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羅浩庭爸爸】當選 2009年第二屆「家長後援會」會長!



2009年度「家長後援會」會長、副會長選舉已於本日(12/14)順利完成!共有39位院生家長參與本次投票,票數統計結果如下:
羅浩庭家長(爸爸):26票 ==> 第一高票當選2009年第二屆「家長後援會」會長! :52:
吳冠勳家長(爸爸):23票 ==> 第二高票當選2009年第二屆「家長後援會」副會長!
許皓鈞家長(爸爸):19票 ==> 第三高票當選2009年第二屆「家長後援會」副會長!

林君諺家長(媽媽):15票
阮玟蒨家長(媽媽):14票
林子元家長(媽媽):10票
蕭義修家長(爸爸): 4票

:76L: 首先感謝2008年第一屆「家長後援會」會長李金鍵爸爸,與兩位副會長:鄭宇軒爸爸和葉紘源媽媽無私的付出與貢獻! :75:

恭喜以上當選人,也期待所有院生與家長們能多多支持「家長後援會」,正如陳秘書長在今天的談話會裡所講的,秘書長一直都非常重視「家長後援會」所提出來的意見,棋院除了會增加對「家長後援會」的預算(如加強與陝西棋院的院生交流與補助後援會相關活動之經費...)外,台灣棋院也會與「家長後援會」更緊密的結合(如家長後援會的公告會同步公告於官網院生天地裡、並給予家長後援會更多的主導權...等)

如何讓院生的棋力大幅增長、如何讓院生家長們積極參與論壇(含如何讓平日很少上網的家長們有諮詢的管道來使用電腦平台)、如何讓個別家長的問題變成是「家長後援會」的問題,凝聚家長們的共識,讓資訊透過論壇能透明化,如何增進院生家長們的良性互動與聯誼...等等,都是本屆「家長後援會」的首要,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囉~~

:67: :67: :67: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3(六)台灣棋院12月份第二週月賽,家長們與陳友義副秘書長討論相關事宜紀要



一早9:30院生們就定位後,就開始展開2009年度12月份第二週的第五場月賽。
隨即陳友義副秘書長就與幾位院生家長們討論相關事宜,其中包含:

1.【2009 年度 院生家長會會長遴選】目前已回收26張選票,12/14(日)為選票最後回收日,陳副秘書長已交辦工作人員積極進行未回收選票部分的跟催,也因應有一些家長將選票遺忘在家裡,棋院也準備好空白選票,讓家長們方便勾選選票 (註:此次的投票採記名式投票,每張選票至多可勾選三名院生家長)... 截至目前的計票前四高票為:羅浩庭、吳冠勳、阮玟蒨、許皓鈞家長;後來又回收了五張選票,選票回張張數已過半!棋院仍繼續催票中....

2.因應家長們所提出:棋院是否會在寒假推出圍棋相關活動或賽事,陳副秘書長提出在98/2/4~2/5舉辦院生的圍棋賽事與大棋盤講解等活動,一來還在寒假期間,二來也方便中南部院生可跟2/6、2/7的月賽與上課一氣呵成,自然也獲得在場家長們的一致支持,隨後相關內容與細節,將公告在台灣棋院官網的[院生天地]。

3.有鑑於2009/1/2的彈性放假須於2009/1/10(六)補上班上課,經討論後決定於2009/1/2(五)來補2009/1/10(六)的月賽,並將2009/1/11(日)下午A/B/C組的月賽也一起調到2009/1/10(六),另2009/1/11(日)的上課暫停一次。故元月份的月賽與上課的日期如下:12/27(六)、12/28(日)、元/2(五)、元/3(六)、元/4(日)。

4.有關快棋賽部分家長們都一致認為30秒5次對院生的時間壓力太大,陳副秘書長隨即請張先生來了解上上週的快棋賽狀況...張先生表示上上週的快棋賽所耗用時間落在30至50分之間,若調整至30秒9次預估耗用時間會落在40至60分之間應可接受,並自今天的快棋賽起實施,有必要時再視實施狀況來檢討。

----------六、比賽用時:----------
A組:每人各1小時10分,60秒讀秒3次
B組:每人各1小時10分,60秒讀秒3次
C組:每人各1小時,60秒讀秒3次
D組:每人各50分,60秒讀秒3次
E組:每人各40分,60秒讀秒3次
快棋:無基本用時,30秒讀秒9
遲到15分鐘裁定敗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裡,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在股市裡,想生存下去,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個道理誰都懂。

可是一旦掌握了一個內幕消息,卻總不免會忽視了這個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咱們只根據一個內幕消息來預測股勢,難道會不出錯?哈哈哈!


.....


今天一位同事向我推薦「總幹事投資筆記--耕讀生活」,粉不錯,適合散戶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smartmoney&category_id=3342941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量價關係與資券變化     資券變化


 

                              



量價背離永遠是一種警訊量價與資券兩者相輔相成,量價是供需關係的表徵,資券的漲跌榮枯方代表市場多空的看法。因此成交量在每一個波段行情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價的漲跌代表了人心趨向,起伏在樂觀與悲觀之,資券詭化展現了股價轉折和助漲助跌的特色。價量資券關係是抓準買賣的契機與訊號,典型的多頭走勢是量價齊揚,資券同步增加,為股價上漲必要的條件,量是價的先行指標,在價漲量增,價跌量響之下漲勢已成,資券成為催化股價加速上漲的動能,量價資券嚴重背離為反轉重要訊號。


 
量價關係
 

  




 

量價關係是供給需求相互產生的變動方向量是價的先行指標,因為資金是股市的命脈,而成交量增加代表資金充沛,反之,代表資金匱乏,成交量是推動股價漲跌的重要的關鍵。


量價關係是由供需來決定,因此而產生買賣雙方的行為是主動還是被動,了解了買賣雙方的意願以後,自然能夠知道量是因價是果的原理。



在價量互動中,可區分為九種變化,在漲跌及盤檔行情,分別具有不同的買進和賣出意義和訊號,歸納量價關係兩者形成的關係如下:















(一)價漲量增



(四)價跌量增



(七)價平量增



(二)價漲量縮



(五)價跌量縮



(八)價平量平



(三)價漲量平



(六)價跌量平



(九)價平量縮


 

(一)價漲量增:在低檔或上檔的初期,表示漲勢已成,形成上升趨勢,在已上漲一段時期以後,若出現天量,可能主力拉高出貨,逢高宜分批賣出,在初跌段或主跌段中,後市不明觀望。



(二)價漲量縮:在上漲初期,因成交量不足,漲勢未成,可能僅為反彈現象須觀望。在末升段,價量背離,近日股價恐怕反轉為空,在主升段中,若產生軋空,將形成籌碼鎖定,造成飆漲的現象,在盤檔期,注意漲勢是否已形成。



(三)價漲量平:表示主力或大戶尚未進場,漲勢未成,可能僅是曇花一現,後市不明觀望,在上漲一段後,若產生價漲量平將產生頭部,要注意其反轉。



(四)價跌量增:在末跌段中,表示己出現買盤,代表多空力量即將生轉折,近日將落底,逢低分批買進。在初升段中,主力或法人進貨,在末升段中價量背離,若出現巨量可能是主力壓低出貨,在初跌段或主跌段中,股價下跌有量,代表行情將繼續下跌。



(五)價跌量縮:在初跌段,跌勢已形成,底部不知何處,正所謂的:「雲深不知處。」在主跌段時表示股價將繼續探底,在末跌段若是量縮減很大,形成凹洞狀型態,代表股價將落底或形成反轉,在盤檔則應注意跌勢是否已形成。



(六)價跌量平:在初升段,後市不明宜觀望,在初跌段,跌勢可能形成,在主跌段代表散戶追殺,跌勢持續,在盤檔中注意跌勢是否已形成。



(七)價平量增:在初升段或主升段中,有人逢低承接,末升段代表量大不漲,可能做頭宜賣出,表示賣壓沈重,接手無力,盤跌持續,在初跌或主跌段中將產生反彈,盤檔期注意主力或法人是否開始進貨或打底完成。



(八)


價平量平:行情處於多空不明,宜觀望休息,不論何種階段。

(九)


價平量縮:在末升段或許頭部將形成觀望其變化,在末跌段代表價穩量縮將見底反轉,若在中期盤整時,也會出現此種現象。
                      資券變化      量價關係與資券變化

 

在資券互動的關係,則可以區分為六種變化,在漲跌和盤整行情中,分別具有不同的買賣時機和指標意義。



價漲量增資增券增



初升段漲勢已成,若遇價漲量縮或價漲量平時,漲勢受阻應予以觀望,在末跌段時融資減少是因為市場產生急挫下跌,在證金公司催繳融資保證金,萬箭齊發下,風聲鶴唳,或遭斷頭處理額子賣壓,行情在利空中粹鍊,恐慌中觸底。此時融資和融券的增加成為行情上漲的催化劑,形成了多空轉折的扭轉點。
在初升段後的盤整期,股價疲弱的景象和反落態勢,造成短線獲利回吐,成交量不斷萎縮的盤局,反而成為回升的契機,股價變動愈來愈小,成交量逐漸減少,整理時間在三至八週以上,注意漲勢是否形成。

 



(一)價漲量增資增券增



升段量價齊揚,並且資券餘額隨股價同步上揚,上漲速度的加快,人氣匯集,造成強勁買氣,股價上升,賣方不斷動搖,上漲途中隨便賣出股票以後要高價才能買回,俗話說:「賣兒子買老爹」,此階段資金不斷湧入,此為股市擴張期,上升之勢在此確立,也是股市的黃金時,獲利最為豐碩。



(二)價漲量縮資增券增或減



1.    末升段價量嚴重背離,空頭愈是拋空股價愈是上漲,直到融券戶死心,在高價認輸回補,融券減少,反手作多,散戶看多股價續漲,融資餘額增加,因軋空力道減少股價再漲有限,雖然利多題材沸騰,前景出現狂熱產生漲不上去的感覺。


2.    頭部拉高出貨,形成強力軋空,空頭回補,俗話所說「不見長紅不回頭」 ,若出現巨量收黑,主力拉高出貨是事實,宜逢高分批賣出。


3.    頭部震盪出貨,在多頭走勢中資券與股價應有同步表現,但因信用交易的關係,上市公司舉辦股東大會,或是除權、除息,強制融券回補,但因投資人對其認同度不同或非主流,使得融資餘額也緩步減少。


4.    頭部壓低出貨,在漲勢中股價不僅沒有上漲反而下跌,融資餘額增加顯示散戶看漲,皆因題材偏向利多,相反大戶反手放空鎖單形成融券增加,引誘散戶以為將形成軋空之勢,而陷入困境中。

(三)價跌量縮資增券減



頭部反轉初跌段,股價在融券戶回補下,股價開始產生緩慢下跌,量價背離,股價再也無法創造新高,在散戶不願認賠停損出場,以為只是短暫的回跌,逢低加碼攤平持股,造成融資餘仍然上升,但在軋空力道減弱加上籌碼零亂,跌勢正形成,底部不知何處,宜觀望並出清手中全部持股為最佳策略。



          (四)跌量縮資減券減



主跌段人氣開始退潮,急漲緩跌,使人以為是多頭回升,反而常演出一日行情,致使短線介入者套牢,形多殺多的現象,「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空方乘勝追擊,大力砍殺,加速股價下跌,融資買進者帳面虛盈落空反而發生虧損,如不追補保證金,即以留作質押的股票,逕行賣出「斷頭」,或利空頻傳,迫其自動殺出,融券戶見低價開始回補,供需失衡,人心悲觀,股價開始暴跌。



(五)價跌量縮資減券減



主跌段後的盤整期,在這個時期因股價相對頭部跌幅很深,看起來顯得非常便宜,就有許多的人開始逢低買進,形成低檔支撐力道,進行一場股價修正波,輪動比價快速進行,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以為回升行情即將展開,有其型態而無其氣勢,實為有形無勢暗藏殺機,後市不明宜觀望。



     (六)價跌量縮資減券增或減



末跌段在長期股價下跌趨勢下,融資戶被迫出場,並反手作空,融券開始增加,先前的盤整期因反覆的利多使想買進的人全都買進了,這時候因國內和國外經濟態勢突然利空頻傳,讓這些剛買進的人紛紛揨損出場,多殺多使股價速產生恐慌下跌,不可因跌幅己而搶反彈,擴張信用的結果反而在最後一波動中無力補差價,致慘遭空前挫敗斷頭出場,此時空頭意氣風發。有一則新聞,某一投資人因保證金成數不夠被迫融資停損,在向營業員減出全部出清後,當場暈倒在營業櫃檯上,可見在末跌段融資戶損傷有多慘重。


 

量價資券關係買賣時機變化表






















































行情階段







融資



融券



盤勢研判



初升段











盤升



主升段











軋空



末升段









增或減



價量背離或出現天量將成頭部



初跌段











盤跌



主跌段











殺多



末跌段









增或減



量價背離或出現底部窒息量將反轉



在每一個上升或是下跌的波段中,量價背離,不管是在頭部或是底部都是一種警訊,在每一個市場小型或是投機的股票往往都會脫離基本面而產生軋空現象,不可掉入空頭陷阱,而成為軋空的受害者。

    另外,在高權值、高成長績優股和現金增資行情,因為除權,而產生的鎖單行為,也會使融資或融券產生失真的現象,以為融券大增致而誤判行情的走勢,不可不慎。一般而言,價量資券變化關係對大盤具有指標的作用,尤其以融資最具有反轉效應,大盤見底時,通常也是融資見底之日,反之亦同,對於個股要依其個股股性,熱門還是冷門作綜合性研判。



