是以破空爲主,要逼著對手犯錯誤,比如說你贏棋時就不要先走那種沖官,因爲你會發現對手絕對不會理你,而是也來破你的空。

當你輸棋的時候想翻盤就先走一些這種沖官的手段了,因爲很多人會有想求穩的心理。當你一沖他,他往往就會下意識的去擋住。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被你白白便宜了,因爲這些沖官其實只能走成後手的,你如果用書上教你的計算方法你就可以知道即使對手脫先,你再走一步它的價值也並不是盤上最大的,可是現在你就要利用時機把它走成先手。比如講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盤上就兩處官子了,一個是雙方後手兩目的,再一個就是你的沖官,你沖一手,他不理你還可以再沖一手,他擋,也是後手兩目的價值。如果你現在是落後半目的棋,很可能一瞬間就能、逆轉了,你一定要走這個沖官誘惑他馬上擋住,只要他一擋你成先手再把最後的雙後兩目一走。就白白便宜了一目,勝負不就逆轉了嗎?

而且我在TOM看棋,只要在TOM4段以下很多時候你都能把這樣的後手棋走成了先手。講這些就是告訴你一個方法,在書上你學的東西一定要靈活的應用。比如這兩個後手兩目的官子在書上它就告訴你他們的大小一樣。但是實戰中它們絕對不是一樣大的 ,你就要走這個能誘惑對方犯錯的沖官兩目。跟你講這些,主要就是告訴你一些下彩棋的狼他們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習慣/這些對你是非常有用的,也就是說不鼓勵你去下,而是讓你學到他們的方法。

(4)騙著

我曾經一段時間迷上了定式騙著/並且用它們在網上下棋屢試不爽,非常讓人開心的。其中包括現在大家還經常用的“大壓梁”什麽的,可是朋友卻說你搞錯了,你完全沒有明白出這些騙著,欺著書它本來的用意。

其實爲什麽會産生騙著呢?主要是在高手和下手下讓子指導棋時,高手爲了打開局面而用出來的一些非常手段,而它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欺騙性。在不會正確的應對時會損失慘重。

所以一般的愛好者而言顯得非常神秘,特別想學到破解的方法,在這種反復的被騙反騙的過程中對棋型的理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後來就把這些經常用到的騙著集合起來出書,它的本意是讓大家學習的過程中明白騙著不是正著,只要應付好它就是壞棋,要吃虧的。從而讓你學會走正著,掌握正確的棋型。

這個過程說起來本來就是一個騙局,就是用這些很誘惑人的招法引誘你來學,結果告訴你你學的卻是你不要去下的,所以你看這些書的序言從來就不告訴你這一點,他們就是說通過學習對你的棋力提高是有幫助的云云。

而人們在學習它的過程中卻感到了非常的快樂,因爲很多的棋是可以馬上在實戰中用上並産生了很好的效果,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投資小,見效快”,而且用錯誤的招法卻能得到好的結果更是符合現在廣大人民群衆“少幹活多拿錢,不幹活也拿錢”的願望。沒有人告訴他們學這個卻是爲了不用它。

其實講個佛教和道教的故事你就能明白了。佛陀自己成佛了以後爲了宣揚它的教義就到處去招弟子。可是開頭完全沒有人理他,覺得他簡直就是瘋了,叫人們去跟他一樣過這種苦日子,又沒有什麽好處,結果佛陀沒有辦法只好展示了自己的一些所謂的“神通”並且告訴大家跟他修行也能達到“天眼通”、“天耳通”反正是想通都能通,結果從者如雲,成爲第一大教/但是當他弟子想學那些神通時,他卻跟他們講修行的目的不是爲了這些,而是要去想明白人生的真諦和宇宙的奧妙的,而不是去追求那些神通的,即使真的有了也不能使用,不能讓人看的,這就是佛語“慧而不用”的來由道教也是一樣。爲了讓人們來信仰自己,就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煉出“長生不老藥”跟著我們修行還可以得道成仙,連你們家的雞狗都可以升天。而當你真的修行後卻告訴你是要去追求天地萬物的正道的。而不是爲了自己得到好處的,而且這些“長生不老藥”也是不能吃的,吃了是要死人滴。

當你明白了這些就知道應該怎麽看待騙著,欺著了,其實它們都是用來告訴你要走正著的。對待它們也要“會而不用”了。

(5)學習官子的重要性

我發現有很多的朋友跟我一樣,對中盤攻殺感興趣些,而對佈局不是太在意而他跟我講到一定棋力之後佈局能力的高低對自己整體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其實這是個大家可能沒有注意的,俗話說的好: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是取決於那塊最小的木板。圍棋也是一樣的,決定你實力的就是你最弱的那項,那麽反過來說怎麽最快的提高棋力方法很簡單,提高你現在相對弱的方面,而不是去提高你本來相對就比較好的方面,也就是我爲什麽總是勸你先看官子,然後學習佈局、中盤要最後再學,因爲絕大多數的業餘棋手都是中盤力量大,而官子很差、不信你看看你朋友家有誰買過官子方面的書的?一個都沒有吧。

你再看看TOM上楚陽春跟他那個10歲的臺灣徒弟互發的郵件吧。小楚最少有兩次提醒那個小孩的父親要在臺灣買官子方面的書看。並且告訴他要選基礎方面,講官子計算方面的書,而不是官子方面的題集。

從這些看我就覺得小楚拿人錢財,確實是盡心在教人家,因爲他掌握了提高棋力的關鍵點,就是要先提高自己最弱的技術。在講佈局之前再跟你講一下學官子的好處吧:首先你學官子第一接觸的就是數目,而且他整個技術始終就是關係到目數的大小,這本來就是圍棋的本質,你學習官子的同時你自然就在觀念上走在了正道。

而第二個好處就是你會養成判斷形式的好習慣,官子書上專門講了數目的方法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就是對未定型的地域判斷。你在看高手講棋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他們是怎麽點目的嗎?你覺得很難數的地方他們一眼就點清了,其實就是方法問題,簡單告訴你一個方如一個地方你能後手提掉對方10目棋,你如果不走對方後手補掉但是他本身不漲目只是不讓你成目當你們都沒有走它的時候怎樣判斷這個地方的目數呢?很簡單因爲你們雙方都有可能走到,你走到能增加10目,他本身不增加目數 ,就用10目除以2等於5目就是說在這裏算做你有5目的地,因爲你走到和被對手走到的可能性都有,就要除以2來算,那如果一塊地域他先走能有10目,你走能成12目,那又怎麽算呢?就要用12減去10再除以2等於1目。這就是這塊未定型地你的目數。你掌握了這些方法才能在實戰中比較準確的判斷形勢了。

那第三個好處就是能增加你打劫的能力了,不是經常說低手怕打劫嗎?根本的原因就是高手知道打劫的計算方法,而你不知道。所以你就不能正確的去打劫,轉換了。你在聽職業棋手講棋時是不是經常聽他們說這一手棋的價值是4分之3目。或者1又5分之2目,你肯定覺得不理解,怎麽會算出這樣的目數出來的?其實這就是在打劫時對這個劫價值的判斷,其實方法非常簡單,但是你不知道就永遠不能準確的打劫轉換了。那方法是什麽呢?就是用這個劫雙方消劫後所得目數之合除以雙方消劫所用手數之合/得到的數位就是這個劫一手的價值,舉個例子。單片劫是所有目數中最小的官子。它一手棋的價值就是3分之1目,怎麽得出來的呢?就是說如果你消劫只要一手的話,對方要先提起來,再粘住它。花了兩手加起來用了3手。得到的目數是1 0,就是打贏的一方有一目,對方沒目。目數之合爲1目除以共須的3手,得到的就是一個單片劫的價值。

但是這是用數目法,如果按照中國的數子法結果就不一樣了,我記得前些年劉昌赫就是在中國下棋輸在這個規則上的。他還覺得彭荃老跟他打一個單片劫很奇怪,因爲數目法中單片劫永遠是最小的官子,可是我們數子法粘劫的這個子是很重要的,而最後他就輸在這顆子上了。

你學到了這些以後再打劫時就會心裏有底了。而不會盲目的去開劫或者消劫了還有最後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學會官子你在下棋的時候會很自覺的對自己下的棋進行自我判斷就是你守空時,有兩個點可選,你就會對比兩種走法所得的目數,得到多的肯定就是好的點從而養成走棋要走正型的好習慣。這實際上是很多人下棋從來就沒有考慮的。

(6)學習定式和佈局的方法

現在教你的是一個我以前圍棋師傅教給我練習佈局的方法,我覺得對我而言是受益終身的。先順便說說定式吧,學習定式的目的你一定要記住是爲了你掌握棋型,以及行棋次序的。千萬不要去死記定式,只要你掌握在不同情況下棋型要點正著就可以了.

就是有個小問題,我發現很多人擺棋時老是在自己的右手邊擺,包括定式,做死活。其實這是有問題的,一個定式你一定要在四個角上分別擺,你就會發現換個方向棋型感覺是不同的,這在武宮正樹的一本書裏面有介紹,叫做“四角八變換”,一般擺四個方向就可以了。

它的方法就是倒推法,你先選一局棋,不是全譜而是分爲4.到5譜的,一般《圍棋天地》上的棋譜就可以了,《圍棋天地》上棋譜第一譜基本上都是50手,這與TOM壓分手數是一樣的,佈局一般指的就是前50手左右,你拿到棋譜先不要看第一譜,而是從第二譜開始看,第二譜上沒有數位的黑白點就是前面50手産生的棋型,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根據這個圖形去倒推它形成的過程,怎麽覺得不可能?第一次誰都一樣。

你堅持把他擺出來,不管你看它角上的棋型肯定是你沒有見過的定式,也要擺出來,然後再翻到第一譜看看它的過程是不是除了前面幾步棋以外你的順序都是錯的啊?這就是你要提高的地方了。

我們都知道圍棋還是有一定的規矩的,比如第一手一般出於禮節都會走在自己右上角的。而對方第二步棋一般是走在自己的右下角。你先把前幾步棋擺出來再開始自己思考他們這個圖形是怎麽形成的?是先挂角還是先拆的邊?就是要讓自己主動起來學,而不是我們平常用的擺棋的方法。那完全是一種被動思考的方法,你只是按照棋譜上去擺,效果肯定不如自己去倒推他産生過程。

用這種方法倒推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終於開始能有些棋跟棋譜是一樣的了,而這時你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信和繼續下去的興趣,同時通過對比你也開始思考,爲什麽我的次序跟實戰不一樣呢?他爲什麽要先我認爲應該後面再走的地方呢?那就肯定是我錯了,我走的大場不如實戰先走的急所大。以後我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只有一些想法了。

而且在你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定式時,也不要怕,隨便怎麽也要把他擺出來,然後看看它是怎麽走的,再找些定式書把它學學。,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也提高了定式的水平。只要你堅持鍛煉下去,你的佈局水平一定會有本質的提高的。

因爲主動去學和你被動接受是有太大差距的。我就是用這個方法提高的佈局,當你擺過很多棋譜後會對現在流行的佈局非常瞭解了,、倒推的過程也會輕鬆很多,跟棋譜上出入的也會少起來。其實這個方法也不一定就是用在佈局上,在學定式和官子時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本文作者:cherrynee 來自tom論壇---------

※ cherrynee 發表於2005/09/12 11:38:46 來自Tom論壇 >> 棋友論壇 本文鏈結 http://pbbs.tom.com/bbs.php?forumid=111&threadid=67577&page=1 [複製本帖地址]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18379#forumpost18379

主題:自身經歷談成年棋手如何長棋(1)
作者: xiaominxx(xiaominxx)


我是進大學後開始下棋的,到現在已經18年,中間因為各種原因有10年時間沒有下棋,現在的水平屬於普通的業五,網上主要在新浪下棋,是在對七段勝率為60%多,去年和我們當地的最強高的業餘棋手(在國家隊呆過,90年代進過晚報杯10強)下過7盤兩子棋,勝4負3,就是這個水平,但我很滿足,像我這樣能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容易,我把學期過程中一些體會和棋友們探討一下。

