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文) 採訪報導 / 陳採雲
轉載自棋道2008年五月號雜誌&台灣棋院網站


林至涵老師關注小魔女棋局


 






【三】林至涵
一、 個人簡歷:
1980年11月14日出生於台北市。
六歲啟蒙,九歲拜入林聖賢門下。
台灣棋院所屬棋士。
國內第一位圍棋替代役。
史上第一位由預選賽打入LG本賽的台灣棋士。
2007年個人三百勝達成,最快紀錄6年11月,年僅27歲。
職業生涯累績14個冠軍13個亞軍。
CMC盃職業圍棋電視快棋賽 主講人。二、 職業升段紀錄:
2001年入段
2001年07月08日晉升二段
2002年04月30日晉升三段
2003年05月08日晉升四段
2003年12月30日晉升五段
2004年09月16日晉升六段
2004年12月21日晉升七段
2007年05月15日晉升八段
三、 頭銜紀錄:
2007年 第一屆力兆盃冠軍。
2006年 第六屆CMC盃電視快棋賽冠軍
2005年 第五屆CMC盃電視快棋賽冠軍
2004年 四冠王
1.) 第二屆亞藝盃冠軍
2.) 第四屆東鋼盃冠軍
3.) 第三屆棋靈王盃冠軍
4.) 第三屆魔戒盃冠軍
2003年 四冠王
1.) 第二屆天元賽冠軍
2.) 第二屆棋靈王盃冠軍
3.) 第二屆魔戒盃冠軍
4.) 第二屆新人王
2002年 雙冠王
5.) 第二屆台灣棋院盃冠軍
6.) 第一屆新人王
2001年 第一屆台灣棋院盃冠軍

責任與榮耀

成為職業棋士至今七個年頭,每年都有『冠』在身的林至涵,一向是台灣許多家長拿來砥礪子女的榜樣,林至涵對圍棋的態度究竟是什麼呢?
林至涵說:「圍棋一直都是我的興趣,是興趣又可以當職業算是我個人的一種幸運。」

「當興趣變成了職業,是否也意味著責任的加重,你如何看待眾人的期許?」林至涵承認:「有段時間很痛苦,因為多數人看重的是比賽結果的○與×。」林至涵強調:「圍棋本身就很有趣,下棋的過程其實更值得細細品味。」喜歡打古譜的林至涵覺得:「目前賽制,在時間的壓迫下,棋手往往得憑經驗與直覺,雖偶有妙手,但全局的內容顯然沒有古譜來得絕妙。」

目前台灣史上最快達成個人三百勝的林至涵說:「達成多少勝的成績,只不過是個人持續努力的表現,並非棋力的象徵,平常下棋及國內賽,會常實驗新構想,重視驗證看淡輸贏。」難怪陳詩淵曾說:「至涵的棋佈局強,有創意、有構想,我和俊勳這方面都不如他。」

被問及「最難忘的一局棋」林至涵表示:「下過的棋,通常一兩天就全忘了,比較會記住的是棋局中的某些妙棋。」

選擇所愛 愛我所選

被問及「圍棋路上,扮演關鍵性推手的人是誰?」

林至涵說:「當初是媽媽帶著去學棋,家人也是採取自由開放的態度,在學習路上也曾中斷過。參加業餘比賽是興趣純好玩,沒有目的性。」林至涵強調:「圍棋本來就很有趣,學習的動力如果是因其附加價值或是以好處作考量的話,這樣的出發點就不太對了,圍棋不該是附屬品,也不該是衡量好處的工具,回歸圍棋的本質才是下棋的正道。」

擁有台大學歷常常被報導為「會下棋又會念書」的林至涵是否聰明過人或智商不尋常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林至涵表示:「沒有測過智商也不以為聰明是重點,不贊成『造神』的行銷。」林至涵更一語道破:「沒有人會報導『王建民球打的好,書又念的棒』,他會被報導為『會下棋又會讀書』,只是說明當時台灣的圍棋環境,圍棋是被放在次要的地位而已。」對於紅面棋王刻苦的學棋過程及旅日女棋手謝依旻智商過人的報導,林至涵指出:「這對於棋手個人是個褒獎,但是大眾容易被誤導,以為學圍棋要很刻苦、要很聰明,這對於台灣圍棋的普及就並非是助益了。」

相信大家從「CMC盃電視快棋賽」中已經看到,林至涵是如何把「手談」世界「說」的精采又富有趣味的。林至涵認為:「圍棋本身規則簡單、變化既有趣又好玩,回歸圍棋的本質,吸引更多人一起熱愛圍棋,這才是台灣目前最需要的。」

台灣總體棋力雖然不如鄰國,但是兒童學棋的密度可是居世界之冠,對於這樣的現象是否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台灣將有閃亮傲人的成績出現?