   結論



 


一、有量就有價,無量就無價。


二、天量出現之後必有天價,創新天量後三日,價應再創新高,否則容易形成頭部。


三、新低量出現後必有低價,創新低量後三日,價不再創新低,容易形成底部。


四、量先價行,資券雙向操作鎖單以防風險。


五、量價背離,在高檔時,容易形成頭部,反之,在低檔容易形成底部,量價背離是一個重要的反轉訊號。


六、量力而為,不可過度融資避免被迫離開市場。


七、


不可大意放空小型或虧損的股票,容易形成軋空。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每一支飆股背後都有牛鬼蛇神







財訊》每一支飆股背後都有牛鬼蛇神
















文◎黃琴雅;財訊雜誌授權刊載

2007-03-28
 


飆股六大主力群像





股市又吹起「飆風了」,每檔飆股的背後,都有主力的身影,他們不是單獨一人,而是合縱連橫、各方勢力集結,也就是說,飆股就是由錯綜複雜的眾多主力結合的金錢遊戲。


堪稱本年度最瘋狂的飆股代表的地球工業以膠帶為主業,股價從一月十八日的八‧五元,一路不回頭的漲到二月二七日的二十九‧四元,短短二十一個交易日,上漲二四○%。另一檔強勢飆股創意,從去年十二月七日的六四‧七元起漲,一路飆到三月十四日三一三元,雖然上漲途中被證交所警告,還祭出「昱成條款」處置,但股價仍不斷飆高,頗有跟公權力挑戰的味道。


在多頭氣焰持續旺盛之際,中小型股又開始活蹦亂跳,包括文魁、智基、晶豪、新麗科等都有一、兩倍以上的漲幅,中小型股票又引領「飆風」。


要成為飆股的條件,首重籌碼,且要股本小,如果曾經被炒作過或是股本超過五十億元的公司,籌碼容易分散,不易飆漲。一般都要配合業績與流行題材,最重要的是背後要有人「共襄盛舉」,股價才能拉得動。有位市場主力說得坦白,「每檔飆股的背後都有主力在照顧」。


主力第一號:大股東


公司派不作多,空有主力,股票也不易飆漲。所以天字第一號的「主力」首推經營者與大股東本身,也就是俗稱的公司派。法人說明會一向都是公司派作多自家股票最好的場合,只要公布好業績,或有新產品、新技術,都會得到外資、投信、券商等法人的青睞。


這兩年集團股流行「灌業績」,完全看集團大老闆想「提攜」旗下哪家公司,將集團的業績做到那家身上,那家公司就會大漲,台塑、華新、鴻海、亞東、聯電、力晶等集團都懂得適度「灌業績」。


這些集團當中,最令分析師費心猜測的就是鴻海的郭台銘與聯電的曹興誠,他們每年都有一、兩檔代表作,去年郭台銘旗下的飆股就有廣宇與鴻準等;曹興誠旗下則有原相,而力晶黃崇仁去年也有代表作—力廣。有富爸爸加持,集團旗下的個股都有機會表現。


鴻海比其他集團會炒作購併題材,市場只要謠傳哪檔股票要被鴻海購併,當天一定漲停,鴻海從來不會出面證實消息的真偽,市場也樂得拿鴻海名號到處點火。股價就在這種半真半假中上漲,不僅壯大了鴻海聲勢,背後更有不少人跟著大發,其中包括股市作手。


公司派要作多,需要主力配合,所以大股東常會跟股市作手互動,據說郭台銘就跟股市作手張大軍有定期的互動,以「了解」股票市場的大勢。


主力第二號:股市作手


新興崛起的股市作手們,最喜歡鎖定中小型股,所選的股票都是之前沒有被其他主力「蹂躪」過的,最好是掛牌不到三年,代表籌碼乾淨;另外還要有可以「作夢」的題材,像是太陽能的益通、茂迪、中美晶,有賭博機等工業電腦題材的伍豐,都是可以提供「本夢比」的飆股,本益比都可以拉高達四、五十倍。


這群作手採取的方式,都是集中資金鎖籌碼,並且一路拉抬,愈漲愈拉,愈拉又愈漲。最著名的就是張大軍著墨的茂迪,與前基金經理人陳慧德介入的創意;另外去年有立委介入的大飆股科風、投顧老師炒作的地球、大立高分子等等,都是這種模式。


飆股背後的作手不能只有一個,而是要許多作手之間彼此合作,有如接力賽般,一棒接一棒的傳下去。


伍豐堪稱近年來走勢最漂亮的「作品」,在○三年底上櫃,從○五年開始發動攻勢,自七十四元一路往上攻堅,並且連續兩年創新高,這一路上有出身操盤手的大股東,包括前基金經理人、曾任政府四大基金委外代操顧問的趙冠宇,之後又有期貨天王張松允,他在日前還喊出伍豐今年最具股王相,伍豐也很爭氣的衝上五百元大關,「本夢比」高達四十倍。


不過,伍豐這檔股票,即使作手先將股票拱上去,業績也跟著出來,算是一檔績優股,也較容易得到外資、投信等法人的認同。但有些股票,則是單純炒作,沒有業績做後盾,「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有位市場人士以長虹、日勝生等營建股為例,認為都屬於炒作的題材。


主力第三號:投信、代操


投信認養小型股早已不是新聞,而且投信又有研究團隊,會從小型股找出有業績又有題材的股票進行鎖單。從一月份績效前三名的基金前五大持股來看,華頓中小重壓正崴、創惟、鉅祥、毅嘉、華孚;華頓典範有創惟、類比科、光洋科、可成、正文;元大新主流則持有鴻準、合晶、中美晶、致新、點晶,清一色都是中小型高科技股。


在架構一檔飆股的過程中,基金經理人與代操資金往往都是擔任「轎夫」的角色,於接力賽中排在第三棒。也就是先由公司派釋出利多,等作手「坐上轎」之後,就需要投信法人來「抬轎」。以去年漲到一千二百元天價的宏達電為例,作手進場的價位約在二百五至三百元之間,多數基金經理人接在四、五百元以上的價位,但有些經理人則在七百多元才進場,作手也得以順勢往上出脫。創意也是如此。


不過,「創意是一檔『不完美』的飆股。」一位主力認為,作手、代操資金與投信合力拱出的創意,因為主力太過急躁,幾乎吃光了市場籌碼,「股票要有人玩,才會漲,沒有籌碼的個股,沒有人有興趣,」加上又被證交所盯上,基於民不與官鬥的立場,就會更加乏人問津了。


主力第四號:外資


在台灣股市動見觀瞻的外資,總給投資人一種只愛權值股,不愛小型股的印象。但近兩年,台股中小型股票飆翻天,很多外資被迫不得不把中小型股加入選股行列,還有的外資乾脆鎖定中小型股,如麥格理、瑞士信貸等,而大型券商美林、高盛、大和國泰等也出過不少中小型股的報告,甚至也開始研究以前理都不想理的營建股。


外資常常成為飆股起飛後的第四棒,也極可能是最後一棒,特別是外資券商的報告出現時點,若是在最激情的時刻,通常是股價登上最高點的時候,宣告了行情的結束。就像有外資在宏達電一千二百元之際,調高目標價到二千元;也有外資在日勝生股價五十七元時,喊出上看一百元,兩者股價之後都向下反轉,沒有回到原來的高點。


外資持股比重雖然占台股三成多,但外資券商報告不一定每一篇都可信,市場傳聞,有些外資分析師會跟作手配合,等推薦報告出來就是主力出貨的時候,高檔套給散戶,據說有作手請外資寫篇報告的價碼高達數百萬元。


主力第五號:第四台投顧老師


第四台的投顧老師,雖然已不若以往風光,但對市場還是有影響力,而且幾乎每一位投顧老師背後都有忠實戶撐腰,所以資金實力不差,他們專門鎖定二線題材來炒作,最近盤面大漲的地球、大立高分子、寶島科、華電網等,都有第四台投顧老師著墨的影子。


主力第六號:政府


市場上最大尾的主力就是政府了,這兩年帶頭炒作營建股與資產股的主力,非政府莫屬,優惠房貸、國有土地釋出,及維持利率在歷史低檔,讓游資過剩,都是造就資產上漲的利多政策,幫營建業與有資產題材的企業大忙,公司派有了政府利多加持,再結合市場作手,把股價拱高,讓營建股成為去年盤面的主流飆股。


另外,像大家引頸期盼的三通、開放陸客等題材,只要政府提出有意放寬的訊息,中概股、觀光類股及航運股,甚至資產股都會大漲;當然也會有政策利空的時候,像阿扁總統只要講台獨就會大跌,要釋出利多或利空,全看政府的態度。


另外,立法委員也有些具有主力身分,他們可以對相關機關的官員施壓,拿到自己想要的利多,再進一步結合外圍資金炒股,立法院所匯集出來的資金實力,也不容小覷。


飆股暗藏著錯綜複雜的人脈網絡,各方勢力聚集,共同玩一場刺激的金錢遊戲,最後被套殺的是市場最弱勢的散戶。若投資人想在股市打滾不想成為飆股接力賽中的最後一隻老鼠,唯有認真做功課,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不要人云亦云,才是保住老本之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財訊月刊》4月號,或至財訊月刊網站http://monthly.wealth.com.tw查看。***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漲停板的兩種情況和五個含義


  兩種情況為不打開的和打開的漲停板,而第一種情況又分為無量空漲型和有量仍鎖死型;第二種情況為吃貨型、洗盤型和出貨型的打開過的漲停板。

  先說第一種情況,分為:

  1、無量空漲型。股價的運動從盤中解釋,即買賣力量的對比,如果預期較高,沒有多空分歧,則形成無量空漲...

  2、有量但鎖死不打開。此類比前一類可能上漲幅度要稍遜一籌,含義是有一部分看空的拋出,但看多的更多,始終買盤龐大,拒絕打開,主力有意顯示其超凡實力。K線圖中形成“杠”,高、開、低、收四個價合為一個價,此時對買主來說,只是緣木求魚而已,只想告訴大家一聲,且慢出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外乎一是突發性政策利多;二是階段性類股熱炒;三是個股潛在重大利多,當然過去常有子虛烏有、瞎編亂造之嫌;四是主力融資期限較短,需速戰速決。反正造成巨單漲停鎖單的假象就好,自己往外甩貨,有時打開之後,根據市場分時走勢小量再拉上去。

  第二種反覆打開漲停板的情況較為複雜,主要應從股價漲幅及大勢冷暖兩大方面研判:

  1、吃貨型。多數處於近日無多大漲幅的低點,大勢較好。低迷市、盤整市則無需在此高點吃貨,特點是剛封板時可能有大買單掛在買一等處,是主力自己的,然後大單砸下,反正是對倒,肥水不流外人田,造成恐慌,誘人出貨,主力在吸,之後小手筆掛在買盤,反復震蕩,有鎖不住的感覺;

  2、洗盤型。股價處於中位,有了一定的上漲幅度,為了提高市場成本,有時也為了低買高賣,賺取差價,也會將自己的大買單砸漏或直接砸“非盤”(不是主力自己的貨),反復震蕩,大勢冷暖無所謂;

  3、出貨型。股價已高,大勢冷暖無所謂,因為越冷,越能吸引全場注意。此時買盤中就不能掛太多自己的了,因為是真出貨,主力或者撤前如果追漲買入,要刻舟求劍,即比如掛在買一已有100萬股,你想買1萬股,則排在101萬,此時成交總數比如也是100萬,那麼到總手為201萬時,你的就買進了,但如果那100萬掛的買單有假,主力撤80萬,那麼總手在121萬時,你的就買進了,可再根據接下來的走勢判斷第二天是否停損出貨。B股為T+0,當天就要根據後面的走勢決定去留。

  補充幾點:

  1、不要認為漲停鎖單的主力都是主力大力運作,有時僅四兩撥千斤而已,一天某股成交了萬張,並漲停鎖單。

  2、直拉至8、9個點,而未觸及漲停,尤其是早盤開盤不久,主力在吸引注意力尾隨盤之後掉頭向下,往往是誘多,應快跑。

  3、今天鎖死在漲停,第二天開低,還是出貨,因為今天進去的,明日開低沒獲利,不情願出,主力要出在你前頭,而今天沒追進的,第二天以為撿了便宜,尾隨盤較多。不光是漲停板,有些尾盤打高的,也是為第二天開低便於出。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作手的技術(轉)

我可以教你但請你注意一件事情,天下沒有白吃午餐,沒有努力應用技術、克服心魔,沒有前一晚努力篩選股票,規劃行情;抱歉,你不會贏錢,反之,如果正確技術,我可以很果斷告訴你,股票,是可預知的風險與利潤,他不是賭博,他是勝率高達9成的"投機"

主力作手退休後,多為業內丙種金主代操,他們如何選股與作股?
1.操作週期
你要認清你是a.1-3天當沖隔日沖做法 b. 8-21天做法 c.3-5個月做法,別以為,我今天短線,做不好大不了作長!!亂來!!!,短線1-3天就是1-3天,別想我做短又做長!!
2.確認週期,從月線選股,找出月線破低過高"多頭回升波股票"將會漲1-13倍!!!不管a.b.c.週期,你都可以優游其中
3.日線或分線做買賣點,並做好資金控管
4.盤後交易整理與報告

你要清楚,進入股市你就是血與肉的戰爭!!,沒有萬分準備,我絕對不會輕易進場,絕對不打沒把握戰爭!!