(1)到業3左右要突破靠什麼

業2-3這個水平的棋友是最多的,我學棋3年左右就到了這個水平,後來大約10年間沒什麼突破,當然也因為有一段時間根本沒時間摸棋,對棋的興趣也大大降溫,只有在睡不著覺時還翻翻以前的那些棋書,還有就是衛生間的書架上的那本關三利一父子的那本死活題,當然還是把圍棋看成自己很大的娛樂---哪怕只是看看書,都是那樣令人愉悅的,只是沒這麼多時間。

大學畢業工作的關係不下棋了好幾年,有一次一位老同學照訪,他在大學時一直是我的好對手,對棋很癡迷,因為下棋學位都沒拿到,畢業後一直在下棋,而且每天“一(打)譜三(死活)題”是雷打不動。我本來認為幾年下來我可能要差他兩子了,沒想到在我家住了幾天下了10多盤棋居然勝負相當,可見他雖然很用功,但也沒突破。

後來我那同學獲得過他所在市比賽的第4名,屬於比較強的五段棋手,他告訴我:他真正的突破是靠算路突破,算路比原來深了,看到的東西就多了,對棋理棋形理解也就深了,不僅僅是死活題,他有一種很獨特的練習算路的方法,把書上的欺著,偏招,新手的題擺出來,不看解說和破解,自己獨立思考,短者10多分鐘,長者印在腦子裏,反復思考各種應對。他說:當他思考完阪田那本騙招書的時候,才真正知道怎樣進行計算。有興趣的不妨試試。

(2) 自己水平突破的時候,我腦子裏已經沒有多少定式之類的東西

我後來自費出國留學,因為行李有限圍棋書只帶了兩本死活題:關三利一父子的,還有藤澤秀形的,在國外開始幾年一盤棋也沒下,睡覺前兩本死活題書一直陪伴著我,緊張的生活使我也沒想到網路圍棋,到畢業還有一年的一次留學生聚會時,有個韓國留學生到我們中間問有會下圍棋的嗎,他們想搞一次對抗賽,在那個大學有400多名中國留學生,組個隊還是比較容易的,幾盤棋下來我發現自己不但棋力沒退,好像還長了,就是定式特別是新手一概不懂,和韓國學生下,他的mini中國流,我白棋分投後,黑棋碰之類我從來沒見過,但還是讓我通過計算選擇了很簡明的下法,我就是在那時突然發現自己下棋的眼界比以前開闊了,突然覺得看清了好多東西,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我認識網路圍棋,在新浪下了好多棋,也就是在寫博士論文的這一年間,我認為自己長了2子,從新浪7段勝率表的60%多對7段勝率可以看出確實比出國前提高了好多。

我的腦子以前大學裏看的許多圍棋書和記的定式之類的內容已經沒有多少了,但對棋形理解確實深刻了,算路不是變深了多少,而是比較會算了老是聽到有些人說自己能算到多少步,算的深度是一回事情,還有廣度,還有有沒有沒看到的手段,還有就是最重要的對比和選擇。

因為沒多少時間,信手寫的,以後有機會再寫,大家參考一下。

※ xiaominxx(xiaominxx)發表於2004/07/10 10:58:58 來自Tom論壇 棋友論壇
本文鏈結 http://bbs2.tom.com/read.php?forumid= ... 86&page_back=1&mod=modify

主題:自身經歷談成年棋手如何長棋(2)
作者: xiaominxx(xiaominxx)

(3) 怎樣做死活題

現在資訊非常發達,可以隨手下載到各種死活題,舊書市場的圍棋書也相當多,但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死活題,那種通過自己幾分鐘計算可以算得比較清楚的死活題,死活題太多了,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一般80%題目自己都能算清楚的死活題就是比較適合的,死活題不是會不會做的問題,是算沒算清的問題,這個至關重要,從比較容易得到的死活題中我推薦以下死活題:

業餘初段以下(新浪4段以下)的:前田陳爾《實用死活100題》 加藤正夫《實用死活詞典》 (值得反復做,包括高手)

業餘2段左右(新浪5段左右)的:《官子譜》,《玄玄棋經》中比較簡單的題目,本道場的題目也不錯

業餘4段以上的:選擇面可以廣一點,《玄玄棋經》,還有《發陽論》中比較簡單的題目(我的經驗《發陽論》30%的題目業餘棋手完全可以做)做死活題在自己思考結束前千萬不能看答案和提示,不然沒有任何意義。我做死活題的思考方法一般是:先從最有可能的著點開始(這個根據眼形,緊氣程度判斷),算清楚對方的應對,一定要一個點算清楚確實行不通了,再找第2個最有可能的著點,切忌這個點試試,那個點試試,這樣遇到比較難的,到最後腦子一團糟。因爲做死活題的最大作用就是訓練這種站在對方立場上的計算能力,這將大大減少你下棋的漏算。

做死活題不用一下子做好多題,一次2-3題就夠了,上衛生間可以做( 當心便秘),5分鐘停下手中工作作爲調節可以做,臨睡前等等。千萬不要刻意去記死活題,我做橋本與太郎官子妙手時,前後做了3遍,每次的感覺就像第一次做一樣,做過的結果早忘了。


主題:自身經歷談成年棋手如何長棋(3)
作者: xiaominxx(xiaominxx)


不知不覺寫了三篇了,多少心裏有些惶恐:這裏比我棋力強的人很多,多少有些班門弄斧的意思。

(4) 實戰和打譜

我這裏的打譜泛指看高手下棋。圍棋自己實戰永遠比打譜看別人下棋重要,但自己實戰中有些似是而非的習慣性下法如果不通過學習可能你5年10年都不知道自己下的不對,所以一般來說看比自己高的棋手下棋,自己同時思考,對比高手和自己的不同之處,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學到一些手法,簡單打個比方,人家殺你棋,水平低的棋手補棋可能就是趕緊在自己空中搭出兩隻眼,並暗暗高興:終於活了。而你看高手對局,在做活之前,有些便宜(包括適時的切斷,官子便宜)必須走掉,以後你棋活了,他就不一定應了,而且高手補棋總是補在最有目的地方,我經常看到有些棋手能一路立下補活的,偏偏補在自己空裏,一來一去相差幾目,在看棋過程中,一局棋能發現這樣一個地方或學到一點小東西就足夠了,然後運用到你的實戰,改掉自己的一些習慣性下法。這種點滴的積累很重要。

現在利用電腦打譜太容易了,利用自動走棋(multigo,圍棋助手等大多數軟體都帶有這個功能),你可以靠在沙發上,抽著煙,品著茶,看高手過招,和看歐洲杯一樣,欣賞高手的“攻”和“防”,當然欣賞之餘別忘了自己思考和學習,看不懂時別忘了暫停,退回去幾步,自己試下一下,我相信不論什麽等級的業餘棋手通過這樣的學習都是會有收穫的,這樣一盤棋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如果光欣賞的話一盤棋10分鐘也不要的。但有時候還是要打打有詳解的譜,網上也有不少,強力推薦吳清源對局詳解----網上有56局,簡直太好了。值得反復打。

自己下棋當然是提高水準最重要途徑,但是大家肯定認識一些棋室裏的老棋客,10幾年前什麽水平,現在還是什麽水平,雖然天天在下棋,沒有什麽長進,原因很清楚,他從來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下得不好,永遠也不會去改進,所以不管在網上還是平時不動腦子的棋還是不要下,下一千盤也不會提高的,不管贏了還是輸了,總要知道勝負在那裏,當然最好和比自己好1-2子的棋友,確實可以學到些東西,但關鍵是自己留意。現在網上下棋都記錄下棋譜,過後可以自己探究探究,如果你過了1年看,覺得當時著法的笨拙,那就說明你長棋了。


※ xiaominxx(xiaominxx)發表於2004/07/12 08:36:10 來自Tom論壇 棋友論壇
本文鏈結 http://bbs2.tom.com/read.php?forumid= ... 88&page_back=1&mod=modify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56850#forumpost56850


台灣圍棋,到底缺少了什麼?

A:「某某人家的小孩上次比賽升六段了,才小學二年級而已,真厲害。」
B:「是啊,你們家的那個特別有天份呢。哪像我們家這個,升五段之後就被Wii帶走了,心思都不在棋上了。」
C:「對了,聽說台北OO街上的圍棋教室的老師很有名,好像是職業幾段,教過很多現在的小職業棋士,誰誰誰就是從那裡出來的。我打算送孩子去那裡學棋,看有沒有機會早日升上六段。」
D:「我也聽說過,好像是個名師,不過不知道收費怎麼算、會不會太貴,聽說職業的收費都比較高。」
E:「我家的小女孩現在待的教室也挺好的,雖然老師不是職業級的,但是看著他一年從乙組升到四段的速度,其實我們都很滿意了。現在每週讓她學鋼琴、游泳跟圍棋,想多方拓展她的興趣。等寒暑假時間比較空,再考慮安排她去上職業老師的課程,看會不會進步更快。」

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這就是大部分家長在小孩比圍棋比賽時,坐在休息區的對話。乍聽之下好像沒什麼特別,但不知是否有人發現,這幾句對話,透露出了些許令人擔憂的事實。

家長只注意到孩子去圍棋教室棋力進步了多少。

又有幾個家長會去想,孩子去圍棋教室除了棋力進步,還學到了什麼?

小時候參加海峰盃,開賽前全場齊聲大喊「請多多指教」,互相敬禮的禮貌到哪裡去了?在圍棋教室裡,孩子們直挺挺的坐在棋盤前用心對奕的模樣,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互相丟棋子、打鬧的遊樂場?從前當老師百忙中撥空指點我們棋盤上的問題時,哪個孩子不是專心的聽講,努力消化老師給的新知;現在呢?那個指點的對象不變,只是有時候換成了助教,孩子們開始蠢動,有時老師或助教眼尖發現孩子的問題,無暇多想就馬上告訴孩子,孩子會開始說「好啦好啦,可是我就是想下這裡啊」「我知道啦,你不要講啦,被他(指對手)知道怎麼辦」「是喔,我這樣下也可以啊,反正他(指對手)還不是不會應」

是這個社會病了?還是圍棋教育從根本出現了問題?

「孩子們玩玩沒關係啦,棋有進步就好。」
將小朋友在教室禮貌上的問題反映給家長,部份會得到這樣的回應。
「沒關係啦,棋力進步之後應該慢慢就會改了。」
將小朋友棋藝上的問題反映給家長,也曾經聽過這類的說法。

好吧,如果這些只算是地方上的一些異數,還不足以令人為此擔憂,那下一個事實或許會願意讓人稍微注意一下。

近年網路發達,網路圍棋平台開始雨後春筍般的冒出。現在看棋,還能夠擺變化圖給所有一同看棋的人分享。有一天,在一盤網路九段高手的對局室裡,有位棋力標示25k的「弱雞」發了一個變化圖,開始有些帳號前寫上2k、1d、3d的人們開始批評這隻「弱雞」擺的變化圖。「25k擺什麼變化圖!」「ㄟ,你真的看得懂棋嗎?」於是「弱雞」登出帳號了,換回自己掛著8d棋力的帳號進到了另一個對局室,又是一盤網路九段的對局,這次「弱雞」又發了一個變化圖,這次對局室裡的聲音變了。「這著好妙,我都想不到,8d好強喔。」如果實戰演變結果還跟變化圖一致的時候,就會聽到「太厲害了,跟實戰對局一樣耶」。

看完這個事實您想到問題所在了嗎?
什麼時候開始只有棋力高的講話才是「對」的?
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教育變成「對方棋比你高,講的話才要聽」?

腦筋動得快的人這時候反駁了。
「不要以偏概全,大多數的人還是看得懂的,他們只是沒說話而已。」

看到了嗎?台灣圍棋到底缺少了什麼?

