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花大錢,你也能養出資優生
http://tw.myblog.yahoo.com/jw!oVpvTc.BBxa09otaLT.Y/article?mid=492
洪蘭文章,家長必讀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不必花大錢,你也能養出資優生
更新日期: 2007-05-30 記者:朱芷君
孩子的成長總是充滿驚喜。
父母該把握哪些重點,才能讓孩子如同不斷盛開的花朵,湧現更多潛能跟智慧?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高人一等,成為人人稱羨的「資優生」,也因此坊間有許多標榜開發大腦的工具或課程,甚至補習智力測驗,企圖「激發孩子潛能」。
大腦的確具有無窮潛力和可塑性,卻並不代表依靠某種技術,就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事實上,錯誤的學習方式,反而可能侷限大腦的吸收力。
例如填鴨式的補習,「除了分數不會增長任何東西,因為它只是讓你習慣某種考題,對於大腦學習沒有效果,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指出,標準答案只會讓神經連結的可能性減少,「是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兇。」而不少父母迷信資優,甚至千方百計送孩子去補習以考上資優班,「這對孩子是很不利的,」洪蘭直言,補出來的「人工績優」和真正資優不同,靠反覆練習進入資優班,只會發現別人行你都不行,「很快就自信心崩潰,父母這樣是害了小孩。」從建中資優生的例子來看,這些同學並沒有接受特別的訓練,他們的父母以開放的態度,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沃土,自由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反而發展得更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即使智力會受基因影響,天生有別,但並不代表孩子的成就註定被限制,「只要準備好豐富頭腦的活性化環境,誰都可能發揮驚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長期從事人類潛能教育活動的韓國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承憲指出。他認為,多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益孩子腦部發達,反而重複上學、補習、寫功課這種單純的活動,容易讓大腦陷入疲累,「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多看、多聽、多體驗是最好的。」「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泥巴,其實他正在學習,」紐約奧斯威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威爾指出,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和時間探索。不管是運動、音樂或其他活動,都有助提升孩子的專注、紀律,刺激心智發展。
這次採訪的建中資優生,休閒興趣都很廣泛,在國際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得到第二名的陳柏安更說,他需要專心玩夠了,才能專心讀書。「千萬別因為成績不好就禁止孩子玩樂,要儘量讓他做些快樂的事,」李承憲提醒,除了抒解負面情緒,盡情嬉戲更有助孩子專注於其他學習,培養課業方面的耐性和集中力。
為了開拓孩子的腦部能量,他建議父母採取以下態度:
■ 成為孩子的導師。
孩子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對於父母親的言語、想法、感覺、行為舉止可說像在複製一樣。當父母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身心,孩子的腦波較能安定。相反的,若父母缺乏自我重心且容易動搖時,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安和混亂。
■ 讓孩子做腦的主人。
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無限的潛力。不要一味以「別人都這樣做,我當然也應該這樣」的心態,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辦到」的自信心會活化腦內正面的迴路,使得頭腦運轉保持最佳狀態。耐心觀察孩子擁有的才能和素質,鼓勵他的長處。當被讚美時,腦內會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自然產生「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願。
■ 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夢想。
想像力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利工具。積極引導孩子築夢,協助他在腦海中想像夢想實現的樣子,深信會實現,他就能不斷挑戰直到變成真實的成果。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大腦是漸進式成熟,每個階段各有發展目標,例如0~3歲是藉由運動和感覺體驗達到學習,而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學習,是9歲之後逐漸展開。孩子出生第一年,應盡可能多花時間互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幼兒大腦發展影響深遠。
要在家中為學前幼兒製造多聽、多說、多讀的環境,「尤其多接觸不同種類色彩繽紛、會發出聲音的安全玩具,更有助認識物體的形狀和質感,」達威爾教授建議。
小學階段是身體及大腦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期建立的慣性,將影響孩子終生。此時被喻為科學之腦的頂葉,及被稱為語言之腦的顳開始發展。顳葉負責外語、聽覺機能,7~12歲間,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是學習第二外國語的好時機,太早學習或遲至青春期才開始會降低學習效果。