買賣股票與期貨一定得
1.為何買賣他?
2.買賣哪裡的點位?
3.停損設哪裡?
4.獲利設那裡?
1-4答不出來,敢交易你就是找死!!



如何看透主力作手意圖?


主力作手一檔股票要啟動前,長達3-6個月規劃期(不似那些不入流作手,甚至以往號稱四大主力那些,都非真正作手),跟公司派談好公司業績,發放利多,預估盈餘,股本大小,股權分散,前任主力籌碼,內外圍籌碼,想要拉抬價位,大盤位置與國際股市狀態等等,確認好後,擬定報表與簽約,團隊確認一手盯盤與喊單,二手盤中洗盤與作價,三手下單,四手回報與回單,五手作資金控管與調度開始作價!!  一連串表格與單據開始!!


1拉高進貨作洗盤籌碼
2壓低跌破參考作洗盤 
3壓低進貨
4拉高進貨 
5作出觸底反彈 
6N字方向盤 
7壓回築底洗盤吸籌
8盤底盤間作醞釀 
9內圍吸籌
10發動軋單作拉升
11外圍進場每日軋單控大點
12投顧進場作拉高出貨
13壓低出貨
14結束



1.何謂股票2.何謂趨勢的力量3.何謂空間4.何謂主力5.何謂散戶投資者再股票上如何操作賺錢
7.散戶如何在股票上賺錢


何謂股票
股票是一種賺錢工具讓有心人能夠去,利用政府的交易制度與撮合制度利用一手鈔票一手股票去完成個人或公司派想要的空間與利潤,這東西就教股票 。

何謂趨勢的力量,趨勢就是方向,方向向上,向上填實的力量來自於追價的買盤,是鈔票換股票;方向向下,向下填實的力量來自於停損的賣壓,是股票換鈔票。

何謂空間,空間就是利潤空間,就是價差,所以說有空間就有價與利潤,而股票在過去的走勢圖裡找出有價差有利潤空間的人進而完成他想要的空間的人就叫主力,而如何從過去股票的走勢圖裡面找出有空間有利潤的方法,就教作選股模式 。

有心的人再選出有空間的股票後,進而去完成他想要的空間這種手法,為主力作價模式。所以主力要學的事,主力作價功夫與選股模式,而一般投資者要知道的,主力作價方法與選股模式進而照作就叫做坐轎,散戶如何在股票賺到錢,就是要知道主力選股模式與作價的方法,然後照作有錢賺。

所謂資金往有利的地方去指的就是選股的空間論投資分主力,法人,實戶,散戶,不同投資人不同操作法,買賣點參考點也不一樣主力就是一手鈔票一手股票,鈔票是拉升股價,股票是壓低股價,隨股票是回升或反彈所丟出的單子也不同,買盤可用融資現股融?回補買單, 運用主力觀點操作觀念,把自己當作主力非投資者,你會知道別人怎樣運作,然後把這個模式學起來,若聽懂,你可以

1.每年挑到5-8倍股票

2.長線回升波股票,如裕民,燁輝,行進間可能買到,但可能3成就跑

3.如何挑選如何操作

4.如此才能脫離股海

所謂脫離股海,如果知道一檔會漲5-8回升波股票,若今天沒產生賣點,不用天天盯盤,可以做別的事。若玩短線只是搶短,而回升波股票,會漲5-8倍,3-5個月,就賣掉,如此才謂投資,只有搶短才會套牢,長線回升股票不會套牢會創新高

5.主力是長線是未來,是作轎,而散戶是學坐轎。

得到每年5-8倍,當選到5-8倍股票,短線上就可以當沖,每日都會產生一個參考點,底部參考支撐價位多少,每天不一定,如果行進間不跌破這價位就不產生賣點就不用出,每日都會有盯盤跟看盤動作產生參考點,主控盤思考邏輯是規劃,是運作執行,每日開盤收盤去規劃,是作回升或反彈或解套波。

主力對內而言是規劃運作執行,對外作出線型,是引導誘發市場認同,坐上去後才能賣的掉。

引導誘發過程要產生一個底部確認,一個底部作出起漲突破參考點,作出空間線,大家才會一起認同參與。

原則上底部吸貨不會讓人知道,等吃飽貨會作出起落底線,空間線,起漲線,軋空線等,當法人市場認同後,主升段才會發動。

主升段一定是市場認同後才會發動,因為在下面壓力線買了股票之後作出向上空間跟趨勢,又要拉高進貨花了2筆錢,讓市場認同大家一起來,用市場資金一起拉升,然後利用當沖隔日沖,拉升股價,他自己本身是不增加持股,做到他要的目標價後才能賣股票要他的差價。


一.一檔股票要漲5-8倍,一定要是長線落底點位置
二.要轉機題材
三.作出空間測幅
1.長線落底點,日線產生買賣點是短線,週線是中線行情,月線是長線,當一檔股票還未落底,會一直破低,當一檔股票落底也有轉機題材,主力才會有興趣,如精英這次往回跌21個月,長線落底點還未發生 。

2.月線產生落底點有2個方式: a.拉高進貨 b壓低進貨,

及是破低過高,當月線跌破上波低點那根k棒高點被突破就是破低過高一個主控盤思考邏輯一定是長線落底,二是轉機題材,才會創新高執行以日線買賣為依據,看長作短,行徑間用日線買賣點應對破低,就是壓低進貨的買點。

當破低k棒高點被突破,就是代表有心人士進入而月線漲上來若沒作過高動作,只是反彈的動作,就是未落底 。

多頭市場每年會有60-80檔漲幅3-5倍,空頭市場每年會有20檔漲3-5倍。要作工作為找每月長線落底的股票,如五鼎,懷特,3個月前就落底,逐月創新高...


故月線回升波創高,日線產生賣點壓底,是讓你往下找買點的,而且這波拉起來就會創新高,


故由長找短,再由日線去找買賣點,下跌觸底,反彈,壓回,落底,盤底,盤間,起漲攻擊


=>也就是w底,而反彈為何會過前高,為何要作出5波反彈,因為是形成多頭回升波之態勢,作出扭轉動作,因為前波下跌,都是3波,作出5波,一止跌就出來了,反彈的力道來自作出壓低貨的買盤,作出參考點,作出空間線,當反彈越大,之後漲幅就越大作出空間線,以後就會漲到那邊,多頭回升波空間線畫法,與日線的安排(下跌觸底,反彈,壓回,落底,盤底,盤間,起漲攻擊)



落底線(跌下來反彈的低點) 起漲線(跌下來反彈低點) 軋空線(跌下來反彈低點) 上波線空間(最低低點連最高低點)=> 最先出來,指出未來目標價,要作的價,規劃完成之後再分
1.主力股2.法人股3.投機股4.異型股


主力股走平外帶直上直下,投機股直上頓住往下,直下頓住往上,在上波線頭本波空間即以告知未來要作出的股價,未來5-8倍的空間



1.學會規劃運作執行:即上波線頭本波空間,以日線決定空間線畫法,為日線斜率空間,哪裡好買賣為過與破的問題


2.控盤手法:觸底反彈開始控盤,用主力或法人投機股各種手法不同,只要日線不產生賣點就不賣,即使不董盤中控盤手 法也無關係,因為空間規劃就是要漲到那裡


3.關卡的處理:要市場技術認同,壓低進貨是故意不讓人認同,因為要進貨,但要發生主升段要市場認同,故要法人認同, 大家一起來,用最少資金最短時間脫離主力成本區,遇壓就轉嫁,突破就回洗。


何謂遇壓,壓力有兩種,一種線形壓力(前面 高點),一種籌碼壓力(最高低點被跌破)稱為反壓點。


為何遇壓要轉嫁,如果股價在漲升過程遇前波套牢解套賣壓為籌碼壓力,例如有10000張20元壓力,如何不花股票不花錢解掉賣壓,一定要消化掉,今天20元定價買3000張,買了立刻賣給市場,轉嫁給市場今日想買的人,對主力而言是虧錢,這是沒辦法,對主力在底部已經花一筆錢吃貨,如何在拉升過程不再 增加持股才是重點,主升段主力是不增加持股,關卡震盪關前押回都是。


4.突破回洗:


當壓力突破,股價買上去,有三個買盤,第一為空頭回補,第二為追價買盤,第三為主力買上去,利用一跟二把 買上去的力量,把持股賣給一跟二,這樣不但把前波套牢賣壓洗盤所花費的價差也給賺回,而且不增加任何一張持股,上 面賣高,較低買回降低成本,即是遇壓作轉嫁,突破作回洗,一個主力壓低進貨跟拉高進貨已經持有所要持股,拉上去是 不能增加持股,而且持股不能超過操作資金一半,若套牢只有入主公司或bye bye.



關於 [價量關係] 與 [籌碼分析] 的看法,所有指標屬於" 結果",是由K線行為所衍生,由過去因子推論未來,只有"可能"結果,並無"鐵定"結果,而主力技術,在於"可預知的風險 與利潤" 是鐵定會如此的走勢,不這樣走,公司派或是作手"會倒楣的",就算是天災不可抗拒之力,也會破線後""補線"" 再上 ,完成最初目的,除非政府力量介入,否則鮮少會"失敗"



價量關係訪間一堆探討,卻都沒有個正確教學要知道一檔股票要去作價,必須先了解 "中線五個空間"來龍跟去脈過去的叫做來龍,視為已發生的籌碼壓力點以及未來完成參考點未來的叫做去脈,視為引導誘發認同的中線五個空間完成目標點 。


這樣說吧,一檔股票要作,必須先從觸底點(最低點)往前推算8-13個月,有個最高的態勢完成點,主力以此為目標點,開始扭轉,空翻多,突破最後一個末跌高點,此為外面波浪理論所說的 第一浪行為。


之後看股性,分為 主力股、投機股、法人股、軋空殺多股、異型股


五類股五種作價手法,押回第二浪行為也不同 ,有的W底 有的V彈 有的破底,之後產生第三浪的主昇段,通常主昇段的量能多為’’量滾量’’ 也就是說量能溫和放大 通常為昨日量的1.382倍的擴增,而此時五日均量 5m v 也會產生一個波幅 每個波幅是比前波幅更大 產生’’波幅 波波漲’,此為攻擊量潮 買股票在量縮五日均量的當天 通常是窒息量的洗盤點 隔日通常只要’’高 開’’就攻擊出去了。



當第四浪中段整理結束 就只剩下’’拉高出貨’’帶角區,此區通常被散戶說為 另一五浪攻擊開始,通常剛好是我 們作為’’誘多’’手法的一種,之後我們會誘多完作’’殺多’’行為 這邊通常伴隨,假破底翻或是N字攻擊,讓 那些自董技術分析的半水桶者上當 再度進場,後面的殺多壓低出貨 自然我們可以順利出脫剩下的1/3持股。
以上為簡單扼要的解說


若控盤者在操作過程中遇到插花實戶或是沒談好的大股東進來攪局該怎樣因應?
這是常發生的事情,在探討解決這些討人厭的籌碼之前,必須先看這情況發生在底部 還是行進間 還是換手區:


1.底部 區域 通常可利用破底甩轎方式 通常一般人認為 第二浪押回是不會破第一浪最低點,然少數投機股或是主力股可以二 浪破一浪低 所以在破底壓低進貨 是主力權利,不用跟他爭籌碼 這是倫理。



2.行進間,通常實戶都是主力邀來作量作價差,主力只控大點,月線上波高低點,日線參考點,對於帽客的量,一定都先反殺再說,至於多少量主力看的出來,這個請讓我保密,對於帽客修理,可用市價小單往上打,下檔虛掛買單,抽單,定價大單往下砍互換左右手,下筆在定價小單慢慢承接出,來的帽客量,或是作出破底翻 N字攻擊 貫破上波低與高,反殺後低 檔觸大量 作"前盤轉盤" "盤中轉盤"即可。



3.大股東或是丙種金主大量來干擾,通常應該不會發生,因為必須先"打招呼" 如果遇到,那自然要先設局修理,如何設 局容我以後再講。


大致先這樣說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菲特(股神)之核心投資的步驟



引用自

股浪人生實紀



------------------


巴菲特(股神)之核心投資的步驟是什麼???