聲音。我想我們需要的是聲音。
是孩子們的聲音。
是家長們的聲音。
是老師們的聲音。
是所有棋友的聲音。
是所有關心圍棋發展的聲音。

圍棋教室,除了孩子們吵鬧的聲音、老師助教管秩序的聲音,更需要家長跟老師溝通的聲音。
比賽場上,除了孩子們喧嘩的聲音、主辦單位管制的聲音,更需要願意提供比賽建議,作為未來辦比賽改進的聲音。
網路上,除了轉貼討論各項賽事成績的聲音、讚美棋手們優異成績的聲音,更需要討論如何讓整個圍棋環境更好、更進步的聲音。

但我們卻慢慢開始聽不見這種聲音。

現在開始有些家長把圍棋教室當成安親班,只是公式化的接送小孩,小孩的心態也就變成了認為圍棋教室就是讓自己去玩玩的地方。既然只是來玩,就不想有人管;有人管,就不想來。有幾個家長願意在接送孩子的時候,花個2、3分鐘跟老師討論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更甚者,有人接孩子的時候連個人影也見不到,只是按個鈴叫孩子下樓回家了。圍棋教室之所以不稱為圍棋安親班,就是希望除了讓孩子學會下棋,也要學一些安親班不會去重視的東西。如果只是要學習如何下完一盤棋,把基本規則弄懂,那來圍棋教室的意義實在不大,因為圍棋教室除了教孩子下完一盤棋,弄懂基本規則,還希望孩子學習一些下棋的禮儀規範,提供孩子更多讓棋藝進步的教學內容。

請問家長們是想讓孩子學一項才藝,還是學一個可以打發時間像玩井字遊戲一樣的下棋遊戲?

網路圍棋論壇上近幾年開始層出不窮的筆戰,一定要講到一方頭破血流,硬是要分出勝負才肯罷休。當事者罵得兇,旁觀的冷眼以對。事後才有些言論說,其實只是少部份人的觀感,大部分人還是贊同誰誰誰。請問何謂「少部份」?何謂「大部分」?「整體」又該怎麼算?是所有跟圍棋有關的人嗎?還是關心某項討論內容的人?或是有參與討論的人?

中國人說「沉默是金」。

沉默,又怎會是金?

有好的建議不提出來,大家都自認是小角色,講出來又怕被抨擊,又覺得反正遲早有一天,真正有權利的人總會發現這些缺失,所以選擇了沉默。對於網路上某些從正常討論延伸到筆戰的討論文,無論那一方論點才是對的,總有自己認同的部份吧?不鼓起勇氣把認同處說出來,反而在事後或是私底下告訴筆戰雙方的某一方說,「其實我認同你」。這樣對其中一方雖然是種鼓舞,但你們的聲音,卻從未讓人聽見。

小時候在國外,老師問問題,大家總是搶著舉手回答,因為我們都知道老師希望我們勇於發表意見,而且答對還會給我們適當的獎勵。在台灣,老師問學生問題,全班總是搶著沉默,每個人都生怕被抽起來回答,因為我們知道搶著發表意見的是異類,而且答錯老師還會罵得兇。「沉默是金」麻~

發表意見本身根本沒有錯,而且更應該鼓勵多多發言。錯在發言之後,老師們或是網友們不理性的回應,如果只是意見分歧,討論總是無傷大雅,也能讓當事人之外的其他觀眾,對於那項議題有更多的認知。

現在很多家長願意在網路上建立部落格,公開的紀錄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並不時的在部落格上發表一些自己對圍棋界的看法跟認知,甚至是一些很有用的建議或精闢的見解,互相交流、打氣。這就是一種聲音,一種溫暖的聲音,一種讓人期待的聲音,一種可以帶動台灣圍棋風氣的聲音。

除了默默為大家共同熱愛的圍棋付出,適時的發出每一個人的聲音也是很重要的,每個家長或孩子的聲音,都是圍棋教育的珍貴資產。每發出一次聲音,就是在幫助把這無形的資產有形化。每一次的沉默,只是圍棋教育又一次的損失。

請關心圍棋的人們一起為台灣的圍棋努力。

註:原文刊載於PGS圍棋站,作者匿名(guest)。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60375#forumpost60375


◎申請條件:
1.97 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總分百分等級達92(含)以上者。
2.國中曾參加語文、音樂、運動、科展、資訊等五類競賽獲獎持有證明者。
3.97 年寫作測驗級分不得為零級分。
◎運動競賽項目,最多錄取9人,以籃球、排球、桌球、羽球、撞球、游泳、田徑、網球及圍棋等九項為準,其他項目不予採計,每項錄取以2 人為限。
◎特殊專長核分標準:
全國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0分,第三名80分、第四名70分,第五~八名60分
縣市第一名50分,第二名40分,第三名30分
核分以參加全國運動會、全國中等學校以上運動會、全國各級學校圍棋錦標賽競賽段位甲組及縣市政府辦理之運動會為限。
◎依下列方式計算總分,擇優錄取:
總分=基本學力測驗總分+特殊專長核分。

※今年全國各級學校圍棋錦標賽競賽段位甲組(國中組)得獎者均有機會申請


<本新聞後續回應-取自奕棋網站>


Harder寫道:

為何只台中一中開出名額? 台南一中 雄中 建中 師大附中 不該開出名額嗎? 高中 大學都是一些阿撒不魯的 真叫人洩氣

再說教育部 台灣體大也不知在搞蛇麼非雞 辦了一個什麼...什麼的頒獎 要大家從台灣各個角落去台北受獎 我本報著為了圍棋的遠景 只好勉為其難配合演出 哪之烏龍一場

以我們圍棋術語 沒有後續手段 沒有週遭配置的配合 一手好棋也會變成壞棋的

攪亂一湖春水 激起層層漣旖 浪花 讓人目不暇及 哪知是在半夢半醒之間 期待新政府 拿出後續手段 配合週遭配置 讓圍棋之路 能走上康莊大道

<tybird>稍微回應一下

第一部份
哪些學校願意開放圍棋的名額 這屬於各校自主權
教育部只能做到發函給各校 知會可以開圍棋的名額
而沒有權力直接干涉各校的決定
其實教育部願意發函通知全國各校已屬難得
這在其他運動項目上 並沒有這種例子
太明顯的推某項運動 馬上會有其他領域的出來開罵
所以教育部也擔心落得獨厚圍棋的罵名

第二部份就真的萬分抱歉
很感謝各位願意參與頒獎典禮
頒獎日期一延再延更造成選手與家長們的諸多困擾
會這樣有幾個原因
1.教育部裡的人事異動
2.媒體問題
3.政治因素
恕我可能不太方便講得太白
但這部份確實不如人意 也帶給參與者諸多不便
實在非常的對不起

關於新政府
是否支持圍棋尚不明朗
以前是體委會沒有管道可以通 之後應該沒問題

教育部有可能變成相反局面
但一切都還靜待觀察

~~以上發言僅屬個人臆測~~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徐大轉貼電子報




樂觀的無價-----




人格特質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受家庭影響,也可由音樂薰陶。

有一項統計,O型和A型血型的人進行五千公尺賽跑,在中途,O型的心想:「好棒喔!我已經跑三千公尺了。」

A型的心想:「唉!還有兩千公尺。」

其實,正面思考模式,可以慢慢培養。

我時常在孩子用晚餐時,說笑話給他們聽,不但用餐氣氛良好,又可胃口大增、幫助發育,當然菜色也要常變化,才能事半功倍。

當孩子不小心弄翻湯汁,我不會責備他們,小時教他們如何處理善後,以後就會自己整理了。

有一次,孩子正在吃飯,我端了一大碗的湯,卻在餐桌上翻倒了(平時我做事都很細心),此時,我對孩子說:「今天很難得,媽媽把湯弄倒,如果買彩券一定中大獎。」他們聽了都很高興,紛紛起來幫忙整理。

我在「心靈雞湯」這本書,看到一則故事:有個媽媽,有天在公司,很不如意;剛好那天,兒子在學校也很不愉快,這位單親媽媽就對孩子說:「為了慶祝今天的壞心情,我們去麥當勞。」

我想,這樣的母親教導出來的孩子,必定相當樂觀。

我在幾次重大手術之後,都能平安回家,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因為我在人間的功課還沒做完,上帝不讓我去天上報到。」

在去年手術後,我行動不便,喪失許多機能,許多親友都為我難過,我告訴他們:我的生病經驗豐富,這樣會更有愛心,以後才能去幫助別人。

有一次,孩子在抱怨,為什麼要下雨。

我說:「下雨了,外面的樹可以免費洗澡,我們也不會熱,省下很多電費。」

後來就不再聽到孩子埋怨下雨了。

若能養成幽默的性格,不但能改變命運,也能讓身邊的人快樂,亦能增進人際關係,何樂不為呢?

送給你!因為你是我的好友!

雖然鬧鐘響時我會懊惱,會拉棉被蓋住頭。

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聽得到。

有好多人耳聾。

雖然我還是閉著眼睛,厭惡清晨的陽光,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看到。

有好多人眼瞎。

雖然我賴床不想起身,感謝上蒼我有能力站起來。

好多人需終生睡在床上。

雖然這一天剛開始就一塌糊塗,襪子找不到,稀飯溢得到處都是,小孩又吵又鬧,每個人火氣都很大。

感謝上蒼,我有一個家。

孤寂的人到處都是。

雖然我們的餐桌從來沒有像雜誌的圖片那樣,早餐也是拼拼湊湊。

感謝上蒼賜給我們食物。

飢餓的人是那麼多。

雖然我的工作枯燥乏味,常常千篇一律。

我還是要感謝上蒼,我有工作機會。

失業的人好多好多。

雖然我常抱怨、感嘆命運不好。

感謝上蒼賜給了我生命。

不知道這篇短文對你有什麼影響。

我看完之後,曾閉上眼睛好好的思索了一會兒。

我想到在同一個辦公室裡,薪水一樣的同事,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快樂,充滿活力?

為什麼經濟狀況近似的家庭夫妻恩愛,親子關係良好,小孩的笑容完全不同,幸福指數的差異會這麼大?

卡內基有卅條方法幫助人克服憂慮、壓力,其中一條就是--盤算一下你的福氣。

不幸的是我們常盤算自己不如意之處。

我也突然想到這些年來接觸到的公司,

無論是中小企業或大集團,包括新興的高科技公司,印象裡,凡是企業文化中帶有感恩與分享的公司,氣氛常較好,遇到挫折、低潮常能站起來。

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反而能從中找到機會看到希望。

最後我還想告訴你一件有趣的事。

作者希望把這篇短文傳給所有的朋友,包括他本人在內。

我想他一定是希望自己能認真做到感恩,所以需要再次的提醒。

可見知道一個理念還不夠,需要活出那理念才行。

要想活更有意義的生命,需要常常與好朋友分享。

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也有很多好朋友。多好。
謝謝jill提供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yig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34905#forumpost34905


以下為個人之經驗供大家參考.

小朋友學棋之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 各有優缺點.

1. 到圍棋教室 :
這是最省事的方法, 小朋友通常也有極高之興趣, 如果有好的老師指導, 在進步到中低段左右前都有相當之學習效果, 而且花費並不高, 但缺點可能是必須選擇圍棋教室適合小朋友程度之班別上課, 如果小朋友進步速度快些, 可能要常常改變上課時間, 甚至會影響到其他才藝之時間安排.
若到中段以上, 在一般圍棋教室可找到的對手就少了許多, 所以學習效果就不顯著了.

2. 請老師個別指導 :
通常一開始之進展會很快, 但過一陣子又會覺得看不到明顯之進步, 而且小朋友會顯得較無趣, 且花費較高, 建議段位以上才需考慮.

3. 在家作題目 :
強烈建議每天"規定"小朋友作些題目, 或許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 若能持續不間段, 至少到達段位之前會有持續明顯之進步.
有些家長比較"偷懶", 除了讓老師指導外在家中並不要求小朋友作題目, 因此小朋友的棋力進展會比較慢, 長期下來可能會因比不上同期朋友而失去興趣.

4. 打譜 :
對於某些"棋力/悟性"較低的小朋友似乎幫助不大, 因為實在無法理解或體會高手們的想法, 或許小朋友在段位之前尚不急著讓小朋友打譜, 頂多是偶爾點綴一下就好了.
有人認為打譜之"量"比"質"重要, 理由是看久了自然會對於行棋之方法有感覺, 但這個前提應是小朋友對於基本死活有所了解, 否則就算學到了高手的架式但卻是不勘一擊.