林至涵一針見血的點出:「越來越多的家長送孩子去學圍棋,這是好的開始,但是觀念的導正要及早建立。圍棋不僅是一項才藝或是任何事物的附屬品;圍棋應該要被當作一生的志趣來培養,這群人長大後,在正職以外的時間還會以下棋、品棋為樂,關心圍棋的一切活動,這樣的人口才能視為真正的『圍棋人口』,有了廣大棋迷,自然就會吸引更多人全心投入職業圍棋的領域。」

有報導強調您曾贏過韓國的李世石,也意指您的圍棋天分不在棋王周俊勳之下,為何當初沒有選擇出國深造圍棋呢?如果時光倒流,以你這樣的棋才,是否有更好的路,可以讓你拿到世界冠軍?

林至涵說:「時光無法倒流,當時沒有出國,家庭經濟是主因。留在國內的棋手,大部分因為讀書耽誤圍棋,這是環境使然,無對錯之分,事後諸葛或是成敗論英雄都顯得無意義,『選擇所愛、愛我所選』每個人都要學會對自己的抉擇負責。」

如今台面上許多『世界一流』的棋手,清一色是從小放棄學業專注圍棋。對於這點,林至涵明白表示:「當環境變了,人的思想也要跟著改變。」正所謂「昨日之是,今日之非」,林至涵的說法不正告訴了大家,「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未來與展望

對於「林至涵將重投學生懷抱,下棋勢必成為兼差性質。」的網路消息,林至涵重申:「我一直以當職業棋士為最大志趣。」林至涵更不諱言的指出:「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興趣為出發來下棋的,有時下棋的感覺沒了,可是還是得下棋,所以戰績就常會出現高低起伏的波浪曲線。想繼續讀書只是為了找回學習的動力。」

活到老學到老,是進步的根本元素,為何非得進入校園才能學習不可呢?對於這樣的問題,林至涵老實的說:「大學時期,因為職棋的身分,根本沒有享受到一般大學生的生活,不曾散步在林蔭大道,也不曾躺在台大椰林樹下享受閱讀的風雅,萌生重回校園只是為了感受校園內那份學習的氣氛吧!」不過林至涵表示:「最近會積極的投入研究會,回校園的決定會晚兩年吧!」

「吳清源、林海峰、張栩、李昌鎬、李世石等一流棋手,他們不也都沒享受過大學生活嗎?」對於這一點,林至涵說:「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對於全然奉獻一生給圍棋的棋手們,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但是林至涵也表示:「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用獲得圍棋名人的十萬元獎金創造了今日的矽品,當時棋界看似少了一位優秀棋士,可是今日卻多了一位熱愛圍棋的企業家,這樣的結果不也值得欣喜嗎!」

林至涵的諸多回答不禁使人聯想到,感情世界是否對他生涯規畫產生了化學變化。被問及:「與您同期的棋手紛紛成家,你有計畫嗎?」林至涵一派輕鬆的回答:「婚姻與圍棋是兩回事,或許有人認定,成家對棋手的棋力穩定有助益,但是我個人認為,時候到了自然就會去做了。」林至涵的婚姻觀似乎也應證了,他對圍棋「保留原味」的一貫態度。

教學與研究該如何取得平衡點,才能培育後進又能提升棋力呢?日本的木谷實,韓國的權甲龍,可說是桃李滿天下、門生出眾,林至涵是否正朝此目標努力呢?

林至涵表示:「很多事時候到了自然就會去做,研究、競賽或教學,比重分配是順應情況自然形成的,好比林聖賢老師與彭景華老師那樣。」

林至涵是台灣棋院成立之初的第一批職業棋士,也是國內第一位圍棋替代役,對於「自我的期許以及對於棋界的期待是什麼?」

林至涵條理分明的說道:「台灣圍棋各個區塊都有人在努力了,從企業、棋院、棋士、院生、棋網公司還有棋迷,大家應各自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台灣圍棋才能從『點』連接成『線』並擴及至全『面』。」

林至涵更強調:「台灣棋院要把定位拉高,專注於職業棋士的行銷與辦比賽,讓沒有賽事的時候,棋士還能有展現的舞台;院生的制度要更加嚴謹,棋品的教育也要從院生階段做起,讓有意進入職業的人認清,考上「職業」是圍棋人生的起跑而不是努力的終點,要有接受殘酷競爭與嚴格考驗的準備;至於業餘棋友就是要享受下棋的樂趣,成為台灣真正的『圍棋人口』就可以了。」

被問及:「最欣賞的棋士」時,林至涵回答:「我著重欣賞棋士所下出的棋局內容。」訪談中,林至涵處處不拘定式擁有全方位思考的棋士氣質表露無遺,期待林至涵用一生為台灣圍棋史寫下獨特的一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 的頭像
    Ben

    Benjamin部落格天地 (勳爸的GO天空部落格)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