轉載自YAHOO知識網


應該是六大步驟才是..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實績令投資人欽佩,本文特別與《巴菲特選股魔法書》作者、以Buffett信徒自居的洪瑞泰合作,提供活用ROE的六大應用步驟,投資人只要按部就班執行,就能像巴菲特一樣選到好股票並便宜買進。


ROE是巴菲特最重視的指標,能維持高ROE特性的股票,才是巴菲特最終選擇標的。高ROE就像學生每次考試都考高分一樣,例如當A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維持在90分以上,就代表A學生具有持續考高分實力;而B學生這次考20分,下次考50分,雖然成績比以往大幅增加了1.5倍,但實際成績還是不及格,而且下次還是可能再考個20分。如果你投資期待的是長期穩定的好報酬,當然要選擇A而放棄B了。


一家企業能維持高ROE,代表從生產、銷售、經營、技術、服務、市場占有率等各層面匯聚的綜效優異,股東因此才能獲得高額的報償,這也是巴菲特會以高ROE為篩選股票核心的邏輯,以下我活用ROE選股的六大應用步驟。


步驟1:過去5年ROE>15%,否則不予考慮


依據巴菲特在1987波克夏年報中的提示:高獲利公司的營業型態,不管是五年前或是十年前,通常沒有太大差別。也就是長年高ROE的公司,不會是十年前經營紡織業,五年前大轉彎做印刷電路板,一定是營業型態穩定,才能穩定創造高獲利。因此巴菲特第一關會先篩選出ROE大於15%以上的公司。


回到台股上,我曾經根據財務報表統計過所有上市櫃公司,過去五年ROE大於15%的公司,下一年度ROE仍大於15%的機率是70%,證明巴菲特的好學生繼續維持好學生的邏輯是真理。


在高ROE的判斷上,建議以過去五年的ROE數字,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有維持高ROE的實力,判斷依據為:


‧選擇過去五年ROE至少大於15%,若能穩定向上更佳


‧但若過去五年中有兩年<15%,或者過去五年中有一年,而且是最近一年低於15%,則選擇觀望


●TIPS:如何利用網路搜尋ROE?
以查詢中碳(1723)ROE為例
.查詢1 蕃薯藤(www.yam.com)點選「股市」
.查詢2 於台股代碼或名稱欄位輸入「1723」
.查詢3 點選財務報表項下「資產負債表」可以查詢長期投資、固定投資、股東權益;點選「損益表」可以查詢稅後淨利
.查詢4 點選財務分析項下「財務比率分析」可以查詢股東權益報酬率(淨值報酬率)


步驟2:盈餘再投資率低於40%佳,最高不超過80%


當一家公司營運產生盈餘後,公司可以有三種運用盈餘的方法,一是配發股息(即現金股利)給股東;二是買回庫藏股;三是拿去再投資。巴菲特眼中的好學生是指配發股息愈高愈好、再投資愈少愈好。代表公司以現有營運型態就可以不斷賺錢,而不是要靠不斷投資才能維持獲利,這裡所指的再投資的比率就是「盈餘再投資率」。


●Tips︰盈餘再投資率怎麼算出來?
盈餘再投資率是指公司把賺到的錢再投資機器設備、廠房、土地的比例。盈餘再投資率如果是8%,表示公司每賺100元,拿去再投資的金額只有8元,也就是有92元的盈餘留下來,這代表可以拿來配現金的錢較多,通常盈餘再投資率低於40%是我們所喜愛的,大於80%就算偏高了。


換句話說,盈餘再投資率也是資本支出占盈餘比率,以賣苯與瀝青的中碳(1723)為例,計算其盈餘再投資率為-3%,意指不用增加資本支出,每年稅後淨利卻能穩定上揚,表示中碳的營運模式不用靠股東年年花大錢買機器設備,就能年年幫股東大賺錢。這種不用股東心煩的好學生,當然值得關注,因此看完ROE後,第二步驟就應接著看盈餘再投資率。


步驟3:高盈餘再投資率,須搭配高獲利成長


前面提到要找盈餘再投資率愈低愈好,但並非盈餘再投資率高就沒有投資價值。如果是高盈餘再投資率就必須搭配高獲利成長,才能繼續支持高ROE,目前我看到符合這項特質的公司有鴻海(2317)與波克夏,但要注意的是,這種雙率都高的公司其實是罕見的特例。


因為我認為沒有永遠成長的公司,投資此類公司每年都必須確認其高成長性是否持續,如果無法持續,當它往低ROE方向發展時,投資人就應該捨棄它,而如果是往高ROE與低盈餘再投資率的方向靠攏,就可以長期繼續投資。


再以台塑三寶為例,他們的盈餘再投資率都大於100%,但還是每年配現金給股東,我詳細了解後,發現他們配給股東的現金是跟銀行借來的,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就會比較持保留與觀望的態度。


步驟4:經久不變、獨占、多角化至少具備一項


巴菲特說,如果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10年以上,那最好連10分鐘都不要擁有,在買之前想想好股票特質,先看看過去10年這個特質有沒有改變過,如果沒變,未來改變的機率就較低,維持穩定獲利與高ROE的機率就高。巴菲特認為好公司的特質包括經久不變的產品、獨占/名牌/高市占率以及多角化能力強。


銷售產品經久不變,是可以常常維持高獲利的重要特徵,因為變化不大,原先優勢就容易保持,可口可樂、刮鬍刀、巧克力、珠寶等都是例子。此外,獨占與名牌等特許行業是巴菲特的最愛,例如電信股、LV等。


挑特許行業最高的境界是買進連白痴都會經營的公司,任誰來當CEO都不會變,中鋼(2002)就是最明顯例子。中鋼這幾年換了幾任董事長,都非常賺錢,這都歸功於景氣好、全體員工效率、以及在台灣鋼品市場幾近壟斷的地位。


至於具有極強的產品升級能力或多角化能力,就能克服產品快速更替的危機,並抓住新產品獲利契機,維持高ROE。我認為台灣電子公司中多角化能力的強者首推鴻海、明基(2352)。鴻海從連接器做到機殼、主機板,再到手機、PS2,營收也從1991年上市時的23億元,直線上升到2003年的3277億元;明基從鍵盤、監視器,做到液晶螢幕、光碟機、手機等,營收從1996年上市時的275億元,上升到2003年的1087億元。


相反的例子就是鑽全(1527)。鑽全具備過去五年高ROE以及低盈餘再投資率兩大條件,但是單一客戶比重占營收高達80%以上,就不符合多角化的條件,單一客戶若有變化,對於獲利具重大影響,這裡永遠都是個問號,因此我把鑽全列為觀望。


步驟5:上市未滿2年且年盈餘低於新台幣5億元不碰


這兩個條件可以過濾掉一些可能早夭或作假帳的公司,就像一個人一定要長到一定年紀(年盈餘)才算轉大人一樣,而以年盈餘代替股本或市值來篩選出大型股,也可以避開不賺錢但股本大的公司,可以有效避開地雷股。


步驟6:本益比12倍買進,變貴、變壞賣出


依據步驟一至五篩選出合適的標的後,接下來就是要找到便宜的買點才進場,並在它變貴、變爛或有更好的標的出現時才賣出。


買點:本益比小於12倍


依據巴菲特選股要求至少稅前報酬率10%(稅後約6.5~7%)的標的,代表巴菲特認為本益比(P/E)低於10~15倍的股票可以考慮買進,當然愈低愈好。回到台股上,因為幾十年來一年期定存利率大概6.5~7%,所以我設定本益比12倍是便宜,大於40倍就算貴。


買股票的原則只有一條,即等便宜再買,便宜是指12倍本益比以下,當然能買到愈低愈好。在2004年8月,很多股票的本益比都跌到八倍以下,是過去15年來最低的記錄,這是很好的機會。


BOX:如何計算便宜買進價位?


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以此為投資報酬率的倒數,以1元投資有10%的稅前報酬率,本益比=1/10%=10倍,以1元投資有6.5~7%的稅後報酬率,代表本益比為14~15倍(1/6.5%~1/7%)


以億豐(9915)為例,估算便宜買進價位:


1.過去5年平均ROE為34%
2.經過微調後以33%為未來最可能的ROE(參考平均ROE)
3.然後以ROE乘以最近的淨值來計算預估的EPS;EPS=33%×13.7≒4.5
4.買進價=預估EPS×買進P/E 12倍=4.5×12=54(元)


目前億豐股價47.3元,小於買進價,可以買進


賣點:ROE<15%、或P/E>40倍


當股票變壞、變貴了,投資人當然就該賣出,所謂變壞,就是指ROE掉到15%以下;所謂變貴,就是指P/E漲到40倍以上。


巴菲特在1987年報表示,「當一家公司被高估時,會把它賣掉,買更被低估或比較熟悉的。但我們不會只因股價的上漲,或已經持有一段時間而賣股票。我很願意無限期持有一家公司,只要它的ROE令人滿意,管理階層能幹且正直,以及股價未被高估。」


-----------------------------------------------------------


純參考...步驟5:上市未滿2年且年盈餘低於新台幣5億元不碰


                步驟6:本益比12倍買進,變貴、變壞賣出


            巴菲特人家是投資大師,說了就算,但是步驟5、步驟6適不適用於台股~~~~??


參考就好.....不過至少可以拿自己手中的持股,用這些步驟檢視一遍,看看在人家投資大師眼中,你的股票值不值得買....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種技術分析散戶一定要認清



http://estock.marbo.com.tw/city/v_subject.asp?BoardID=0&ID=7601363



















主 題:四種技術分析散戶一定要認清
作 者: euclid
發表日期:2007/8/25 下午 06:58:17 個人藏經閣









以線型來說,同一個線型,每個分析師的見解就有不同,原因是技術分析存在諸多盲點與陷阱,才會出現線型人人會看,但結果各有不同的現象。

技術分析仍有不少盲點 股市也存在著「28定律」,那就是投資股市平均有八個人賠錢,只有兩個人賺錢,學習技術分析是為了提高成為股市贏家的機會,但並不保證學會技術分析就是股市贏家。何況若技術分析毫無缺失,投資人早就發財了。近來常傳出技術分析失靈的說法,其實是因為指標看法各有不同;與其說技術分析失靈,不如說技術指標存在許多盲點及陷阱,容易使一般投資人誤判行情來得恰當。這也正好提醒投資人,不要自恃學了一招半式就貿然進場,懂得看清盲點、避開陷阱,更是散戶必修的學分。

1.指標鈍化:指標鈍化最常出現在KD值、RSI等。

技術指標上,這些指標平均值高低點皆在0~100間,但是若行情持續過熱或過冷,這些指標就會在80以上的高檔區或20以下的低檔區出現「股價大漲(跌),指標卻不動」的鈍化現象,失去參考價值。在正常狀況下,RSI及KD指標值超過80時就有過熱現象,應該獲利出脫,但在行情熱絡,指標上升到80以上時,股價有時還會大漲幾天,若提前出場就無法賺到飆漲利潤。反之,當指標值跌破20時,往往是超跌情況,應該要逢低進場,但卻常常出現股價持續重挫,使得進場者紛紛套牢。

指標鈍化時要如何避險呢?你可以參考乖離率(BIAS),當KD在20以下而負乖離到達最大時,暗示股價將有反彈機會;而當KD在80以上,最大正乖離出現時,代表股價已近高點。

名詞解釋:什麼是乖離率?乖離率是依據移動平均線的原理衍生而來,當股價已離平均線太遠時,股價便會向平均線靠近,無論是上漲或下跌皆是如此。

計算方法為:(股價-均線價)÷均線價

以六日平均線為例,若股價與六日線的乖離率達5%以上,短線上就有拉回或反彈的可能。若以月線來看是7。5%,季線則是10%。去年12月至今年元月時股市大好,大盤日線KD值都超過80,呈現過熱情形,但是加權指數卻持續飆漲,未見回檔,這時從乖離率來看。而今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股市急跌,KD值長期處於20以下的超賣區,但跌勢也未止住,這就是所謂指標鈍化。

2. 假突破與假跌破

所謂假突破,是指數或股價超過前波高點或壓力線,但好景不長,很快就拉回下跌。依據技術分析原理,通常指數或股價突破某一壓力線時,指標數值未能同步走高,此時就有假突破的疑慮,投資人可考慮減碼。假跌破和假突破情況正好相反,是指股價或指數跌破前波低點或支撐線,常會使人誤以為行情將開始下跌,但卻突然反轉揚升。從技術指標來看,若股價跌破支撐線或創新低,技術指標數值卻沒有創新低,出現背離情形,此時不僅不宜停損賣出,反而要開始留意買進時機,一旦盤勢止跌,即可考慮逢低買進。

今年2、3月宏碁股價曾兩度站上季線,並且在攻上季線時出現較大的成交量,但接下來並沒有持續向上攻擊,成交量也不夠,終於再度跌破季線,並向下探底。是否為假突破或假跌破,需要三天確認假突破發生時,在三天內若發現股價未能帶量向上揚升,此時投資人最好儘快尋求賣點,最慢在破頸線時也應出場。假跌破發生時,若在三日內走勢又能轉強並向上揚升,且成交量日漸熱絡,顯示盤勢有往上攀升的機會,此時投資人就應擇機進場。

3.騙線

多年前有位股市大戶「老雷」曾有一句名言:「線型是人做出來的。」 因此市場主力、大戶常常利用技術線型製造騙線效果,引誘一知半解的投資人上當。例如,主力作手介入某檔股票採取長期操作策略時,會先釋放利空消息,讓該股線型出現明顯的賣出訊號(如M頭),並賣出手中股票打壓,待投資人紛紛出脫,主力再分批逢低承接,這種做法通常稱為「洗盤」;當主力吸納足夠的籌碼後,再放出利多或澄清先前的利空,K線呈現多頭線型(如W底),此時再強力拉抬,很容易吸引投資人跟進,主力再逢高分批出貨,依技術線型或消息面跟進的投資人便會慘遭套牢。

騙線的對應方式 若一家公司經常發布利多或利空消息,投資人有必要仔細查證,並注意其對股價的變化;對一些市場上傳聞主力經常介入的股票,則應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4. 個人主觀意見

個人主觀判斷也會影響技術分析的準確度,在分析股市行情時,通常出現多空分歧現象,同樣利用波浪理論分析股市行情,就會出現多種不同的看法,多空看法分歧一直存在於每天的股市中,才會形成有人買、有人賣的情形。投資人在學習技術線型或技術分析,每個人都會摻雜自己主觀的看法,投資人唯有強化實戰經驗,才能提升分析功力。