5. 上網下棋 :
由於網路上會遇到"地雷"或是因網路不穩造成輸棋, 或是對方棋品不好之類, 這會讓小朋友感到沮喪, 而且有些小朋友很在意輸棋會被扣分, 所以有時候會排斥下網路棋.
下棋後不論輸贏, 最重要的是覆盤並檢討重大缺失, 但可惜是一般家長沒有這樣的棋力, 以致學習效果還是有限.

6. 找朋友下棋 :
如果有適合的對手, 小朋友是很喜歡跟她們的朋友"私下"對奕, 但若是彼此很熟, 可能不會很專心, 常常邊完邊下棋, 效果有限.

7. 參加比賽 :
一般小朋友參加比賽都會比較認真, 但缺點是時常比賽場地安排得不好, 為了這五盤棋常常搞得大家都很累, 甚至是一肚子氣.

8. 看教學影片 :
由於缺乏互動, 許多小朋友顯得興趣缺缺, 效果也不好.
或許對於大朋友比較有用些.

9. 自己看棋書 :
對於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而言, 自己是不大可能自己看書來學棋, 多半需要家長幫忙看過後再"教"小朋友, 但對於不大懂棋的家長而言, 往往無法解答小朋友提出之任何問題, 說服力不足.

如果小朋友能自動自發學棋那是最好, 但往往聽到許多家長在"抱怨"小朋友學棋不夠認真, 或許也是家長要求太高罷了.

總之, 家長難為, 常常會被小朋友學棋不夠認真而氣得半死, 一些棋力不錯的小朋友背後往往是家長比小朋友更為積極,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Re: 身為家長應如何幫小孩提升他的棋力?




一品‧入神

非常有耐心, 為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我覺得 其所提供的 家長準則之九陽真經 很有參考的價值, 我以我的想法做了些註記, 給大家參考看看:

1. 到圍棋教室 : --> 小朋友2段以下最好能幫他找個好棋社, 好老師上課

2. 請老師個別指導 : --> 小朋友升到2段以上, 最好可以去找業餘高段或職棋做個別指導

3. 在家作題目 : --> 每天至少半小時, 任何棋力都適用, 不能間斷

4. 打譜 : --> 每天一譜, 任何棋力都適用, 升段之後, 看譜的領悟力會自動增加

5. 上網下棋 : --> 實戰是提升棋力的不二法門, 網路對手多, 可輕易找到下棋對手, 不限什麼時間, 下棋後不論輸贏, 最重要的是覆盤並檢討重大缺失, 雖然小朋友不太喜歡, 但培養出習慣, 會有很大幫助, 家長可能無法指引, 小朋友其實自己會自己知道那裡出了問題

6. 找朋友下棋 : --> 找棋友用實體的棋盤和棋子對局, 仍有一定的幫助, 家長可在旁做記譜的工作, 下完後覆盤, 若無法覆盤, 回家後由家長要求做覆盤檢討.

7. 參加比賽 : --> 適度的參與比賽, 我認為大約一季可以參加一場, 可以明白自己的棋力狀況, 比賽的場合氣氛不同, 大家都很認真, 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8. 看教學影片 : --> 段位以上, 對局影片的細解才能瞭解, 或許才能吸引小朋友去觀看, 否則缺乏互動, 成效不如到圍棋教室上課

9. 自己看棋書 : --> 年紀小的小朋友, 字都沒認得幾個, 如何看呢? 這在國小高年級之後, 才算適用.

最後, 謝謝的指引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http://www.twgo.org.tw/talk_002.asp?t=173

作?圍棋業餘愛好者,其最大夢想無疑是有朝一日成?絕頂高手縱橫江湖。然而,對於業餘之身的愛好者來說,無論再怎?努力自學成材,也絕難達到職業棋手的高度,更不要說成?像李昌鎬那樣的天下第一。有趣的是,職業棋手和業餘棋手居然都會相互羡慕對方。 

除了棋盤上的真正較量,有時候,區別職業棋手與業餘棋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單從行?動作上是不可能區分職業和業餘棋手的,因?業餘棋手的手上動作甚至比職業棋手更漂亮。  

事實上,如果把職業棋手誤當作業餘棋手看待,這是嚴重的不禮貌行?;如果把業餘棋手誤認?是職業棋手,則多少有點傻乎乎的感覺。  

那?,職業棋手?何職業,業餘棋手?何又如此業餘呢?  

1、職業棋手下棋前思考,業餘棋手下棋後思考。  

這是最經典,也是最基本的區分方法。對於兩者來說,計算的深入與否、視野的寬闊與否,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這是因?很多業餘棋手在下棋的時候,往往不能夠考慮到以後的變化,無法給對手以致命的一擊。  

相對而言,職業棋手往往能夠根據形勢和兵力的情況進行精密的分析,測量出準確地“射擊”距離,然後該出手時就出手,置對手于死地。而業餘棋手行棋的結果則往往是偷雞不成折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2、職業棋手的長考是思考,業餘棋手的長考是休息。  

時間在圍棋比賽中往往是決定勝負的一個重要參數和變數。但是,對於職業和業餘棋手來說,時間卻有著明顯不同的意義。如果從計算的角度來看,業餘棋手和職業棋手的區別就好像是孫悟空永遠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同樣是在比賽中進行長考,業餘棋手往往會感覺到時間久了,就會有些困意。也許他們認?睡一覺也是不錯的想法。或者是他們在想今天晚上和誰一起喝一杯。但對於職業棋手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時間想這些無聊的事情,總是感覺時間非常寶貴,根本不夠用,進而使一分一秒在比賽中都發揮出其最大的效率。  

3、職業棋手用腦下棋,業餘棋手用嘴下棋。  

當業餘棋手坐到棋盤前時,嘴巴功夫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常備武器。一旦他們的嘴巴開始“掃射”,那些貶低、蔑視、威脅、欺騙、哭訴、裝腔作勢之類的話就會源源不斷地說出來。他們甚至往往還把這些演繹成?悲鳴、喁喁而語、嘲笑、唏噓歎息之類的歌曲片斷,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因此,他們用嘴上功夫下棋往往甚於用腦力思考。  

職業棋手下棋和佛教徒的“參禪”沒有什?大的區別。他們最多也就是自言自語,說一些別人難解的“ 外星人語”,或者是咂咂嘴巴。也有的會像破戒僧一樣,稱自己是“傻瓜”,進行自責。但是他們往往會三緘其口,絕對不會故意說一些令對方?生誤會的話。更不會因?自己的語言失誤,把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對局勢的感覺等資訊透露給對手。因此圍棋比賽中,職業棋手要照顧到比較周全,同時也更容易得到同情和憐憫。  

4、職業棋手追求味道,業餘棋手追求漂亮。  

職業棋手坐到棋盤前開始對弈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品嘗一頓美味大餐。要不然,他們的辭彙裏絕對不會出現“味道壞”、“收官味道好極了”、“有餘味”、“這種味,那種味”之類的語言。比賽的現場也沒有功能表,他們卻往往這樣來形容比賽,真的令人不可思議。因此,當“ 美食家”職業棋手奪冠的話,獎金最好改?調味料。  

業餘棋手往往追求的不是行棋的味道,而是在意走得漂亮不漂亮。業餘棋手從落子的動作開始,追求完美,他們的動作就如此漂亮和優美,讓職業棋手也?之汗?。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圍棋比賽中這種類似於體操的藝術動作卻不得分。業餘棋手不僅追求動作的漂亮,而且還經常用高壓似的鎮、果斷地脫先,甚至還會走出連“宇宙流”武宮正樹九段都不敢走的5連星、6連星。就是死棋,也要走到最後一口氣被收緊的狀態,然後壯烈地死去。而職業棋手遇到這種情況時,早早地就放棄抵抗了。業餘棋手這種視生死如平常事的風流、瀟灑的特權和態度恐怕連“活棋聖”吳清源九段也要羡慕三分。  

5、職業棋手?了吃飯而下棋,業餘棋手?了下棋而吃飯。  

這是區別職業和業餘棋手最本質的方法。如果想知道他是職業棋手還是業餘棋手,只要問他們是選擇吃飯,還是下棋,就會明白。那些選擇圍棋,嗜棋如命,根本顧不得吃飯的人十之八九都是業餘棋手。   

6、職業棋手重視金錢和榮譽,業餘棋手認?榮譽比錢更重要。  

棋戰規模越大,獎金數額越高,職業棋手下棋就越賣力氣。業餘棋手是不是也是這樣嗎?  

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業餘棋手認?榮譽比金錢更重要。在他們看來,與其6目獲勝,所得甚少,還不如3目壯烈地輸棋。  

千萬不要說他們是“瘋子”,而應該把他們理解成?視金錢如草芥,視榮譽?生命的“革命先烈”。像這樣用金錢換取榮譽的理想主義者,在棋室裏到處都可以發現他們活躍的身影。  

業餘棋手輸棋,大不了錢包空空如也。而職業棋手輸棋,則會感受到深入骨髓之痛,因?榮譽和金錢也隨之付諸東流了。當然這也不是說職業棋手就是?了榮譽和金錢而活著。其中的妙味頗值得玩味。  

7、職業棋手輸棋不會忘記,業餘棋手的記憶裏沒有輸棋。  

我們常說喜悅是短暫的,痛苦是長久的。事實上,這是對職業棋手的真實世界的一種寫照,但卻只說對了一半,因?在職業棋手的記憶裏,他們早已經自動地給輸棋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韓國棋院只有職業棋手的戰績統計,卻沒有業餘棋手的戰績表。這的確有失偏頗。  

在職業棋手看來,圍棋的勝負和金錢、榮譽、自尊心等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果輸棋,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都遠離自己而去。因此,在西方世界裏才會有“The winner takes it all”的警示語。  

8、職業棋手越強越有人氣,業餘棋手越弱越有人氣。  

一般來說,職業棋戰的 預選賽是不會進行電視或者網路直播的。不管是圍棋也好,格鬥棋也好,所有的人都喜歡看最高水準的職業棋手的較量。李世石九段、崔哲翰九段、樸永訓九段等由於日程安排爆滿,所以他們不知疲倦地奔波,連吃飯、洗漱的時間都沒有。李昌鎬九段到中國比賽的時候,坐在棋盤前的時間大大少於坐在那裏給愛好者簽名的時間。真的不知道他到什?時候才會完成婚姻大事。  

而業餘棋手則不同。如果一個業餘棋手水平太高,找他下棋的人越少。相反,水平相對較低的業餘棋手,要找他下棋的人得排著長龍等待。對於視榮譽更甚於金錢的業餘棋手來說,打著燈籠也難找到這樣的好事情。  

職業棋手非常羡慕那些業餘低水平棋手經常有棋下,而感覺到自己曲高和寡,甚至慨歎高處不勝寒。這也許就是造物主給人類社會帶來的一種公平法則的?物吧。  

9、職業棋手的目標是半目勝,業餘棋手的目標是贏得一切。  

棋手有職業和業餘之分,那?他們使用的對局規則是不是完全一樣呢?這個的確有些說不清楚。業餘棋手間常見讓目棋,但這樣的圍棋用語不會出現在職業棋戰中,也是完全行不通的。不管職業棋手的實力有多高,他們也無法下讓目棋。因?贏的目數再多,獲得的獎金也不會相應地增加。  

如果一定要把職業和業餘比賽的“規則”統一起來的話,那?理論上有可能禁止業餘棋手中比較流行的這種讓目棋的“隱規則”。  

也許這樣的規則可以試一試。但實際操作起來,這種可行性不大。讓目棋的?生有其歷史的原因,業餘棋手是其忠實的支持者和實踐者。  

10、職業棋手輸棋喝酒,業餘棋手贏棋喝酒。  

職業棋手贏棋後,大多數都會回到家裏。這與其他職業者一樣,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就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共用天倫之樂。因?他們沒有理由浪費這些寶貴的個人時間。但是,職業棋手輸棋後,通常都會去喝上一杯,一解心中之鬱悶和痛苦,好好調整自己。  

