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職場與學習成長、管理與行銷 (1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相由心生—從面相看個性


相由心生—從面相看個性


前言:筆者從事面相、手相、姓名學、八字命理研究多年,然而多年的實務經驗,總讓我覺得盡信書(師),不如無書(師),因為有很多相學理論總讓人覺得模稜兩可、誇大其詞,甚至於南轅北轍、危言聳聽,但是也有許多的實務經驗,讓我不得不承認命相學確實有參考的價值,所以今天我願意提供在我平日的實務經驗中,俱有參考價值的資料給在座的聽眾


人為什麼會想去算命?
答:因為:1.無法抉擇    2.無法等待    3.無法認同    4.無法掌握


人為什麼會喜歡算命?
答:1.不確定感   2.不安全感    3.不平衡感   4.不滿足感


對相學應有的基本態度
1.  不要以一斷之,不要有太多的聯想
2.  所有的事都是好壞兼半
3.  凡事往好的想
4.  相由心生,意志可以改變一切
5.  傑出固然可喜,平凡亦是偉大


從五官了解一個人的特質


1.  耳朵:耳朵代表的年齡剛好是1~14歲,也正好是人類成長的重要時期,筆者從事面相研究,從多年的實務經驗,我都從耳朵觀察起,從耳朵的平整度,長短,厚薄,招風耳、逆風耳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特質及未來的走向。


2.  額頭:額頭代表著長輩緣,從額頭的高度及寬度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謙虛,是否平易進人。


3.  眉毛:眉粗心粗,眉濃情濃,眉疏情疏,眉亂心亂,眉開眼笑,眉目傳情,眉清目秀,眉上有事業宮、父母宮、福德宮、遷移宮、眉下有田宅宮,眉心有命宮,疾厄宮,夫妻座,眉外有男女宮,也就是眉毛有人生最重要的指標作用,一個人的心中走向,情緒起伏,感情抉擇,都可以從眉毛看出一二。


4.  山根:一般電影電視明星大都山根高,而律師檢察官大都山根低,山根既有煞車作用。


5.  鼻樑:骨多於肉重精神,肉多於骨重物質,以占面部三分之一為適中。


改變命運的方法:
1.   命:專長、格局-發揮自己的專長,掌握自己的格局。
2.   運:志向、抉擇-選擇自己的志向,慎選自己的抉擇。
3.   風水:環境、朋友-適合自己的環境,留意自己的朋友。
4.   積德:人際、社團-拓展自己的人際,加入健康的社團。
5.   讀書:知識、能力-求取有用的知識,強化個人的能力。


當您笑得時候,您將發現世界跟著您笑,當您哭的時候,您將發現只有您一人在哭


資料來源:http://myblog.marbo.com.tw/poan/Post/9523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用人政策談『用人禁忌錄』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用人政策談『用人禁忌錄』

撰文/余明和(華宇企管講師)


一家企業,不懂得市場或者不懂得產品那還不打緊,只要找到好人才來幫忙,那都還有救,但如果不懂得『知人善任』,這個企業大概就要去一半了!


資源管理為管理項目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過去,一般企業對於資源管理的概念可說是相當的模糊。但若我們要將管理項目區分等級的話,資源管理卻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至於資源管理究竟要如何做呢?首先,我們要先問的是:『我的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是什麼』?



如果說企業有在進行的資源管理,那大概只有財物資源是最普遍的了!不過認真來說,就僅僅是一項財物資源的管理還是很少有做得好的。以預算管理、固定資產管理來看,這其實已經是資源管理最基本的管理項目了,但是又有多少公司能真的做得非常徹底呢!如果這種對錢的基本管理都沒能落實做好,其他資源又如何管理得好呢?


常言道︰『花錢要花在刀口上』,就是訓誡我們對錢的管理要非常細心,每一分錢都要發揮到最大效用才行。資源沒有做好管理就會形成亂用、濫用,沒有附加價值產出的資源投入,就會形成:『擔砂填海,毋採工(台諺)』。
對一家公司而言,每一分資源的投入都應該考量到將會形成怎樣的價值?所以要多花一分錢就應該評估一下這分錢的效益在哪裡?要多用一個人,也要確確實實了解,打算用這個人來發揮什麼效益?這可說就是人力資源的最基礎慨念了。資源的投入,不是看有沒有人,也不是問財務長還有沒有錢,而是要問到底有沒有價值。


記得曾經輔導過一家這樣的企業。其老闆經常口中掛著一句話︰『我是學管理出身的,我當然知道如何管人?』
據說這位老闆是某國立大學的工業工程碩士,在他那個年代,手下是沒有幾位大學生的,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引以為傲吧!
但既然那麼的厲害,為何又要聘請顧問呢?
事實上我的確私下問過他,他的回答很有趣,
他用台語回答說︰『我是做頭家的人,只會賺錢,不會教人,聘請顧問來,是教那些不懂得上進的幹部的』,可想而知,這個工作是多麼艱鉅了。不過,顧問不是拿錢消災的,顧問是拿錢創造價值的,所以在我進入輔導後的一個月,我徹底分析了這家公司的管理狀況,立刻發現最大的問題乃出在公司根本是濫用資源!


這家公司由上一代交到他手下已經有五年了,雖然營業額每年大概都還有10~15%之間的成長,算是不錯的產業了。


但當我進行獲利分析時卻發現,其每年的獲利能力都在下降接近20%,縱然營業額在成長,但經營安全度卻每況愈下,幾乎已瀕臨虧損邊緣,很快將要進入經營的危機風暴中。但這位老闆總認為是對手在惡性競爭,才會導致他的企業獲利衰退。


不過,事實當然不是如此,透過分析結果後,我懇切地向這位老闆報告︰『過去三年來,你已經投入了相當一倍資本額的資金,不斷地採購機器,目的是想提高自動化效率,但是同期間,員工人數也增加了將近六成,花了好幾百萬投入在電腦化的推展上,可是間接員工也還是不斷的增加中,事實上,三年來的營業額增加不到50%,總結是:資源投入不當所造成的經營危機』。
我實在不好說,公司之所以會面臨著樣的困境,是因為根本沒有在做資源管理,而不是幹部不上進的結果,是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上沒有發揮出應該有的效益才是主因。
 


現在的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到人力資源的管理了。我們不時可以聽見管理者口口聲聲得說︰『人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就好像會聽到一般人這麼得說︰『學習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一樣的話,但是只會說跟本不會做。如果要說起理論架構,個各都是神通廣大,選、用、育、留、儲、除各有各的譜。但是真正的進入人力資源的本質~用人政策個個可又都是牙口無言。


什麼是用人政策?簡單的說就是用人的基本思惟與理念,一個企業的用人必須要有一定的邏輯框架,這樣才能形成用人的品質與團隊共識。企業的文化也是淵源於用人政策的正確而得以建立與發揚。胡適先生說:『想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企業要發揮用人的最大效益,不是找到最好的人才進來,而是要能找到最能在這個企業發揮所長的人才對。誰能發揮所長,就要先釐清,自己的企業用那一種人最好,因為每一個企業都有他的組織特性存在,適合的人就是最好的人。不適合的人,最好的也會變成最麻煩的人。


明確用人政策 為人力資源的第一步


沒有用人政策,根本就無法談上如何選、育人才,當然,就更談不上什麼人力資源管理了。


記得,國內有一家頗具規模的企業,其社訓上有一條用人準則是,『德、才、能、拼』,也說出了這家企業的『用人政策』。


品德是這家企業選人的第一準繩,沒有品德的人第一關就被Get out決不錄用。
第二項要求則是『才識』的高低與否。這種人,有高超品德,卻平庸無奇,明知用了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但也能預見,這種人勢必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所以還是不用為妙。


第三項要求是『能力』。其實有品德有才識的人,並非就一定有能力(這裡所指的能力,是指能夠展現出來的氣力)。有很多人,雖然感覺上力道十足,但用起來卻軟弱無力,原因是這種人往往『才高八斗』卻『脫離現實』,俗語說︰『講的卡大天,邁用無半撇』,這種人就考慮一下,看看哪裡用得上他,如果沒有也要作罷。


最後要看要選用的,是『拼勁』,也就是後續力到底有多少。大部分的人多是上任三把火,工作三天後變成三根蠟燭,做了三個月則僅剩下三攤殘蠟,固在那裡動也不動了。


企業之所以用人,不外就是要發展所用,而要發展,自然就得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如果不是很有拼勁的人,就會很容易被擊敗而失去工作鬥志,因此選擇人才時,這一項不得不慎重考慮。


其實,我們姑且不論這家企業所聘雇的人是不是真的皆『德、才、能、拼』,但最起碼它們有一個明確的『用人政策』掛在那裡,多少也能在不經意間兼具提醒的作用!令人可惜歎的是,有多少企業在用人這方面,有這樣明確的政策呢?