運用輔助指標避險 以今年股市的大盤走勢來看,指數兩度站上萬點後下滑,而且下殺幅度太大、速度太快、根本沒有像樣的反彈,使得投資人受傷慘重。但指數自10393點重挫到5075點,其實整個走勢均在下降軌道的趨勢中,因此技術指標並沒有失靈。只是技術指標有許多盲點,容易使投資人誤判指標及走勢,貿然進場搶反彈,因此在主要指標或圖形出現模糊狀況時,最好將分析的範圍拉長,使用的指標也可擴增到其他如乖離率、逆時鐘曲線、寶塔線、趨勢指標等輔助指標,這樣準確率自然提高,將技術分析的錯誤機率降到最低。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股的四個階段--來自一高手的多年總結(轉)


學股的四個階段--來自一高手的多年總結(轉)
來源:http://koria.blog.hexun.com/10266924_d.html

[分享]學股的四個階段--來自一高手的多年總結 [原創 2007-06-24 01:48:11 ] 發表者: koria   
 
直到有一天,你能憑直覺抓住臨界點,憑直覺地運用本書所講的所有規則,不再懷疑有無違反這、違反那,你就從有招的新手進步成了無招的高手。

  你已知道你為什麼能賺到錢,你已有一套行動計劃去重複賺錢的經歷,你也清楚為什麼會虧錢,你已學會跌時止損,虧錢不再成為心理負擔。因為你知道虧掉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到了這個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夠以炒股為生了。

------------------- 

第一節 學股的四個階段

  在我學股的歷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經學到什麼地步。當我達到什麼地步的時候,才可以認為已經畢業。當然,畢業並不表示已成為專家,但起碼它表示我已擁有足夠的知識在這行生存。就數學而言,小學的內容從加減開始,中學的數學包括幾何代數。你很清楚你的數學知識已經達到了幾年級的水平。學股有沒有這樣的級別之分呢?答案是」有」。

  我在這裡就以自己的學股歷程談談學股經過的階段,你可以參照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這些階段的劃分並不嚴格,很多時是互相交錯的。如果人性共通的話,我學股的歷程應該和你十分相似。

  蠻幹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稱蠻幹階段。
  這段的特點是自己沒有什麼主意,買時不知為何買股票,賣時也不知為何賣。買賣的決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時衝動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評家推薦買這只股票,他認為這只股票最少還會升10點等等。賣時也沒有章法,覺得有錢賺就可以賣了。在這時期是決不何止損的。

  我有位親戚,他從未炒過股票,有一天他聽我賣了兩隻虧錢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過錯:」虧錢的股票怎麼能賣?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錢賺時才可以脫手。虧錢的股票快快賣掉,賺錢的股票不何賣,要等到跌回虧錢後才賣,你怎麼可能從股市賺到錢?」這段話大概說出了新股民的心聲。這本書讀到這裡,讀者也應能明白為何帶有這樣心態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斷賺到錢。

  新股民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不貪;二,不怕。

  「不貪」:他們只要有一點利潤就趕快賣股獲利。」我昨天10元價進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趕快賣掉,500塊錢能買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價錢升到他們的買價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經都在喊:」賣!賣!賣!」生怕明天跌回來怎麼辦?他們不貪,滿足於賺小錢。

  「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進的股票跌到9元怎麼辦?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彈再說。」」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虧錢時他們不怕,他們決不願虧小錢。挺令人遺憾的是,就我的觀察,80%以上的股民都無法從這個階段畢業。問問你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嗎?如果有的話,你學股的道路還很漫長。你還處在原始階段。


  摸索階段  

  我自己在蠻幹階段大約待了半年,幸運的是,我居然在這階段賺到錢,使我對自己的悟性有極大的信心。或許這就是初始者的好運。這段時間我開始大量閱讀有關炒股的書籍。我知道這樣蠻幹是不對的,我開始試驗」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首先我學習止損,我首先給自己定個規矩,只要股票從我的買價跌1美元,我就賣掉,以後這樣的損失積累成很大的數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損價就回彈,我便傻乎乎地不斷止損,小損終於加成大損。我明白1美元的止損不對,我便開始把止損點放大,由1美元加到10%,最後加到20%。這段時間持續了兩三年。結果還是不行。舉例說,30美元的股票,我將止損點定在27美元,股票升到35元,我就將止損點定在31.50美元。實驗的結果,我買賣的次數少了,但我常常是虧錢時在27美元賣股,賺錢在31.50美元出場。這樣虧時虧3美元,賺時只有1.5美元,算算總賬,還是虧錢。

  情況並不完全如此。當股價從30美元跌到28美元時,我總是把止損點下移,有時移到26或25美元。我給自己定10%的止損,在實際中的損失常超出10%的數目。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我忍不住。我怕股價一碰到27美元就反彈。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當股票升時,我通常沒有困難在進價之上賣股。如35美元的股票跌到32美元,我不會將31.50美元的止損價往下移,因為我已有1.5美元的利潤。

  最慘的是這段時間,我試過專用基礎分析來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資產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標我全試過。結果還是不賺錢。我試過用技術分析來炒股,找最低點,找最高點,結果不斷以」止損」收場。止損,止損,止損,我不斷止損,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損把我止怕了。我還試過各種電腦的計算指標,如平均線、威廉%、MACD等等,沒有一樣有效。結果總是不斷地在止損。好不容易偶爾賺次錢,也常因為止損點定的太低,沒賺多少。這段時間我不僅將蠻幹階段幸運地賺到的錢全賠了進去,還虧了一些老本。就是說我不僅白幹了三年,還虧了本。

  別忘了,這段時間我是專職炒股,我把讀到的、想像到的各種炒股方式全試過,就是賺不到錢。我也將華爾街的各種各樣的家訓讀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實際中似乎它們完全無效。你可以想像我是多麼的彷徨。

  我對炒股失去了信心,我決定試試自己在期貨上的運氣。我開始炒賣黃金、白銀、外幣、黃豆、石油、小麥。那些在炒股中學到的規矩似乎也完全無效。期貨的人為操縱更厲害,我只是虧錢虧得更快。這時我的第一位女兒來到人間,我感覺身上的責任重大。我真正地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放棄了,該轉行了!如果付不起日後女兒上學的學費,我怎麼向她交待?

  花了近四年的時間,什麼也沒有得到,虧了老本,換來一大堆經驗。如果離行另謀他就,這些經驗一錢不值,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不甘心。

期貨炒賣是極特殊的行業,它不注重基礎分析,你說日元或黃豆應定什麼價?它極其注重技術分析,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走勢和阻力線及支撐線的要領。把這些概念放回股票,我突然感覺股票運動其實有跡可循!我突然間覺得有靈光在腦海中閃耀。

  讓我先在這裡停一下。因為上述的階段可以稱為學股的摸索階段。你如果還處在蠻幹階段,這本書講的一切對你可能太深,你還不明白我在講什麼。你如果正在摸索階段,你開始明白這本書。

  摸索階段的特點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規。你知道要止損,要讓利潤奔跑,但你還不清楚止損應怎麼止。你用10%或20%等機械的方法定止損點。有時你能辦到,有時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損。讓利潤奔跑時你不知應讓它跑多遠,你不知怎麼判定獲利點。各種各樣炒股的規則有時有效,有時無效,你還不知怎樣有選擇地應用它們。看到蠻幹的炒手,你已知道他們在蠻幹,你知道不能那麼幹。你自己有時賺到錢,有時虧了錢,但你還不明白為何虧錢,也不清楚怎麼賺到了錢。你還沒有有系統的買點和賣點,這只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只股的紅利比較高,張證券行推薦這只股,李股評人看好那只股,你還在用自己的直覺加上」應該不會錯」的理由來買賣股票。這些描述合適你嗎?如果對的話,你還在摸索階段。


  體驗風險階段
  
  摸索階段的下一步是體驗風險階段。有時這兩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遺憾的是,體驗風險階段的你常要虧大錢,不虧上一兩次大錢,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風險,你也還不可能畢業。只有在虧錢虧得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反思炒股為什麼會有這些行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行規的意思變得很清楚。有了這個經歷,再去讀讀第三章第二節」資金管理(怎樣在股市下注)」的內容,你就真正明白我在談什麼了。

  我每次賺了大錢,隨即常常來一次虧大錢,因為每次賺了大錢,都讓我自己覺得自己」懂了」。這樣的經歷重複了好多次。這或許就如同游泳一樣,淹死的都是」自己覺得」會游泳的人。那些知道自己不會游泳或真正知道怎樣游泳的人通常不會淹死。

  如果虧大錢的經歷發生在你的蠻幹階段,我對你深表同情。但如果你確確實實有了幾年的炒股經驗,對研究股票及其運動規律下過苦功,這時虧大錢常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後考驗,請千萬不要放棄!那些著名的炒股名家,在他們成」家」之前通常都有一次甚至幾次的破產經歷。其中包括本書中提到的利物莫和巴魯克。在忍無可忍的時候,請再忍一忍。

  回到我的故事。我炒股的最大挫折,就發生在」有靈光在我腦海閃耀」之後。四年多,我白幹了,股市對我而言成了」沒錢人學到很多經驗」的地方。我不知多想快快地撈上一筆。其間有兩個星期,我虧掉53000美元。挫折不在金錢的數目,而在這次虧錢是完全不應該的。按我的規則,我會虧掉4000美元左右,那是我止損的極限。但我注下的太大,又不肯及時止損。我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我用希望取代了分析。我自以為懂股票了,其實還不全懂。隨後一個月,我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總結五年來的經驗及教訓,綜合我這些年來的廣泛閱讀,結果就是這本書所說的一切。這兩年,我完全按照這本書所說的原理照辦,每年的回報率都超過100%。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回報是在極小的風險下取得的。

日後是否還能持續這樣的回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已定出了可行的炒股計劃,只要按這個計劃做,我久賭必贏。區別只在贏多贏少,那同運氣有些關係。


  久賭必贏階段
  
  現在我們談炒股的最後階段,久賭必贏階段。

  一個可行的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下注的贏面超過50%,而且你只下本金的小部分,不會為幾次壞運氣就剃光頭,從長期而言你是勝定了。道理和開賭場一樣。「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50%,再加上應用「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贏時贏大的,虧時虧小的,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

  到久賭必贏階段,你不應對虧錢和賺錢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你對止損不再痛苦,你明白這是遊戲的一部分,你對賺錢也不再喜悅,你知道這是必然結果。你不再將勝負放在心上,你只注重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你知道利潤會隨之而來。

  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只有隨著經驗的增加,你才可能將預測股票運動的正確率從50%提高到60%、70%。就算你能有70%的正確率,若不遵循「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到頭來可能還是白忙一場。

  到這個地步,你不再執著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之類死的東西,你在用概率考慮問題。股票的大市怎麼樣?如果大市好,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怎麼樣?如果有吸引力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只股票本身的走勢怎麼樣?如果正處在升勢,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只股票的運動用你的經驗判定是否正常?是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還有其它許多考慮的因素,你都試著用概率來評估它們的功用。

  你知道股票運動在短期必受大戶的影響。某著名股評人極力推薦某只股,你可以看看這只股票的技術圖形,如果股票剛突破好的買入臨界點,在此之前有被人暗中囤積的跡象,你可以懷疑該股評人可能和某大戶聯手,想推高股價,但現在只是推高的開始,你買入應還有段升高的路好走,獲勝概率較大。如果這只股票已暴升了很多,股評人還來這一手,則大約是在找最後的傻瓜,你此時買股就沒有什麼贏面。同樣的「好消息」,你已知道怎樣分析及判斷,你不再迷信「權威」。

  這時候你已知道你為什麼能賺到錢,你已有一套行動計劃去重複賺錢的經歷,你也清楚為什麼會虧錢,你已學會跌時止損,虧錢不再成為心理負擔。因為你知道虧掉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到了這個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夠以炒股為生了。

  你會不會就此發大財,那要看運氣。第七章「抓住大機會」講述了這樣的機會及怎樣抓住它。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結果只有由上帝決定。祝你好運,也希望你祝我好運。
  
炒股的知識是否到此為止?答案自然是「否」。炒家利物莫說他炒股四十年,每天都能從股市學到新東西。華爾街有個說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鑒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每個循環,炒股人的規則還是那些,但你對這些規則會有更深的體會。你會找到更多的例外,你會區分在不同的環境怎樣實施不同的規則。

  我在這裡粗略地將學股分成蠻幹階段、摸索階段、體驗風險階段和久賭必贏階段。不算我業餘炒股的經驗,這四個階段花了我近六年的時間。我研究過很多炒家的傳記,他們的描述各有不同,但經歷是相似的。能到久賭必贏的階段是學炒股的里程碑。到了這個階段,你就能在這行待下去,等待大機會。假如運氣好,被你抓到幾個大機會,你便從炒手升格為炒家。

  你可以就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還要多久才能畢業。你如果有一定的悟性及對人性的認識,克服人性中的弱點不需花很多時間,因為你很清楚什麼是需要做到的,你只要盡力照做就可以了。最花時間的是怎麼學著找臨界點。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都不一樣,找到的臨界點也不一樣。你必須綜合考慮股價、交易量、走勢、新聞、大市、公司盈利、產品等因素。

  我希望我能更詳細地解釋怎樣尋找臨界點及應怎樣在臨界點附近操作,但這實在是一門藝術,只可意會,難以言傳。而且沒有放之四海人人都適合的做法。我給你指了方向,你可以就這個方向摸著石頭過河。尋找臨界點沒有捷徑,只有實驗、失敗、再實驗,無數次地循環往復。

直到有一天,你能憑直覺抓住臨界點,憑直覺地運用本書所講的所有規則,不再懷疑有無違反這、違反那,你就從有招的新手進步成了無招的高手。




三招精確計算主力持倉量[轉]



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佈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便較為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 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如何估算主力持倉數量呢?筆者的經驗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求和平均來判斷:


  1、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週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準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2、對底部週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週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週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週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準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準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後得出的就是主力的持倉數量。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腦 VS 右腦



很神奇喔
試試看 ---你看到的美女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轉動 ?     --(說明在後 ) 


我試的結果:


1. 原本我自己怎麼看,都是順時針轉動。


2. 和幾個同事同時看,有人看到順時針,有人看到逆時針轉動。


3. 當我拿起一本書開始唸,圖面很快就變成看到逆時針轉動。


==> 因此左右腦的功能還真有那麼一回事呢~~





每個人看來都是不一樣的  


 


順時針轉的話 , 屬於是用右腦較多的類型


逆時針轉屬於使用左腦較多的類型


大部分人的眼裡裡是逆時針方向轉動 , 但也有人看來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的 .