業餘棋手輸棋後,感覺是一種罪過,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把錢包裏的錢全部拿出來,盡情去喝酒買醉。但是,如果他們贏棋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吝嗇買酒喝。因?如果他直接回家的話,就沒有人能夠聽他津津有味、興致勃勃地說與圍棋相關的話題。  

怪現象:羡慕窮人的富人  

在業餘棋手眼裏,職業棋手幾乎是高不可攀的。但一個非常罕見的有趣現象是,職業棋手和業餘棋手居然都會相互羡慕對方。業餘棋手羡慕職業棋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感覺天一樣高不可攀的職業棋手卻慨歎“業餘棋手真好”,聽起來讓人覺得渾身直冒冷汗。這種感覺就像是優等生羡慕劣等生,富人羡慕窮人,世界小姐羡慕大肚漢一樣,覺得令人不可思議。  但事實如此,卻不得不讓你相信,也不盡是一時之下的感慨。因此,我們不得不模糊地對此加以理解。我以前曾經聽某位職業棋手說過,他非常羡慕業餘棋手能夠自由奔放地行棋,毫無顧忌地落子。這也許就是事物都有一分?二的優、缺點;擁有的不珍貴,沒有的更珍惜;或者是物以稀?貴的道理吧。  

如果職業棋手沒有業餘棋手幸福,或者說有時候更羡慕業餘棋手生活的話,那?就沒有必要進行所謂的職業和業餘棋手比較和區分了。事實上,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不管職業也好,業餘也罷,只要有棋可下,能夠愉快地生活就是最好的了。這也正是職業棋手令愛好者羡慕的原因吧。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學習做更好的溝通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你怎麼那麼笨,跟你講你都不聽……』


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但是,有時我們在言談間卻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和『優越感』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可是,有句話說:『強勢的建議,是一種攻擊』 。


有時,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是好意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則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很不舒服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慨嘆… 


你知道嗎?
其實,我滿贊同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口氣』
其實,我滿同意你的見解,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態度』


 有時,我們會說:『我這個人很理性啊,你看,我的門都是開的,大家隨時都可以進來和我溝通啊』可是,如果『我們的門是開的,心卻是關的』,又有什麼用呢?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但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許多』。


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想想『我』這個字,是哪兩個字的組合呢?


是『手』和『戈』「我」字,竟然就是「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刀劍、武器」所以每個人都常做「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


但是,在溝通時,人除了防衛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善用「同理心」,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漂亮的話;也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不要急著說、不要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絕對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後悔因為說話是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的,不能再把話擦掉呀。


另外,職場溝通中我們必須學習『情緒忍受力』『挫折容忍力』因為,『脾氣來了,福氣就沒有了』。


在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時,必須先靜下來、勿衝動行事也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


有句話說:『生命的長度是上帝所給予的,但生命的寬度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的確,我們雖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 』。


我們都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做更好的溝通使人際關係更圓融,也使生命過得更漂亮、更有意義,不是嗎?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5 期 / 輕鬆理財 / 作者:林正文


夾心族因為必須同時養育子女、孝養父母,還要兼顧自己與另一半的生活,經濟負擔最為沉重,往往把自己的退休規畫擺在最後。因此,富邦銀行業務副理洪逸芬指出,「這個族群對於退休規畫最常見的通病就是『沒有規畫』。」





榮昌夫妻倆最近一下班就得趕著回家,因為榮昌的母親前陣子中風,出院後回家療養,白天需要靠看護代為照料,晚上則由夫妻倆接手。同事問榮昌,為什麼不請外傭或全天候看護,就不必這麼辛苦了?榮昌無奈地回答,雖然是雙薪家庭,但是每個月的收入,扣掉固定的生活支出、房貸,還有兩個小孩的安親班及補習費後,已經所剩不多,現在再加上1萬8千元的日間看護費用,已經入不敷出,根本沒有餘力再去聘僱價碼更高的外傭或全天候看護。

夾心族的無奈  照顧別人、犧牲自己


榮昌的母親年輕時忙著照顧公婆、教育小孩,也是典型的「夾心族」,從來沒想過要為老年生活作打算,只想著把兒子拉拔長大後,以後就靠兒子養,沒想到會長期臥病,這可苦了榮昌。


像榮昌這種夾心族,因為必須同時養育子女、孝養父母,還要兼顧自己與另一半的生活,經濟負擔最為沉重,往往把自己的退休規畫擺在最後。因此,富邦銀行業務副理洪逸芬指出,「這個族群對於退休規畫最常見的通病就是『沒有規畫』。」


洪逸芬觀察到,許多夾心族認為自己已經沒有閒錢,因此放棄退休準備,但是她認為退休金的準備一定要謹守「早準備比晚準備好、晚準備比不準備好」的原則。因此,夾心族即使經濟拮据,也要提早為退休生活作準備,先強迫儲蓄,再利用適當的投資工具,靠著長期投資把小錢變大錢。



擠出餘錢 2個方法可運用


夾心族要從緊俏的生活開銷中想辦法「擠」出錢來,有2個方法可以運用:


◎方法1:記帳控制支出


「當錢不夠用時,節流比開源還重要,」保德信人壽行銷協理陳玉婷建議,家庭開銷大的夾心族,更應該要透過「記帳」的方式,先掌握每月的固定開銷有多少,再慢慢地從中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自然就有餘錢可以存下來。


以陳玉婷的經驗為例,周末是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的時間,難免全家一起上館子吃飯,但是1家6口(含長輩)外食一餐就要花掉2、3千元,即使每周只上1次餐廳,1個月花在上館子的費用就要8千到1萬元。


記帳之後意識到這筆開銷並不低,因此陳玉婷就把上館子的次數減少,改成半個月上1次館子,1個月至少可以省下3千至5千元,剛好用來定期定額多申購1檔基金,還有機會賺到額外的報酬。


此外,陳玉婷常常會和孩子溝通,讓她們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不讓孩子予取予求,「只要支出控制成功,其實生活就不會這麼困難。」陳玉婷說。


當每月固定支出都能夠控管後,陳玉婷便進一步採用「帳戶管理法」,也就是依照不同的花費類別分別由不同的銀行帳戶支付。每月薪水入帳後,她就先依照規畫的預定金額分別轉到各帳戶,再由這些帳戶直接扣款支付。每月餘錢將不再是難以預估,因此也較能進行計畫性投資。


◎方法2:調整資金分配比重


匯豐銀行資深副總裁楊偉凱也發現,夾心族最常見的通病就是沒有規畫,而且所有的支出都混在一起。他在剛成家時,因為小孩相繼出生,又遇上母親罹癌需要治療,家庭財務狀況陷入混亂。


但是35歲那年,他意識到不能因為照顧家人的開銷大,就犧牲了自己的退休規畫,所以他開始檢視家庭的每月支出,並且採取「比重分配法」。


楊偉凱指出,孝養父母、清償房貸、子女高等教育金以及自己的退休金準備,這4大花費必須同時進行,不能因為未來資金需求時間的早晚,而有準備的先後順序。因此,唯一能調整的就是資金分配的比重,以確保專款專用。


他的方法是,子女教育費用、退休規畫因為還有準備時間,比重可以從月收入的5~10%開始做起,從小錢慢慢累積,強迫自己從可節省的支出中,挪出3千到5千元長期投資,並且嚴格執行。


此外,他建議有負債的家庭,像是房貸、車貸、信用貸款等,應該利用年終獎金或是員工分紅時,優先償還高利率的貸款,才能夠降低長期的利息支出。




長期投資 基金、投資型保單最適用


從有限資金裡「擠」出一點錢後,並不是存到銀行裡,而是選擇更適合的工具,以長期投資的方式,讓資產慢慢增值。共同基金、投資型保單、年金險都是專家認為不錯的退休規畫工具。


楊偉凱建議以50歲為分水嶺,50歲之前規畫重心放在資產增值,50歲之後則著重資產的保值。夾心族可以利用共同基金和投資型保單,初期投入的金額不用多,但是可以達到長期增值的效果;50歲之後,要將存下來的錢陸續轉進年金險和其他固定收益商品上,而且比重應慢慢增加到總資產的7成,因為愈接近退休年齡,愈需要保值和保本。


陳玉婷也認同共同基金和年金險最適合用來規畫退休金,因為夾心族辛苦存下來的錢,無法承擔損失,不適宜投入高風險的工具,年金保險具有到期領回的特性,甚至活得愈久、領得愈多,可以當作退休後的部分固定收入來源。


陳玉婷自己就有一個「隱形帳戶」,也就是退休金帳戶,每月提撥固定金額,用來定期定額買基金、投資長期績優股,或是申購外幣等。「最重要的是,這個帳戶裡的錢必須只進不出,才能達到長期投資和強迫儲蓄的目的。」她說。


風險分擔 醫療險不可少


對於責任吃重的夾心族而言,在進行退休規畫的同時,應該要考量到家庭責任的風險分攤,因此不能忽略保險的重要性。「保險對於夾心族而言,不是理財工具,而是生活必需品,」陳玉婷指出,身為家庭重要經濟支柱的夾心族,一定要有足夠的保險保障,一旦不幸身故或殘廢,失去養家活口的能力時,至少還有保險理賠金可以照顧家人。


萬得福管理顧問公司經理王潔慧也認為,如果經濟能力許可,應從月收入中挪出10%的資金放在風險規畫上,很多夾心族會陷入經濟窘境,往往都發生在家中長輩生病需要大筆醫療或看護費用時,因此在風險保障的規畫上,應該首重醫療保障。


如果保險預算有限,王潔慧建議可以投保保障到75歲的醫療險,保費會比終身保障的醫療險低。至於家庭責任的部分,也可以利用定期壽險或是投資型保單,因為這類保單的費率比一般終身型壽險便宜許多,適合預算有限的夾心族用來增加保障。


楊偉凱則提出「先保上、再保下」的原則,也就是如果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良好,年齡也還沒超過保險公司的投保年齡限制,應該先編列預算幫長輩投保住院醫療險或防癌險,一旦長輩不幸罹病住院,大筆的醫療費用可以由保險理賠金來支付,才不會造成子女額外的經濟負擔。


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已經日趨薄弱,更多邁入中年的夾心族,對於退休生活的期待只有一種,就是「自給自足,保有老年生活的尊嚴和自在」。不過要滿足這個期待,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退休金為後盾,因此在忙於照顧家人的同時,也別忘了多替自己著想,做好退休規畫,才能過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夾心族退休計畫演戰演練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7 期 / 輕鬆理財 / 作者:林正文


退休後每個月的養老金到底要多少才夠?最普遍的評估標準就是「所得替代率」。







但以往傳統的觀念是,退休後所得替代率大約是6~7成,也就是退休後的每月生活金能夠有退休前每月所得的6~7成就很足夠了。

但是,這個觀念現在有了新改變!根據專家指出,未來民眾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可能要高達1倍以上,退休後的日子才過得下去,也就是退休後的生活金竟然要比退休前的月所得還高,這對於正在準備退休金、或是根本還沒開始的廣大上班族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為何會有如此懸殊的結論?我們得從目前最常見的退休金計算方式談起,這個公式已經被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家所質疑,因為他們認為算式中的三大關鍵數字:「退休前的薪資」、「平均餘命」、「所得替代率」,其實都充滿了變數,因此往往也造成在民眾預估退休金時,發生以下3種情況。





Tips_退休金計算公式 [ 隱藏 ]

退休金總額=預估退休當時的每月薪資×12×所得替代率×(平均餘命-退休年齡)


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之比例,所得替代率愈高,表示退休後可享受的生活品質愈好。


平均餘命則是指某個年齡層的人預期平均還會有多少年的壽命,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06年國人平均餘命,男性為74.57歲,女性為80.81歲,因此假設預計55歲退休的男性,至少要準備20年(75歲~55歲)的生活費用。