沒有用人政策,根本就無法談上如何選、育人才,當然,就更談不上什麼人力資源管理了。
 


知人善用 區辦人才與奴才
如果要講到『用人』,那就要先談對人的了解;所謂先知而後用,俗語說︰『無識貨,請人看;無識人,死一半』,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如果不懂得市場或是產品還不打緊,只要找到好的人才來幫忙那就還有得救,但如果不懂得『知人善任』,這個企業大概就要去一半了。


所謂的『知人善任』,就是要先學會了解人的本質後,才能有效的運用他的才能。


幾年來,我擔任顧問的工作,讓我看盡了管理的百態,對於企業的用人管理,更是有所心得,而最常聽到的主管抱怨就是感嘆︰『人才難尋,一代不如一代』。


事實上,在我看來,用人的失敗大部分不是找不到好人才,而是根本不會對待人才。


一般來說,管理者還是比較喜歡用『奴才』,因為奴才聽話容易管,奴才所作的事也比較得主管的心,因為奴才做事都是先看主管的臉色而後行事,反之主管者對人才就比較頭痛一點了,套句廣告詞來形容,就是『既期待又怕被傷害』。


因為人才,經常是對事不對人的,是做該做的事,而不是做人家喜歡的事。這樣的人總經常會切到主管的意,如果該主管的肚量夠大,或許還能容得這種人才,但在企業裡,卻更有太多的人才,乃因能力比主管強,使得被排擠,埋沒一輩子出不了頭。


而企業裡也因為這種好用奴才的習性,久而久之,形成『劣幣驅逐量幣』,造成人才留不下來的結果,最後只好眼睜睜看著『小人當道,大人當差』的局面,如此企業若想成功其實也難。這種沒有用人政策的企業,到了最後,所能用的大概就只有一群『乖、捧、順、吹』的人了。


過度依賴特定人才 反成順利運轉的絆腳石
用人另外一個積習就是──過度依賴特定人才,造成發展性的侷限及成功關鍵因素無法全面突破。
「信賴」是用人的基本原則,大家都知道「用人莫疑,疑人莫用」的道理。
但過度的相信這種特定人才,則往往容易形成決策過度集中,似乎所有事情,只有這位特定人才能夠做到,別人都無法勝任,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許多工作推展的延宕,因為,必須得等到這位特定人有空才能夠做,而偏偏這種特定人,經常多是企業裡的陀螺,這邊轉一轉,那邊繞一繞,永遠也定不下來,即便把工作全都委託給他,也還是不太容易完成。
另外,如果這種受依賴的人算是人才那倒也罷,大不了僅是企業發展受限。但如果是「奴才」的話,企業可能就要遭殃了!


人力資源從理念紮根做起
企業『成』也在人,『敗』也在人,但最大的資源也是人,所以不可不慎乎。
要作好人力資源管理,不單單只是從管理的制度下手就好,還必須從用人的理念紮根做起才行。人力資源的理論多不勝舉,用人的道理也是人人會講。但是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卻是要從用人的心腸做起,否則到最後變成「佛書一世間,腹腸無一寸(台語)」的人。
人力資源從心腸做起,要怎麼做?我不會說!但是不該做的卻是不少。
以下,就讓我們先從去除不該做的開始吧!


企業用人的禁忌錄
一、 求忠不求才;只求忠心如狗,怕用人才,會強過自己。
二、 喜乖不喜諫;多用乖乖牌,厭聽人諫,怕人掀底牌。
三、 交際在眼前;迷惑於長袖善舞,只求巧言令色。
四、 人情擺中間;講究人情,不能理性公斷。
五、 授言不授權;口說授權到底,手握權力不放。
六、 家族才中堅;內舉必然親,外舉親必然。
七、 凡事靠一人;人人都不行,只有一人強。
八、 用人只靠錢;用錢籠絡人心,卻處處防人出頭。
九、 爛人不敢辭;用人好壞不分,不敢得罪人。
十、 好人不敢用;用人必疑,一心害怕人才背叛。
十一、 不設接班人;沒有人比自己好,看不到誰能頂替。
十二、 勞碌過一生;事必躬親,大小事通包,不敢予外人謀。


資料來源:http://myblog.marbo.com.tw/poan/Post/9531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朋友的員工最可怕



 


有位朋友曾在金控公司工作,多年來,看過無數弊案。
有一個弊案,甚至牽連到他。
 


當年,有個營業員,帳上虧空了兩百多萬,身為高階長官的他奉命調查。那位營業員很委曲地對他說:"只是不小心在電腦上多按了一個零,所以才造成客戶的損失。" 他願意填補這個損失。



欠缺溝通一意孤行宅心仁厚的長官想:
"這位營業員,業績向來很好,失去他也是公司的損失,於是在調查報告上,就以「失誤」來處理"


 


不料,過了一年,同一個營業員的客戶,損失了兩億元。


長官這才明白:原來不是電腦按錯,而是他一直幫客戶代操來賺取高額佣金,客戶對於自己買進賣出的價格與數額,根本不知情。碰上股市行情驟變,營業員賭錯了邊,鉅額的虧損就出現了。兩億元超出了該營業員的負擔。他虧空款項後就消失不見。長官才發現他被騙了。


而這件事也牽連到他:因為他的輕易原諒,是一種疏忽這件事使他從那個單位離職了。


 


後來,他有了另一個工作,專門負責抓金融弊案,處理了不少欺瞞客戶與公司的案例,在「看人」方面累積了不少經驗。



我問他:「那些變成金融界害蟲的人,有沒有什麼共同特徵?」



他想了一秒鐘,就回答我:
「有,他們在公司都沒有朋友。在我看來,沒有朋友的人,缺少溝通管道,自己做了什麼決定,都會一意孤行。」 這個觀察很有意思。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個性問題,所以沒有朋友;也許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打算做案,所以不能有朋友,免得有人很清楚他在做什麼。



從愛情的案例上看來,沒有朋友的男人或女人,通常也不是什麼好情人。



他的個性可能猜疑、孤僻、驕傲、難搞,甚至有暴力傾向,所以沒有朋友。會說出「你如果離開我,我一個朋友也沒有」的情人,並不代表他將你放在世界中心點,只代表你愛上他,離開他會有危險。



朋友未必要多,但沒有朋友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要有四位以上好友」


 


有位專門研究友誼的作家湯姆.雷斯說:


「有四位以上要好朋友的人,會在公司待得較久,也會活得較久。」


朋友不貴於多,而在於願意一起攜手向上,互相扶持,尋找更有意義的生活。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名企管碩士和中年主管組成登山隊伍,歷經11天的雪地探險,攀上5,486公尺的高點。然而,這段旅程考驗的不只是體力與耐力;在喜馬拉雅山這座最嚴苛的大自然教室,他們學會了管理部屬與自我管理的四個重要原則。







華頓商學院麥可.尤辛教授將教室搬到高峭險峻的喜馬拉雅山,讓學生學習在團隊一起攀爬聖母峰,面臨生命交關、而眾人卻意見分歧時,做成有效的領導。

他們在途中用各種方法學習,包括討論預先準備的教材,向途中巧遇的登山客討教,加上親身的登山經歷,最後得到四個寶貴的教訓。

第一,領導應以團隊需求為前提。
登山成員在輪到自己擔任領導人時,不論自己多麼疲憊,還是要確保每個團員平安抵達。同樣,企業高階主管不能無視於團體的需求,只費心取悅上司、討好股東。

第二,有時候,不行動是最困難卻最明智的行動。
成員在途中討論1978年一支女性團隊試圖登聖母峰頂。當時該團隊已有兩名成員登上頂峰,寫下第一支登上聖母峰女性團隊的光榮歷史,但其他兩名團員卻執意也要試攻頂,隔日在山峰下被人發現屍體。
在商場上,領導人要考慮各種風險,千萬別鋌而走險。