負責空間立體概念,及邏輯、數字、抽象推理的頂葉,在7~13歲迅速成長,這時孩子將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追根究柢。
此外,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許多孩子此時會對運動感興趣,這幾年中學習及訓練運動技巧,效果較能持久。
而更重要的被喻為大腦總司令,掌管判斷、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前額葉,在小學階段發育再度活潑,「適合好好鍛鍊大腦,」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葉能感受情緒,處理資訊做出判斷,推測對方的想法,也掌握著創造力、人際關係。
前額葉發達的動物只有人類。這個時期,大量閱讀、書寫、計算,及使用到雙手的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廣泛閱讀能促進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密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思考力。好幾位建中資優生表示,從小就有閱讀習慣,父母也購買大量的書籍給他們。
正確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飲食、睡眠、休閒運動搭配良好,大腦的燃料才能源源不絕。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有時則必須休息。
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早晨: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餐過後3小時,約10點~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適合處理有難度的問題或創造性發想。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餐,飽滿一天的能源。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打呵欠、遲鈍。米飯、麵包、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又以全麥、雜糧等多醣類較佳,能使血糖緩緩升高,穩定供應所需能量。
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可以先做5~10分鐘的「大腦暖身操」,包括朗讀、簡單的計算,根據川島隆太實驗,做過朗讀、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研究顯示,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 0 分鐘,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暫時休息,恢復大腦的集中力。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音樂、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
■ 午後至傍晚:
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除了小睡片刻,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現代孩子都太忙,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時光,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川島隆太表示。
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活動降低),讀課外書、畫畫、下棋、出去找朋友玩都好。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
■ 晚上:
放鬆與充電的時段隨著夜幕低垂,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吃過晚飯,適合親子家庭活動,聊天、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放鬆心情。
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9小時,最好10點前,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協助孩子發展智能、運用腦力,是長遠的過程,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績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樂於扮演不同角色,」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多元化的體驗,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思想豐富的人,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
洪蘭文章,家長必讀 第 1 篇
自主學習,師長不缺席
1陪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來信,告訴我他學分已修滿,可以早一學期畢業以減輕我的負擔。看到兒子的貼心,心中很高興,也很驚訝時光的飛逝,豈如「如白駒之過隙」而已,才一眨眼,這個當年讓我每天憂心的孩子已經成年了。
養育孩子的辛苦非個中人無以知曉,我記得有一天孩子下課回家,鼻青臉腫,制服的釦子都被扯掉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隔壁班有個高個子的學生站在廁所門口不讓他上廁所,要他從胯下爬過去,他說:「媽媽,你不是說韓信也是這樣,可是他後來做了大將軍嗎?我本來想爬就爬,可是地太髒,我怕把衣服弄髒了,你就得用手洗,不能丟到洗衣機裡,我想你沒有這個時間。他看我不肯爬就開始動手打我,我想還不還手都是被他打,但是還手是痛一時,不還手,我會痛一世,所以就跟他打起來了。
好個「還手,痛一時;不還手,痛一世」。人一定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才不會被自己看不起,如果該還手而不還手,以後會一輩子後悔,覺得自己太窩囊,所以寧可現在痛一時,也不要被自己看不起,窩囊一世。很奇怪的是,從此校園中沒有人再欺負我兒子,有的人欽佩他的勇氣,有的人認為他連最大的都敢打,自己就不必惹麻煩了,結果他反而相安無事到小學畢業。