〈情況1〉勞保投保薪資 無法反應退休前真實薪資


ING安泰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林順才首先指出,用退休前薪資收入來當作計算基準,風險太高,因為中途可能會遭遇裁員、轉職,使得退休前的薪資金額相對更難掌握,無法做為長達二、三十年理財規畫的計算基準。而且太簡單的計算方式,所得到的實際金額,也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確定因素。

弘利投顧總經理劉凱平也補充,目前上班族有2個退休金來源:勞保老年給付與企業勞退金,前者給付是以勞保投保薪資為準,但是目前勞保投保薪資有上限限制(目前為43,900元),因此,當實際薪資超過投保薪資上限愈多的高薪者,未來勞保老年給付所能提供的所得替代率也就愈低。

此外,依照目前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和勞退金的年金給付(即將一次提領改為逐年提領)金額,都無法跟著通貨膨脹調整。退休後餘命愈長,這2項年金給付所提供的所得替代率將會愈低。



〈情況2〉實際壽命遠超過 原先預期的平均餘命


永豐銀行個人金融處副總經理韓志宇提醒,平均餘命只是平均值。而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能夠平安健康邁入老年階段的人,活到85、90歲以上的機率也會逐漸增加。長期追蹤內政部的統計數據不難發現,平均餘命每10年就會增加2歲,假設現在35歲的男性預估要在55歲退休,20年後的男性平均餘命可能就會由目前的平均75歲增加為80歲,如果按照目前平均餘命規畫退休金,等到退休時就會面臨可能活太久、退休金不夠用的風險。

〈情況3〉退休後花費 可能比退休前更多


一般人會低估退休金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退休後只要過著儉樸的生活,每個月支出會降到最低,退休金一定夠用。但真實情況卻是:「退休生活的前10年,恐怕會花掉大半的積蓄!」林順才指出,因為退休後,擁有充裕的時間,花錢的機會其實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變多,例如到處遊山玩水。

前「普羅咖啡」老闆鄭哲明便是如此,2年前將咖啡店頂讓後,一筆豐厚的頂讓金與過去攢下來的財富,讓他決定提前退休。鄭哲明計算過,他和太太兩人目前1年生活費用約140萬元,但是1年至少安排6次國外旅遊,光是旅行的費用就要近100萬元。

鄭哲明將一家賺錢的咖啡店變現,再加上房地產投資收益,他沒有退休金不足的煩惱,主因是他當初是用「退休後的可能花費」,而不是「退休前的所得」做為退休金累積目標。

以上3種情況,是造成退休金存不夠、所得替代率必須大幅拉高的主因,因此目前正在進行退休規畫的上班族,必須要趕緊建立以下2個重要觀念。



〈新觀念1〉用支出取代所得 找出合理退休金
首先是不能用退休前的收入來預估日後的生活費用,而應該改以「退休首年度需要的生活花費」作為計算的基準。ING安泰人壽行銷經理謝佳芳建議,用目前生活消費型態去推估,並且列表計算,可以得到比較實際的預期數據。

謝佳芳的MBA論文就是以「台灣地區退休適足性之探討」為主題,她發現一般人在估算退休後預期生活費用會比較低,往往是用「刪去法」,例如以目前的每月支出減掉應該已經償還的房貸、子女教育費用、孝養金等,只留下食衣住行需要的基本支出,卻忽略了退休生活中會增加的醫療和娛樂等費用。

因此,謝佳芳建議,除了基本生活費外,應該在支出表上增加一欄「優質生活費用」。譬如參加高爾夫球俱樂部、志工團體的會員費、國內、海外旅遊的費用等等。「支出表的費用列得愈仔細、退休金的誤差會愈小」,謝佳芳強調。

〈新觀念2〉退休後繼續理財 才能抗通膨

「一個完善的退休規畫,應該先從了解退休時需要的費用開始計算,最後才是依照設定的目標,選擇對應的投資工具。」但是林順才也提醒,許多準退休族以為退休準備只需做到退休的前一天就好了,其實退休後可能有長達30年的「提領期」,必須靠理財規畫,才能讓可以提領的時間加長。

謝佳芳分析傳統的退休規畫都是採取「存本取息」的方式,也就是存到一筆「老本」,將這筆錢放在定存或債券,領取孳息度日,但是這樣的方式,遇上了定存利率降到只剩1%多的年代,只靠利息收入的退休族,生活費勢必緊縮,就會影響生活品質

「正確的退休金規畫應該是在退休後能夠長期『本息攤還』,」謝佳芳說,退休前累積的本金,應該再進行穩健投資,除了能夠應付長達30~40年的生活支出外,如果投資得當,靠著增加的投資收益,也不用擔心退休金會不夠用。

「影響退休金是否足夠的隱形殺手,其實是通貨膨脹,」林順才和劉凱平都認為退休後擔心「活得太久」,退休金不夠用,就在於長期的通貨膨脹率。因此退休後的理財,在投資工具的選擇上應該要具有穩健、又能抗通貨膨脹的特性。



韓志宇今年剛好50歲,對他而言退休金準備是迫在眉睫,為了要達成退休金目標,又不能讓投資收益被通貨膨脹率吃掉,因此他現在最主要的理財工具是「全球型股票基金」。林順才也認為,股票是最佳抗通膨的投資工具,「因為全球股市長期趨勢是持續向上,靠著這種可觀的長期報酬率,才能對抗也是節節上升的通膨率。」

林順才有許多已經提早退休的朋友,都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必須重回職場繼續賺取退休金,因此他建議,退休規畫的實質內容必須是一種動態計畫(dynamic Planning),隨著消費型態、投資趨勢隨時調整,眼前必須調整的就是傳統的退休金計算公式,精算關鍵數字,才不會臨老才被迫延長退休年限。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8 期 / 輕鬆理財 / 作者:林正文


從Ruth設定的理財目標來看,她希望14年後能夠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我認為最不用花腦筋、最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工具的唯一方式,還是長期投資共同基金。







我先生是白手起家的台商,從事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生產製造,目前在台灣、深圳、昆山都有工廠,在香港也有設立公司。當初是我們夫妻和少數股東一起創業,他負責技術製造,我協助海外業務。十年前,兒子出生後,我就全職在家帶小孩。

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和小孩住在台北,我先生則不定期往返兩岸三地,經營生意。我先生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每個月會固定匯10萬元到我的戶頭,而他不在台灣時,還會多給2萬元做為零用金。因此每個月我可以運用的錢約10萬元至12萬元不等。

這筆固定的「月薪」,我可以全權支配,除了支付家庭基本生活開銷2萬元,子女教育費用1萬6,000元,醫療費用4,000元之外,每個月的固定支出還包括給娘家媽媽1萬5,000元的孝養金、資助因病在家長期療養的姊姊每月1萬元,扣除上述的固定開銷後,每個月還會剩下3萬5,000元。

不信任理專 2,500萬元寧放活存

這些剩下來的錢,我會拿去投資。像是今年初,幫小孩各買了1張投資型保單,每個月各提撥1萬元,放入小孩的投資型保單基金帳戶中,希望這筆錢慢慢累積,做為他們以後的教育基金。此外,還會固定提撥1萬5,000元,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其餘的錢就放在活存的帳戶裡。

這十年來,公司的經營慢慢步上軌道,發展也不錯,所以我們的累積資產也一直在穩定增加。去年我們還清名下三筆房屋貸款,公司也沒有負債。我先生每年年初都會匯款約500萬元到我的帳戶,當作是「年終獎金」,目前這筆錢已經累積約2,500萬元,我分別存在3家不同的銀行活存帳戶裡,但是都沒有進一步運用。

因為過去和銀行理專往來有不愉快的經驗,像是他們強力銷售連動債、外幣存款等,都不會主動告知這類商品可能潛在的風險,讓我不願意再將資金放在高風險的投資商品上。至於一般的基金投資,常常報酬率才剛達到10%,理專就會不斷勸你先獲利了結,再轉換其他標的,目的只是因為他們要增加手續費收入。


不過,我最近開始擔心明年初的年終獎金是否會無法存入?因為我看到報紙上寫,最快明年境外及港澳地區所得將計入基本所得課稅,我先生正在考慮是否要到國外開戶,以便將大陸的收入直接匯到國外,不用匯回台灣,希望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的稅金。不過如果要到國外開戶,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可靠的開戶管道,才能夠妥善管理境外的資金呢?

另外,我們希望14年後,也就是兒子滿24歲時,就將公司交由他接班,也希望到時候已經累積了1億元的退休金,可以放心退休,不過我們夫妻都不喜歡有高風險或是太麻煩的投資方式,不知道有沒有適合的懶人投資法,能夠幫助我們及早累積退休金?






理財健診_小檔案_Ruth [ 隱藏 ]

Ruth(左)小檔案
年齡:39歲
職業:家管
婚姻狀況:已婚
家庭成員:
先生41歲
女兒14歲
兒子10歲


理財目標:
1. 是否需要到國外開戶?
2. 銀行閒置資金不知如何應用?
3. 希望14年後退休能累積1億元退休金。 







理財健診_小檔案_Ruth


理財健診_小檔案_Ruth




專家建議


環球財富規畫顧問公司董事 徐國明、陳昭玟
階段式節稅規畫 信託保資產


從Ruth提供的資產狀況來看,其實要在14年後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難度並不高。反而我們認為,Ruth一家人最需要的應該是節稅規畫。因此我們針對現有的資產內容提供短、中、長期的節稅建議:

〈短期建議〉選擇具有分離課稅好處的固定收益商品

目前的現金存款若以活存利率計算,就已經超過每人每年度27萬元利息所得的免稅額度,雖然可能要繳的稅金不多,但是只要選擇具有分離課稅效果的投資工具,分散現金部位,就能夠省下不少稅金。

像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REITs)採用的分離課稅稅率是6%,一年期的債券附買回交易(RP),分離課稅稅率是10%,這些商品產生的利息收益,都具有節稅的效果。不過,這類商品的缺點在於投資報酬率都不高,例如目前國內發行的REITs,年報酬率約在4%~6%,而RP的年報酬率更低,只有3%,只能產生保值與保本的功能。



〈中期建議〉開設海外帳戶,有效分散資產

至於Ruth擔心境外所得將被課稅,則需要進一步釐清。台灣的綜合所得稅採取「屬地主義」,也就是只對中華民國境內的所得課稅,海外所得目前享有免稅,但是最低稅負制實施後,海外所得預計將在明年納入個人所得稅計算。不過,對於「境外所得」的定義,Ruth每年可獲得由先生匯入的「年終獎金」,並不是一般勞務薪資,但是還是有可能被納入夫妻合併申報的個人所得稅中。

建議Ruth若要到海外開設帳戶,可以香港為首選,一來方便先生移轉資金,二來香港各種制度比較完善且穩定,至於以後Ruth要做任何遺產贈與稅負或其他規畫,則可再考慮其他國家。

〈長期建議〉進行贈遺稅規畫

最後則是所有高資產人士都該考量的,也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稅負——遺贈稅。台灣遺產稅稅率高達50%,目前Ruth總資產金額高達近5,000萬元,如果一旦發生不幸,有一半資產須繳給國稅局。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建議Ruth可以和先生商量,將資產移轉給子女。每年夫妻兩人可以個別贈與給子女總額222萬元的免稅贈與額。採取漸進式的資產移轉,將會累積可觀的節稅金額。

在考慮資產移轉的同時,建議Ruth應該要有「資產保全」的觀念,可以利用完整的信託規畫,將家庭資產和公司資產區隔,這樣做的好處有二:首先,假設日後不幸公司發生風險,出現財務困難,家庭資產有信託機制的保護,不至於受到牽連;此外,在逐步移轉資產給下一代的過程中,信託架構還具有監督的功能,可以確保資產的傳承。


華僑銀行信託部襄理黃振源
懶人理財 可投資長期共同基金


看到Ruth小姐對於銀行理專的怨言,其實覺得有些無奈,但是也看得出她對於目前該如何理財,陷入了「抗拒風險,但又想追求報酬」的矛盾。

先從Ruth設定的理財目標來看,她希望14年後能夠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我認為最不用花腦筋、最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工具的唯一方式,還是長期投資共同基金。