第三,如果說的話沒人聽進去,就等於沒說。
登山途中,一位團員晚歸,卻未將訊息確實傳達給其他團員,引起大家驚恐。經理人往往也會忽略「告知」和「確實傳達訊息」間的區別。

第四,向上領導時,可能會誤以為作對的事是錯的。
成員在途中遇到聖母峰1996年著名山難事件的倖存者,她提到當時因為太過信任領導者史考特.費雪的能力,所以沒有制止他過晚登上山峰,以致他在黑夜中遭遇暴風雪而喪生。
團隊因此深切領略「領導力不僅要動員下屬,也要引領上司」。



摘自<哈佛商業評論> 97/8月份 第二十四期
預知更詳細內容請參閱哈佛商評網站:
http://www.hbrtaiwan.com/Main/index.aspx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篇給我自己很多提醒的文章與您分享   


                 ~~共勉之~~


母狼的啟示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 的白髮說:


「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 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


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


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


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如果一 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


讓他自食其力,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悟到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突破經營:寧為雞頭,不為牛後


吳建宏 顧問


吳建宏 我輔導的一個消費產品公司,在業界的佔有率排行老三,但是距離前兩大的規模卻足足有兩倍之別,每次的主管會議,都會聽到一些「我們要勇起直追」的口號,或是不少「積極的改革構想」,可是會後的行動往往「無聲無息」。

【你有那個八字跟人家玩嗎?】
更好笑的,當業績不好的時候,所有檢討的理由一定是「我們公司就是什麼改革都不做,因此哪可能跟那兩家競爭品牌相抗衡」,老闆很無奈也不知道怎麼罵回去。

我看這家公司若是真的要迎頭趕上前兩大,起碼要增加一倍資本額,才有得一拼,老闆常這樣問我:「這樣就會擊敗他們嗎?」當然不見得,甚至我肯定說:「機會也不高」,為何?因為「打架不是靠拳頭」。

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做法,螞蟻也可以扳倒大象,信不?如果小公司擁有一個「獨家技術」的商品,也能夠「小兵立大功」,這道理非常簡單,所以小公司只要去思考「我有獨一無二的商品嗎?」這才是簡單一些的「突破之道」。

【別光作夢,做得到才說】
據我知道,很多大企業的大都是「鈔票堆出來的」,像是這個業者的前兩大,業績超過第三名足足一倍,可是利潤卻沒有多一倍,甚至有時候還是虧損的,所以他們賺到的只是「老大」的虛名,並無實際的「內涵」,若是你,這是你要的嗎?

最近許多國內航空業者紛紛停止「不賺錢的航線」,這是早就可以預知的後果,可是一年前他們算出來了嗎?我認為有,只是沒有很認真去執行「改革計畫」,也就是說「不見棺材不掉淚」。

我常常參加很多公司的檢討會議,都是在談觀念居多,其實觀念可以當「暖場」就好,主要還是要談「怎麼做?」,而且要找出「誰負責?」 開會要特別注意不可以「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要玩就要玩的夠齊全】
我要嚴正的告訴一些「老二」,如果你沒有那個八字當老大,你就安心、專心的扮演好老二的角色,不要再作夢了,這樣會帶給自己「精神不集中」的困擾。 當老大不見得好,更不見得舒服,尤其是背有盲刺那種「搔不到癢處」的難過,你真的不要也罷!

一旦決定要當小的,就要想一些「小而美」的策略,千萬不要搞一些「做不到」的餿主意,例如「擴大通路、增加商品、多找幾人」這些「投資」是要同時一起來的,絕不是「擇一」,否則不如不玩。

員工會找理由推卸自己做不好的責任,老闆自己要懂得去防範這些不成熟的破招數,我會建議老闆「心頭要定」,講話要「清楚明白」,態度要「堅定有信心」,如此才能使員工「不說廢話」,哈哈!所以員工亂說話,是你老闆給他的機會啦!

(請參考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80/20法則」

歡迎參觀吳顧問的部落格...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M與服務創新:Capital One的市場微區隔策略


廖志德 老師


廖志德 是否設立CRM實體組織,以及權責劃分的政策議題,本土廠商與外商似乎同樣的也有所不同,外商採取集中模式,本土廠商則採取分散模式,這兩種不同的作法是各有優缺點,集中的好處是專業,壞處是會養成組織其他部門的依賴性,通常本土企業會希望組織中每個人都會進行分析,而不是養很多博士級的專業人材來集中管控顧客名單。

分散式的作法是要求組織擁有產品的單位,都要有成員接受訓練、取得認證,最好是產品管理部門(PM)本身就會進行分析,跑模型,由PM自己做出產品的市場區隔,找到合適的行銷客群,提出設計品質及企劃品質,而不是PM只是提出想法,然後由隔層紗的顧客分析部門提出建議,分散式的好處是可以將CRM的觀念深入組織每個觸角。

集中還是分散比較好?
而本土企業之所以偏向於採行分散式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避免現有組織和新設立的CRM小組產生衝突與矛盾,當企業採取集中模式時,顧客名單的運用主要由CRM小組領導,此時公司最高主管若未能給予強而有力的背書,這個部門與其他單位的協調將非常不容易。

無論是分散式或集中式,林慶治認為企業最好要擇善而終,否則收放很難自如,因為採取中央控制後就很難再放權,反之亦然。美國知名金融服務公司Capital One採行的是集中模式,並且因此而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經營成績,該公司的CRM部門養了相當多博士級的分析人材,其主導性相當強,絕對不會是沒手沒腳的支援單位,這個部門和PM保持著競合關係,基本上有點類似利潤中心,因此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獨特價值來,但是本土公司於效法Capital One的作法之前,最好先行考慮人材培育的困難性,以及組織可能潛藏的衝突問題。

在我國,有些企業的作法是成立半獨立的直效行銷公司,他們讓這家子公司不依靠母公司也可以存活,而且由子公司來從事資料庫行銷的工作,子公司除了支援母公司各事業部,還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效益,擁有自己的舞台。

針對組織權責劃分如何避免組織及人事的問題,林慶治的建議是設法讓CRM融入既有組織,他表示在公司內部未來可能存在的區隔管理(SM)、通路管理(CM)及產品管理(PM)中,CM及PM已經相處有年,故可以考慮將PM與SM合併,如此可以減少部門間不必要的爭執,等到CRM小組真的跑出成果之後,在來考慮設立實體組織還不遲,否則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是很難說服組織中的其他成員的。

如何確保CRM的ROI呢?首先我們要瞭解實質的成效是需要長時間投入的,通常要有1至3年的光景才能初具雛型,光是人員訓練可能就要耗去二年的時間,但是短期的成效卻不容忽視,在架構解決方案時,最好能夠先行支援現有行銷活動,然後從基本的報表分析逐步地向資料採礦發展,等到行銷人員擁有經驗及信心時,就可以開始進行多產品、多通路的行銷活動最佳化分析,使得每個顧客都可以獲得最適合其個人的產品及服務。


(免費閱聽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五大績效目標」


取自:【EZ企管報】http://www.easy221.com/blog/ 已獲轉載授權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an數位學院:上班族的時間倍增術


王友倫 新局企管網執行長


課程內容:
–活用時間的三大要領
–起床的時間妙用
–通勤的時間運用
–安排工作流程
–正確的行事優先順序
–有效使用電話、簡訊與email
–午休時間
–下午上班時間的運用
–增進自我的時效管理
–下班後的時間運用原則
–回家後的時間

摘要:
很多人都認為常常加班到很晚的員工是努力工作的員工;而準時下班的人似乎工作不太認真,其實一個懂得做好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的人是不會如此的,他會在正常的上班時間內,把工作做完,而且做得很好。
與其每天都把事情拖到很晚才結束,不如每天早點到公司,把工作做適當的安排,發揮工作效率,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
正確的上班時間,是比規定的時間早到半個鐘頭,這樣子,一方面不會給主管或同事覺得你每天都姍姍來遲,好像不太願意來工作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安排妥當,如此一來,當規定的上班時間到了,許多同事才忙著進公司,甚至手上來拎著早餐的時候,你早已準備好了,隨時可以發揮戰鬥力。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起來是否心情愉快,會影響到一整天的工作效率,所以如果能先將喜愛的音樂錄起來,然後設定好時間,到了該起床時,音樂自動會慢慢響起,我們在夢鄉中聽著自己喜愛的音樂,自然清醒過來,心情當然十分輕鬆愉快,是不是比令人緊張的鬧鐘聲音,要好得多呢?
當醒來的時候,可以先不急著起床,這樣會造成一天剛開始的時候就慌慌張張,可以在被窩中整理思緒,基本上,臥室裡沒有妨礙思考的聲音或動作,而且躺在被窩裡很輕鬆,可以先想一下今天要做些什麼事。
起床到出門前這段時間,是和家人相處的好時光,因為現在的人生活忙碌,不用說午餐是各吃各的,往往連晚餐也難得在一起,所以最好利用早餐與家人交流情感,一起共進早餐,這樣比假日或其他再特別抽出另外的時間和家人相聚,更能夠培養感情。