另一件事是他還在美國念小學時,我們住在同一條街的媽媽們組成「共載」〈car-pool〉,輪流接送孩子參加課後的活動。有一天輪到我開車,兒子的好友吉米在車上突然說:「週末我媽要給我開生日派對,只准我請六個人,艾倫說你是中國人,叫我不要請你。」艾倫是他姐姐,不喜歡有色人種。我從後視鏡觀看我兒子的反應,只見他眼中泛著淚水,卻很堅決的說:「我生日也不請你。」孩子還小,有關種族之事尚不能領會,所以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也舉辦一個派對,讓他也有同學玩,於是我挪出時間邀請他同學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家中包餛飩。餛飩簡易,可炸、可煮,而且有請媽媽,就不是與吉米打對台,解決了一個危機。
孩子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都要父母操心,難怪我朋友在猶太教堂結婚時,長老告訴他,做父母的第一個戒律就是要自己帶孩子。只有自己帶,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馬上尋找補助之法。不過做父母的並不需要廿四小時跟在孩子身邊,因為跟太緊反而會驅離孩子,而最好的關心是無聲的關懷,適時的給予指導,做榜樣給他看。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是有道理的,時間過去就不復返,成長也不能逆轉,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其實是上天給我們一個再成長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學會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找回赤子之心。
人老時,很多記憶都褪色,但是對一個媽媽來說,孩子的笑容是烙在腦海中,永不褪去的。當一個人老到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時,唯一留下的便是記憶,如果這記憶是美好的,那麼他一生沒有白過。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握孩子成長的短暫時期,營造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2沾沾自喜的橡皮擦媽媽
前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的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會過關。這位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的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這位母親寫得很得意,我看了卻很不忍心,這個孩子真可憐,而這些苦其實是不必吃的,因為這不是他不肯好好寫,而是他的能力還做不到這些,這個母親是強迫孩子去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知道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功課,而字寫得不整齊會被擦掉重寫,他就不敢再亂寫了;但如果他已經好好寫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整齊時,很可能是他的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對筆的掌握、力道的操控還沒有發展完全,所以寫不好。強迫一個尚未準備好寫字的孩子,每天流淚去寫字,那是件很殘忍的事。他後來字變漂亮了,很可能跟他逐漸成熟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天天長大,身體一天天成熟的,成熟後自然就做得好,所以小孩子的字跟大人的一看就是不同。
既然是身體成熟的關係,而不是不盡心的緣故,我們何不退後一步,用鼓勵的方式,獎勵他寫得工整而不是每天罰他重寫。在小學一年級就嘗到念書的苦味,他的人生未免太可憐了。雖說好習慣要從小養成,但也是要看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有人發育快,有人發育慢,而在孩子入學「前」就當起橡皮擦媽媽,絕對是太早了。教育部把小學作業簿的格子放大,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時,手控制筆的小肌肉尚未成熟,字會寫出格,為了避免因此而被罰,所以把格子放大。
藉由這篇文章,讓我看到兩件事:第一是我們學校對生理衛生的課教得太少,大部分父母不知道大腦和身體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判斷上會出錯,常以別人的孩子為標準,忘記了其實每個孩子並不相同。
另一件事是台灣的父母還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為了甲上可以讓孩子哭幾個月。有一位老師說,他請每位家長買一本書在班上閱讀課時共讀,結果家長紛紛來問是否一定要買;但是他要家長出錢買考卷時都沒問題,從來沒有人來過問。這實在很令人沮喪。現在新資訊的湧現非常快速,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時,舊的資訊已不斷被淘汰,我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在意孩子的成績呢?
在廿一世紀,學校已經逐漸從死的知識傳授到思想的開發、動機的引誘和紀律的培養,尤其這個紀律是包括自我的要求及團隊的合作,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只有我們還在墨守成規,小孩子還在哭哭啼啼地寫字。當然,認字和寫字是必要的,但字寫得好不好看,說實在的,不及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來得重要,何況現在打字這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打字,何不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去讀一些他喜歡的書,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呢?