透過最簡單的基金投資報酬率公式計算,如果Ruth從現在開始將2,500萬元都拿去投資基金,只需要設定年平均報酬率10.4%的投資組合,透過複利累積,14年後就可以達到1億元的目標。

至於如何建構投資報酬率10.4%的投資組合,建議她可以將八成比重放在全球型股票基金,其餘兩成則選擇具有爆發潛力的區域型基金,全球型股票基金過去20年的平均報酬率有10%以上,也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標的。至於屬於急漲急跌型的區域型基金,可以每半年或一年「汰弱擇強」,就有機會賺到比較好的報酬率。

不過,現在放眼全球股市都進入多頭市場,投資人都應該有「居高思危」的風險意識,我也不建議Ruth急著現在就將資金投入基金中,可以等到這波多頭開始回檔修正時,分批進場,降低投資成本。

我相信以Ruth的資產規模,一定會是不少境外投資業者或是私人銀行想要積極接觸的客戶,因此要到國外開戶或是投資,管道應該不少。

但是必須提醒,在Ruth確定要「錢進海外」之前,有下列兩個注意事項:

1、確認境外商品的真假以及資金運用流程
一般而言,投資金融商品最安全機制在於帳戶分離,也就是投資人的資金和發行機構的資金要分離管理,投資資金應該是進入保管銀行,而非發行單位的帳戶。

2、要對商品有深入的認識
境外商品的投資門檻不低,因此投資人在申購前,除了了解商品的操作策略和風險外,更應該針對商品的發行公司、保管銀行、供應管道、售後服務等機制都做進一步的了解,避免日後產生投資糾紛時求助無門。

我將目前投資境外商品的優缺點條列(詳見表),提供Ruth要到海外開戶時的考量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Ruth應該要找個真的能夠讓她信任的理財專業規畫人員,對於既有資產做全盤性的規畫,才能夠做到最安穩、也最輕鬆的理財規畫。


投資境外商品的優缺點

優點
.多元化選擇
.先進的操作策略
.費用揭露透明
.績效相對較亮麗
.可直接或間接投資中國
.隱藏資產
.遺贈規畫


缺點
.非中文化正式文件
.商品資訊翻譯不一
.資訊取得較難
.投資績效較不易掌握
.中間通路商流失
.後續客服問題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9 期 / 輕鬆理財 / 作者:郭莉芳


林太太最近很傷腦筋,因為民生物價通通喊漲,光靠先生一份薪水養家,實在有些吃力。她聽說連健保費都再漲價,忍不住搖搖頭,心想等老二明年上小學後,自己得趕緊重返職場,以降低經濟壓力。





事實上,健保相關的權益縮水已不是頭一遭,健保局的虧損黑洞年年擴大,只好努力開源或節流,以降低虧損。今年8月1日的健保費調漲,主要是因應7月1日的勞工基本薪資調整(最低月薪從15,840元調漲至17,280元), 健保局搭上順風車,跟著調漲保費,約有1,230萬人受到影響,民眾自付保險費的調漲金額從15元至55元不等。(見下表)



健保8/1調漲,各類人口月增保費


健保8/1調漲,各類人口月增保費




每個人繳交健保費的多寡,是依照所投保金額而定,參考的依據便是每月投保薪資。這一次的健保調漲行動,受影響最大的分別是上班族月投保薪資在17,280元以下者、軍公教人員、參加職業工會的人(如計程車司機、農漁業工作者)與第六類人口(如無固定職業工作者)。
 

漲幅雖不高 低受薪階級影響最大

這些族群除了軍公教人員外,多是經濟能力相對弱勢的族群,因此健保局的做法也讓人質疑,是否讓經濟能力偏低的民眾生活負擔更吃重。

那麼,民眾可因此拒繳健保費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健保屬於強制性社會保險,全民皆有繳納的義務,但有3個撇步可降低保費負擔:

〈撇步1〉依附眷屬掛在夫妻薪資較低一方

對於雙薪家庭來說,夫妻均投保勞保與健保,既然健保費的參考依據是每月投保薪資,投保薪資愈高,換算的健保費就愈高,而加保的眷屬健保費也愈高。因此,眷屬應該是轉移至薪資較低的那一方加保,才能降低全家的健保總繳費用。(見下圖)



雙薪家庭,3代健保費試算


雙薪家庭,3代健保費試算




值得提醒的是,薪資高並不一定代表「投保薪資」高,例如業務、專櫃人員等工作,通常是底薪加上獎金,有可能薪資高,但底薪低,因此夫妻雙方可以先搞清楚或向人事單位問清楚自己的「每月投保薪資」,再決定子女與父母等眷屬要加掛在哪一方。

〈撇步2〉眷屬第4 人起免健保費

如果你屬於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奉養的夾心族,就可以考慮將父母與子女的健保以眷屬身分全部掛在一個人的名下。

《輕鬆搞懂健保勞保汽機車強制保險》一書的作者黃文平表示,同一人的依附眷屬若超過3人,第4人起就免付健保費。但健保依附眷屬有直系血親的身分限制,公婆或岳父母無法加掛在女婿或是媳婦名下。

〈撇步3〉出國半年以上可申請停繳健保費

如果出國念書或是就業,一年內的累計時間達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暫時停繳健保費。但相對的,出國期間若因病或意外在國外就醫所衍生出來的費用,回國也不能向健保局申請醫療支出補助;停繳期間若在國內醫療院所就醫,也無法以健保身分就醫。


另外,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的健保迷思,釐清似是而非的觀念,或許還有機會幫自己省下一些健保費。

〈迷思1〉子女暑期打工健保費由雇主負擔?

在學的學生若無職業,應是依附有工作的父母,以眷屬身分投保;但若子女於暑假期間打工,有些父母認為雇主應該幫子女投保健保。事實上,打工須超過3個月,雇主才有幫工讀生投保健保的義務;如果只是短期工讀,父母還是要負擔子女的健保費。

〈迷思2〉無業父母加掛子女名下投保最划算?

父母以眷屬身分將健保加掛在子女名下,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對於本身是退休人員、子女月投保薪資超過50,600元,且子女名下眷屬人數低於4人以下者,就不是個聰明的做法了。

因為只要是退休人員,自己就可以用「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每月固定繳健保費659元,若子女薪資超過50,600元,換算下來的每月健保費就會超過691元,比自行投保更不划算。

相對的,如果你子女薪資在50,600元以下,健保費就會比父母自行投保划算。

〈迷思3〉無業時免繳健保費?

除非是非自願性失業,例如被資遣或裁員,且領勞保失業給付期間,本人與附加眷屬即可免繳健保費,但以不超過6個月為限。但若是一般性失業或找不到工作期間,還是要以第六類人口身分繳納每月659元的健保費,直到找到工作為止。

〈迷思4〉失業子女能一直依附父母名下投保?

有些年輕人從學校畢業或是男性退役後,暫時找不到工作,短期間內還可以依附在父母名下投保健保,但只要無業期間超過1年以上,就得自己以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

〈迷思5〉海外就醫無法享受健保好處?

如果在海外就醫,結束就醫的那一天起算6個月內,可以向健保局申請健保給付。但民眾要備齊醫療收據正本,若住院則要索取就醫診斷證明書,回國才能申請。健保局則會依照情況核發,但不一定會全額補助。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10 期 / 專題報導 / 作者:劉 萍


省錢,是忙了大半天只省到3、5元的苦差事嗎?大錯特錯!在台灣,就有一群人,家境其實不錯,但因「家學」薰陶,奉「省1元就是賺1元」為天職,十多年下來,愈省愈樂、愈省愈精,甚至把方法貼在部落格,成了網友爭傳的「出門必備採購單」!談省錢,台中主婦詹蒂娜、購物專家羅聆和作家田國平這群快樂省錢幫,馬上搬出成堆「獨門法寶」。在這個物價猛漲的時代,不妨看看他們如何靠1張廣告DM、1本記帳簿,以及一票好友,1年省出12萬元,幫自己加薪!




Case1
精算篇》做足功課才採買的主婦2人組

勤做比價 月省50%

殺價一定要大膽,但嘴要甜,態度要誠懇,便宜個3成沒問題。
比價是我們做主婦的天職,就是要把DM翻到爛,沒看到最低價,絕不出手。

最基本的省錢招數是什麼?到大賣場買便宜貨、殺價砍價,大概是最普遍也最符合人性的方法。但你能像台中這位平凡的家庭主婦,靠比價、殺價省出50%的花費嗎?

「現在我的電腦桌旁,擺滿了各家量販店的DM,13928秉持家庭主婦一貫的專業精神,已經一一畫圈、仔細比價,做好記號了(我讀書也這麼認真就好了)。現在就跟大家分享,13928的中元量販重點筆記」自稱是「秀逗主婦13928」的詹蒂娜,8月12日晚上在部落格貼上這篇文章後,選出中元檔期值得下手的標的,沒隔兩天,就有網友留言嚷著:「是全台中人都拿你的筆記在採買嗎?今天去賣場都沒貨了!」

詹蒂娜,居住台中,40歲,全職家庭主婦,具有「貪小便宜」的特質,但她不以貪小便宜為忤,反而發揚光大,系統化整理各大賣場的促銷DM,現在在台中擁有一群「粉絲」,每天追逐她部落格發表的資訊

跑遍賣場蒐集DM 螢光筆標示並做筆記

走進詹蒂娜的家,客廳桌上醒目處就有2本超大檔案夾,裡面裝滿全聯、家樂福、大潤發、好鄰居、俗俗賣等6、7家量販店和超市最新印製的DM。這些資料都是她大約每隔1到2周,騎車跑遍大台中帶回的成果,加上《蘋果日報》消費版,就成為她理家的重要法寶。

資料拿來後,詹蒂娜會準備計算機、筆記本、3枝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因為DM顏色太花,需要不同顏色的標示),一一勾選出她覺得「夠便宜」的物品。之後再把跟原價差距很大的特價商品,寫在依商家分類的筆記本中。


這樣的整理工作持續6年,現在詹蒂娜早已練就了過目即可挑出便宜貨的功力。她的朋友簡莉文這麼形容:「她的眼睛像連接了計算機的掃描器一樣,一大張DM花不到1分鐘,就能看出是不是夠便宜。」

出門前規畫清單 一趟買齊超值特惠品

例如,去年底就「肖想」要買抽屜式整理箱,但見塑膠原物料猛漲,她已不太期待會有特價,沒想到今年6月9日在台中北屯大買家超市的DM上,詹蒂娜看到原價200多元的整理箱,竟只要109元,足足便宜50%。當天雖然下著傾盆大雨,離家有半小時車程遠,她仍抱著「此時不買更待何時」的心情,當場就殺過去!

