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私人危機干擾工作
我們隨時都會遇到個人的麻煩事,如失戀、家人生病,朋友欠錢不還,這些不免會影響你的情緒,從而影響你工作的情緒。當我們遭到危機時,很難不沮喪、煩躁,鬱悶帶到工作中。你很希望別人諒解你。可是,你發現大多數人對於你的遭遇無動於衷,並沒有很多的人願意花時間聆聽你的不幸。
即便是朝相處的同事,也不會知道究竟怎樣關心你才恰到好處,他只知道尊重別人的隱私,他會覺得過度關心有時會讓你覺得反感。因為,一個人在承受痛苦時,通常需要療傷的時間的空間,在這個時候,別人在一邊嘮嘮叨叨可能會讓你更加心煩。
而一般人在遇到變故時,很容易對別人產生不恰當的期待。比如,你覺得同事“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配合你”,你的上司應該照顧你,你的部屬應該無條件地服從你。結果,當周圍的人無法給你這全部時,這些期待可能帶給你悲觀情緒,而這種悲觀的情緒使你更難對工作投入。
在辦公室裏,應仍然維持公事公辦。公司沒有義務為你個人的問題付出代價,你必須學會為自已的事情負責。企圖把辦公室每個人都當成你的朋友,對你遭遇的困難可能無幫助。主管和同事或很可以容忍你短時間內工作效率不高。不過現實歸現實,該做的工作還是得做,你必須認清,無論如何,在辦公室,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比什麼都重要。
孝順父母從關心陪伴開始
社會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三代同堂的家庭越來越多了。但是忙碌的工作卻使得為人子女的疏於照顧自己的父母。子女往往以為只要讓父母衣食無虞,就算是盡了孝道,但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卻不只是這些。
在英國一項最新的統計就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老人生活在疏離和孤獨中,對他們而言,家就像是一個囚禁他們的大牢籠;有不少老人表示,他們已經有超過一個禮拜以上,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話了,甚至感覺根本沒有人感到他們的存在。而對於那些低收入或是身體健康狀況不良的老人而言,情況更是嚴重。這種情形在年老女性及低收入的老人中更為嚴重,幾乎是其他人的兩倍以上。
另外,患有長期慢性疾病的老人中,有七分之一表示,他們覺得根本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存在;相較於那些身體健康的老人,則只有百分之三有這樣的感覺。這項研究一方面希望相關政府單位能夠正視老人的貧窮及健康問題;另一方面也給為人子女的一個提醒,正視父母心中真正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順。
生命的救星—「暫時」
這樣做可能會完全扭轉你的生活方式。以我來說,它的確讓我的生活變得多采多姿而豐富。有效運用暫停策略,相信每個人都有「暫時」的經驗。一個人如果不休息,一定無法永遠精抖擻。
你有沒有為了某項成就而慶祝過?夏天放假時躺在陽光下?在遭到拒絕後,想想要怎麼做?在被壓榨了一天之後,舒舒服服的泡個熱水澡?解決跟配偶或青春期子女之間的誤會?在一天結束時爬上床去?從工作中找出機會?散散步,消消自己的怒氣?
「暫時」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新觀念,不過如果你是像我這種個性的人,那你很可能就需要多多運用。而當你需要使用的頻率增加時,你可能還要運用得更有策略才行。
「在你的人生中,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是意見調查中通常會問到的問題。人們對這個問題的前兩個答案,通常是時間和金錢,而時間往往會排在金錢前面!
我們現在所感受的生活是一種失去平衡的生活、一種瘋狂的生活,混亂、失序和不調和。龐大的責任、多重角色的扮演和愈來愈多的期望,在在都增加時間對我們產生的壓力。
約會的困境
年輕人在約會過程中,首先所面對的困擾是,如何約到對方。對此男女雙方都充滿焦慮、緊張與不安。女方害怕沒有人邀約自己,男方則擔心邀請被拒。邀約是愛意傳遞的過程,如何適時適切地傳遞,對於一位沒有約會經驗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容易。為避免困擾發生,可創造自然的情境,參與有共同興趣或共同活動的領域,如此不易被拒絕,即使被拒絕也不會尷尬。
把握相處時光,因為每一次的互動相處,將決定下一次約會能否順利進行,在見面前,先考慮能產生共同話題的活動,避免使約會變得無聊、乏味、自我中心,應避免在性方面過多暗示。約會中應利用時機,了解對方的價值、態度、想法和習慣,並分析有無交集及共通點,觀察對方言行是否一致,以決定感情進退。
兩性對於性的看法,具有二重標準,性關係包含身體、心理以及深沈的精神層面,必須慎重其事,性在約會中所佔份量,隨著雙方日漸熟悉,身體的接觸逐漸頻繁,可能性漸漸升高。所處的情境,應考慮是否會發生約會強暴事件。
何必平地起風?
有一群人等著要過河,船夫把渡船從沙灘上推到河裡,河邊上的小魚、小蝦、小螃蟹,因為兩岸船隻的往來,都給壓死了。等候乘船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秀才和一位禪師。
秀才看到渡船壓死魚蝦的情況,就問禪師:「和尚,你看船夫把船推下水的時候,壓死那麼多魚、蝦、螃蟹,你說這是誰的罪過呢?是乘船的人,還是船夫的罪過?將來這個殺生的罪業,是要歸於乘船的人,還是船夫?」
禪師指著秀才說:「是你的罪過。」秀才很生氣的說:「怎麼會是我的罪過?我也不是船夫,我沒有乘船,怎麼會是我的罪過呢?」
禪師喝斥說:「因為你多管閒事!」船夫為渡人到河岸,心裡沒有殺意;乘船的旅客,只是過河辦事,也沒有瞋恨殺生的惡念,持戒的人要從慈悲的本懷去思量,例如很多人持午(過午不食),原本佛陀制戒是要我們減少食物的貪求,用心在修行辦道上,但是為了持午,別人卻為你忙著打果汁、熬米湯你高高在上去修行,別人為你庸庸碌碌的打點雜務,此種行為並不可取。古代的祖師大德,搬柴運
水,為眾生做一隻老牯牛,我們何德何能,又有多少福慧,可以如此浪擲?
秀才妄生是非分別,平添煩惱閒事,人世間也有不少像「秀才」的人,歡喜評論他人長短善惡,卻不自知這好壞是非,讓自己的身心不得自在。
誰的罪過,甲也好,乙也罷,都不干我們底事,何必平地起風波,讓自己的心,朝也寒雨,晚也冷風,不得寧靜清明!
有時我們反對一件事,只是因為單純的不喜歡一個人,人與人相處,要對事不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