成熟是件很奇妙的事,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會好。曾經有人先扶著雙胞胎的哥哥學走路,結果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了幾個禮拜會走,但是當弟弟自己會走路時,他走得跟哥哥一樣好,絲毫沒有差別;如有不同,那是弟弟少吃一些苦,因為哥哥膝蓋軟骨尚未發展成熟,硬被拉起來走,腿痛,多流了些眼淚。所以快樂健康的成長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親友的稱讚與孩子的眼淚比起來,前者的代價太高,所以請不要「為了他好」,而強迫他去做尚未成熟的技能。
3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朋友國二的女兒本來很乖巧,放了學像小鳥一樣吱吱喳喳跟母親講個不停,現在突然放學不立刻回家,留在學校做功課,回來後洗過澡就不再出房門,母女倆面對面時眼睛也避免跟母親接觸。朋友慌了,暗中查訪,女兒的確有留在學校讀書,並沒有交男朋友,但是整個行為都不對勁,連星期天都說要去圖書館念書,她非常的憂心,跑來找我。
行為突然改變當然是有原因的,我細問行為改變前後家中發生的事,朋友說什麼都沒有,唯一就是女兒在日記中用粗話罵了弟弟,她告誡她女孩子不可以講粗話。我問她怎麼知道女兒在日記中罵粗話,她理直氣壯的說:「我看到的呀!不看怎麼會知道?」我再問:「她給妳看的嗎?」她說:「當然不是。我有一天清她房間,換床單時在枕頭底下看到她的日記,就拿起來看了一下,不過,」她加強語氣說,「她小時候寫的任何東西都給我看,以前學校發生什麼事也都告訴我,我們母女是沒有任何祕密的。」
我望著她,感嘆天下的父母都沒感覺到孩子已經長大,還以為是襁褓中萬事依賴自己的寶寶,殊不知孩子一天天成長、一天天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時,她開始有一塊自己內心的世界,這個世界如果被闖入,會有家被小偷侵入的感覺,說得嚴重些,就是心靈被侵犯。孩子吱吱喳喳說著學校的事情時,那是她願意分享的部分,但她逐漸會有一部分是保留給自己的,假如每次和父母說話都是愉快的回應,那麼孩子就願意多跟父母分享她的經驗;但是如果得到的是批評,幾次以後孩子就學會不再自討沒趣,會像蛤蜊一樣,一回家就把嘴閉上。
親子溝通管道的關閉我認為是最危險的事,這迫使孩子向外人求援,但孩子的同學都與他同年齡、同經驗,他們的主意多半是餿主意,結果一步錯就千步錯了。父母若想要跟孩子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一定要記得他是獨立的個體,在他話沒說完之前,先不要打斷他,更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起來。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向別人訴苦時,如果對方是同情的態度,我們會越講越多;假如對方不耐煩的指責我們,下次我們再也不會找這個朋友講心事了。孩子若能從你身上得到幫助,他會來找你;如果從你身上得到的是責罵,以後一定不會來找你。
至於日記裡寫的東西,父母其實不必太緊張,那原是宣洩的一個管道,在日記裡罵就等於是在心裡罵一樣,不應該會有人知道的;一旦日記不再是安全的宣洩場所,這個孩子會更苦悶。聰明的孩子很小就懂得把自己的祕密說給別人聽是件愚蠢的事,同學會背叛,好友會背叛,連自己最親密的伴侶都會背叛〈許多人離婚後就寫回憶錄,什麼私祕都抖出來〉。我們從經驗中學會父母是最安全的傾吐對象〈有人說中國的心理治療師很少,是因為我們家庭結構緊密,有家人可以傾訴,所以不必找受職業道德束縛的心理治療師〉,然而一旦父母不可信任,孩子會深深感到背叛的傷害。這孩子選擇逃避、不回家、不跟母親眼神接觸,因為她已無法正視母親而不質問:「為什麼要偷看我的日記?」
我的朋友不認為她是偷看,只是關心,但是很多孩子就是被這種關心逼出了家門。真正關心孩子是應該要尊重他、接受他、陪伴他,他心中有話自然會告訴你,請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4家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念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你說的是哪一道菜?」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便趁洗碗時告訴她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說她也不願意如此,而是照書上所寫的在教,因為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導致親子之間不愉快的情緒。要了解這是孩子在表達心情,父母要耐心聆聽,寬心對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畏懼與不安。」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問我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直話直話不懂得修飾」來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朋友的女兒所說的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說,更何況是自己的媽媽。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聽得進去。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而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了。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依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是不會留下人格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因此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罰他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而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有時反而是品格的鍛鍊。