請點選以下數位課程:
上班族的時間倍增術,可免費閱聽課程。

(請參考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上班族的時間倍增術」)


取自:【EZ企管報】http://www.easy221.com/blog/ 已獲轉載授權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行銷不落格http://blog.nownews.com/cks1007/textview.php?file=161465

這是一個企業家第二代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我最近在輔導的案例。一開始施先生找到我的時候,談的是他們家族企業的產品行銷問題,因為原本家裡做的是大量批發的產品,也就是一般人心目中以大量低價來拼市場的生意。一開始施先生談的是如何透過網路將那些批發衣服賣出去,一般來說這種時候我只會建議客戶到雅虎拍賣先學著利用一則NT$3元的成本將網路行銷學好,再來談自己如何建立網站銷售系統。


但是我很高興看到一個叛逆的傢伙,跟我這個腦後有反骨的CK個性一樣。其實這位待過日本、英國、大陸等地,同時也通國語、台語、日語、英文四種語言的企業家,骨子裡居然是一個發明家,他在日本的一些生活經驗讓他將家族企業的生產優勢與他自己的產品發明優勢結合起來,透過適當的行銷,我相信他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找到與眾不同的利基。


「施先生的魔法衣」就在這樣的概念下成型,目前各位看到的已經是發明完成而且有專利的產品,好一個「魔法施」,讓我對企業家第二代有了不同的看法。


施峻堅先生的魔法衣部落格 http://blog.nownews.com/magicshih/


TVBS的報導
http://tw.youtube.com/watch?v=AwSVYqSpF94


自拍的產品介紹與發想過程
http://tw.youtube.com/watch?v=fI82G3VBYL0
http://tw.youtube.com/watch?v=CDNUinN1wNI
http://tw.youtube.com/watch?v=2ESKAUhO91A
http://tw.youtube.com/watch?v=0z-eS002KxA
http://tw.youtube.com/watch?v=FLSXGUdyXog
http://tw.youtube.com/watch?v=xjuC3Wirydk
http://tw.youtube.com/watch?v=AwSVYqSpF94




TVBS報導:「手套不走失」外套、防曬、防雨3合1


原始新聞網址 http://www.gclub.com.tw/news/news_list.asp?no=ghost20080802191534


記者:游皓婷 吳御曄 攝影:莊庭豪 柳中屏 報導

不少女性機車族,戴手套或袖套防曬,最怕的除了穿脫不方便,不小心搞丟另一支,還得花 錢重買!有人就真的為了「省麻煩」,把創意變產品,拿雨傘布研發防曬、防雨、防風的三 合一外套,還成功申請到台灣、大陸跟日本的專利。

戴手套、袖子反穿,還有這招,真的把袖子「剪下來」再利用,機車族對抗毒辣烈陽,招數 全出籠,偏偏不分手套還是袖套,只要脫下來,就很容易搞丟。

麻煩事轉個彎,總能變創意,這件外套袖口,可以拉出手套,防止手背曬傷,外套下擺一扯,還能變身長版雨衣。研發者施峻堅:「我就看到(日本電車)很多人有戴手套進來,我很羨幕他們,可是在電車裡面公車裡面很熱,於是他就把手套拿出來,(塞)放在口袋等出去 的時候,手套就掉在車子裡。」

日本電車上一次手凍成冰棒的教訓,讓31歲的施峻堅,決定畫圖砸百萬,研發新型外套,身為萬華牛仔褲家族第二代的他,其實也在替過度飽和的牛仔褲市場找生機。施峻堅:「大家都在騎摩托車比較省錢,而且騎腳踏車族人數越來越多,所以說我相信在台灣市場,最起 碼大概有1百萬以上的商機存在。」

利用雨傘布防水、抗紫外線,再強化收納作外套,這個創意已經拿到台灣、大陸跟日本的專 利;只要多動腦,下回或許換你把點子變黃金。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行銷不落格http://blog.nownews.com/cks1007/textview.php?file=161367

前幾天!跟北新扶輪社2008-2009的社長ALPHA在聊天,談到他的一項新產品,是一種可以由海底抽取出來的深層水,我們談的不是技術方面(技術不是我的專長),而是產品行銷的部分,尤其是產品名稱部分,因為現在市面上這麼多水,能取的好名字幾乎都被取光了,一個水的新產品應該如何在市場上受到重視?


其實幾個月前這位社友跟我聊到這個產品的時候,我就已經幫他把名字想好了,「不是水」,對,就是利用反行銷的方式來為產品取名,因為如果你喝的不是水,那你喝的是什麼?這個新產品不應該以產品面或技術面來行銷,因為那不是很有特色,反而可以用「概念」來行銷因為也許你喝的「不只是水」「不僅是水」,有太多觀念可以談了。 在此也先預祝ALAPH社長這個新產品可以大賣。


取名最怕取到菜市場名字嗎?其實還不止喔,音不對導致粗俗或諧音到其他不雅的事物更是糟糕。有趣的是居然還有人把這種事情當作生意在做,這個叫做「品牌分析」的生意一年還可以做出60萬美金。相信這個數字聽在很多算命大師的耳裡大概會羨慕死喔。


相關網址:
精選翻譯 http://www.choicetranslating.com/
新聞來源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4456388.shtml




創業平台》命名諮詢商機大

產品命名是一門大學問,連一些知名企業都差點鬧笑話。提供命名諮詢服務,也因此成為一門利基生意。


有家大型製藥廠一度想把新的減肥藥命名為Tegro,就英文來說,這個名字無傷大雅,但它的發音卻和法文的「你胖」神似。


一個全球科技訓練系統的名稱,聽起來像韓語的「色情電影」。一個愛滋病治療藥的命名,會讓人誤以為是德語的「愚蠢的愛」。


幸好,因為美國一家小企業「精選翻譯(Choice Translating)」提供的命名諮詢服務,讓為這些公司免於出醜。


和妻子共創這家企業的梅納說:「建立一個品牌識別很花錢,我們就像所費無幾的保險。」


梅納一開始只是經營翻譯業務,目前已在全球逾80國建立約千人的自由翻譯人員網絡。一天,一家品牌公司打電話來,請精選翻譯幫他們評估產品名稱在不同國家的念法和涵意,這讓腦筋動得快的梅納決定跨入品牌分析領域。


到2007年,品牌分析營收已達60萬美元,占總營收的三成。梅納希望兩年內這項占比可以提高到八成。


客戶只要支付1.3萬美元,就可以得到品牌在目標市場數十種方言的分析。梅納設計一種線上問卷格式,讓目標市場的翻譯人員可以迅速回應。問卷上的問題很簡單:品牌名稱在目標市場代表什麼意思?是否有負面的聯想? 發音很容易嗎?