順時針的情況 , 女性比男性多 ~


試試吧 !~~~



科學人雜誌--天才的特殊思維

作者﹕巫石吉

頂葉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但不可否認的,愛因斯坦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使他的右腦不斷激發出潛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左腦因為是以語言處理訊息,控制知識、判斷力、思考力因此被稱為「知性腦」﹔右腦則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字宙波動共振,由於是圖像腦,因此造型能力優越,被稱為「藝術腦」。

有關右腦的神奇功能研究,是始於1981年加州理工學院羅傑‧史貝利博士研究右腦獲得諾貝爾獎以後,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在此之前,人們並不認為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有那麼大的差別。史貝利在分割腦的實驗中發現,左腦與右腦這兩個半球完全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他發現左腦用語言進行思考,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左腦偏向語言、邏輯性的思考,右腦則是影像和心像的思考。

根據七田真博士的研究,原來人在誕生之初,右腦的能力還很發達,右腦具備了超越常識那種幾乎可稱為全然未知的天才似的能力,這種能力自古以來就隱藏在人們腦海裡,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與無限境界相連結的能力,但是因為人類世界是以教導、開啟左腦為主,讓小孩子努力學習語言以及往後生存所必需的知識,久而久之,左腦越來越發達,右腦卻因為少用而日形退化。

至於什麼樣的成人比較容易打開右腦,七田真博士認為,心思專注、純真沒有成見的人,比較容易進入神奇的右腦世界。你相信超能力嗎?如果你有看過(雨人)這部電影,一定對片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他不但能正確快速數出散落一地的火柴數目,而且飾演他弟弟的湯姆克魯斯還利用他天賦異稟的「透視」能力,上賭場找人玩撲克牌,結果對手的牌在達斯汀霍夫曼的「全神貫注」下,被透視得一覽無疑,湯姆克魯斯因此贏了一大筆錢。

或許你會認為那是電影誇張其事,現實世界中,人不可能具備那樣的能力。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其實,人類大腦的另一半-右腦,擁有的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


以下是在網路上找到關於左右腦的相關知識,作完以後可以參考看看 引用內容
人腦中有2千億個腦細胞、可儲存1千億條訊息,思想每小時游走三百多里、擁有超過1百兆的交錯線路、平均每24小時產生4千種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靈敏的器官。研究發現,腦中蘊藏無數待開發的資源,而一般人對腦力的運用不到5%,剩於待開發的部分是腦力與潛能表現優劣與否的關鍵。


人的腦部構造分為大腦與小腦。大腦由大腦皮質(大腦新皮質)、大腦邊緣葉(舊皮質)、腦幹、腦樑所構成。大腦皮質從位置上可分為額葉、聶葉及枕葉三部分。
  
此外,腦又分為左、右兩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腦」,左半球就是「左腦」。而左右腦平分了腦部的所有構造。左腦與右腦形狀相同,功能卻大不一樣。左腦司語言,也就是用語言來處理訊息,把進入腦內看到、聽到、觸到、嗅到及品嚐到(左腦五感)的訊息轉換成語言來傳達,相當費時。左腦主要控制著知識、判斷、思考等,和顯意識有密切的關係。 
 
右腦的五感包藏在右腦底部,可稱為「本能的五感」,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宇宙波動共振等,和潛意識有關。右腦是將收到的訊息以圖像處理,瞬間即可處理完畢,因此能夠把大量的資訊一併處理(心算、速讀等即為右腦處理資訊的表現方式)。一般人右腦的五感都受到左腦理性的控制與壓抑,因此很難發揮即有的潛在本能。然而懂得活用右腦的人,聽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現圖像、聞到味道等。心理學家稱這種情形為「共感」這就是右腦的潛能。  
 
如果讓右腦大量記憶,右腦會對這些訊息自動加工處理,並衍生出創造性的訊息。也就是說,右腦具有自主性,能夠發揮獨自的想像力、思考,把創意圖像化,同時具有做為一個故事述說者的卓越功能。如果是左腦的話,無論是你如何的絞盡腦汁,都有它的極限。但是右腦的記憶力只要和思考力一結合,就能夠和不靠語言的前語言性純粹思考、圖像思考連結,而獨創性的構想就會神奇般的被引發出來。 


西元一九八一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羅傑‧史貝尼教授將左右腦的功能差異歸類整理如下: 
 
右腦(本能腦‧潛意識腦) 
1.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 、想像力)
2.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第六感 、念力、透視力、直覺力、 靈感、夢境等)
3.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心算、 數學)
4.超高速大量記憶(速讀、記憶 力) 




左腦(意識腦)
‧知性‧知識‧理解‧思考 ‧判斷‧推理‧語言‧抑制‧五感 ( 視、聽、嗅、觸、 味覺) 


資料來源:http://www.tbetter.com.tw/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流類股整理



一、TFT LCD 潛力聚焦個股


(一) LCD TV 相關零組件個股
(1) 面板 → 2409友達3009奇美電
(2) 冷陰極管 → 1601台光1611中電2308台達電
(CCFL) 2459敦吉3080威力盟
(3) 背光模組 → 5371中光電6156科橋6120輔祥6176瑞儀6255奈普
8085福華8107大億科8935邦泰
(4) LCD驅動IC → 3034聯詠3063飛信6147頎邦
(5) 變壓器 → 2469力信 (96/7/1 將併入光寶科)
(6) Inventer → 6248沛波、8163達方(興)、8103瀚荃3191和進
(7) 電源供應器 → 3015全漢
(8) 連接器 → 3202樺晟6134萬旭6158禾昌
(9) 被動元件 → 3369鐵研
(10) SMT → 6278台表科
(11) 設備儀器 → 8064東捷6234高僑6125廣運5443均豪5492亞智6187萬潤
(12) 偏光板 → 3051力特
(13) 彩色濾光片 → 3049和鑫8017展茂
(14) 擴散模 → 8240華宏


(二) OA、手持裝置消費性產品
(1) 面板 → 2475華映6116彩晶
(2) 觸控面板 → 2384勝華6232仕欽6298崴強8077冠華
(3) 中小尺寸 LCD 模組
5315光聯5432達威6167久正8049晶采8069元太
8105凌巨8266中日新2384勝華
(4) LCD 控制IC
2379瑞昱2436偉詮電3271其樂達6195旭展6198凌泰6236凌越
(5) 手機面板驅動IC
2458義隆電6130亞全8016矽創


(三) 觸控面板
1、IC設計 → 2458 義隆6130亞全2436偉詮電
2、面板 → 2364勝華6232仕欽
3、面板的上游組件 → ITO導電玻璃:2384勝華8077華冠2349錸德


(四) LCD驅動IC
1、IC設計 → 3034聯詠8016矽創
2、晶圓代工 → 5347世界5326漢磊
3、封裝測試 → 6147頎邦3063飛信2449京元電


------------------
二、太陽能概念股


矽晶圓 → 5483中美晶3016嘉晶6182合晶
太陽能晶片 → 3031佰鴻6289華上
電池模組 → 6244茂迪3452益通2367燿華2342茂矽2393億光
太陽能模組 → 2308台達電2371大同2499東貝8111立碁3066李洲2426鼎元
系統組裝 → 5309系統2411飛瑞1513中興電工
代理矽材料 → 3010華立5434崇越



------------------
三、數位相框概念股


記憶卡控制IC → 8299群聯
USB控制IC → 8054安國6233旺玖3219倚強6104創惟
影音控制IC → 6103合邦3271其樂達2454聯發科2401凌陽
LCD驅動IC → 3034聯詠8016矽創
LCD控制IC → 2436偉詮
LCD模組 → 6167久正5432達威3038全台8105凌巨8266中日新
組裝 → 2443利碟3024憶聲6172互億2413環科2444友旺
小尺寸面板 → 3481群創2384勝華8069元太2475華映6232仕欽


------------------
四、中概、資產股


(一) 內需型收成概念
1201味全1210大成1215卜蜂1417嘉裕1507永大1532勤美
1904正隆1905華紙1907永豐餘1909榮成1809中釉2105正新5905南仁湖
2915潤泰全5609中菲行9907統一實9945潤泰新9938宏全9914美利達

(二) 百貨、通路
2903遠百2911麗嬰房2362藍天2601益航1216統一9945潤泰新

(三) 奧運概念
運動器材:1517利奇9938百和9904寶成9910豐泰
9921巨大9914美利達9939宏全
LED路燈:2340光磊6168宏齊3031佰鴻2448晶電
3061璨圓2393億光2301光寶3413沛鑫

(四) 基礎建設
1809中釉1605華新1609大亞2504國產5515建國

(五) 中概+越概
2106建大1440南紡9904寶成9910豐泰1210大成
1609大亞9938百和2206三陽

(六) 資產
2101南港(中概+資產)、1216統一(中概+資產)、1722台肥1419遠紡2201裕隆
2107厚生1503士電1606歌林



------------------
五、4i概念股


(一) Vista概念股
DRAM製造:5387茂德2408南科3474華亞科5346力晶
DRAM測試:6239力成5466泰林8110華東
DRAM模組:2451創見3260威剛6145勁永8088品安
固態電容:8042金山電2472立隆5317凱美6284佳邦
3313斐成3090日電貿3028增你強
多媒體:6197佳必琪2458義隆電2417圓剛
封裝基板 → 2446全懋8046南電


(二) iphone概念股
PCB → 3044健鼎3037欣興2368金像電
連接器 → 1333恩得利2392正崴6290良維
鍵盤 → 2387精元
鏡頭 → 3008大立光
相機模組 → 2336致伸2301光寶
機殼 → 2474可成2354鴻準
組裝 → 2317鴻海
被動元件 → 2452乾坤
石英元件 → 3042晶技
感測晶片 → 3227原相2458義隆電


(三) Wii概念股
電源 → 2308台達電
晶片 → 3227原相2458義隆電2401凌陽
組裝 → 2354鴻準
記憶體ic → 2337旺宏
連接器 → 2392正崴3044健鼎6194育富6124業強8046南電2330台積電
沖壓組件 → 2476鉅祥、6104創惟


(四) WiMAX 概念股
6280崇貿2391合勤4906正文3062建漢2332友訊
6142友勁4908前鼎2379瑞昱3419譁裕



------------------
六、明日之星~電動自行車


品牌組裝 → 9921巨大9914美利達8933愛地雅1729必翔


電動馬達控制mcu → 2401凌陽2458義隆電6202盛群


鋰電池 → 2308台達電1729必翔6121新普6170統掁


電源管理IC → 6138茂達6280崇貿


高壓MOSFET → 8261富鼎2481強茂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必看的財經資訊與小道消息





每天下班後,有一些財經資訊是必看的:
1.  DearMoney和朋友話唬爛
2. 台灣期貨交易所看法人大戶未沖銷資料
3. 發財網看小道消息、聚財網新文
4. 看一些blog:有些BLOG對大盤的看法還滿客觀的,篩選後的個股也不錯。
 (1)SmartMoney 投資日誌
 (2)SNOOPY的大盤走勢
 (3)阿政的投機生活
 (4)風蘭的生活記事
 (5)投資客日誌
 (6)李墨白操作哲學
 (7)綠角的財經筆記
 (8)口木看盤室.股科醫師主治
 (9)翔鶴看盤
 (10)五花八門的股市天王RAIN 咖啡屋
 (11)楚狂人的部落格
 (12)justinwu的部落格
 (13)無責任投資論壇

5. 到168理財網多空聚寶盆看投顧老師賣膏藥


6. 聯合新聞網看研究報告
 


-----------


產業新聞絕不可錯過:


*1. DIGITIMES 科技網


*2. 拓墣產業研究所


*3. CIP商品行情網


4. 晨星-基金龍虎榜


5. 原物料行情總表


-----------


劍靈書閣 (舊站,文章分享)


-----------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業勞工必爭的權益(上)


你失業了嗎?你擔心飯碗破了,經濟拉警報嗎?先別心慌,政府對於非自願離職的失業勞工有多項補助措施,只要弄清楚各項方案、法規,積極尋求管道申辦手續,你的生活可以暫時獲得紓困。