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危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勵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或許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不對的時候更需要告誡。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是令人感慨。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而「盡信書不如無書」,坊間有不少「親子教養」的書籍,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的實在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教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可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5母親的味道
朋友五十大壽,大家替她慶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她突然跳起來,拿出手機,撥了號碼,悄聲說:「乖囝,要起來了。」然後就把電話掛斷。看到我們驚訝的眼神,她不好意思的說,她的孩子在美國讀書,今天期末考,孩子請她打電話叫他起床,以免耽誤考試。我們忍不住問她難道她不知道有個東西叫鬧鐘?買個鬧鐘遠比長途電話便宜多了。她笑笑說:「鬧鐘沒有母親的味道。」原來她生長在貧窮的農村,每天要步行五公里去上學,家中沒有鬧鐘,都是她母親叫她起床去上學。有一次她母親生病不能起床,小孩子愛睡,結果就遲到了。從此她就很擔心睡過頭,每天都交代她母親一定要記得叫她起床。考聯考那天,她一早起床準備做最後衝刺,突然發現母親一夜未睡,坐在椅子上等天亮,因為害怕萬一睡著了,起得不夠早會耽誤她趕考。
她考上大學到台北讀書後,第一件事便是用家教賺的錢買了個鬧鐘,從此不必再擔心遲到,但是有了夢寐以求的鬧鐘,她反而開始懷念母親那句「乖囝,天光光該起床了。」暗誓一定要好好賺錢,改善家裡的生活。但是她大學未畢業,母親便因子宮頸癌過世,因為當時衛生保健觀念不普遍,鄉下也沒有醫生,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第三期,病入膏肓了。這變成她終身的遺憾。
等她有了孩子後,她也以母親教她的方式去教她的小孩,雖然那時經濟情況已大幅改善,她仍然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親手打點他的早餐與中午的便當。她很高興的說,孩子已經去國外念書了,每天母子仍然通個電話,彼此關心一下。她說完我們都非常羨慕,現在有誰的孩子肯每天跟父母通電話,晨昏定省呢?她孩子出生時,她自己事業已經很成功,但是她沒有假手佣人,有時工作到很晚,早上實在爬不起來做早飯,但一想到母親就還是爬了起來,因為母親從不曾讓她空肚子上學,每天早上都叫她喝下三碗蕃薯粥才讓她出門,熱熱的稀飯讓她一路走到學校心頭都還暖暖的。她說她希望她孩子將來也以同樣的心去對待她的孫子,因為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
好個「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物質欲望在人年輕時好像比較重要,我們不停的與別人比較有形的外表,追求別人有而我們沒有的東西,但是到人老了,經歷過世事滄桑後,我們才明瞭內心的滿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家庭和樂,孩子孝順,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滿足,其他都是鏡花水月。父母可以幫助我們的就是在我們還沒有經歷過世事磨練時,就以身教的方式教導我們正確的價值觀,使我們少走冤枉路及減少我們無可逆轉的懊悔。
看到我朋友,我很感謝我母親從小把她的人生經驗傳給我,讓我沒走什麼冤枉路,她教我每天睡前把今天未做完的事寫下來,俾使萬一明天起不來,別人可以接下去做。母親的這個教誨養成我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欠的習慣,因為不拖欠,所以睡得安,睡得安身體便好,每天可以做更多的事。
父母親的身教就像涓涓之水,隨時隨地都在灌溉我們的心田,很多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就像朋友這個鬧鐘故事,但是它卻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6營造愉快的故事時間
孩子小的時候,我常念《西遊記》給他聽,因為它的故事情節比《哈利波特》、《《魔戒》更精彩,而且人物生動,呼之欲出,我非常喜歡。而在念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雖小,但是都有聽進去,很多人常質疑「他聽得懂嗎?」其實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的了解能力,他無法表達並不代表他沒聽懂〈也就是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所謂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語言表現〔linguistic performance〕是兩回事〉。他的了解常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顯現出來。