去年年底,精選又推出視覺評估服務,由各地的翻譯人員評估企業商標設計的顏色、形狀、符號在當地是否有負面的聯想。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成功,不在於 →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真正領袖不是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

這一生不在於『你超越多少人』,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 不在你贏過多少人,分享才是一種成就。

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

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

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的擁有。



從前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

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

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 學的柏濟

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

當他死後,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 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

最後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鮮少人知道,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

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是也!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

論力氣,它比不過大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靈敏,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關係!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每隻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

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



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旦整合發揮,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轉載文章。原文出處:創業加油站;作者:AutoView

感謝AMY圖框分享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牌替代役/嚴長壽 (2008/07/21)


我一直覺得,職位大小不是決定工作意義大小的因素,關鍵是要看你的態度。一位勇於任事的小弟,他為工作所創造的價值並不比一位大老闆差。







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發生在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我與他認識是因為一封抱怨的E-mail



大約三年前,某個禮拜天的早上九點鐘,我的值班經理打電話給我,說有顧客e-mail投書,抱怨我們一家加盟飯店的自助餐廳服務人員態度不佳。通常這類的顧客投書,飯店會有專人處理,但我因為聽到值班經理說這位顧客相當不滿,而且非常氣憤,便讓他把信轉給我。



果然,這封e-mail的語氣不是很好,投書人是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他說因為看過我的書,知道我們飯店的服務好、有口碑,因而接洽飯店餐廳舉辦謝師宴。沒想到謝師宴當天,由於先前聯繫上的誤會,場地的安排似乎不符合他的要求,當場便有了一些不愉快。他覺得相當委屈,滿腔的不平,於是寫信投書過來。



我把信看完,發現這封e-mail是凌晨一點多傳來的,於是我先交代助理,不要急著打電話給這位同學,因為他整個晚上心情不好,加上忙著寫投訴書,一定很晚睡覺,等中午過後我再親自跟他聯繫。



我之所以想親自與他通電話,最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抱怨,而是我知道,像這樣會代表學系或學校來聯繫舉辦各種活動的年輕人,他們通常心裡都是有一股熱忱,想為大家服務,無論結果如何,是飯店的錯也好,是雙方的誤會也罷,我都必須告訴他,他做得很好。



那天中午我們透過電話談得很融洽。他的心情平復許多,他說他受到我的書影響,所以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而我也從他的談吐語氣知道,他的確是個對服務這項工作很有看法的年輕人。



一個抱怨,結了一個緣分。這之後我們成為朋友,一起吃過飯,也經常有書信的來往,他更不時與我分享他的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



職位大小≠工作意義大小



不久他畢業去當兵,服替代役,在南部的縣市文化中心服務台當櫃台人員。這份工作應該是整個文化中心最「小咖」,也是別人最不想要做的,然而他寫信告訴我,這個位置真是老天特地安排給他的,他不但沒有覺得服務台的工作細碎繁瑣,反而把一份最小的工作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做得有聲有色。



服務台是整個文化中心面對民眾的第一線,等於是文化中心的門面,於是他每天都穿著剛燙過、乾淨筆挺的制服,無論天氣多熱,也都打上領帶,為的就是要讓來參觀或洽公的民眾感覺被尊重。



其實他是服替代兵役,根本不會有人查他的班、在乎他的態度如何,也無涉升遷的問題,兩年一到,卸下軍服就可以走人,但儘管如此,他仍兢兢業業的對待這份工作,絲毫沒有懈怠。



在過程中,他注意到和他同在櫃台擔任服務工作的一名資深的櫃台大姐,經常工作得很不愉快,因為她負責的業務中有一項是登錄與收發全機關的文件,既瑣碎又繁雜。而且,大姐總是抱怨遞送信件的郵差,每次都要等到接近中午用餐時才將一大捆信件送來,因此她往往得要犧牲午休時間,才能完成登記與發送。甚至,郵差常在大家都去午休的時間才到,導致一些重要的掛號信件,因為無人簽收,又要拖到第二天了。這件事困擾她已經很久,中午一到,不愉快的心情就會發作。



這位服替代役的同學心想:這真的是一件不能改變的事情嗎?為什麼要被這樣的小事困住呢?於是下一次郵差大哥來送件時,他就主動前去認識,並且慢慢花時間和郵差聊他的工作。



沒多久他就發現,其實只要稍稍改動郵差每日送信的動線,就可以避免剛好中午時間到達文化中心。於是他很誠懇的溝通說明,希望能讓彼此的工作效率提高,減少兩方面不必要的麻煩。郵差大哥也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於是把流程改變了。



流程改變,所有的收發作業也因此順暢了,櫃台的大姐終於可以在一早就開始處理登錄收發的工作,時間相當充裕。而他只是多用一點點心,做一些溝通,問題就解決了。



服務台的工作還包括接聽電話,有一天他突然靈感一來,建議把原本接電話時制式的問候語「您好,文化中心」,加上英文版,並加入親切的語氣,變成「文化中心,Cultural Affairs Bureau,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



這個小小的改變,馬上引起好評,許多人向文化局長反映,他也獲得了讚美。接著他發現文化中心偶爾也會有外籍人士來訪參觀,館內廣播應該要有雙語服務,因此又得到更多國際人士的讚美。



他說當他第一次用英文版廣播後,在各樓層辦公的行政人員都跑了下來,想看看到底是誰在用英文廣播。



館內廣播行之有年,蕭規曹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都沒想到是一個櫃台替代役男的主動提議,讓文化中心越來越國際化了。



他的用心還不止於此,為了能達到「飯店級的服務水準」,他細心的做功課,把每一次要來文化中心開會的貴賓或市府人員的基本資料背熟,等到那些人一踏入文化中心,他馬上能認出誰是誰,準確的叫出來賓官銜,並親切的接待他們。



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職位、頭銜和金錢的追求,而是讓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取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並影響他人,進而提升公司或社會整體的進步。



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滿足與成就感的人,乃是因為他尊重並熱愛自己的工作。而要能持續地熱愛工作,就必須去確立工作的正面意義。每個工作只要你肯用心去經營,都會有它金牌等級的價值。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擺地攤也叫做創業?如果您有這樣的問題,那你屬於不大適合創業的那一種人,因為你想像中的創業應該是要花一筆錢租店面、裝潢、進貨、請一堆店員、跑業務,也就是哪種還沒學會一個賺錢的本事就已經學會一堆花錢本領的。所以我會建議您盡量不要創業,因為你必須知道一個店面跟一的地攤都一樣需要把衣服一件一件賣出去,而差別的只在於這些擺地攤的人願意接受蹲在那邊,而你大概覺得那不是「一家公司」應該有的樣子。但是創業是為了「開公司當老闆」還是「賺錢」?如果答案只是賺錢兩個字,那就不需要搞那麼大只為了讓自己當老闆吧。

網拍也是一個好方法,以前大家都以為網拍是把二手貨拿來賣掉,現在的網拍由店家出面賣新品的佔大多數,為什麼?成本便宜啊。很多人在要創業的時候問我要怎麼建立網站來做行銷?我都會先建議他們到網拍去試著賣看看,因為那邊只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把產品曝光,而流量大更是不用講,重點是要學習賺到錢,而為了要賺錢,創業者必須學習的是把產品照片拍好、把產品敘述寫好,並且懂得下一個好標題,而且還要考慮配套的促銷方案。


「如果你連在雅虎拍賣這麼多人在看的網站都賣不出產品,那你自己開網站做什麼?」目前已經有幾位朋友告訴我這個建議是對的,因為後來他們發現其實在網路上利用適當的工具,不僅不需要投資大幅成本,最重要的是效益比他們想像中的好太多。所以如果您還是不把網拍也當作一種創業,那我最後告訴你一件事情,就是有人光是在雅虎拍賣一年營業額是一億。如果您沒把握在幾年之內做的比他好,那也許就必須跟這種人學習一下。


正在學習用網拍建立口碑與通路的老陳 http://tw.user.bid.yahoo.com/tw/booth/matsu.chen
用網拍一年可以做一億的賣場 http://tw.user.bid.yahoo.com/tw/booth/kjauctiontw
相關報導 http://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article.aspx?UID=10687&Page=1







以下新聞引用字自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08-07/30/content_13972773_1.htm


擺地攤在重慶白領中流行 把它當成創業嘗試


大男人賣女內衣


“只要賺錢就好”


“這件好看得很,純棉的,夏天穿起涼快!”在海關的路邊,30歲的余勇把十幾件女式睡衣挂在架上,熱情地向一名女顧客推銷。余勇穿著名牌T恤和短褲,看起來並不像擺地攤的人。


事實上,余勇是市內一家國營企業的工作人員,擺地攤只是他的兼職。談起自己擺地攤的原因,他直言不諱:“平時上班輕鬆,想試一下。”


一個大男人,為什麼會選擇賣女人內衣呢?對記者的疑問,余勇覺得賣女人內衣有什麼不好,只要貨好銷能賺錢就行了。


白天上班,晚上擺地攤,這樣的生活余勇已經過了半個月了。他感嘆,確實很累,一般下午四五點就要去佔攤位,到了周末中午就要去,大熱的天站著汗水止不住的流,許多人去了一兩次就不再去擺攤了。