但為了讓大老遠跑北屯一趟的效用發揮到極大,她隨即翻到筆記本中標示「大買家」的那一頁,看還有哪些低價商品正好是家裡也需要的。果然,她又看到了1瓶5,200cc的妙管家特價98元,且因詹蒂娜是老主顧,用之前累積的紅利點數,每瓶可再折抵10元,所以她只用176元,就買了2大瓶,「我實驗過喔,一次用半瓶蓋就可以洗我家4口人的衣服,算起來每次只洗掉0.7元,我這兩瓶夠我洗個半年以上了!」

另外,12包1串、原價145元的可麗舒抽取式衛生紙,特價109元,詹蒂娜也提了2串。這一趟,原本要花1,770元的3樣商品,詹蒂娜只花了1,048元,大省了40%之多。

由於這套DM比價省錢法已經深植於詹蒂娜的日常生活中,不久後,一些有省錢同好的人慢慢聚集起來,省錢的威力更加強大。

「衛生紙、沙拉油等生活家用品,用量販店和超市的特惠價買,一定很划算;但若是服飾、文具等用品,就要找別的便宜管道了,這個她最在行。」詹蒂娜指著鄰居簡莉文說。

像攤販、市場本就有很多便宜貨可挖,而簡莉文在挖寶後還會再砍上1成。她略顯得意的透露,到市場或攤販買東西有一竅門是,趁店家一開門時去買,因為店家為了有好兆頭,開市第1筆交易都有議價空間,簡莉文常因此用比別人少10%以上的價錢挑到最新鮮的食材、品質最好的衣物。


善用網路找上游廠 百元買到千元大紗巾

除了DM比價和殺價外,現在隨著網路工具的發達,詹蒂娜和簡莉文更如虎添翼,甚至可以找到低價商品店的上游商家。

3個多月前,這兩位小媽報名去跳肚皮舞。上第1堂課時,老師拿出鑲有亮片的腰布和1條大紗巾,要價1,100元,許多同學馬上掏腰包買下。但詹蒂娜和簡莉文兩人互使了眼色,很有默契的對老師說:「再想想看!」

一回到家,詹蒂娜就迫不及待打開電腦,在拍賣網站輸入「肚皮舞」、「紗巾」等關鍵字,隨即就搜尋出3、4頁的賣家,在逐筆點進賣家網站做比價後,竟又讓詹蒂娜找到超便宜的批發商。她看中1條與身長差不多的大紗巾,要價不過100多元,而1筆原本要60元的運費,兩人分攤各出30元,「超省!」兩人笑說。

兩天後上課時,看著詹蒂娜圍起腰巾、簡莉文撐開大紗巾,同學們不敢置信的說:「摸起來很不錯耶,鑲亮片和邊邊的車工也很有質感,竟然這麼便宜!」聽得一旁的老師有點尷尬。

另外,經常會接到家長報「好康」的簡莉文,因此在台中市太原路上發掘到1家10元商品店的供應商,「1組12色的免削安全蠟筆,市價8、90元,這裡賣不到40元!」被店家曾姓老闆娘迎進門的簡莉文、詹蒂娜高興得「獻寶」說。

現在,對詹蒂娜與簡莉文來說,省錢這項樂趣也多了一份責任。因為,熱心的她們會把在各市場、量販店、網站「征戰」的過程與心得,鉅細靡遺貼在部落格上與網友分享,而8成與詹蒂娜、簡莉文是「同行」的網友們,也會上兩人部落格提供消費情報、商品使用經驗,乃至使用後的心得,「這些都是第一手的情報,對我們來說幫助好多。」

不過,詹蒂娜透露另一個小小的壓力,就是她與簡莉文的比價和使用心得,除了引來網友爭睹外,連被比價的廠商也在部落格上留言,還好內容都很友善,但也讓詹蒂娜日後對寫出的比價內容更謹慎。



「中秋節過後的那個新檔期,應該會出現超低價的商品,比價完,我們再通知你喔!」看著詹蒂娜與簡莉文這一對嘻哈姊妹,讓人不禁要說:「省錢有伴,真好!」

.夠便宜才下手:遇到不定期特價促銷,用「比市價便宜3成」做採購原則。

.DM大作戰:精算每單位的價格,才能比出哪家店最划算。

.記帳不超支:特價也不能天天買,有記帳,才不會買過頭,成囤貨商。

.網拍撿便宜:輸入關鍵字搜尋,花不到300元買兩條跳肚皮舞配件。

.買多就再拗:即使特價,多買時一定要再拗。這托盤,50元就買到4個。

.價廉還要物美:雖然東西一定要買得便宜,但買吃的,更要重視成分與安全。

.10元店的上游:10元店很便宜嗎?它的上游店家更便宜!





小檔案_比價王詹蒂娜 [ 隱藏 ]

職業:家庭主婦


比價資歷:14年以上



比價事蹟:DM比價,買到比原價便宜50%的抽屜整理箱


     .上網比價,買到比市價便宜1倍以上的肚皮舞紗巾


 



比價是我們做主婦的天職,就是要把DM翻到爛,沒看到最低價,絕不出手。









小檔案_殺價王簡莉文 [ 隱藏 ]

職業:補教老師


殺價資歷:逾15



殺價事蹟:5,800元的大炒鍋加鍋鏟,拗到加送小炒鍋、防熱布套、保鮮盒、餐具組、瑞士水壺





◎3大比價心得分享

心得1:便宜3成立即下手

一般量販店推出的特價商品大都低於原價15%~20%,超過30%以上算是少見的破盤價,如果家裡有需求,二話不說,馬上下手準沒錯。

心得2:計算單位價格才精準

特價商品常常有特殊包裝,到底是不是真便宜,只有還原單位(容量或重量)價格才能比較。詹蒂娜從桌上隨手拿了興農超市的DM,指著上頭特價155元的舒潔衛生紙說:「這1串有12包,每包130抽,等於每抽1張是0.0994元;而全聯特價115元,雖然只有10包,每包僅120抽,但每張0.0958元,比較便宜!」

心得3:不囤貨,以免錯失更低價

雖然看到破盤價商品,會讓詹蒂娜「像被雷打到」,但她卻主張不要囤貨,「一來反而浪費;二來可能沒多久就看到更低價,那一定會氣死!」



比價殺價月省53.5%


比價殺價月省53.5%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14 期 / 徹底精通 / 作者:吳修辰


1月11日下午3點,台灣彩券董事長尚瑞強,坐著黑頭轎車,來到著名的寺廟中和烘爐地拜拜。原來,一開始營運不順的台彩,不僅2007年彩券營業641億元,達到中國信託商銀向財政部承諾的目標,過去一年接待大樂透得主的經驗,更讓尚瑞強決定趕快來向烘爐地供奉的土地公還願。







原來,去年接待過31位億萬頭彩大樂透得主的尚瑞強發現,這31位億萬頭彩得主,幾乎都有宗教信仰,這讓尚瑞強不得不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去年大樂透總計開出28次頭獎,頭獎獎金總計74億元,產生過31位億萬富翁。2008年1月22日,台彩推出頭獎2億5,000萬元起跳的威力彩,要創造更多的億萬富翁。然而,一般民眾究竟要如何才能成為樂透彩億萬富翁?

5名得主中 有4人每期都買

雖然,大樂透中獎與否,最主要的是憑「運氣」,但尚瑞強說,從這些億萬富翁的購買彩券行為,可以發現他們出現共同的行為特質。

光是去年12月,大樂透就出現10位億萬富翁,是過去12個月產出億萬富翁頻率最高的月份。這些中獎人的購買行為,很能反映出「如何提高中獎機率的方法」。

以去年12月4日,年度頭彩獎金高達12億元為例,當期出現5位億萬頭彩得主,每位中獎獎金超過2億5,000萬元,就是31位億萬富翁得主的購買行為縮影。其中,有2位阿媽級中獎者,1位電子公司女員工,1位商人及1對退休夫婦。

1. 明牌阿媽:這位被尚瑞強稱為「明牌阿媽」的老婦人,每星期緊盯電視看大樂透開獎,憑著記憶統計開獎機率高的數字來下注。過去5年來,每期她都會寫10個數字,然後由5個小孩每人出200元,每期固定投資1,000元買大樂透,就在12月4日中了頭彩。



2. 生日阿媽:另1位生日阿媽,是以自己的「生日」做為基本號碼,再加上家中親人的生日號碼,每期固定買此組的生日號碼。這位生日阿媽自己推算,她期期都買固定1組號碼,10年內有機會出現這組數字。因此,她每期都花50元買自己的號碼,再隨機加碼100元至150元用電腦選號。她到了第6年,就中了自己選的生日號碼組。

3.電子公司女員工:尚瑞強說,這位得獎者是出於做善事的考量,每期都買100元大樂透,由電腦選號,也沒特別想中獎。12月4日當天由於頭獎超過12億,她下班7點多,看到彩券行大排長龍,原本想放棄不買。後來她心想,自己每期都做善事,怎能錯過這一次?她就跟著排隊,而且在最後一刻的7點49分才買到,沒想到就中頭獎。

4. 台中商人:這位台中商人也是固定每期都買大樂透,平常每期購買500元至1,000元,若碰到有大樂透頭獎加碼,購買金額就會提升至2,000元。尚瑞強說,這位商人都是用包牌式的玩法,以增加自己的中獎率。當天這位商人,就是看到大樂透加碼,將大樂透金額提高至2,000元,以包牌的方式簽中了頭獎。

5. 退休夫婦:這對退休夫婦則是5位頭彩得主中,唯一隨機買大樂透的中獎人。當天,這對退休夫婦原本在街上散步,後來太太看到大樂透購買人潮大排長龍,也要去買。尚瑞強說,這位太太的先生原本不想買,還說「啊,不會中的啦!」後來在太太堅持下,每人各買100元,沒想到就中頭彩。

從上述5位億萬富翁的頭獎得主可發現,有4位得主是「定期定額」購買大樂透,只有1位是極少購買。這也呼應台彩的統計,這些億萬富翁頭彩得主的購買行為。

在3項億萬富翁頭獎得主的行為分析中,台灣彩券與博彩研究中心主任劉代洋最認可的只有定期定額買彩券的方式。
劉代洋從數學角度分析指出,能不能中樂透,「理論上」沒有任何特別的方法,完全是靠「機率與運氣」,有人靠算牌、求神問卜,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做法,不過以「定期定額」買樂透是一項值得參考的購買方式。

劉代洋說,定期定額買彩券,等於是提高自己參與樂透彩的「頻率」,進而達到提高自己買中的「機率」,是比較可行的購買方式。





名詞解釋_大樂透包牌 [ 隱藏 ]

指的是民眾自選中獎率高的號碼,由電腦以排列組合方式,將所有可能數字進行排列組合,以提高大樂透購買人的中獎機率。例如,民眾自選10個認為中獎率高的號碼,以包牌方式購買這10個號碼共可排出210種組合,費用為1500元。




※億萬頭獎得主的3大特質
【特質1】定期定額買彩券
31位億萬富翁得主,有7成5得主定期定額買彩券、2成偶爾買彩券,只有5%的人是極少買彩券。
如果以定期定額時間最久的生日阿媽為例,她每期「定期定額」投資200元,6年共投資12萬4,800元,中了2億5,000萬元的大樂透,報酬率高達近2,000倍。

【特質2】電腦選號比率高過5成6
雖然許多人到處尋找樂透頭彩「明牌」,但這5位頭彩得主,有3位電腦選號,2位自選號碼。剛好與台彩統計的結果顯示,電腦選號中獎的機率達5成6,其實比自選號碼的中獎率高。

【特質3】有信仰比率高
還有1項統計不出來的數據是,31位億萬富翁得主中,有高達7成以上的得主向神明祈求中大樂透。尚瑞強說,在他接觸頭彩得主後發現,許多人都曾向寺廟神明許願若中獎會還願,因此也讓他不得不相信「有拜有保佑」的傳統觀念。
例如,1位23歲的最年輕頭彩得主,就是向神明許願而中頭獎,他就決定捐2,000萬元蓋廟還願。這些億萬頭獎得主最常祈求的神明,分別是媽祖、土地公、關公及觀世音4大神明。


※算一下大樂透中獎機率
大樂透頭獎的中獎方式是,從49個號碼中6個號碼,「理論中獎機率」,也就是49個號碼取6個的排列組合,只出現一組頭彩號碼的中獎率將近1,400萬分之1。以1注50元換算,也就是要花7億元才可能買遍所有大樂透的號碼組合。

不過,大樂透每期頭獎的「實際中獎機率」皆高於此。例如,去年12月出現頭獎獎金高達12億元的大樂透,最後有5位頭彩得獎人。假設,當期1,400萬種號碼都售出,中獎率為280萬分之1;假設當期只賣出1,000萬種號碼,則中獎率就提高成200萬分之1。

※你中樂透機率高嗎?
買樂透看運氣,你是不是一個容易中樂透的人呢?
台彩公司根據過去一年,所有大小樂透、刮刮樂,包括頭獎、2獎……等所有獎項的中獎者背景統計後發現,不論大小獎項的中獎人購買行為有以下6項特色:
1. 中獎人每期都買彩券的比率最高占35%。
2. 購買金額在100至500元居多,占5成。
3. 購買時間有5成4集中在下午或晚上購買。
4. 獨資購買者比率高達9成。
5. 中獎彩券以電腦選號為主,占5成6。
6. 中獎人有8成都曾經有過中獎經驗。


看看上述6項特色,你缺了哪一項,可以從今年開始改起了。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