例如,有一天我母親帶他去廟裡拜拜,小孩子免不了問東問西,我母親便告訴他說:廟裡拜的是佛祖,道觀裡才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兒子回家便問我:「為什麼在《西遊記》中祂們可以住在一起,在台灣便不能?」使我一時語塞,他緊接著問:「「上帝和阿拉也住在天上嗎?為什麼祂們在天上可以不打仗,我們在人間卻要為祂們打?」我忘記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好像是天很大,並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不會吵架〉,但是我對他的聯想力和把事情串在一起的能力感到驚訝。其實每個小孩都有這種能力,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給他機會,讓他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跟他討論,引導他罷了。
美國家庭常有一個床邊故事時間,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父母把電視關掉,專心陪伴孩子三十分鐘,這三十分鐘可以念故事或是討論白天發生的事情,父母通常是講個愉快的床邊故事,然後對孩子說「做個好夢」,才熄燈走出來。我很喜歡這個「傳統」〈因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個床邊故事的習慣〉,一方面孩子是在父母的注視下入睡,心中很踏實,知道自己有人保護,可以安心入睡;另一方面,睡前念的故事讓孩子「乘著歌聲的翅膀進入夢的王國」,可以啟發他的想像力。
反觀我們的孩子,上學期間當然是不用說了,做完功課,身心疲憊,常是爬上床倒頭便睡。而即使是不用做功課的幼稚園小孩,父母也很少念故事書給他聽,多半是隨著大人看電視,有時是在沙發上睡著了,才抱進房裡睡,他閉上眼最後的影像是電影的打打殺殺或庸俗的綜藝節目。很少有父母肯關掉電視,把注意力專注在孩子身上,讓他享受被重視的樂趣,成為你注意力的焦點。
最近看到一份夏令營的回饋單,對「你最希望爸爸為你做什麼?」的問題,大部分的孩子寫「陪伴我,帶我去玩」;對「你最希望媽媽為你做什麼?」的問題,答案竟然是「不要碎碎念,多原諒我」,還有一個孩子寫「抱抱我」,看了令人心生不忍。這些願望都不難達到,也是孩子本來就該享有的,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冀求不到呢?
一九五六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教授的猴子實驗已經明顯指出「有奶不是娘」,孩子要的是安全感、父母的關心與稱讚,不是物質上的享受,為什麼我們還是要日夜加班,賺錢給孩子用,我們是真心為他們賣命呢,還是為自己的虛榮?如果是前者,顯然物質享受不是他們要的;如果是後者,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重新來過。
請你以孩子為重心,一天至少撥三十分鐘陪伴他,讓他感受到你的愛心。哈洛的實驗顯示,你對他的愛會使他將來也成為好父母,把你的基因好好傳下去。
7請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原來有一個國三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這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就被父母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盡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有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的考試成績在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基因研究發現,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
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卻還是濕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曬了一、兩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曬個一、兩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曬上去了,但是乾濕程度不一致。
遇到這種情形,一般人都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曬太陽的原理:晚上許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他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的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皮膚裡,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時,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曬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曬完。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是最完美的,實在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後,便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我們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呢?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紀伯倫《先知的靈光-孩子》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胡適《我的兒子》
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