“我第一次去擺攤,下午4點去佔位置,吃飯打車用了50多元,那天只賺了30多元,說起來好像是花錢買罪受哦,不過我卻非常喜歡這種生活。”余勇說,擺地攤既讓他了解了市場、學習了做生意、又交了許多朋友,可比一下班就打牌強多了。


個案1
白天穿著職業裝在寫字樓裏上班,下班後卻奔波于街頭擺地攤,這樣的生活正在我市白領中流行,不少人甚至開著自己的愛車去擺地攤,把擺地攤當成自己創業的開始。


個案2


女白領擺地攤創業:“虧300塊也高興”


22歲的飄飄(網名)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人員,為了體驗生活她選擇了擺地攤。“當時聽人家說擺地攤很賺錢,弄得好比掙工資還高,可我一個月虧了300多元,不過還是很快樂。”飄飄說。


“哪裏人流量大我就去哪裏,臨江門、觀音岩、上清寺、四公裏我都去過的。”飄飄說,她賣的東西都是自己精心從朝天門挑選的,都是女生衣服和包包,原來從不去朝天門的她為了擺地攤也硬著頭皮去討價還價,不過由于沒經驗還是被敲了竹杠,但最讓她受不了的還是自己的東西被顧客嫌棄,“我都是精心挑選的,這樣等于否定我的欣賞水平,當然受不了啦!”不過每當有顧客誇她東西好看時,她就高興得不得了,還會主動便宜點賣給人家。


沒經驗、賣東西看人、心情好才去擺攤、又被城管查,就這樣一個月下來,飄飄倒虧了300多元,不過她卻很高興,她說自己從這裏面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兩個外地朋友擺地攤的經營理念讓她很受啟發。“他們說要做專,賣有特色的商品,要會宣傳,要保證老顧客,這讓我感到擺地攤也是有技術含量的,以後我打算好好幹,我的目標是開自己的店。”飄飄興奮地說。


個案3


網管建地攤論壇:“想建一條特色街”


這些白領上班族和一般擺地攤的人不同的是,現在擺地攤不用單打獨鬥了,在網上已經有屬于他們專門的論壇和QQ群,可以相互交流邀約,讓更多的人有勇氣擺地攤。重慶地攤聯盟論壇的創立者楊志本是房地產公司網管,他想擺地攤卻一直沒有勇氣,就和有共同想法的梁春一起建立了這個論壇,讓擺過和沒擺過的人能有個機會交流。


“我原來是想自己吸收些經驗就自己去擺,哪知道論壇卻異常受歡迎,現在已經有500多人在上面了,每天忙著管理論壇我已經沒有時間去擺地攤了,不過卻有很多網友下了海,有的還是開車去擺地攤哦。”楊志說,雖然自己不能擺地攤,但自己有了新的計劃,就是把聯盟組織得更完善,最好有統一化標志,讓市民買東西更放心,在重慶建立起像臺北士林夜市那樣的特色街。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gle
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書裡,提到了一段「關於如何成功的對話」。他問一個以做領導、做管理為目標的高材生:成功的關鍵何在?對方不假思索地回答:「
創意、專業知識、管理能力、商業頭腦、基礎知識。」


對李開復而言,這些都很重要,但卻不是最本質、最有價值的東西。他自己的答案是:「要有良好的素質、習慣和態度。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是一個好人,一個講誠信的人。唯此,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這道成功方程式裡,只有價值觀、態度行為3個要素。所以,你還以為:「只要工作績效好,老闆就會賞識你嗎?


針對這個問題,奇異(GE)前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也有個類似的答案:績效優異,價值觀又與公司吻合的人,是最恰當的員工,公司會不吝給予獎勵及晉升;但是,碰到「績效好,價值觀與公司不符的員工」「績效欠佳,價值觀與公司吻合」這兩種員工,前者是不宜久留,後者則尚有一線生機


在威爾許眼中,組織首先要剷除的對象,就是那些業績亮眼、卻不把公司價值觀當一回事的「老鼠屎」!因為這種人雖然工作表現優異,但通常個性傲慢自大、行事鬼祟、態度刻薄、喜怒無常,或是喜歡在背後抱怨或惡評他人,讓周圍的人時時提心吊膽。


「老鼠屎」的弊遠多於利,相較於他們對公司業績的貢獻,他們對組織文化和整體競爭力的殺傷力更大。


【檢視工作態度,避開警戒區】


上述的事例讓我們知道,在職場上,當一個好人、一個符合公司價值觀的人,比一個只有工作表現好的人更重要。


不過,在有些場合裡,你或許不是出現非常明顯且嚴重的性格瑕疵,但是在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及方法上,看在主管眼裡,卻透露出不同的訊息。看看以下幾個敘述,看看你自己有沒有類似狀況:


●被上司指責時,常會立即據理辯駁,捍衛尊嚴
●喜歡和同事躲在茶水間聊是非
●不太在乎別人的意見,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為了業績,會先答應客戶的要求,至於能不能實現,再看著辦
●對公司的不滿,會向同事抱怨,或找外人吐苦水
●老闆一直提醒的小問題,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不會太在意
●很想知道同事的薪水和年終是否比自己高,到處打聽
●如果沒有加班費,就不願意加班
●倚老賣老,不服年輕主管
●在面試官或新任主管面前,說前任上司的壞話
●只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其他的一律以「這又不是我的工作」推掉
●以年資或他人的薪資位階為基準,向老闆要求升官或加薪
●說話時眼神閃爍,開會時總喜歡躲在角落……


【小細節,反映你的工作邏輯】


如果你在看完之後,覺得心頭一凜,覺得自己好像就是其中幾個情形的主角,那或許就要當心,你可能已經被主管貼上了隱形污點,被列入觀察「黑」名單裡。


無論是組織或老闆,都有所謂的大原則與小細節,包括工作規範中明定不能跨界的紅色警戒區,以及企業文化、老闆的管理風格和個人主觀偏好等。


違背大原則,被打入冷宮甚或開除,自是意料中事;最難捉摸的,其實是一些小細節。不過,可別以為小細節只是見仁見智、因為老闆的個人風格而產生的「獨特規矩」;對上司而言,小細節的背後,可是能夠看出工作者的態度與潛能的,而且這些背後的道理,很多老闆都英雄所見略同。


比方說,所有老闆都會說:「給我解答,不要丟給我問題。」所以,如果你只反映出某個專案會延誤,那就是把問題丟給老闆;老闆想知道的是:專案會延誤,而你已經做了哪些補救方法、可能會造成多少損失、預計何時完成等等。


又好比說,如果想爭取加薪,但提出的理由卻是:「我打聽過,跟我同職級的都領多少錢,所以我也該調升。」就這個小動作而言,至少就犯了兩個禁忌:打聽薪水(雖然有些公司薪資是公開的,但大部分還是保密狀態),以及「威脅」老闆加薪。對老闆而言,加薪當然可以,但要有合理的原因,而那個原因絕對不會是「別人都領多少,所以我也該領多少」。


小細節,不是難以揣摩的上意,而是老闆評鑑人才的標準。最重要的是,這些標準都不深奧、不困難,而是一些非常基本的態度與道理。


【道德操守擺第一】


為了找出工作者在職場中最不該觸犯的小細節,本期主題學習訪談了24位企業高層主管,談論他們眼中「工作者不該犯的錯」。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操守失當」是天字第一號大忌,尤其明知故犯,不啻是挖坑活埋自己的前途。


優利系統大中華區總經理傅良中表示:能力再強的員工,一旦Integrity(誠信正直)出了問題,比如故意欺瞞、浮報公帳,或刻意洩漏公司商業機密,絕不能留


至於非關道德操守的個人工作態度和言行,由於沒有人是完美的,因此對主管而言,如果員工的個人缺點不致影響實際工作表現,當然沒必要開除或懲戒,不過,如展現出來的缺點過於明顯,難免會在主管的賞識天秤中減輕分量,甚至把這位員工從提拔名單中剔除,心中暗嘆:「他很好,但不是可以栽培的將才。」


畢竟,一個好的工作者需要很多條件假使,有一位業務員業績頂尖,但為人卻十分自我中心,不重視團隊合作,也總是我行我素、不準時上班,試問,如果你是老闆,你會升他當業務主管嗎?而如果你就是這樣的業務員,你知道自己已經被列入升遷黑名單了嗎?!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行銷不落格http://blog.nownews.com/cks1007/textview.php?file=127803