撰文/吳燕玲


安妮桌上電話響起,電話那頭傳來主管的聲音說:「麻煩妳現在進來我的辦公室。」不知情的安妮走進主管的辦公室,只看到主管臉上顯露出一種莫名的表情,他說:「在萬般無奈下,公司決定精簡人力,我幫妳爭取了很久,但最後上級還是決定把妳放在這一波裁員的名單中……」聽到這句話,彷彿是晴天霹靂,後面那些安慰的話……安妮根本聽不進去。


突然之間失業,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該怎麼辦?」根據美國《職場健康心理學》所刊載的一項調查研究指出,失業者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又要面對家庭生活支出、孩子的學費、房屋貸款……接踵而來的經濟壓力,讓失業者很容易因為經濟上的焦慮不安,不自覺地陷入憂鬱的情緒中,這種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持續2年之久,即使已經找到新工作了,還是會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


如今台灣失業率已經「破4」,飆高到4.27%,且年關將近,找新工作更加不易,勞委會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生非自願性離職的情況,千萬別忘了有一些可以運用的權利與補助,雖然不能完全照顧到失業勞工的所有支出,但至少可以減輕一些經濟負擔。


權益1:資遣費、預告工資、未休完之特休假
失業勞工不要忽視自身的權利,以下是有關預告工資與資遣費的計算方式,以及未休完之特休假的相關權益。


預告工資
預告工資這一項,經常被許多人所忽略。依勞基法第16條的規定,只要你在一家公司工作3個月以上到1年者,公司必須在10天前預告;工作1年以上未滿3年者,須在20天前預告;工作3年以上,則必須在30天前預告。而在預告到正式離職的這段期間內,你的薪水可以照領,甚至可利用上班時間去找工作,只是請假的時數每週不能超過2天,且請假期間,薪水照領不能打折扣。


許多企業一旦通知員工被解僱,往往會說:「明天起,你就不用來上班了!」並沒有給員工緩衝的時間。事實上,就人性而言,老闆都已經決定把你解僱了,你也沒有心思再上班,硬要員工天天出現在辦公室,待滿預告期,雙方都徒增尷尬。所以大部分企業都會採取給付「預告期間工資」的方式,連同資遣費一併計算給員工。


資遣費
資遣費的計算,牽涉到年資基數是採勞退新制或舊制,而有所不同。以舊制而言,每滿1年年資,須發給1個月的薪水;而新制則是每滿1年年資,發給1/2個月的薪水;無論新制或舊制,剩下未滿1年的年資,都依比例來計算給付。


特休假
特別提醒失業勞工,不要忘記你未休完的特休假。在計算你究竟可以向公司請領多少錢時,也要把今年未休完的特休假算進去,如果還有5天假未休,公司一樣要發這5天的薪水給你。


權益2:失業給付
在政府所訂定的多項失業救濟措施中,幫助最大的就是失業給付。


申請資格
這項申請並不困難,凡參加勞保滿1年的勞工,即可向各地公立就業服務站辦理申請手續。 然而,申請失業給付,除了勞保年資滿1年的門檻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須證明有繼續工作的意願,也就是在向就業服務站辦理申請手續時,要一併辦理求職登記,從你辦理求職登記之日起14天內,如果還未找到工作,即可申請失業給付。


給付標準&期限
失業給付每個月發放1次,最多可領6個月。但為了證明你有工作意願且積極地尋找工作,就業服務站會給你1張表格,要你填寫這一個月來,你曾經應徵了哪些工作(至少要2項),把該公司的電話、地址、聯絡人等資料填寫清楚,並把應徵結果,例如:沒有接獲面試通知、沒有錄取等敘明清楚,以證明你的確有找工作,才能繼續請領下一個月的失業給付。


給付金額之計算
失業給付的領取金額,是以你勞保投保薪資的6成來計算。但目前勞保投保有最高薪資級距43,900元的規定,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薪水是50,000元,但公司只能以43,900元幫你辦理勞保,那麼,你所請領的失業給付就是43,900的6成,即26,340元。 (此文節錄自新財富趨勢特刊第05期《搶救薪水大作戰》)


本文節錄自 新財富趨勢特刊05《搶救薪水大作戰》
全省各便利商店、誠品、金石堂、博客來、各大書店均售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關前 電子股可見買點
2009年2月 台股可望見到中期反彈

(理財週刊433 期) 文\徐介凡









最近,台灣的電子產業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股價更是殺聲震天,腰斬再腰斬的個股比比皆是。因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以美國、歐洲為主的消費市場買氣快速急凍,不僅原本該有的旺季不旺,新增訂單更一口氣降至冰點,不論政府到底有沒有伸出援手紓困的打算,業者為求生存只好不斷拋售庫存、撙節人事成本,也因此接連傳出無薪休假制度,使電子新貴變成新貧。

占了較高權重的電子股前景黯淡,大盤當然很難好得起來,很多股民早已把所有投資部位出場換現金,與其受到指數波動影響心情,不論股價淨值比、本益比到了多低,乾脆蒙上眼睛不看,靜靜等著買點浮現再進場就好。當然,接下來的年底作帳行情,能不能激勵台股拉出一波反彈,讓股民賺點紅包錢,以及明年農曆年過後的走勢,有沒有築底等待多頭上漲的機會,這些才是最受關注的焦點。

「在如此不景氣的時候,我們可以預見年底這些電子產業的公司,一定會設法讓投資機構看到比較漂亮的會計帳面,不過,現在大家都很缺錢,所以他們並沒有辦法把應收帳款項目延長,換言之,僅能把應付帳款的部分延長。」
需求不振 影響庫存最大的問題
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表示,年底電子業的作帳行情應以保守角度看待,因為當所有公司都試圖延後支付貨款,產業鏈間彼此連動效應發揮之下,應收帳款也相對被延長,因此,其實到頭來並不會有任何改變;反倒是傳統集團股如台塑等較有機會。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一點大家當然都知道,機會可說稍縱即逝,若股價已經先行表現完畢,也就無須繼續期待。

當前電子股屢屢成為殺盤重心的關鍵,王智民直言就是庫存導致,因為現在最大的問題並非來自庫存成本高過現貨,造成公司面臨跌價損失的壓力,而是消費市場需求大幅降低,買氣降至冰點的情況。觀察美國未來失業率還有進一步向上攀高的可能,最壞的情況還沒過去,民眾購買意願與能力均有向下修正空間,因此,電子業的庫存水位在11、12以及明年1月,必然會出現快速下調,因應景氣循環的變化。


 







明年Q1需求反彈 電子業庫存可望回補
王智民舉例,若簡單的將電子產業結構區分成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在過去每個部分都有4周的庫存,加起來總庫存量便達到12周的水位,若公司因應不景氣,下修正至1周的庫存量,反映在每個環節上,均調整了3周庫存量的幅度,總庫存水位其實減少了9周。考量公司可能過度降低庫存比例,以及明年2、3月全球經濟可望在各國政府努力援救之下逐漸回溫,未來庫存回補必然會有相當驚人的力道可期。

「若消費市場正常的需求量是100,目前在經濟衰退影響、預期未來可能更糟的心理作用之下,已降至50左右,預估明年2、3月景氣逐漸落底回溫時,需求可望快速回到90附近,並且經歷一段調整期間,最後停留在80的區間位置。」王智民認為,未來消費市場的情況一定不會比之前好,但也不至於比現在糟糕,因此,考量過度反應、終究會回歸正常景氣循環的走勢,公司降至極低位置的庫存,勢必會隨需求變化而快速回補,促使產品價格與股價可望雙雙觸底反彈。
政府穩守4000點 封關前電子股買點可望浮現
若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見到如此趨勢確立,考量目前電子股已跌至相對低點位置,王智民認為,政府護盤動作相當積極,因此,「除非美股繼續破底,引發另一波更沉重的賣壓,否則4000點位置必然可望穩守。」既然底部位置已可清楚見到,那麼,台股過年封關之前,當然就會出現電子股的最佳買點,手中有餘錢且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便可趁股價仍低之際先行布局等待,若對經濟前景仍覺堪憂,也可觀望至明年2、3月,見到情勢逐漸好轉、推升股市展開反彈之後再進場。

群益投信國際部協理葉書弘表示,在選股的邏輯上,產業裡的龍頭公司仍為首選,在具備較強健的體質、品牌優勢與競爭力下,只要能夠順利撐過這段不景氣,後續隨著景氣逐漸復甦,成長爆發性自然可望較為強勁。此外,小筆電(Netbook)2009年出貨量預估可望由1200萬台成長至2000萬台以上,年增率達65%,帶動NB相關族群未來繼續成長的力道不容忽視;最後,3G智慧型手機未來仍會是手機市場的成長主力,2009年占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比重可望自25%成長為31%,出貨量也將有年增率19%的增加幅度。反映整體手機產業,預估2009年智慧型手機市占比將由13%成長至17%,出貨量年增率達21%,持續帶動相關產業成長。


台股2009年2月中期反彈的3個理由
王智民認為,台股2009年2、3月可望見到一波中期反彈,主要有3個理由:
1. 農曆年預估陸客來台人數有可能再創新高,兩岸概念股可望因此受惠,於年後開盤反映。
2. 兩岸金融MOU簽署在望,加上投資逐步鬆綁、中國QDII資金進駐等題材發酵,金融股未來漲勢可期。
3. 電子庫存短期快速下修,2009年勢必會出現一段強勁回補動作,激勵DRAM、面板族群股價拉出一波反彈。


 


勒緊褲帶去買股 狠賺20倍

(433 期) 文\方暮晨












如果,現在這個時候跟大家說去買可以賺20倍的股票,大家一定會說「瘋子,哪有這樣的標的!」的確,現在沒有。但是,6年之後會有這種股票出現,而你必須現在就進場買,等待6年之後大豐收。舉個例子給大家看,2002年營建股的宏盛(2534)當時股價最低出現3.58元,如果那個時候,你花3~4萬元買10張,2008年宏盛股價最高來到36.8元,6年投資報酬率高達10倍。

再看看2001年股價跌到面額的台肥(1722),那個時候如果買1張,擺到2008年的161元高價,投資報酬率16倍;2001年以每股2~3元價位買進南港(2101),抱到2007年的68.9元價位,投資報酬率超過25倍之多。

能夠出現投資報酬率10倍、20倍甚至30倍的股票,其實都有「股價超級便宜、公司爛到大家都不想買」的共同特色,因為股價夠便宜,才能夠在長期持有投資下,賺得大利潤。有人或許會說,「萬一這家公司倒了,那怎麼辦?」當年,如果南港、宏盛倒了,你買10張頂多損失2~3萬元,拿到10張壁紙股票;可是,這些公司的生命力不錯,度過景氣循環之後,又都活了回來,結果,「危機入市」才能讓你賺大錢。

現在的台股也處於危機中,DRAM族群已經進入雞蛋水餃股,面板族群也在唉唉叫,所有研究報告都告訴大家「未來景氣還會持續糟個2、3年」,你一定不敢買DRAM股,可是,只要DRAM不會倒,3元的力晶難道不能買?擺個6年,到2014年,股價不會回升到2000年歷史80元的高價嗎?就算不要看那麼遠,那麼2004年的39元價位,也會是目前股價的13倍。如果更狠一點,等到股價腰斬之後,花1.5萬元買10張來「紀念」一下,等個6年看看,投資報酬率搞不好就是20倍。

長期投資操作的時間點到了沒?答案是,可以再等一下,因為景氣還沒有見底。但是,不要忘記以下的3個操作建議:
1. 看到低點與最低價,一定要買不會倒的股票來「紀念」一下,這是長期投資。
2. 中線操作則必須看看未來產業景氣能見度與基本面,這跟長期投資挑選「不會倒的雞蛋水餃股」是不一樣的,以3年期的中線操作報酬率,通常在10倍以下。
3. 短線選股則記住盯著消息面,跟著法人與市場資金潮流動隨時變換操作標的,這樣很刺激,但是折損率也很高,要謹慎操作。



 

關鍵趨勢>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433 期) 文\張大為












今年11月中旬,美國金融業龍頭花旗集團(CITI Group)宣告,過去一年虧損超過200億美元,股價狂瀉了7成,將以解雇、自然流失與出售旗下營業單位等方式,裁減7萬5千名員工,把全世界花旗銀行的雇員數降至30萬,台灣花旗銀行3千名員工,恐有1成必須另謀出路。

若公司經營穩健、持續獲利,絕無必要斷員工生路,企業裁併、減薪乃至於倒閉,都有它的原因和苦衷。或許受薪階級該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一波失業潮,過去被社會厚愛的金融、電子、房地產等熱門產業,在景氣寒冬中首當其衝,姑且不論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年輕就是本錢,隨時有翻身的機會,以下我給已打拚大半輩子、手頭上有積蓄的資深主管或半技術員工(semi-skill labors)幾個建議,何不妨藉機休息一下?