但是你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
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孩子實際上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他們只是經你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那是你們在夢中都無法探訪的地方……"
因為王季慶看了詩人紀伯崙一首關於《孩子》的詩,讓她對教育孩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其實我對自己很嚴格,但在我懷孕的時候,看了紀伯崙的書,真的好感動,你清楚知道你絕對不能去掌控另一個個體,即使他是你的孩子,但華人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
所以我很小心努力把孩子當作是一個'人',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即使是做錯了,他還是有權利去嚐試,你只能告訴他有什麼選擇,他決定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待王季慶說完這句話,再聽她說別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於是你便知道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一位母親來說,對一位非常疼愛自己孩子的母親來說。
一個女子做了母親,最容易陷入一個窠臼,就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然教育家馬卡連柯卻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親所能給於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對孩子來說,他們習慣了風和日麗的天氣,直到有一天在自己迎接疾風驟雨的時候,在不測風雲的挫折和挑戰裡,驚慌失措,不知道心中的勇氣和智慧該從哪而來。
對父母來說,兒女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他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孩子身上,直到他們年老時,同樣渴望得到全部的關愛,兒女就像風箏,他們想要永遠拽住那根線,只有把它牢牢操在手中,心裡才有安全感。
做了父親以後的胡適先生,寫過一篇《我的兒子》,裡面說道︰"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但是你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王季慶曾經遇到一位母親,在女兒7歲的時候和丈夫離婚了,她的工作能力強、生活能力很好,但卻非常擔心獨生女兒的種種,開口閉口都是女兒。當王季慶問她:"妳的生命有何意義和價值?"她如此回答:"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就是要我的女兒正常。"
王季慶說:"她女兒已經17歲了,不瘋不痴不傻,而且長得很漂亮,你認為我可以接受她這樣的答案嗎?她不是普通老百姓,她是一位博士,在國外也住了很久,可是她的答案竟是如此!"王季慶再問她:"那妳自己的生命呢?"
她說:"我自己有如槁木死灰,我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一心一意地想女兒好,我已經把自己放棄了。"
一個槁木死灰的媽媽一心一意想讓自己的女兒快樂、幸福。"這是最大的問題,你把自己生命的基礎放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上,交在別人手裡,生命的意義竟是女兒正常與否?!"面對一個成熟的獨立女性有此生命告白,王季慶的嘴巴都張大了。
這母親每一天都像監獄裡的獄卒,把女兒當犯人看,甚麼都要通過她,即使她在上班,仍然想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偷跑出去。因為她對孩子的不信任,造成母女無法溝通,壓力越來越大,女兒豈受得了母親的監視,非逃不可。
"後來真有不太好的事發生,華人的父母總是替孩子選擇,但選擇之後誰要負責?這位母親以為自己很對,因為她是出於愛心,最可怕的就是這個──以愛之名,做一件與愛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情。"
王季慶最後提醒這位母親:"先不要講女兒如何如何,妳的焦點應該放在妳自己的生命上。先不要對人好,如果你自己是空的。你看到自己快樂嗎?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活,而是要活得快樂,這才值得。這才是給妳女兒最好的東西──身教,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有孩子要走的路
王季慶對此也有自己的故事,"這聽起來很負面,我自己也很痛苦,是我給了孩子自由,他是一個'人',我沒辦法控制他,最後他自己去承受後果,他學到了教訓,可是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痛苦。以結果來論的話,人家會覺得還是傳統的方法好,但孩子的學習肯定不一樣,這是他要走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過去的經歷來學習的。
在兒子上高中時,有一次王季慶帶他們去看她上標準舞的課,老二看了便有興趣想學。於是舞蹈班就安排了一個女舞伴給他,是一個年紀較長的女生。跳跳兩人就成了朋友,常到家裡作客,後來成了情侶。當時老二才17歲,是個中學生,女伴比他大10歲,已經是一個相當能幹的職業女性。
王季慶看兩人從舞伴到情侶,局面開始失控了。她和孩子分析過,雙方的生活背景、年齡差距,而且他馬上就要高中畢業到美國去上大學,兩人看來不可能有甚麼好的發展。
"感情的事,我從來就跟孩子說,惟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傷害對方,要尊重對方。當時我對孩子說'你要去唸書,她年紀也大了,怎麼可以等你這麼多年?'"