文‧網路通科技行銷管理顧問 Ben 2008.3.17


30天、170萬人、1200萬次拜訪,這應該是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行銷結果,但是在這麼多廣告與創意中,如何脫穎而出吸引客戶的目光?你需要更深入的活動企畫能力並且懂得結合時事與人性。


2004年下半年度,有兩則網路活動引起了熱烈的迴響,它們是YAHOO為了和eBay及Google抗衡而提出的「超級買家」和「誰讓名模安妮未婚懷孕」活動,這兩個活動的市場目標都是希望改變網友的行為模式,而它們也各替YAHOO帶來增加了170萬左右的瀏覽人次,既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兩個活動都是非常成功的。


那麼,這兩個活動為何如此的成功?以名模活動為例,13萬人瘋狂參加活動只是為了那台做為獎品的汽車嗎?我想並不是!在網友討論區中就有這樣的文字:「獎品只不過是一台車,有必要這麼認真嗎?」,回覆:「這已經是面子問題。」可見這台車在網友心中的重要性是如此的微薄,頂多只是說服自己參加活動的理由罷了。


我認為,真正讓網友瘋狂的原因有三個:


一、掌握了時事潮流,將最火紅的話題與活動結合:2004年最夯的潮流?就是林志玲和她所帶起的一股名模風。「誰讓名模安妮未婚懷孕」這個標題和活動方式將參與者的角色虛擬成為名模生活圈的一份子,使參賽者感覺自己參與了名模的私生活,滿足了對於名模生活的想望。


二、不能說的秘密,狗仔與八卦:人性的一大通病,狗仔與八卦!人人都想知道名模光鮮亮麗的背後到底是怎麼!活動利用這一點,以第一人稱的偵探辦案方式讓參與者找出名模未婚懷孕的秘密,活動劇情也設計的讓人不會有罪惡感,於是人人當起福爾摩斯之餘還順便滿足自己的偷窺欲,光明正大地滿足自己的人性慾望。


三、設計用心的活動內容:有了勁爆聳動的標題與大綱,活動策劃小組還是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在劇情與線索的鋪陳、並套用偵探小說的結構原則,使故事情節富含緊密邏輯,讓搜尋的互動特性與活動本身緊密結合,也確保了網友對活動的熱情和持續參與度。


套句范可欽的話,這個廣告的成功要素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主題、一個實際參與的經驗,以及可以和身邊的人討論的話題」,這些要素集合起來便成為一個吸引177萬人次瀏覽活動頁面,13萬4000人註冊,3萬6000篇留言,使用《Yahoo!奇摩》搜尋1200萬次的故事。而YAHOO就是要藉由『使用頻率』與『習慣養成』之間的正相關性來達成活動設定的目標:讓網友喜歡使用YAHOO的搜尋引擎。


還在苦惱您的活動不吸引人嗎?試試將時事,人性以及精心設計的內容三者融為一體,或許您也是下一個廣告界炙手可熱的奇才!


* 「誰讓名模安妮未婚懷孕」活動宣傳過程
1. 活動第一週:於Yahoo!奇摩首頁、新聞頁面和橫幅廣告發放「名模」、「未婚懷孕」字眼引起大眾關注。
2. 活動第二週:電視廣告CF播放,話題引爆。
3. 活動第三週:「名模」孫藹暉記者會。
4. 活動第四週:活動結束,共吸引13餘萬人參加遊戲, 3萬餘人猜出答案並參加最後抽獎。


* 活動團隊
由匚合廣告、知世網絡、高誠公關、媒体庫、Yahoo!奇摩共同合作完成。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net4p.com/article.php?ID=118 「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您會花多少錢購買「插座」?NT$100 應該沒問題,NT$300 好像有點貴,如果是 NT$800 大部分消費者應該都會無法接受。但是如果這個很貴的插座三個月可以幫您節省1000元,那您大概就會因為這個功能考慮是否購買這個較貴的插座,甚至可以為了節省電費的理由,更新家裡尚可使用的舊插座。

在這個常見的消費者行為中看到幾個特點:



  1. 消費者更換產品的原因正在改變
    還可以使用的舊東西是可以被替換的,只要新產品提供新功能或新概念。例如現代新人類使用手機的心態絕對不是以舊觀念可以理解的,更換的原因不是舊手機不堪使用或功能不夠,而是因為市場上出現一款他沒有使用過的手機,面對這樣的消費者行為轉變,必須有逆向或跳躍式的行銷思維。

  2. 消費者願意因為「省錢」而「花錢」
    這是一個基本的投資學觀念,也是機會成本的經濟學基本原則,「消費」這件事情就是拿「金錢」去換取「價值」,因此在這個插座的案例中,越能證明「節費」的功能,就越能創造其產品價值,相對的售價就可以更高檔。

  3. 消費者對於「差異」的重視越來越明顯
    一樣是插座,但是並非每個都有特殊功效,這些差異若能被強調並轉換為價值,那才會成為消費者特別關注的產品。

您怎麼定義自己的產品決定了產品的價值與格局,「汽車」可以只是交通工具,也可以是創造全家人幸福的朋友,「手機」可以只是通訊工具,也可以是個人的娛樂中心,「行銷管理顧問」可以只是管理顧問,也可以是繪製企業遠景的藝術家。案例中的的插座,可以是「家電用品」,也可以是「科技產品」,但是不同的定位在定價、包裝、宣傳上都有不同。科技產品的插座,可能要多一點科技感,所以也許包裝必須精美一些,使用說明也要更詳細。宣傳手法上面,也必須強調科技帶來的好處,但是家電用品強調的可能是「舒適、簡單」等等感覺,面對不同消費者,就會有不同的產品銷售結果。

大部分產品在設計之前都會做一些市場定位,但是您的定位是否符合市場的期待?是否真的創造了利益?也許是該重新「動腦」的時候了,給產品一個更有價值的定位吧。

行銷智慧:產品定位決定了價值與格局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net4p.com/article.php?ID=116「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網站流量可以創造銷售量?
 
本站文章歡迎全文轉載,但需註明網址與「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
網站有流量就可以創造銷售量?這句話由過去到現在都是對的,但是精確來說應該是「有好的流量才可能會有較好的銷售量」。

也許您聽我說過「人潮洶湧但是都匆匆而過」這句笑話,希望這只是發生在別人公司的現象,而不是你現在的遭遇,因為那實在太悲慘了。越來越多企業家跑來問我如何提高網站流量,我都會先反問「沒有網站你就不會做生意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才會點醒這些「相信」網路但是卻過度「迷信」網路的人,企業的經營不應該把衡量標準放在網站流量上面。

以「網路通科技」這家行銷管理顧問公司來說好了,即使公司的網站能達到每天成千上萬次的瀏覽率,也都抵不上正在閱讀本文的你邀請我去演講或者為貴公司做行銷問題診斷。如果我要的只是這麼顯而易見的目標,那我何必致力於把網站流量衝大呢?

相信各位常常收到一些完全沒有興趣甚至讓您反感的電子垃圾信,也許您不知道這樣的網路流量有什麼用?那是因為你不瞭解企業發電子報衝流量的邏輯是這樣的:
1. 電子報名單與頻寬取得成本很便宜
2. 有發報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希望
3. 就算沒有銷售,也可以建立知名度

難怪「比爾蓋茲」開玩笑說他大概很窮,不然為什麼最常收到的是教他「如何一夕致富」的電子報。其實這些寄望以流量來創造銷售量的企業,在沒有換到銷售量的時候可以已經先得罪了很多消費者。

在提高銷售量的時候,應該先思考兩個問題:
1. 沒有這些網路流量是不是就真的不能賣東西了?除非您賣的剛好是「網路廣告」,不然這個問題應該不難回答「否」
2. 您的產品真的是每個人都有需要的嗎?還是有針對性的目標消費群?一般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對」

如果這兩個問題都這麼好回答,那請別「迷信」網站流量可以創造銷售量這個僅適用於入口、內容網站的方式。2000 年筆者開始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的時候就一直強調:「電子商務」沒有「電子」還有「商務」,但是沒有「商務」的「電子」只是花錢的工具而已。

行銷智慧:網路並無法改變商業活動的本質,那就是把產品賣給有需要的人


作者簡介:腦後有反骨的CK江亙松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始出處 http://www.net4p.com/article.php?ID=114 「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如果消費者的需求是快速轉變且多樣化的,那行銷人員應該如何制定產品策略?