平時的積蓄應可供數年衣食無虞,這段休養生息期,大家可以先預習一下自己夢想中的退休生活,投入時間在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陪伴親友,和伴侶、子女及父母共享天倫之樂。大前研一訪問過許多大財團的CEO,這群領導者有絢爛的退休心願,但他們經常在安享晚年之前,便因過勞而撒手人寰,可謂是典型的「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無福消受自己經年累月的努力。我認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失業並非千載難逢,卻也是難得的經驗,用正向的心態去接受會過得更好。

然而,調養期並非閒著沒事做,或是將時間浪擲在無意義的地方,要專心學習新事物,未來無法光仰仗勞力、半技術生存,每個人都必須培養自我不可取代的專長和特色。在自我充電後,便是伺機再出發的時候了!景氣不會永久低迷,機會卻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除了重回崗位當上班族,人人都可以發揮創意,做自己的老闆。

我認為失業的問題還算單純,是老闆不用你,而非環境不容你,最怕的是得混且混、尸位素餐的「潛在性失業」,這類型的員工只講求速度,卻懶得發掘事情的深度;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他們有廣度可以提出廣泛的論述,卻欠缺歷練和看世界的高度;他們講求效度,卻棄信度如敝屣,不知道要做正確的事,只求把事情做好,殊不知錯的事情做好100次,也只是錯上加錯、大錯特錯。

拿掉頭銜來檢視自我的價值,經由休息、學習、伺機再出發這套公式,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失業不必懷憂喪志。(採訪整理.陶曉嫚)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棋院將於2009年暑假派20位院生至陜西棋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流之旅


這次西安陜西棋院蔣院長應台灣棋院邀請來台參觀訪問,期間正式邀請台灣棋院院生於暑假期間到陜西棋院交流,陳祕書長也已口頭答應,目前棋院預計派20位院生採自由報名方式參加為期一個月的陜西棋院交流之旅,歡迎有興趣的院生或家長們,可以向棋院鍾祕書洽詢。
:38:
:95: :67: :80: :33: :44: :14: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棋界瑰玉──阮玟蒨


    多年教改,在五育均衡發展的訴求下,各校積極激發學童潛能,各項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成效也逐漸顯現。其中最引人注目者,非「圍棋運動」莫屬了。板橋「實踐國小」的圍棋運動風氣,在阮玟蒨小朋友,投入「台灣棋院」那一刻起,正式掀開序幕。阮玟蒨可以說是實踐國小圍棋運動的導航者,她未來在棋界的表現,將巨大影響該校圍棋活動的延續。


 


玟蒨七歲學棋,九歲入段,雙親為她圍棋旅程,遍訪名師,最後帶她投考台灣棋院,經過艱辛的比賽,正式成為台灣棋院的院生。全校為她能進入台灣棋院,幾乎為之瘋狂,甚至破例貼出紅榜祝賀。學校的圍棋社團參加人數也因之大暴滿。台灣棋院是台灣職業圍棋的搖籃,培育職業棋士為其主要任務,玟蒨在院內接受名家指導,進步神速,暑假期間已躍升五段,由於她特別努力用功,棋院乃准許她代表台灣棋院,到杭州參加國際大賽。


 


    杭州圍棋比賽,是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業餘圍棋大賽,各國高手雲集,無一弱者。玟蒨初生之犢不畏虎,力克兩位名將,雖未得名,卻已展現實力,震動會場。中國棋院圍棋部主 任張文東 先生,得知玟蒨棋力深厚,殷殷垂詢,大為贊賞,愛才之情,溢於言表,認為玟蒨是圍棋瑰玉。杭州日報、搜狐體育報等各報記者,更圍著競相採訪。年僅十歲的玟蒨,對弈風采絕佳,彬彬有禮,贏得各國棋士好評,大會特別頒贈「道德風尚獎」,以茲表揚。


   

    台灣棋院有鑑於國內女子職業棋士為數極少,所以自2008年起有了一些配套更積極的培養女子院生們,由於玟蒨長期以來優越的表現,棋院更願意投入資源,請職業棋士專職培育她與其他的女院生們,期待玟蒨與其他女院生們能更努力,以成為職業棋士為目標,為國爭光。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la:


對於美國人的次貸全球買單、舉債的利息成本為零,只能感到“佩服”


 


鉅亨網林佳萱綜合外電
2008 / 12 / 10 星期三 14:05


由於經濟前景堪慮、民眾追求保本,因此有「安全避風港」名號的公債需求孔急,甚至殖利率已降至負值。美國《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絕望大眾蜂擁搶購,目前美國 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已經轉負,代表公債到期時 1美元的投入只能換回99美分,但民眾認為「投資本金稍微折損就已經是表現領先」─投資人的恐慌莫此為甚。


美國財政部在 9日晚間標售價值 300億美元的 4星期國庫券,殖利率降為零,乃2001年以來美財政部標售票據首見。 4星期國庫券被視為最保險的短期投資,儘管連利息都沒有,但投資人的下標總額仍高達1260億美元,為發售價的 4倍。


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現負相關,殖利率低顯示大家搶購債券美國政府公債被視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在大多數投資都造成價值減損的情況下,民眾希望政府公債給予基本保障。


由於近期美國政府頒布各項紓困救市及公共建設措施,因此發行數百億美元公債籌措銀彈,大量資金流入避險;由於殖利率邁入0%以下,這代表美國政府舉債的利息成本為零。


某些分析師擔憂,美國政府大筆凱子紓困會推升通膨,但顯然大戶投資人不擔心。公債市場的跡象顯示,大戶投資人更擔心信貸危機造成廣泛通貨緊縮,經濟大蕭條重新降臨。


某些基金公司如JP Morgan和Evergreen已停止接受新客戶投資旗下部分基金,否則在眼下緊縮的市場中,他們必須不斷購買更多國庫券─這會打擊基金獲利。


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年末季節因素亦發揮效果,國庫券的需求更為放大。根據《BusinessWeek》引述 《Bloomberg》的債券報告,為了粉飾第 4季獲利報告,許多企業亟欲持有最安全的美國國庫券,因此就算殖利率降到零或負值也沒有關係。


3 月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於紐約時間 9日上午跌至 -0.051%,3小時後回升至 -0.001%,代表購買民眾必定有小部分的資金損失。 8日美國財政部賣出 270億美元、殖利率為0.005%的 3月期公債,殖利率創1929年公開發行以來最低紀錄。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冬: 二○○九年全球經濟三大框架、五大預言



Vila:很酷的說法~

放手讓雷曼破產倒閉如果是第一項錯誤


7000E疏困的延宕通過是第二項錯誤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今周刊)
2008 / 12 / 10
星期三 15:38


過去一年,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屢次對全球、台灣、中國的經濟提出精準預言,十二月八日,《今周刊》再度邀請陶冬來台演講,發表他對○九年全球經濟的最新預言。在國人投資意願降至冰點的此際,仍然吸引了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滿座聽眾,足見陶冬的大師魅力。


講座開始,播放投影片的大銀幕,意外地出現了電影「○○七情報員」的經典片頭畫面,應邀來台演講的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說:「零、零、七,這是我對二○○九年全球經濟的基本描述。」


第一個零,是指全球經濟零成長;第二個零,是指全球利率向零逼近;七,則是中國經濟成長率約為七%。


像是三度空間裡的X、Y、Z三條軸線,零、零、七 三個數字,框架出○九年全球經濟的基本輪廓。從這個輪廓出發,陶冬開始對二○○九年的經濟展望提出預言。


「記住這張臉!」陶冬慎重的對著全場一千兩百名聽眾下達指令:「就是他,讓這場『十年一遇』的信貸風暴,變成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大銀幕上出現的,是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嚴肅緊張的臉。


陶冬解釋,在處理雷曼兄弟事件的過程中,鮑爾森犯了一個「低級的判斷失誤」,為了避免無限度地幫華爾街投機客埋單,鮑爾森決定放手讓雷曼破產倒閉。「雷曼是CDS(信用違約交換)市場的最大莊家,雷曼倒了,CDS市場雖然沒垮,但卻出現大地震,緊接著,銀行淨資產受到重大衝擊,瞬間緊縮了資金釋出,全球資金市場因此嚴重受創。」


「資金市場,像是資本市場的肺。」肺,一向不是高調的器官,你很棒,人們會讚美你的腦袋,卻總不會讚美你有完美的肺。「然而如果肺壞了,不出幾分鐘,你也就斷氣了。」


陶冬以精準的比喻,簡單說明了鮑爾森如何重創資本主義世界最根本的生命元氣,由此,也帶出了他對○九年全球經濟的第一道框架,零成長。


元氣既傷,復元也就需要時間,在未來一年之內,全球經濟復元的機率極低。事實上,遑論復元,在陶冬眼中,全球經濟繼續惡化的悲劇恐怕難以避免。


預言1/美國就業市場持續衰退


陶冬引用一九六○年以來歷次經濟衰退期間美國就業市場的數據加以說明,他表示,統計過去發生的七次就業衰退,美國就業市場平均緊縮二.一%,而如今的這次衰退,走到現在,美國就業市場僅僅減少了一.一%。


「顯然,就業市場的衰退不可能就此打住,後面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如果說,二○○八年是全球驚嚇於金融海嘯『前浪』的一年,那麼,二○○九年,就是『明知真正的巨浪要來,但卻躲也躲不掉』的一年。」


陶冬終究說出了○八年與○九年的基本差別。差別之處,在於經濟變得更糟。


預言2/美國先復甦,東歐衝擊最重


在成熟國家當中,他認為美國的復甦速度將會快過歐洲、日本等競爭對手。「而歷史學家將會發現,這場風暴是歐洲、日本經濟地位開始下降的關鍵點。


至於新興市場的部分,陶冬認為,未來世人對於新興市場的概念將有進一步細分必要。首先,可分為仰賴出口的,以及仰賴資源的;而此二者又可再各自細分為有內需的,以及缺乏內需的市場。


可惜,經濟衰退、全球需求大幅減少,造成原物料價格嚴重下跌,因此無論是仰賴出口或資源的新興市場都將面臨沉重壓力,「油價跌成這樣,我預料將有產油國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


「相對來說,東歐市場是最悲觀的。」缺乏內需之外,再加上西歐國家正面臨十幾年來的最大衰退週期,陶冬認為,東歐國家是三大新興市場當中受到風暴衝擊最大、也最難走回復甦軌道的區域...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008 / 12 / 10
星期三 09:35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當選美國《時代》雜誌10大新聞的榜首,而美國財金當局任由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事件,則成為《時代》選出的年度10大金融災難事件之首。《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報導,雷曼兄弟倒閉,觸發金融界連串倒閉潮,並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從而衍生出更多金融災難,影響實體經濟,導致美日歐多國陷入衰退。


1.雷曼兄弟倒閉信心崩潰


美國第 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由於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協助挽救瀕臨破產的貝爾斯登,卻拒絕出手拯救雷曼兄弟的做法惹起重大爭議,市場信心崩潰一發不可收拾,股市狂瀉難止,為美國日後拯救AIG和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埋下伏筆。


2.CDS拖垮AIG 獲千億打救


全球最大保險集團美國國際集團(AIG)承保數以百億美元計的信貸掉期合約 (CDS),由於信貸掉期合約發生巨額虧損,AIG亦面臨無力償債的局面。為恐AIG拖垮全球金融體系,美國聯準會(Fed)緊急宣布以1000億美元的一籃子拯救計劃支援AIG。


3.三大車廠臨破產 求助國會


由於信貸緊縮,30年來競爭力江河日下的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和佳士拿出現流動資金短缺,加上汽車銷量暴跌,公司陷於財困,營運難以為繼。三大車廠要求國會提供 340億美元緊急援助,否則車廠倒閉將導致美國多達550萬人在3年內失業。


4.花旗裁員「賣身」 市值跌9成


金融界巨人花旗銀行曾是全球最大金融機構,但敵不過金融危機衝擊,股價一度從高峰下跌 9成。花旗今年宣布全球裁員 7.5萬人及出售資產套現,並需接受聯邦政府注資 200億美元。政府同時要為花旗逾3000億美元資產作擔保,避免花旗倒閉。


5.華府接管「二房」 自釀苦酒


美國房屋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合計持有或擔保約半數美國房屋按揭貸款,由於房地產市場崩潰,兩房財困,被迫由政府歷史性接管。


《華盛頓郵報》最新消息指出,「二房」數年前曾接獲內部警告,聲稱兩房購買或發放的次級抵押貸款風險甚高,許多借款人不明白貸款條件且還款能力成疑,對二房、借款人和整個行業都造成危害。但二房高層出於競爭壓力,執意購買和發放高風險次按,埋下隱患。


6.3A債券不安全 資金失避風港


導致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元兇之一,正是一些被列為「安全」的投資產品,包括拍賣利率債券、聯邦基金和債務抵押債券,不少都獲得評級機構評為「AAA」級別。曾被視為超級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價值亦跌穿每股1美元的長期穩定價,迫使美國財政部推出貨幣市場基金資產擔保計劃,以免觸發贖回潮。


7.評級機構失信譽 備受質疑


權威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都有給予一些以次按作抵押的債券最高評級,忽略其潛在風險;然而,一旦問題浮現,價格下滑時,這些評級機構又會快速下調評級,惡化情況。信貸評級機構的可信性備受質疑。


8.對沖基金重創 喜憂參半


一向被視為投資精明的對沖基金,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嚴重損手,不少對沖基金的價值蒸發了 50%,部分基金因投資者大量贖回而被迫關閉。當然,也有一些基金因賣空銀行股票和與按揭業相關的股票而大賺特賺。


9.葛老聲譽受損 走下神壇


曾被市場人士奉若神明的聯邦儲備局前任主席葛林斯潘,被批評未有適當運用利率政策,導致房地產出現泡沫,又疏於監管高風險的次按債券,他也被迫承認要為目前的市場混亂負上責任。


10.冰島瀕臨破產 財富蒸發


擁有30萬人口的冰島貨幣克朗在今次金融海嘯中大幅貶值,整個國家的財富幾乎全被蒸發掉,無法償還數以十億歐元計的債務,瀕臨破產,需四處向國際社會借貸求救。不少冰島銀行的外國存戶損失慘重。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