兒子答應媽媽先做朋友,直到他美國唸書後,雙方便各自自由發展。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兒子上大學後,不只和對方保持聯絡,反而因為感受到外在的壓力越大,兩人的距離越遠,兩人就越是團結,越是覺得這段愛情是偉大的。
於是,兒子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與對方切斷關係,還在他讀大二時就結婚了,家人全蒙在鼓裡。王季慶說:本來沒有甚麼,我也承認他們的關係,不說甚麼,兒子畢業後就在太太底下工作,應該很好的。但他們夫妻的關係越來越不平衡,越來越不對勁,兒子和我本來是很親密的,甚麼都談,但兩人卻慢慢疏遠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痛苦不是兒子不聽你的話,而是你覺得他和你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你不知道他在想甚麼?後來事情的發展是,夫妻兩人的事業失敗,初生的孩子還小,太太卻患上精神分裂症,王季慶眼睜睜看孩子承受巨大的挫折和痛苦,整整10年,在孩子最黃金的10年。
作為一個母親,王季慶的心疼和難過是言語無法說的,但她一直陪兒子,接受他的一切,當時她最常對孩子說的不是,當初如果怎樣怎樣。而是我會一直在這裡。
我沒有再去責備他,這沒有用,我不會讓他覺得因為他犯了錯而不理他。我已經不能替他做甚麼,他自己做的自己承擔,我只能包容他。直到今天,即使讓王季慶早知道結果是這樣,她還是覺得:想盡辦法去鉗制孩子是沒有用的,有一些選擇,是他自己要做決定的,別人不能替他做。當時他選擇了這條路,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我不了解。
現在兒子的事業和生活已平穩順利,王季慶回頭看這件事:有一些事是無解的,它在正常的狀況下是找不到答案的,既然發生了,就不要怨天尤人。只是你不要覺得這件事是衝你來的,或是衝兒子來的,無論如何,不管事情好壞,它都成為我兒子人生的一部份,一個過程,值得他去學習。
沒有一個女子天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媽媽,一個獨立的妻子,自己的價值自己去尋找,去肯定。王季慶以前也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建立在愛情上─我要我愛的人全心全意地來愛我,如果不是如此,自己就失去了價值。
王季慶遇到一個女子把一生的重心都放在丈夫身上,卻因為無法生育,先生與她離婚。她在離婚後患上嚴重的腦癌,經過一段努力奮鬥的抗癌期。
但王季慶看她其實是不要活的,她的痛苦是她指定了只要她先生的愛,只有她先生可以肯定她的價值,因為她的先生不愛她,在她心裡早就喪失了活下去的意願。在她的潛意識裡有一點自殺的傾向,但她又不能自殺,她把受傷的感情不斷壓抑下來,慢慢地就變成了她的病。她一生病,就可以轉移掉自己的問題'你看我很可憐,我生病不是我的錯啊!我還要去奮鬥、拚命去抗癌!
王季慶覺得這位女子如果不願承認自己早已放棄了自己,不承認自己的生命是被動的,如果你不愛我,我就…,不管她如何努力去抗癌,都是沒有用的。
她提醒說:當一個人在情感上受傷時,儘管情緒是負面的,你都要去承認它、認識它、接受它。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價值的,不管你是貧是富,美貌平凡,遇到任何事,從根本上來說,每個生都是平等的。
王季慶參加一個團體叫'Pollyanna',其實每個人都有悲觀樂觀矛盾的地方,Pollyanna就是叫你從樂觀的角度去看事情,它有點像傻大姐的意思,不管你發生什麼事、任何打擊,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份禮物,敲醒你,告訴你應該要改變了,讓你變得更快樂。參加這個團體的每個人,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拋出來,讓其他人幫你從Pollyanna樂觀的角度看事情,讓別人幫你在困境中看到一些好處和積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