由於網際網路帶來快速且多樣化的資訊,現代的消費者對產品已經沒有忠誠度可言,今天當紅的品牌明天可能就變成過氣商品,昨天期望的產品功能在今日可能有部份修正。面對這樣的轉變,如果沿用「設計研發、市場調查、功能修改、正式上市」這樣的傳統產品策略就會讓其他品牌有更多時間獲得較多的市場佔有率,或者面臨上市一個「準過時」產品的窘境。面對這樣的趨勢轉變,行銷人員的產品策略如果可以「快一點」,也許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行銷利益。

資訊業大概是最需要產品策略快一點的產業,因為競爭對手隨時都會有重大的產品突破,潛在競爭者的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殺手級的應用功能。資訊業常常利用「Beta測試版」的手段,搶先一步測試市場反應,無論是微軟的 Windows 或 Office 產品,或者2006年Yahoo!奇摩首頁的改版,利用 Beta 版本可以達到下列幾點好處:



  1. 獲得潛在消費者的使用心得與修改意見:由測試者 (Tester) 獲得的意見是最真實的,因為測試者的使用心得與修改意見,代表的是正式上市後的消費者反應,如果反應是好的,也許可以提前讓產品上市,如果反應是不好的,那也可以蒐集到更多的修改意見提供企業作產品修正。
  2. 透過 Beta 版可以強化使用者對產品的期待與信心:由於新產品的功能總是需要眼見為憑,再多的產品宣傳都抵不過親手使用,Beta 版除了增加消費者對正式版本的期待,也可以增加市場對產品功能的信心,畢竟敢於面對市場的產品是比較能獲得消費者信任的。

近年來網路上最流行的除了P2P之外就是Blog,很多企業使用部落格來蒐集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意見,作為新產品的開發意見,也是一個快一點的產品策略。回應筆者之前整理的「行銷五字訣:無有優廉跑」,快一點面對市場的挑戰,看起來在現在與未來都會是不錯的行銷技巧。

行銷智慧:慢一點的產品策略將會被市場與競爭對手所淘汰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net4p.com/article.php?ID=109 「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有通路就掌握所有行銷資源?
本站文章歡迎全文轉載,但需註明網址與「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
記得有人曾經問筆者,擁有通路是不是就掌握所有行銷資源?我認為這個問法對一半錯一半。

錯的一半在「行銷不是只有通路」,在這個前提下,有通路只有行銷 4P 中的 1P,表示發問的人認為「行銷就是通路」,就定義上來看是錯的。對的一半在「沒有通路就等於沒有行銷」,這個道理類似沒有產品就沒有東西行銷,所以就實務上來看是對的。

台灣現在最大的實體通路應該是 7-11,虛擬通路則是 Yahoo 拍賣與 PCHome 購物,電視方面由東森購物居龍頭地位,這些通路掌握大部分消費者購買產品的管道,因此享有很多優勢:例如採購的議價能力,財務的付款票期(東森購物一般都是開六個月期票)。在消費者導向的時代,誰能把產品交到客戶手上,才是最有價值的工作,行銷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實際的銷售行為」,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有通路就掌握所有行銷資源」這句話是有其實務意義的。

但是各位是否注意到 7-11 也會與 Yahoo!奇摩進行聯合行銷活動,Yahoo!奇摩與 PCHome 等網路媒體也不斷地在電視台做廣告,東森電視購物也必須在報紙做宣傳。如果通路商在銷售方面有這麼強勢的能力,那促銷的意義在哪裡呢?其實這些行為透露出再強勢的通路也有其憂慮的問題~「沒產品」。

如果一家量販店裡面空無一物,就算這家店設置在人潮最多最醒目的地方,大概也只能上演空城計,前文中提到「行銷不是只有通路」,通路只是 4P 中的 1P,在新的供應商開始感受到通路的重要並尋求透過自有網站或其他「非第一名通路」進行產品銷售,這些第一名通路就必須透過促銷(Promotion)手段來獲得產品 (Product),換句話說沒有產品(或者是沒有好產品)的通路,是不會成功的。(備註:「非第一名通路」例如全家便利商店、Momo 購物台、其他小型購物網站)

時間拉回 2001 年底,臺北市東區預計上演一場百貨公司大戰,SOGO 與微風廣場兩家百貨公司在不到 500 公尺的地方開始競爭,但是沒幾天就分出勝負。SOGO 趁換約時與廠商簽訂「綁櫃條款」,限制在 SOGO 百貨內設櫃的廠商,不可在半徑一點五公里內設立相同專櫃,使得許多百貨公司獲利最高的化妝品與內衣等時尚品牌,無法進駐微風廣場,影響微風廣場的獲利與發展。在沒有好產品的情況之下,微風廣場當時變成逛完 SOGO 後順便去看看的購物中心,所以下次當有人說「有通路就掌握所有行銷資源」的時候,請先反問是否已經準備了好產品。

行銷智慧:優勢通路還必須配合好產品才算掌握所有行銷資源


作者簡介:腦後有反骨的CK江亙松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net4p.com/article.php?ID=107 「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喜歡打球的人一定會購買 NBA 電動遊戲?
本站文章歡迎全文轉載,但需註明網址與「本文轉載自 網路通科技產品行銷管理顧問 」
昨天與一位朋友談到他們即將與某知名化妝品牌舉辦聯合活動,他們將邀請女性信用卡友參與活動並可以獲得精美禮品,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產品宣傳與銷售的目的。這種方式應該是目前常見的行銷活動舉辦方式,就像 NBA 電動遊戲的宣傳會跟籃球比賽合作舉辦活動,所持的邏輯如下:

  1. 喜歡「打籃球或者看籃球的人」對籃球比賽有較高的興趣
  2. 喜歡「打NBA電動遊戲的人」都是屬於喜歡「打籃球或看籃球的人」
  3. 所以喜歡「打籃球或看籃球的人」都是喜歡「打NBA電動遊戲的人」

這看起來有點像是「如果 A=B 且 B=C 就可以推論 A=C」的「三段論證」邏輯理論,但是這種行銷的例子其實並不符合三段論證的條件,因為真正的三段論證應該是這樣的:

  1. 喜歡「打籃球或者看籃球的人」對「籃球比賽有較高的興趣」
  2. 對「籃球比賽有較高的興趣」都是屬於喜歡「打NBA電動遊戲的人」
  3. 所以喜歡「打籃球或看籃球的人」都是喜歡「打NBA電動遊戲的人」

很多行銷案件都把「集合問題」弄成「三段論證」,其實在第一個錯誤的推論方式中,假設「打籃球或者看籃球的人」只佔「對籃球比賽有較高的興趣」的 X%,「打NBA電動遊戲的人」只佔「打籃球或看籃球的人」的 Y%,所以對「籃球比賽有較高的興趣」的人,也就是會來參加活動的人,真正屬於喜歡「打NBA電動遊戲的人」只佔有 XY %,舉例若 X=80, Y=70, 那表示來參加活動的人只有 56% 對NBA電動遊戲有興趣,若考慮實際會購買的比例(假設10%),那只有不到 6% 的人會因為這場活動購買該產品。

去年我們曾經銷售一個產品,是協助家長限制子女瀏覽色情網站或網路聊天的軟體。當時在評估這個產品的時候,就是犯了上面的錯誤,認為家長都希望子女能不受網路不當資訊侵襲,而我們的產品可以協助家長阻止子女接觸不當資訊,因此這個產品可以大賣。結果未曾身為人父的我沒考慮到親子間除了科技以外的教育因素,也因為自己太懂電腦所以忽略了大部分家長的電腦能力根本拼不過小朋友,最後這個產品宣布失敗。

一般來說產品的功能是針對特定消費者或市場設計的,但是這個特定族群會有多少的購買意願?喜歡上場打球的人一定喜歡打NBA球類遊戲?也許真的喜歡打電動的是那些不會上場打球的,誰知道?

行銷智慧:行銷工作不能只用經驗法則應該重視數據的科學性,有時候擬向思考可以在沒想到的地方找到更大的市場


作者簡介:腦後有反骨的CK江亙松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